第三节 重要决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8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重要决策
分类号: D622
页数: 4
页码: 748-7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1991年至2010年重要决策、改革开放、城市定位等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中国共产党 重要决策

内容

一、改革开放
  三亚市历届市委班子都把改革开放当作三亚发展的主题,作出许多重大决策。市委班子先后作出决定,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将土地推向市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筹集建设资金,以地生财,滚动发展;农村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积极稳妥地搞好机构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体制与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工商企业、计划、财税、投资、金融、价格等行业也全面推行改革,改革推进了三亚经济发展。改革与开放同时进行,1993年5月20日召开的中共三亚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快各项改革步伐,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客商到三亚投资。把成片开发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措施抓紧抓好。加快亚龙湾等重点开放区按规划要求进行各项建设的进程,充分发挥辐射作用,简化申办企业程序,放宽各项外引内联企业经营范围,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至1997年,三亚市共兴办外商投资企业439家,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内资企业近2000家,实际投资40多亿元。1998年4月7日召开的中共三亚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报告中强调,把握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放开搞活,提高对外开放整体水平。要求全方位对外开放,开放市场、开放资源、开放口岸,把三亚建成中国对外贸易大进大出的南大门;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资到重要旅游景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高校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上,全面促成产业升级;抓好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运用;要大量引进各类技术、管理人才等。至2002年,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一批世界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落户三亚,一些重大的国际性会议和活动在三亚举行。2003年3月18日中共三亚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和2007年1月16日中共三亚市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分别提出,开创改革和对外开放新局面和创造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三亚。至2010年,三亚市在树立敢为人先的开放意识,以体制创新促进开放,以产业开放带动产业升级和加大招商力度等方面都位居全省前列。
  二、城市定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三亚市委提出旅游业要加快实现由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旅游的转变,在整体上把三亚建成为海南“海岛旅游业”的龙头城市,建设成中国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建成国际热带滨海度假胜地。要实现这一目标,1991—2010年,市党委作出相关决策:构建三亚旅游圈,把三亚旅游与周边市县的南湾猴岛、毛公山和尖峰岭热带雨林、五指山、七仙岭、民俗文化村等景区纳入三亚大旅游圈的范围,共同发展;加强旅行社的建设和改革;推进旅游名牌产品的开发建设;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举办国际性的文体赛事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等。至2010年,三亚已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全年接待过夜游客88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9.64亿元,旅游业成为三亚影响力最大、拉动力最强、贡献力最高的支柱产业。
  三、党的建设
  1993年,印发三亚市委《关于贯彻实施党中央和省委近期反腐败斗争工作部署的意见》,结合“清房”“纠风”“社教”中发现的问题,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促进了党风的进一步好转。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对机关事业单位组织设置进行了调整,
  积极发展新党员。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坚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头脑,坚持党的民主生活会制度。1998年4月召开中共三亚市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是推进国际热带滨海旅游新城市的组织保证,对各级领导班子在思想、组织、作风上提出新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树立良好干部形象。2007年1月召开的中共三亚市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再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从源头上遏制和消除腐败。2010年,三亚市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国际旅游岛,三亚争当排头兵”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责任感。1991—2010年,三亚市党委坚持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组织、思想、作风上的可靠保证。党的建设以领导班子为重点,按照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对各级领导班子不断进行充实调整,各级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注意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加强干部管理,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分批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一方面坚持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加强纪检、监察工作。
  四、经济发展
  为促进三亚经济发展,历届市委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以钟文为书记的市委第二届班子提出,要发挥三亚的地域、资源和气候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发展,要高度重视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积极发挥农、林、牧、副、渔各业,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创汇型农业,注重发挥“热”的优势和“海”的优势;要加强工业发展,办好荔枝沟工业开发区;要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1998—2002年,以王富玉为书记的市委第三届领导班子对经济发展作出决策,明确提出“旅游为先导,农业作基础,工业壮实例,贸易增活力,海洋添新力,科技强后劲”的目标。城市发展要提高美化、绿化、净化的环境水平,整治建设好3~5个花园街;美化3~5条旅游线路,市区花园式庭院要达到80%;届内要实现把主要街区建成霓虹灯闪烁的“不夜城”;大力开发“二湾”(亚龙湾、三亚湾)、治理“二河”(三亚东河、西河)、建设“二山”(鹿回头山、南山);兴建一批商业中心、会议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在农业方面提出,鼓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种养业,开辟花卉种植基地和花卉交易市场。要建立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南繁育种、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优质高效生产基地,把琼台农业合作作为开放型农业大事来抓,要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大市。在工业方面提出,以不污染城市为条件,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旅游办旅游工艺品工业,围绕资源办工业,围绕高科技办工业,围绕贸易办工业等。
  2003—2006年,以于迅为书记的市委第四届领导班子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发展优势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旅游业,巩固提高热带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新兴工业,大力发展海洋产业,适度发展房地产业等;积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为重点,增强城市功能。要重点抓好“54321工程”,即建设、改造5座桥梁,改造4条路,综合治理3个湾,建设体育中心区、高等教育区和完善凤凰广场;重点抓好“美丽工程”,为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市委第四届领导班子还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要求,并制定保护三亚生态环境的多项措施。
  2007—2010年,以江泽林为书记的市委第五届领导班子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做精做美做特三亚,着力打造实力三亚、活力三亚、美丽三亚、文化三亚、和谐三亚,要把三亚建成“三洲一流、世界著名”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农业方面,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庭院经济,做到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以“公司+农民”的模式引导一村一品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向务工、经商等多元转变;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在工业方面,提出选择性发展新型工业,以发展热带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优势的新型工业,继续加快现有工业园建设,加快六道湾渔港及南山货运港建设,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在第三产业方面,提出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促进商贸业提档升级,使商贸服务业成为带动三亚经济增长的优势板块;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突出城市个性特色,做精做美三亚,积极推进“一桥”(红沙大桥)、“两站”(火车站、汽车站)、“四港”(航空港、客运港、货运港、渔港)、“六网”(路网、电网、水网、气网、通信网、污水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建设,推进“三馆”(城市规划馆、博物馆、科技馆)、“三院”(高等院校、科技研究院、医院)、“五中心”(行政中心、体育会展中心、演艺中心、游客到访中心、康复疗养中心)等规划建设,使城市建设年年有亮点,五年大变样;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基层综合执法能力建设,以铁腕依法管理城市规划,坚决打击违建房,整治交通秩序、旅游市场等。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