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83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9
页码: 688-6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1991年至2010年工商行政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工商 行政管理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1991年,三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简称“市工商局”)为市政府直属正处级行政单位。局机关设办公室、人事教育科、市场管理科、内资企业登记管理科、外资企业登记管理科、个体私营管理科、经济监督检查科、商标广告管理科、经济合同管理科共9个正科级内设机构。下属基层事业单位共22个,其中正科级单位3个:工商检查站、物价检查所、打击走私办公室;副科级单位6个:第一工商所、第二工商所、第三工商所、第四工商所、农产品成本调查组、市场监督管理队;正股级单位12个:崖城工商所、藤桥工商所、荔枝沟工商所、羊栏工商所、田独工商所、马岭工商所、林旺工商所、高峰工商所、育才工商所、保港工商所、红沙工商所、天涯工商所;不定级单位1个:个体劳动者协会常务理事会。全局共有干部职工337人。
  1995年,全局机构设置进行调整,正科级内设机构增加为14个:除原有的9个外,增设法制管理科、纪检监察组、工商企业咨询服务中心、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消费者委员会。下属基层事业单位20个,其中正科级单位6个:红旗工商所、河东工商所、河西工商所、东方工商所、工商检查站、市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副科级单位4个:藤桥工商所、崖城工商所、市场监督管理队、户外广告站;正股级单位10个:原12个工商所中,崖城工商所、藤桥工商所撤销,其余10个保持不变。
  1999年,市工商局划归省以下垂直管理行政单位,更名为海南省三亚工商行政管理局,并于2001年设立3个副处级分局:河东分局、河西分局、公平交易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挂“12315”指挥中心牌子)。同时,对局机关内设机构做了调整,正科级内设机构9个:办公室(内挂机关工会)、人事教育科(内挂机关党委)、监察科、法制科、市场规范管理科(内挂合同监督管理科)、企业注册监管科、外资企业注册科、商标广告科、个体私营经济管理科。基层工商所等单位保持不变。
  2002年,对工商所的设置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工商所一律为副科级行政单位,共11个:红旗工商所、东城工商所、东方工商所、立才工商所、荔枝沟工商所、田独工商所、海棠工商所、大东海工商所、凤凰工商所、天涯工商所、崖城工商所。
  2003年,再一次对市工商局机构进行规范调整。局机关正科级内设科室9个:办公室(含财务)、人事教育科(含机关党委)、监察科、法制科、市场规范管理科(挂合同监督管理科)、内资企业注册科、个体私营经济管理科、外资企业注册科、商标广告科。副处级分局3个:河东分局,内设办公室、市场规范管理科(含公平交易、消保、
  市场、商广、合同管理)、法制科3个副科级科室,下辖5个副科级工商所:东城工商所、大东海工商所、海棠湾工商所、田独工商所、荔枝沟工商所;河西分局内设办公室、市场规范管理科(含公平交易、消保、市场、商广、合同管理)、法制科3个副科级科室,下辖6个副科级工商所:红旗工商所、光明工商所、东方工商所、凤凰工商所、天涯工商所、崖城工商所;公平交易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内设办公室和“12315”指挥中心2个副科级单位,下辖经检一队和经检二队2个副科级单位。
  2008年8月,更名为海南省三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至2010年,市工商局机关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未变,全局共有干部职工237人。
  第二节 工商登记注册
  1991—1995年,三亚市公司企业累计发展到4597户,注册资金1347883万元,从业人员658027人。共办理企业年检4684户,查处各类违法违章工商企业249户,罚款60300元;共受理外商投资登记企业1074户,注册登记537户,投资金额89935万美元,注册资金66175万美元。
  1991年,三亚市工商局落实“两公开、一监督”(收入公开、支出公开和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办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有关人员对公司企业进行帮助指导,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同时, “七五”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开展2次清理整顿公司工作,对三亚市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开展公司清理整顿工作,做好公司的撤并留工作。三亚市撤并公司2.1家,占公司总数28.6%,全部解决了党政机关开办公司的问题。截至1991年底,三亚市国有企业702户,从业人员90198人。
  1992年,三亚市工商局巩固和发展清理整顿公司的成果,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工商局《关于改进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意见》和三亚市政府《关于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放宽经营范围的暂行规定》,为给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三亚市工商局制定《关于简化企业登记手续程序的九条措施》,如企业申请开业登记,除国家规定报请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外,即可申请注册登记。申请开业登记,有关专项审批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其他的可先登记注册后,再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其他部门规定的审批及许可证一律不作为登记注册的法定前置条件,申请开业登记,除放宽从业条件,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外,各种文件证件一时提供不全的,只要主要证件具备,就可核准登记发照,所缺文件证件允许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缩短办照时间,改变企业登记的四级审批为三级审批,受理核准发照的个环节,当时审查,当时转入下一程序,文件证件具备的当天受理发照。开业登记时间从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受理后30天由作出登记或不予登记的决定,缩短为5天内办完。变更登记3天内办完,名称登记当天办完等。载至1992年12月20日,三亚市国营企业发展1549户,从业人员96000人,注册资金176237万元。
  1993年,三亚市新开业登记内资企业1178户,从业人员24174人,注册资金643286万元,分别是1992年的约3倍、4倍和7倍。1993年三亚市新注册的内资企业中,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336户,注册资金532610万元,分别是1992年的约11倍和13倍。截至1993年11月止,三亚市内资企业发展到3497户,从业人员135558人,注册资本896993万元。1993年11月1日,《海南经济特区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把企业登记制度由审批登记制转变为直接依法登记,为企业人发展创造条件,截至1993年11月,三亚市共注册内资外来企业399户,注册资本达4406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新注册公司数增长287%和565%,同时,抓好党政机关经商办企业的整顿。通过清理整顿党政机关办的95家公司,已有73家企业在职能、财务、人员、名称等方面与党政机关彻底脱钩。
  199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发布实施后,三亚市工商局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法之一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在1994年7月1日也颁布施行。三亚市工商局依法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三亚市内资企业的发展。载至1994年10月,三亚市内资企业发展到4260家,从业人员151565人,注册资本1218837万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21.8%、11.8%和35.9%,其中,1994年新开业登记内资企业763户,从业人员16007人,注册资金321844万元。在新登记的763户内资企业中,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46户,占内资企业总户数32%。
  1999年,三亚市工商局加强对企业年检的把关,凡是不按期进资企业一律不予办理变更登记,不予许参股或独资设立企业,超期年检一律处罚,同时清理整顿“三无”企业,对两年以上办理年检手续,查无下落的企业进行清理,经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吊销45户内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继续抓好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清理和检查验收工作。协助清理军队、部队不再经商企业工作,重新对三亚市党政机关所办的132户经济实体的脱钩材料进行核对,办理6户党政机关所办的经济实体的注销登记,8户企业吊销营业执照,办理部队19户企业的注销登记。截至1999年11月,三亚市共登记注册内资企业4905户(其中法人企业3525户),注册资金达到1556789万元。
  截至2000年底,三亚市有内资企业5030户(其中法人企业3562户),注册资金1682466万元,与199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4%和8.1%。2000年,新开业内资企业156户,注册资金135976万元,与1999年相比新开业企业户数增长2.63%,注册资金下降23.3%。
  1996—2000年,三亚市公司企业(包括私营企业)累计发展到2271户,注册资金2081310万元;共注册登记外商投资登记企业54户,注册资金355607万元。
  2001年,三亚市工商开展核查经营主体资格,全面清理“三无”(无资金、无场地、无机构)企业和无照经营,共吊销连续两年以上未办理年检内资企业2010户。2001年,三亚市新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77户,注册资金12216万元。2002年,三亚市工商局继续全面清理“三无”企业和无照经营行为。载至2002年11月,共清理“三无”企业和逾期两年未办理年检企业4487户,其中内资企业2598户。2003年,三亚市工商局贯彻落实海南省工商局制定的《关于改进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的若干措施》和《关于贯
  彻落实省局“若干措施”的意见》。截至2003年11月底,三亚市新登记的内资企业107户,注册资本77076万元,三亚市内资企业累计达到2760户。共清理并吊销两年以上未年检的内资企业820家。2004年,三亚市工商局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继续做好企业档案的清理工作,共吊销内资企业409家,依法注销登记33户。2005年,三亚市新登记内资企业108户。
  2001—2005年,三亚市公司企业(包括私营企业)累计发展到3186户,注册资金1359696万元;共注册登记外商投资登记企业87户,注册资金227254万元。
  2006年,三亚市新登记内资企业97户,注册资本91580万元。2007年,三亚市新登记内资企业122户,注册资本157238万元。2008年,三亚市各类经济实体得到蓬勃发展,截至11月30日,三亚市新增内资企业179家,注册资本达17.4亿元。2009年,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提出“大项目、大资金带动经济发展”工作思路,三亚市工商局制定《支持服务创意产业园发展十项措施》等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大企业、大项目促进落实经济实体的迅速发展。同年,三亚市新注册内资企业180户,注册资本11.9亿元。2010年,三亚工商局以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落实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各项工作,贯彻执行省工商局扶持农垦改革发展的“三服务一促进”等40项优惠措施。2010年,三亚市新登记的内资企业达到260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达到21亿元。
  2006—2010年,三亚市公司企业(包括私营企业)累计发展到7402户,注册资金5513993万元;共注册登记外商投资登记企业158户,注册资金644813万元。
  第三节 合同鉴证管理
  1991—1995年,市工商局调解112起合同争议,争议金额650万元,达成调解金额9758.4万元。三亚市监督检查经济合同110份,金额1696万元。鉴证经济合同175份,金额43411万元。接待工商企业合同咨询500多人次。根据确定的合同检查重点,对三亚市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进行检查,发现37份合同条款不齐全,一批工程质量隐患多等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整顿建筑市场,改变施工单位经营混乱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此外,深入宣传合同法,扎实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经市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39家。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部署,开展推行统一合同文本制度,三亚市60%以上的企业开始使用统一合同示范文本,增强了企业依法签订、履行合同的观念,减少无效合同和合同纠纷。
  1996—2000年,工作重点转到帮助企业建章立制、自我约束上,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开始实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开始实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再受理经济合同仲裁。在企业建立联系点,对企业承包、企业租赁合同进行鉴证;开展对信贷合同、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购销合同等的鉴证。调解93起合同争议,争议金额612万元。鉴证经济合同132份,金额5312万元。接待工商企业合同咨询600多人次。此外,加强拍卖市场监管,先后监督35次拍卖活动;积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评选出31家三亚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2001—2005年,加强对购销合同、信贷合同的监管,加大对合同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加工承揽、委托加工、工程建筑合同欺诈行为。办理合同鉴证12宗,金额765万元。办理企业动产抵押债权物登记2宗,抵押债权金额509.5万元。查处合
  同欺诈案1宗。此外,加强拍卖市场监管,先后监督18次拍卖活动。积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评选出6家三亚市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此外,大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活动,评选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6家,并与金融和税务等部门联手,对守信企业予以大力支持。
  2006—2010年,进一步规范旅游合同文本,加强对格式合同备案管理和日常监管中遇到的重大、特殊和疑难等问题进行把关,共检查、指导合同549份,合同金额1549万元,指导并完善其不规范、不合格的合同12份,合同金额123万元。共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16件,主债权金额22304.63万元。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1995年,市工商局出台《三亚市广告发展规划方案》。1991—1995年,市工商局共办理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30宗,处罚金额6369元。共办理注册商标45件,转让注册商标1件,注销注册商标1件。共办理广告经营单位105户,注册资金9383万元。申请设置路牌、霓虹灯、灯箱等广告304件。发动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改修店面241间,安装大型电子扫描广告招牌24间,消除乱张贴广告2.15万张,拆除路牌广告67块、各类广告招牌305块。
  1996—2000年,市工商局引导注册商标达到74个,广告经营单位发展到205户,注册资金17795万元。发动企业、个体工商户整改店堂广告288间,拆除路牌广告17块,悬挂新的广告招牌94块,霓虹灯139个,灯箱61块;清洗市区违规张贴的广告1310张,查扣违法广告小报120637张,查处违规广告20户,罚款1580元;查处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案7宗,案值68.47万元,罚没入库金额35.36万元;公开销毁假冒伪劣商品38种。
  2002年10月,捣毁一个面积近千平方米的特大制造假冒国内外名牌“中华”“小熊猫”“双喜”等香烟外包装标识的窝点,是同年海南省查获最大的商标侵权案件和最大的假冒香烟外包装标识案件。2001—2005年,市工商局积极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加强广告监管,规范广告行为。深入重点企业,指导和帮助30家企业建立商标档案,引导注册商标达到232个,14件商标参加著名商标认定。共立案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41宗,立案查处非法印制商标案件1宗。立案查处虚假宣传广告案件52宗,责令整改191家。没收淫秽药品宣传单1万份。拆除不符合标准的广告招牌1441块,横幅广告82条。查扣非法广告印刷品4.6万份。
  2009年,市工商局河西分局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工商系统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先进集体”,引导三亚市芒果①协会注册三亚市第一个地理标志商标——“三亚芒果②”地理标志商标;2010年,市工商局取得全省商标战略工作综合评比第一名;完成三亚17个“琼州百景”(南山、亚龙湾、鹿回头、天涯海角、西岛、西沙、蜈支洲岛、大
  注:①②由于当时单位名称和地理商标名称为“芒果”,故此处沿用。
  小洞天、槟榔河、大东海、南田温泉、海棠湾、崖州古城、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落笔洞、美丽之冠、锦母角)商标注册工作,市工商局被省工商局评为全省商标工作先进单位,东城所、海棠湾所、田独所、崖城所、光明所、大东海所被评为商标工作先进工商所。2006—2010年,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印发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资料8000份,设置4个咨询台接受商标咨询。利用《三亚晨报》、三亚电视台和市区广告电子屏等媒体宣传商标知识。组织召开商标知识培训大会、“商标富农”知识讲座,为农副产品生产企业等重点企业开辟全程“绿色通道”,申请湾坡鸭、红礼哈密瓜、珠江兰花等农产品商标。帮助和指导经营户申请注册商标共591件,其中12件商标被认定为著名商标。引导海棠湾开发区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受理10件商标,并积极处理“海棠湾”商标被恶意抢注事件。
  1990—2010年,三亚市工商局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然人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商标1912件,其中商品商标1039件,服务商标873件。截至2010年底,三亚市累计拥有注册商标974件,获著名商标15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1件。积极做好保护商标注册专用权工作,开展执法检查,大力查处商标侵权行为。
  第五节 市场管理
  1991—1995年,共查处投机违法违章案件349宗,总案值1000多万元,罚没款145.2万元,没收各类假冒伪劣商品5.7万个(件、条),捣毁造假窝点21个。查处走私案件48宗,价值1600多万元,罚没600多万元。查获的物品主要有香烟、海洛因、制造毒品机械设备等,抓获走私犯罪分子77人。
  1996—2000年,完成市场办管分离任务。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查处大批假冒伪劣产品,总价值26373元。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62宗,案值2100多万元,罚没531万元,公开销毁假冒伪劣商品38种约152582件(包)。查处假农药1340千克,假化肥32.1吨,假药品1796瓶(包)。积极开展查处药品购销给以回扣的专项治理行动,查处药品购销种给予回扣133.3万元,没收伪劣药品87种1087瓶。
  1991—2000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经济检查站,以打击投机倒把、查处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违法广告和贩私为主,开展整治市场经济秩序活动。
  2000年后,随着三亚市将旅游市场作为经济发展重点,旅游经济持续跳跃性高速发展,以旅游市场为核心的各类市场经营呈现多样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领域不仅限于打击投机倒把和查处贩私,更多侧重于旅游市场(包括海鲜排档、旅游购物点、景区景点等)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行为等。
  2001—2005年,市工商局整顿市场秩序,突出保护野生动物,打假维权,整治旅游市场、农贸市场、户外广告,先后组织8次大规模的专项整治行动。共计查扣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日用洗涤品、汽车配件等131类商品8万多件,总价值100多万元,立案137宗,罚没117.6万元。全局完成非税收入1250万元,登记费400.8万元,罚没款60.5
  万元(超额160万兀)。
  2006—2010年,市工商局共办理各类案件1159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636宗,简易案件523宗),案值210万元,罚款金额156万元。坚持以打击旅游市场“四黑”为重点,大力开展“阳光行动”,立案查处112宗,涉案金额432万元,罚没收入100多万元。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各工商所与食品经营者或市场业主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状》,对2200多户食品经营户建立经济户口档案并实行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开展节假日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查获野生保护动物、假酒及不合格食品等113种1138件,查处案件362宗,罚没约7万元。
  2000—2010年,三亚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各类市场监管中,共出动执法人员9.5万人次,查办违法违规经营案件5772宗,罚没款3120万元。2000—2010年,海鲜排档为三亚最独具特色的餐饮行业,至2010年发展至201家,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管海鲜排档方面实行分类监管、“五统一”(统一制作商品标识牌、统一悬挂“12315”电话牌、统一悬挂“经营规范”、统一使用标准电子秤具、统一使用四联点菜单)、“三公布”(媒体公布、行业公布、网上公布)、“9分倒扣整顿退市”、“螃蟹裸称”等措施,有效规范海鲜排档市场经营。
  第六节 消费维权
  1998年,成立“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直接受理三亚市范围内的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2007年初起,海南省工商局实行全省“12315”热线统一由省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统一受理,再分流给各市县工商局和洋浦工商局处理;根据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三亚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实行全天候24小时人工值班执勤制度,并做出“市区30分钟内、乡镇6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的承诺。据统计,自1998年三亚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成立至2010年底,三亚市工商部门共处理消费申诉举报万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1998年,市工商局成立“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直接受理三亚市范围内的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
  2001年,市工商局主动发挥“12315”执法体系网络作用,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1—11月,共接到消费者投诉663件,成功调解62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72万元。积极发挥消费者委员会作用,共受理消费投诉280宗,处理261宗,结案率93.2%,挽回经济损失83995元。同年,积极开展“创建打假维权,消费者满意街(区)”活动,创建三亚市首家消费者满意旅游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突破全国各地“以工商监管为主,商家自律为辅”的创建方法,实现“工商引导为主线,商家自我管理为主导,工商协助解决纠纷”的创建模式。全国评出157条“打假维权,消费者满意街”,全省仅有2条,三亚市工商局创建的商业街名列其中。
  2003年,市工商局立足于“面向社会,服务于民”的宗旨,把“12315”投诉举报服务台作为工商工作的重要窗口,坚持12小时值班,重点节假日和“黄金周”则坚持24小时值班制。全年共接到消费者投诉584宗,成功受理536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元。
  2005年,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拓宽消费维权途径,建设“12315”“一会两站”(即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12315”联络站),开展“12315”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工作。依托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消费者协会分会,社区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在行政村成立“12315”联络站,在商场、超市、市场、企业、景区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将大量的消费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007年起,海南省工商局设立全省“12315”热线申诉网络,消费者申诉统一由省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统一受理,然后分流给各市县工商局和洋浦工商局处理。根据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三亚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实行全天候24小时人工值班执勤制度。为进一步加强“12315”申诉网络建设,在三亚市各行政村建立了“12315”维权联络站,做到村村有维权工作站。崖城工商所率先按“一名维权联络员、一块‘12315’维权标识牌、一本维权联络员证、一间工作室、一本登记簿、一部联系电话、一处宣传栏”的“七个一”原则,建立农村维权联络站。
  2009—2010年,积极推进“12315”消费者投诉网络“五进”(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工作。节假日期间,在各旅游景区设立现场投诉站,成立机动分队,快速为消费者维权。与10个旅游联盟城市工商局签订了异地维权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联盟单位间网上维权的旅游“3.15”网络。严格实行“12315”全天候24小时人工值班值勤制,履行市区30分钟、乡镇6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的承诺,做到件件投诉有回声,事事处理有着落。2年共处理投诉5424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8万元。
  自1998年三亚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成立至2010年底,三亚市工商部门共处理消费申诉举报1万多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截至2010年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挂牌成立消费者协会分会11个,成立消费者投诉站10个,成立消费维权服务站55个,其中商场10个,超市5个,市场25个,企业10个,景区5个,成立“12315”联络站15个。共处理消费申诉举报93件,处理率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3万元。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