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游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7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旅游发展
分类号: F590.3
页数: 3
页码: 503-5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三亚旅游开始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己成为三亚市第三产业的龙头,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并且呈现出转型增效的良好态势。三亚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其中包括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渐趋成熟阶段等。
关键词: 三亚市 旅游发展 支柱产业

内容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三亚旅游开始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己成为三亚市第三产业的龙头,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并且呈现出转型增效的良好态势。三亚旅游业的发展 历程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一、起步阶段(1983—1996年)
  1983年,中央作出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的决定,三亚旅游业的发展拉开帷幕。1986年,国务院宣布海南岛为全国7个重点旅游区之一。1988年,国家决定将亚龙湾开发成国家旅游度假区,开放三亚口岸,建设三亚民用机场。市委、市政府将城市性质定位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热带滨海风景旅游城市”。
  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由市政府授权对亚龙湾度假区进行“统一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招商、统一建设”。10月23日,《海南日报》刊载国务院批准三亚市亚龙湾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同期批准的国家度假区共11个)。
  1994年2月,三亚滨海热带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年内,三亚市委、市政府将城市性质修编为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海南南部地区中心城市。
  1996年1月1日,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在三亚市成功举办,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暐以及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李普曼等出席开幕式,拉开三亚市发展国际性热带滨海度假旅游的序幕。1996年1月1日开创三亚旅游度假的新纪元,也开创中国旅游度假新纪元,是传统的观光旅游到现代时尚个性度假旅游的重要转折。同时,1996年1月1日中国度假休闲旅游年开幕式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三亚城市知名度,提高了亚龙湾国家旅游区的知名度,宣传轰动效应不亚于后来在三亚举办的世姐赛活动。同年,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度假酒店——凯莱度假酒店在亚龙湾建成开业,这是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三亚旅游由原始萌芽状态转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发展阶段(1997—2008年)
  自1997年起,三亚旅游进入发展阶段。1998年,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开园,1998年12月,三亚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三亚市委、市政府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确定走专业化旅游城市发展道路。2001年,三亚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和全国假日旅游的预报、直报点。
  2004年7月9日,三亚市召开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工作会议,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协调发展”战略,旅游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年接待过夜游客3638395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492123人次,境外游客146272人次,旅游总收入39.14亿元,相当于年GDP比重81.12%。年内,三亚市入选首批CCTV“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2005年,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局组织编制《三亚旅游国际化战略启动方案》,三亚正式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三亚旅游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引进和借鉴现代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教训,逐步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内容包括资本国际化、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国际化、市场营销国际化等。同年,三亚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亚龙湾入选“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三亚市入选由爱国华人商会世界企业联盟、美中贸易投资总商会、全球华人名牌网等机构联合推选的“2005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06—2007年,努力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协调发展”战略,培育旅游品牌,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如培育品牌酒店、品牌景区(点)、骨干旅行社,开发海洋旅游产品:游艇、游船、海上娱乐运动旅游等。2006年,举办了世界大力士冠军总决赛等国际赛事活动。2007年,三亚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逐步构建三亚市现代旅游业产业体系,三亚市旅游产业开始“第二次创业”。围绕三亚城市定位,三亚明确“旅游度假胜地”的建设目标,确定“旅游立市、旅游富市、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建设名牌景区、景点,围绕旅游发展其他产业,突出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旅游产业发展步入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7年6月,三亚市实施夏季旅游促销计划,打包整合三亚夏日系列旅游产品,先后赴国内南京、重庆、武汉、杭州等地开展夏季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打造“清凉一夏,三亚度假”旅游品牌,实现三亚旅游旺季持续、淡季不淡的目标。2007年,着力培育品牌景区和品牌酒店,南山旅游区和大小洞天旅游区成为全国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一批国际品牌酒店颇具影响力,如凯宾斯基、喜来登、希尔顿等7家酒店获第四届中国酒店“金枕头”奖。
  三、渐趋成熟阶段(2008—2010年)
  2008年,是三亚旅游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渐趋成熟阶段”的分水岭。
  三亚作为2008北京奥运火炬境内的首传城市,为自己的形象国际化、品牌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客源国际化等等,迈出重要的步伐。此外,三亚的战略储备资源、定位为“国家海岸”的海棠湾,经过3年时间的前期规划和准备,第一家一线海景高星级度假酒店——开维丽笙酒店,2008年3月动工兴建,标志着海棠湾开发进入了实质性项目建设阶段,三亚旅游发展进入了渐趋成熟阶段,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
  2009年12月31日,《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计划在未来10年,将海南打造成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这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0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局之年,三亚市旅游行业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为契机,探索旅游业转型升级之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旅游客源和产品结构,开展市场秩序整治,加大政风行风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截至2010年底,旅游景区(点)由2006年28处发展到39处,新增南山生态大观园、兰花大世界、槟榔河乡村文化旅游区、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凤凰岭游览区等景区(点)。酒店由2006年165家发展到198家;高尔夫球俱乐部由2006年3个发展到8个,还新增了3个高尔夫练习场;三亚海上潜水观光娱乐企业由2006年8家发展至13家;海上观光游船公司由2006年9家发展至15家;新发展3家游艇俱乐部;在册登记的旅行社及旅行社分社共有109家。
  客源市场不断拓展,国际国内游客量持续增长。三亚市旅游饭店接待入境游客从2005年的21.2万人次增长至2010年的41.51万人次,年均增长14.38%;接待国内游客从2005年的385.39万人次增长至2010年的751.14万人次,年均增长14.28%。旅游饭店总收入从2005年的51.29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126.9亿元,年均增长19.86%。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