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渔场·渔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69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渔场·渔汛
分类号: S938.22
页数: 2
页码: 391-39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三亚市的几个主要渔场,包括三亚渔场、北部湾渔场、西沙中沙群岛渔场、南沙群岛海域和东南部渔场,介绍了它们的位置、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渔场 鱼汛

内容

一、渔场
  三亚市渔民牧海耕渔历史悠久,捕鱼的范围广泛,涉及的主要渔场有三亚渔场、北部湾渔场、西沙中沙群岛渔场、南沙群岛渔场、东南部渔场和东沙群岛渔场等。
  (一)三亚渔场
  三亚渔场面积1.6万平方千米,是南海四大渔场之一,也是三亚市开发最早的渔场。三亚渔场鱼类齐全,盛产红鱼、马鲛鱼、鲳鱼、海参、龙虾、鱿鱼等40多种优质海产品,是国家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黄金海域。由于三亚山峦起伏,附近海面风平浪静,容易捕捞。三亚港避风条件良好,每年鱼汛期,海南省沿海各市县和大陆沿海各省、市以至港、澳、台的渔船云集三亚港内,多达两三千艘,场面壮观。
  (二)北部湾渔场
  北部湾渔场面积约12.9万平方千米,底质为泥沙,水深100米以内,是一个三面环陆半封闭式海湾,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大体可分为3个生物群。中上层鱼类有蓝圆鲹、鲱科、鳀科、鲳科、带鱼、宝刀鱼科、鲹科及一些金枪鱼类等;底层鱼类有金钱鱼、蛇鲻、黄鲷、红鳍鱼鲷、大眼鲷、鲱鲤、二长刺鲷以及鱿墨鱼及珊瑚礁鱼类。该渔场水深50米以内渔业资源密度为5吨每平方千米,其资源量为54.2万吨,年可捕量为27.1万吨;水深50米以外渔业资源密度为2吨每平方千米,其资源量为9.1万吨,年可捕量为4.5万吨。按12.9万平方千米计算,北部湾渔业资源年可捕量为50.8万吨。
  (三)西沙中沙群岛渔场
  西沙中沙群岛渔场位于南海中部。周围海域的浅滩及礁盘附近分布着许多优质鱼类,如金带梅鲷、黄梅鲷、紫红笛鲷、石斑鱼等。礁盘以外的海域上,广泛分布着金枪鱼、鱿鱼、飞鱼、遮目鱼,年可捕量在15万吨左右。
  (四)南沙群岛海域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海域,指南沙西南部200米以上的浅陆架区海域。根据1999—2000年国家海洋勘测声学调查,在北纬12°线以南的南沙群岛西部和西南部海域,26类鱼类的资源蕴藏量达115万吨,年可捕量为57.5万吨。南海北部200米等深线以下海域,包括北纬90线附近200米以下的南沙群岛西北部海域,根据1999—2000年的声学评估,可捕量为132万吨,开发潜力巨大。北部湾和海南省四周的近海渔场已充分利用,已呈现衰退现象;而东经112°线以东80米,以西100米水深等深线连线向外延伸以及西沙、中沙,特别是南沙群岛渔场,则基本上未利用,其开发潜力巨大,开发前景极好。
  (五)东南部渔场
  东部近海渔场(包括粤西中深海渔场)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资源量为66万~73.8万吨,年可捕量为33万~37万吨。东部、南部外海渔场面积为7.5万平方千米,资源量为30万~40万吨,年可捕量为15万~20万吨。总计年可捕量为40万~47万吨。
  二、鱼汛
  三亚市的鱼汛旺季主要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季节性鱼汛期主要有:
  春汛(3—6月):主捕鱼类——马鲛鱼、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海鳗、带鱼等。
  夏汛(7—9月):主捕鱼类——带鱼、金枪鱼、马鲛鱼、马鲅鱼、宝刀鱼、石斑鱼、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海鳗等。
  秋汛(10—11月):主捕鱼类——沙丁鱼、马鲛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等。
  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主捕鱼类——乌鲳鱼、银鲳鱼、马鲛鱼、金枪鱼、马鲅鱼、大黄鱼、红鱼等。
  进入2000年后,随着捕捞技术的进步和海洋捕捞业的飞速发展,近海渔场已无明显固定季节和汛期时间区别,除了伏季休渔期,任何时候都可进行捕捞。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