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农业科技与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683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农业科技与服务
分类号: F03
页数: 6
页码: 380-3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农业科技与服务的情况。其中包括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推广、病虫害防治与测报、农产品质量检测、测土配方施肥、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农业污染源普查、化肥、农药供应、农业信息服务等。
关键词: 三亚市 农业科技 农业服务

内容

一、技术培训
  1991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亚分校招收农学专业学员54人,招收果蔬专业学员26人。特聘专业教师授课,按教学大纲完成年度课程。1992年,印发《科技简报》,共12期700多份。1991—1995年,累计举办水稻栽培、抛秧技术、冬季瓜菜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反季节早瓜菜栽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美洲斑潜蝇防治技术等各类培训班230多期,培训群众1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800多份,技术咨询19.7万多人次。
  1996年培训内容主要偏重于水稻抛秧新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全年累计培训群众3.5万人次,其中集中培训0.85万人次,参加技术咨询群众达2.65万人次。1998年,培训内容偏重于水稻抛秧新技术、冬季瓜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全年培训群众3.9万人次,其中集中培训160期,培训2.72万人次,技术咨询1.18万人次,并派出科技人员在雅亮乡蹲点指导黎族农民种植冬季瓜菜。1996—2000年,培训偏重于水稻抛秧新技术、农村实用技术、冬季瓜菜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累计培训群众17.8万人次,其中集中培训466期,培训9.01万人次,参加技术咨询群众达8.79万人次。
  2002年,培训120期,培训1.56万人次,技术咨询1.94万人次。2003年,培训40期,培训0.4万人次,技术咨询1.35万人次。2004年,培训36期,培训1.55万人次,技术咨询1万人次以上。2005年,培训43期,培训0.65万人次,技术咨询1.26万人次。2001—2005年,举办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反季节瓜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瓜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等各类培训班239期,培训4.16万人次,技术咨询5.55人次。
  2006—2010年,主要培训早造、晚造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反季节瓜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瓜类嫁接技术和大棚哈密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举办各类培训班225期,培训5.6万人次,技术咨询8.65万人次,编印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4万(册)份。2006年,编印《无公害瓜菜生产管理技术》《青瓜、苦瓜、茄子、豆角种植技术》等各类实用技术材料4万多册(份),举办培训班75期,培训1.5万人次,开展技术咨询2.35万人次。2009年,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5000人次,发放技术材料1万份,技术指导1万多人次。2010年,举办60多期,培训1.1万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2万多(册)份。
  二、新技术推广
  1991年,推广新型节柴灶胆103套,改灶和打新灶30多套,在西瑁州兴建沼气池10套。1993年推广多效唑、耐氨固氮菌、大信901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同年,三亚市在水稻上推广应用面积2000公顷(其中早造666.67公顷,晚造1333.33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525~675千克,增产总产120万千克左右。推广叶胺磷、杀敌宝、络胺铜、万灵等新农药,使用面积466.67公顷,推广新型除草剂苄嘧黄隆面积800公顷,除草效果达80%以上。1995年,推广多效唑培育壮秧技术,全年累计推广1666.67公顷,推广因土施肥2000公顷,增产20%~25%,推广使用化学除草剂9333.33公顷,占水稻面积的70%,除草效果达90%以上。1991—1995年,主要推广在水稻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改灶节柴技术、香蕉试管苗、使用新型除草剂苄嘧黄隆化学除草、杧果催花保果技术和叶胺磷、杀敌宝、络胺铜、万灵等新农药。
  1997年,三亚市推广水稻抛秧技术520公顷(其中早造86.67公顷,晚造433.33公顷),平均每公顷产5947.5千克,比手插秧平均每公顷增产1108.5千克,增产22.9%,增加粮食57.6万千克。1999年11月至2000年5月,在田独、藤桥、羊栏、保港镇和高峰乡各推广连片6.67公顷杧果套袋技术示范(品种为象牙),总面积33.33公顷,示范结果显示平均每千克套袋果增值2元。1996—2000年,推广水稻抛秧技术3880公顷、杧果套袋技术33.33公顷。
  2003年开始在农科所建立无公害种苗基地,每年嫁接茄子苗20万株供冬季瓜菜生产。2004年,协助省农科院在田独开展的百亩超级稻示范项目,该项目达到每公顷12000斤的预期产量目标。同年在农科所建立12公顷蜜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001—2005年,三亚市建立技术示范基地,带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
  2007年开始推广应用“JDBI-III”“JDXQH-1”病虫害监测系统,提高病虫害测报精确度。2008年,引进“羽泉”牌保水剂,在田独镇木瓜、海棠湾镇和崖城镇杧果种植地上开展保水试验,在海棠湾镇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区,安装水表开展膜下滴灌用水量测试,测算简易大棚栽培哈密瓜和钢架大棚无土栽培哈密瓜用水量。2009年,在南红农场安罗杧果场安装太阳能灭虫器50台,示范面积33.33公顷;同时安装一套气象自动检测系统,将田间小气候各气象数据实时监测自动上传;发出病虫情报54期,指导防治面积25.55万公顷次,挽回农作物损失11.86万吨。2006—2010年,推广“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综合栽培技术”、“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和病虫害监测系统,引进“羽泉”牌保水剂,提升了三亚市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优良品种推广
  1991—1995年,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号”“汕优63号”“博优64”“博优903”“杂交稻1号”“三培占”等,推广常规品种“双桂36”“七桂早25号”“七山占”“七黄占2号”“粳籼89”等,三亚市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广高产、高抗的瓜菜优良品种“津春4号”青瓜,占青瓜种植面积的70%以上。
  1996—2000年,推广杂交水稻品种“博优64”“三培占”“特优(524、6105、6094)”
  “博II优961”等,推广常规水稻品种“七秀占”“珍桂占”“七桂早”等,三亚市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001—2005年,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品种“博优64”“博优961”,常规水稻品种“粤丰占”“中远二占”,超级水稻“88S/0293、88S/0389”。推广“崖研1号”无籽西瓜和“西域3号”哈密瓜品种。
  2006—2010年,在继续推广超级水稻品种“88S/0293、88S/0389”的同时,推广杂交水稻品种“特优009”“神农稻326”“中稻种228”“神农稻1号”及“旱优3号”旱稻品种,三亚市良种覆盖率达90%。推广“金密6号”“昭君1号”“长香玉”哈密瓜品种,推广“黑美人”小西瓜品种,推广“长丰二号”茄子、“热研一号”苦瓜、“海亚特”豇豆等瓜菜类品种。
  四、病虫害防治与测报
  1991—1995年,三亚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3.56万公顷次,防治面积1.64万公顷次,挽回损失6151.01吨,实际损失15026.96吨,病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4级)。三亚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每年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10期,填报病虫消长动态旬报表10期,共计预报病虫信息100期。主要监测水稻病虫草鼠害发生,深入农田指导三亚市农民水稻病虫害综防技术,选用抗性品种,采取种子检疫、种子消毒。
  1996—2000年,三亚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6.36万公顷次,防治面积3.78万公顷次,挽回损失33038.66吨,实际损失14131.66吨,病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4级)。三亚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每年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20期,填报病虫消长动态旬报表15期,共计预报病虫信息175期。
  2001—2005年,三亚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10.99万公顷次,防治面积6.33万公顷次,挽回损失115017.02吨,实际损失49024.53吨,病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3~4级)。三亚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每年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信息25期,填报病虫消长动态旬报表18期,共计预报病虫信息215期。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指导各乡镇农民做好农作物病虫的防治。推广30%EC爱苗防治纹枯病技术推广示范,印发宣传资料2万份。
  2007年9月建设完成“三亚市区域病虫监测站项目”,运用“JDB2-III”虫情测报灯和“JDXQH-1”田间小气候监测仪器重点监测、预报和预警水稻“两迁害虫”调查。2006—2010年,三亚市病虫害发生面积30.59万公顷次,防治面积3.26万公顷次,挽回损失42870.9吨,实际损失10426.25吨,病虫发生程度为中等(3级)。2007—2010年,不定时下乡监测农业有害生物200次以上,发布农作物病虫信息累计584期(其中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520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60期和电视播放可视电视预报2期),发放病虫害防治资料2000份。
  五、农产品质量检测
  2008年,成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流动服务站,同年共检测样品84批次,3015个样品,合格2949个,合格率97.81%。
  2009年,共检测样品78批次,2630个样品,合格2544个,合格率96.73%。5个乡镇级检测站检测536批次,检测样品13777个,合格13597个,合格率98.69%。
  2010年初,三亚市加强农药经营网点、生产基地、市场监测的三个100%监管,同年,共检测样品18560批次,54155个样品,合格51025个,合格率94.22%。
  六、测土配方施肥
  2007年,开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实施,同年检测土壤样品300个。
  2008年,检测土壤样品2004个,并发放施肥建议卡2万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667公顷,节约肥料39万千克,节约化肥成本188万元,增加稻谷0.2万吨,增值2800万元,节本增效2988万元。
  2009年,检测土壤样品119个,并发放施肥建议卡3652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33公顷,涉及农户3652户,每公顷增产900千克,增产节支36.5元。
  2010年,检测土壤样品500个,并发放施肥建议卡42100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333公顷,涉及农户1.93万户。完成野外调查、采样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企业参与、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数据库建设、耕地地力评价、效果评价和技术研究等项工作。
  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
  2006年,开始实施海南省三亚市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项目。在农科所内建立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大楼,购置仪器和设备139台(套)。至2010年,每年检测的种子样品数量约为5000万千克,鉴定8000份纯度合格的种子样品,检验666.67公顷的繁制种田。
  八、农业污染源普查
  2007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统一部署,投入150万元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完成了基本情况清查、入户调查、普查表填报、普查数据审核录入汇总及上报、普查档案的建立、省检查组质量核查后的整改、数据的二次上报、国家普查办质量核查、技术报告的编写等工作,共录入普查表1353份,3576张,建立农业污染源数据库,基本摸清三亚市农业污染源情况。
  九、化肥、农药供应
  三亚市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1991年,施用化肥共8822吨,农药121吨。2010年,施用化肥共45810吨,农药1035吨,比1991年分别增加36988吨、914吨。
  十、农业信息服务
  2003年,三亚市农业科技“110”体系建立,三亚市共建10个服务站和10个服务点,创办5个培训基地,10个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2009年,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建立三亚农技网,并与农信通“12582”合作,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给农民每天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不断改进触摸屏信息服务系统,完善数据库建设,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农技信息服务平台。
  至2010年,三亚市接受求助4万人次,派出技术服务人员800多人次,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指导3000多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20期,培训农民1.5万人次;推广技术32项、新品种38个,受益群众达12万人次。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