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水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66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水务
分类号:
P343.3
页数:
23
页码:
331-3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水务蓄水工程、灌渠建设、水务管理、河道治理、污水处理等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水务
内容
第一节 蓄水工程
一、水库
1991—2010年新建的水库工程有红星水库[小(二)型,1991年1月建成],赤田水库[中(二)型,1994年6月建成],南强水库[小(二)型,1994年7月建成],布山二水库[小(二)型,2006年3月建成],大隆水库[大(二)型,2008年8月建成]。截至2010年,三亚有大型蓄水工程1宗,中型蓄水工程6宗,小(一)型蓄水工程25宗,小(二)型蓄水工程64宗,山塘45宗。全部工程集雨面积2521平方千米,库容7.4亿立方米,正常库容5.997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87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940公顷。
大隆水利枢纽 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的宁远河中下游河段,距三亚市56千米。2004年12月开工建设,2006年7月大坝建成,2007年底完工,2008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概算总投资8.17亿元,先后获得“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多项荣誉。是一宗以防洪、供水、灌溉兼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大隆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749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分为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5.38平方千米,其中一级保护区3.47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15.89平方千米,准保护区46.0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84亿立方米,总库容4.68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70米,正常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48亿立方米,死水位33米,死库容0.43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
赤田水库 位于三亚市东部藤桥西河下游,距三亚市区46千米。是一宗以供水为主,结合灌溉与防洪效益等综合开发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控制集雨面积220.55平方千米,河流长度29.9千米,河床平均坡降为6.7‰,水库正常蓄水位23.0米,相应库容5960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23.39米,相应库容6150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25.66米,相应库容7710万立方米。水库设计灌溉农田面积26.67平方千米,设计日供水量15万吨,并承担着下游海棠区8个村委会、2个农场、1.6万人、农田8平方千米、环岛东线高速公路及223国道线的防洪安全。
布山二水库 位于三亚市天涯区布甫村内,水库拦截文昌水。布山二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小(二)型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0.2平方千米,承担着下游布
甫村村民小组人口260人,耕地0.27平方千米的防洪安全。布山二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35平方千米,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9.35万立方米。水库正常水位为88米,正常库容为2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44.63米,校核洪水位为88.74米,总库容为28.05万立方米,死水位为79.05米,相应库容为2万立方米。
红星水库 位于三亚市天涯区立才农场扎道村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小(二)型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0.67平方千米,承担着下游立才农场扎道村村民小组人口400人,耕地0.67平方千米的防洪安全。红星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3平方千米,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0.35万立方米。水库正常水位为227米,正常库容为22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228.48米,校核洪水位为228.86米,总库容为30.8万立方米,死水位为219.5米,相应库容为2.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为19.8万立方米。
南强水库 位于三亚市国营立才农场附近的宁远河支流上,距三亚市约40千米。南强水库是一宗以灌溉为主并结合防洪及养殖等的小(二)型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平方千米,并对下游昌才队及立才农场场部近600人生命财产及2平方千米农田的防洪安全有着很重要影响。南强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4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为227米,相应库容8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203.38米,相应库容74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203.86米,总库容98万立方米;死水为186.5米,相应库容11万立方米。
二、病库加固
三亚市的水库大部分建于20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部分水库工程存在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防洪标准偏低并伴有老化失修等问题,形成安全隐患。为确保安全,1991—2010年,报废了腊尾、鸭子塘、坡顶、岭夹、岭脚塘、烂田仔、南超、大广等8座丧失功能的小型病险水库。为消除水库安全隐患,2000—2010年,完成60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中全面除险加固工程19宗,应急加固工程41宗。2008—2010年,完成16座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中型、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使小(一)型及以上三类病险水库(市管)比例由23%下降至2.7%。
抱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防渗加固,坝体与建基面采用砼防渗墙防渗,坝前坡采用现浇砼护坡加固;修建永久溢洪道;改造高涵取水口,修建启闭机塔;增设水文观测设备和坝体观测设备,配备防汛、通信设施;增设水库管理与防汛调度综合楼。
福万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主坝108.2米高程以上的迎水面外包C20钢筋砼防渗面板,并对主坝进行坝体补强灌浆,增加坝顶防汛照明;更换溢流坝弧形钢闸门与启闭设备,更换放水涵进口铸铁平板闸门及启闭设备,更换放水涵出口锥形阀、拆除并新建溢流坝弧形钢闸门启闭机室;副坝迎水面现浇C20砼护坡,坝后坡增设排水系统,坝后坡草坡重新铺种,坝脚排水棱体改为贴坡排水棱体;采用砼网格种植护坡对紧靠主坝左岸山体进行防护并在护坡顶上增设截水沟;增设主坝的变形、渗流、扬压力等工情观测设施及自动测报系统,升级改造原水情测报系统;改善管理办公用房和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修建进库防洪公路和公路桥,配套交通和其他管理设施通信设施;做好副坝坡的白蚁防治工作。
三亚市保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副坝前坡采用复合土工膜进行防渗,现浇砼护坡、后坝坡修坡后种植草皮护坡,设置排水棱体;放水涵改造进口及更新设备;改造加固溢洪道,修建交通桥;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增设水库管理房及观测井;改造上坝防洪公路。
三亚市弯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前坡采用开挖截水槽结合土工膜进行防渗,现浇砼护坡,后坝坡修坡后种植草皮护坡,设置排水棱体;放水涵改造进口及更新设备;修建永久溢洪道;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及观测井;增设水库管理房。
三亚市九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前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防渗、现浇砼护坡、新建坝顶防浪墙;放水涵改造进口及更新设备;修建改造溢洪道及尾水渠;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新建观测井;增设水库管理房。
三亚市颂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副坝前坡采用开挖截水槽结合土工膜进行防渗,现浇砼护坡、增设防浪墙,后坝坡修坡后种植草皮护坡,设置排水棱体;放水涵改造进口及更新设备;修建永久溢洪道;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及观测井;增设水库管理房。
三亚市抱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拆除并重建溢洪道;改造放水涵进口;增设水库管理房;新建砼上坝防洪公路;建立大坝安全监测和水文测报系统。
三亚市草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体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坝前坡采用砼护坡,坝后坡拆除、重建排水棱体,草皮护坡等;对放水涵进口进行改造并更新设备;溢洪道新建通顶堰,并对边墙进行水泥砂浆批面;改造渠道工程;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及观测设施;增设水库管理房;改造上坝防洪公路800米。
三亚市南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脚、坝基新建30厘米厚砼防渗墙进行防渗,坝前坡现浇砼护坡、加高坝顶防浪墙高度,后坝坡修补草皮护坡,设置排水棱体;修建永久溢洪道,其中溢洪道采用宽顶堰、浆砌石挡墙,溢洪道净宽18米,底坡1∶20,墙高1.4米;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增设水库管理房;增设水情工情测报系统。
三亚市力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副坝前坡砼护坡,后坝坡修坡后种植草皮护坡,改造排水棱体;放水涵改造进口及更新设备;修建永久溢洪道;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增设水库管理房。
布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坝前坡干砌石拆除后修坡,铺砼预制块护坡;坝后坡修坡培厚,增设坝后坡排水棱体和排水系统;结合坝前坡加固对大坝坝体以及坝基进行土工膜防渗处理;增设大坝测压管、沉陷位移和水文观测等监测设施,修建上坝防洪公路和坝顶泥结石路面等;灌溉涵管进出口改造加固,重修启闭机室,更换改造启闭设备;修建永久溢洪道;修建管理用房和配套通信、交通和其他管理设施;完善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
三亚市三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采用坝体浇筑砼防渗墙2进行主坝防渗,坝前坡采用现浇砼护坡,坝后坡修坡后重新种植草皮护坡,坝脚设排水棱体;采用C20砼加土工膜副坝防渗;重新改造防水涵进口;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修建防洪调度综合楼;改造上坝防洪公路。
三亚市三间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前坡采用土工膜进行防渗,现浇砼护坡、加高坝顶防浪墙高度,后坝坡修坡后种植草皮护坡,改造排水棱体;放水涵改造进口及更新设备;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及观测井;增设水库管理房;改造上坝防洪公路。
三亚市岭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前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部分截水槽)结合土工膜进行防渗,现浇砼护坡、加高坝顶防浪墙,后坝坡修坡后种植草皮,设置排水棱体;放水涵改造进口及更新设备;修建永久溢洪道;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增设水库管理房;改造上坝防洪公路885米。
三亚市区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体采用防渗墙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对放水涵进行破坝改造并更新设备;溢洪道在底板基础上加固2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防渗,并对边墙进行水泥砂浆批面;建立大坝安全监测、水文测报系统;增设水库管理房;改造上坝防洪公路826米。
三亚市那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修建大坝前坝坡砼护坡、坝后坡排水棱体的砌筑、坝后坡排水系统的建设、坝后坡排水棱体的砌筑以及草皮护坡的种植;溢洪道控制段的拆除和重建,泄槽段护面的加固;启闭机房的建设以及放水涵进口闸室的开挖回填等。
以上水库除险加固后,兴利与防洪调度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既保证和恢复下游地区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也有力地保障下游六镇两区两农场6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节 灌渠建设
一、大隆灌区渠道
2007年开工建设大隆灌区,总干渠全长2.88千米,工程设计流量19.8立方米/秒,加大设计流量22.2立方米每秒,是为大隆西干渠、东干渠、南干渠、三陵干渠及崖城水厂提供水源的骨干工程。工程总投资4999万元,2010年11月完工,共开挖土方6.5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2.33万立方米,铺砌浆砌石1.83万立方米,耗用砼2.18万立方米、钢筋1579.11吨、水泥9009.5吨。
2009年始建大隆灌区西干渠工程,工程概算投资2.8亿元,至2010年完成总进度的三分之一。大隆灌区东干、北干渠及灌区各干渠的支渠也陆续上马建设。大隆灌区整个配套工程实现灌溉面积8320公顷,其中耕地6286.67公顷,热带作物园地2033.33公顷。
二、渠道防渗
至2010年,三亚建有干渠道、支渠道246条,总长653千米,其中防渗渠道长505千米。渠道防渗率达77.34%,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58。
台风、强降雨的常年袭击,使三亚渠道受损严重。灾后,三亚各地积极抢修水毁渠道。2002年修复第12号台风“米克拉”致损的渠道320处,2003年修复第20号热带风暴“尼伯特”致损的水毁工程472处,2005年修复第18号台风“达维”致损的渠道396处,2010年修复国庆节期间强降雨致损的渠道210处。
三、田洋渠道
为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带动设施高效农业连片发展。2000年后,三亚市开始实施田洋渠道建设工程。2009年完成的妙林田洋农田整治工程为历年最大的田洋渠系防渗改造项目,工程总投资3349.8万元,共开挖土方11.39万立方米,回填土方2万立方米,耗用砼1.47万立方米、钢筋36.9吨、水泥5976.8吨、工日13.09万个。至2010年,共新增防渗主要渠道27条,长78.1千米,主要有大隆灌区西干渠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大隆灌西干支渠工程、汤他灌区木棉渠道工程、保南水库干渠改造加固工程,那北水库南北干渠改造加固工程,腊田水库干渠改造工程、天涯马脚村到志马村改造加固工程、海棠湾龙山支渠维修工程、落根洋支渠改造工程、营根渠道改造工程、三陵水库干渠改造加固工程、水南村妹州渠道改造工程,以及妙林田洋农田整治工程、桶井田洋农田水利整治工程、文门田洋林棚设施工程。
四、农田水利工程
1991年后,每年下半年,三亚市都开展冬修水利,各乡镇分别负责本乡镇水利冬修,具体工作包括维修、防渗、加固各种渠道,完成配套建筑物的修建,加固新建水库塘坝,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
1993年8月,三亚市开始作冬修水利规划,9月15日全面铺开,至1994年2月全面检查评比结束,历时160多天。共投入劳动工日162万个,投资1300多万元(其中省拨款14万元,市筹资1041万元,乡镇自筹250万元)。共完成渠道维修410条,长741千米,完成建筑物138座(其中渡槽7座,桥涵47座,涵闸75座,其他9座),铺渠道草皮5.5万平方米。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可增加灌溉面积2733.33公顷,改善灌溉面积4333.33公顷,恢复灌溉面积1666.67公顷。
1996年,冬修水利共完成投资895.6万元,投入劳动工日159.7万个,出动机械999台,完成土方119.7万立方米,石方1.9万多立方米,维修渠道560条,总长724千米,整治田洋1060公顷,新增灌溉面积4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0公顷,改善灌溉面积3333.33公顷,恢复灌溉面积66.67公顷,改造低产田133.33公顷。
1998年,共完成投资1109.98万元,完成计划的104%;投入劳动积累工213万个工日,每个农村劳动力平均投劳25个工日;出动机械2527台次;完成土方122万立方米、石方14764立方米、混凝土3544立方米;维修渠道561条,总长802千米;加固处理病险水库15座;新建石坝17宗;修建配套建筑物511座;疏浚河道1.6千米;修复水毁工程82处;新增灌溉面积423.33公顷,恢复灌溉面积793.33公顷,改善灌溉面积4092.67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67公顷,新增除涝面积433.33公顷,改造中低产田322.67公顷;解决饮水困难1.2万人。
2002年11月,三亚市万人冬修水利大会战在凤凰镇妙林田洋正式开始。此次冬修水利大会战主要是综合整治妙林田洋,整治面积约200公顷,维修大排沟4条4.78千米,维修梯形灌排沟14条16.56千米,维修V形槽灌渠18条16.98千米,维修田间道路17条15.5千米,完成土方3.5万立方米。
2006年8月,三亚市开始对凤凰镇槟榔田洋333.33公顷进行全面大整治,历时5个月,于2007年1月初完成。截至2007年3月,凤凰镇槟榔田洋的利用率从整治前的30%提高至90%,共改善灌溉面积300.53公顷,新增善灌溉面积10公顷,灌溉面积253.33公顷,并已生产瓜菜70多吨,初见效益。
2010年10月,三亚市启动桶井田洋整治工程,经过半年时间的整治,桶井田洋成为一个“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路相通、渠成网、机作业”的高标准田洋,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186.67公顷,其中重点整治耕地面积400公顷,惠及桶井和梅西村2个村委会、18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农户1027户。
第三节 河道治理
1991—2003年,随着三亚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关注河道整治工程,实施了三亚河入海口整治工程,三亚河的防洪能力和景观效果显著提升。
2003年,三亚河城区河段开工治理,2004年完工,融入了人文景观,成为市民、游客休闲与旅游的重要场所。
2007年,动工兴建三亚东河防潮(洪)堤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疏浚河道2千米,筑堤3.3千米,于2009年完成两期施工任务。同时开工建设三亚西河治理工程,位于三亚西河支流六罗河水源池水库坝址至市区金鸡岭桥处,总投资1.46亿元,整治河道全长11千米。一期、二期工程分别于2007年11月和2010年12月完工。工程共开挖土方135.27万立方米,回填土方57.16万立方米,铺砌浆砌石19.4万立方米和棕榈石6.06万平方米,耗用混凝土3.88万立方米,种植护坡草皮4.62万平方米,营造景观面积16.48万平方米。经过治理,使三亚河道洪水归槽,抑制洪水泛滥,保护沿岸重要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的安全。三亚西河槟榔河段经过整治,成为海南省闻名的乡村休闲度假胜地。
2009年,清淤维修及加固渠道706条774.8千米,修固堤防2座长5.2千米,疏浚河道5.6千米。2010年,三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三亚市六条河道进行河道治理规划。加强河道管理,对违法采砂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行为11宗,收缴河道采砂管理费21.6万元。
第四节 大隆水库枢纽工程
大隆水库位于海南省五大河流之一的三亚市宁远河下游,是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由拦河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左岸发电引水进水口、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和供水旁通管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为70.0米,库容为4.68亿立方米,坝址以上控制宁远河流域面积749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73.5%。水库建成后,使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由不足2年一遇提高至20年一遇,每年可为城镇与工业供水1.98亿立方米,为下游灌溉供水1.3亿立方米。工程设计灌溉面积为6613.33公顷,电站装机容量为6900千瓦。
2004年12月开工建设,2005年2月实现截流,2006年9月下闸蓄水,2007年9月投产发电,2007年12月全部完工,2008年8月竣工验收。工程共完成土石方开挖248.47万立方米,石方洞挖3.37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546.43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6.92万立方米,钢筋3942吨,金属结构1543吨。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移民满意率100%。2008年该工程获得国家大禹奖、鲁班奖等多项荣誉。
一、管理机构
2009年6月15日成立三亚市大隆水利工程管理局,负责运营管理大隆水库枢纽工程,成立2009年6月15日,隶属三亚市水务局,副处级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工程管理科、生产经营科、防汛调度科、河道管理和保卫科6个科室。
二、移民搬迁安置
大隆水库移民工程是三亚市水库建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移民人数最多的一项社会工程。
大隆水库建成蓄水后,淹没地区总面积15.1平方千米,淹没处理概算投资1.9亿元。受影响的淹没地区包括3个镇(崖城镇、天涯镇、育才镇)18个自然村766户3563人和3个国营(有)农场(南滨农场、立才农场、保国农场)的7个生产队72户281人,淹没土地1520公顷(其中耕地129.07公顷),房屋59104平方米,青苗315095株,桥梁和水文站各1座,公路23.62千米,通信线路3.05千米,广播电视设施33座,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为3417千瓦)。
三亚市政府将大隆水库的移民工作与扶贫、落实民族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项工作结合起来,按照“政府主导、村镇实施、企业参与、政策惠民、移民满意”的宗旨,开展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为安置18个自然村(雅亮、三毛、丛毛、扎青、抱安、青法、前进队、杨厚、大龙、那会、那抗、那炼、南塔、文扫、扎盆、永阳、马脚、卡巴)的淹没区居民,三亚市建成移民安置点10个(其中崖城镇2个、天涯镇4个、保国农场26队1个、原雅亮集镇1个、就地就近后靠2个),修建移民房708套,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人均15平方米(含厨房、厕所),安置了708户3312人,其余58户251人领取补偿后自谋出路。淹没区的3个国营(有)农场281人按照分散插队形式进行内部安置,由农场自行解决。
在安置区建设中,共实施村道硬化13117平方米,建设沼气池448个、猪圈448个、文化室380平方米、饮用水拦水坝4座;实现了“四通”,即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建成雅安小学、育才中学和扎盆小学,建筑总面积16683.9平方米;新建卫生所2处714平方米。大隆水库移民安置共建房屋63403平方米,户均安置房面积83平方米,并通过调剂集体生产用地139.15公顷,开垦耕地66.33公顷,使人均土地达到0.56公顷(其中人均耕地0.06公顷)。
第五节 污水处理
一、污水处理厂建设
三亚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红沙污水处理厂,1993年获海南省计划厅批准立项建设,选址于红沙镇。1994年3月,三亚市政府和奥地利国能源与环境公司就红沙污水处理厂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4600万奥先令)合同在北京签字。1996年11月,红沙污水处理厂动工兴建。2000年,三亚市污水处理公司成立。公司原直属三亚市规划建设局,2001年12月,红沙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结束了三亚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三亚河等河道的历史。2007年12月,红沙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鹿回头半岛污水处理厂工程等项目动工兴建,三亚市新一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入高潮。2007年,三亚市污水处理公司归口三亚市水务局,主要负责红沙、鹿回头、荔枝沟污水处理厂的经营管理及市政主干污水管道的维护。至2010年,建成主要污水处理厂6座,工程污水处理能力为15.9万立方米每日,实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79.83%。
二、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
至2010年,三亚己建成的污水管网总长约299.7千米。市城区污水管网长约234千米(包括污水主干管长约88千米、污水干管长约70千米、污水支管长约76千米),服务范围为市建成区17.7平方千米,服务人口20万人。乡镇、开发区的污水管网长约62千米。三亚已建好运行的主要污水提升泵站有8座,见表5-2-10:
第六节 水务管理
一、机构
1989年,三亚市水利电力局内设办公室、水资源科、工管科。下辖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市汤他水库、半岭水库、宁远河水利管理处、市水电总公司和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275人。
2001年4月,三亚市水利电力局更名为三亚市水务局。内设6个行政科室:办公室、规划建设科、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科、农村水利科、城市水务科、行政审批办公室;下辖9个事业单位(市防汛防风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水政监察支队、大隆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水利水电技术培训中心、赤田水库供水灌溉工程管理处、水源池水库工程管理处、汤他水电工程管理处、半岭水库工程管理处),2家企业(市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公司、污水处理公司)。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789人,其中按学历分:硕士研究生5人,在职研究生2人,本科92人,专科119人,中专60人,高中以下511人;按职称分: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43人,初级职称86人,其余无职称。至2010年,机构及人员基本情况未变。
二、水务规划编制
1991—1999年,涉水规划尚未起步,水务建设与管理多以文件的形式发布执行。2000年以后,水务部门加快了规划编制步伐,一批涉水专项或综合规划相继出台。
2000—2005年,编制完成《防洪综合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大灌区规划》。
2006—2010年,编制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城镇供水总体规划》《城镇污水专业规划》《农田水务建设规划》《防洪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
三、水政执法
水行政部门对在河道内违规违法采砂、设置妨害行洪的建筑物及围网等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以维护水库排洪和河道泄洪安全。1991—1999年,河砂价格低迷,违规采砂行为较少发生。2000年后,三亚经济发展提速,河砂需求及价格屡攀新高。在利益的驱动下,违法采砂活动呈现活跃之势。2001—2010年,水行政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在藤桥河、宁远河开展制止非法采砂行动172次,立案查处违法采砂事件15宗,罚没收入3.8万元,取缔无证采砂场4家,依法暂扣采砂设备38件,拆除抽砂架子45个、砂塔1座。
四、水土保持审批
1991—2007年,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还不完善,三亚市生产建设项目未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水土保持建设处于无序管理状态。
2008年,三亚市政府印发《关于三亚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列入项目报批程序的通知》,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列入项目报批程序,规定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同时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2008—2010年,共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37宗,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共672.69万元。
五、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002年9月,三亚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按照“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保护职工利益”的3个原则,在赤田水库供水灌溉工程管理处、水源池水库工程管理处、汤他水电工程管理处、半岭水库工程管理处、宁远河水利工程管理处等5家中型水库管理单位推行水管体制改革。
2004年,三亚市推行农民用水协会和小型水库产权制度改革,对部分小型水库实行承包、拍卖、租赁管理形式,将镇管小型水库及配套设施承包到村委会和个人。
2006年9月,三亚市政府批准实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施方案》。
2007年11月,三亚市编制委员会确认以上5个单位为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核定公益性岗位219人。同年,改革分流到非公益性岗位或待岗离岗的有247人。
2008年开始,市财政分三年安排预算资金386.5万元,解决5个水管单位拖欠的“五项”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并于每年安排350万元用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排480万元用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采取“农民用水,政府买单”的方式,市每年还安排资金85万元用于中型水库灌溉渠道维护,水库管理单位不再向农民收取基本口粮田的农业水费,灌溉用水收费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改革后,三亚市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良性循环的发展体制基本形成。
2010年,三亚市133个行政村(含居委会)三防办公室率先在全省挂牌成立,并同步建立健全乡镇预警系统,“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基层三防工作机制得以确立。同年,三亚市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同年实施《三亚市小型水利工程及(镇区)三防工作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对乡镇小型水库和三防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当年发放了小型水利工程及镇区三防工作人员补助110万元。建立乡镇水务站和市级供水排水水质监测及信息管理中心,并正式列入“十二五”(2011—2015年)三亚水务发展的改革重点计划。
六、水源保护
2007—2009年,经海南省政府批准,在大隆、赤田、福万—水源池、半岭及抱古等大中型水库设立省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2009年4月,三亚市政府颁布实施《三亚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并在保护区内兴建保护隔离工程,防止水源地的水质、水源林和水土保持受到破坏。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