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与整党工作总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革命史资料汇编》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444
颗粒名称: 党的组织与整党工作总结
分类号: D264
页数: 9
页码: 59-67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48年时中国海南岛崖县农村支校的组织情况、干部党员情况和作用、教育与群众中的作用、干部培养与提拔等情况,以及蒋管区内农村支校的组织情况和斗争方式。文章提到了一些缺陷,并介绍了比较成功的培养干部的方法。
关键词: 整党工作 组织调整 崖县

内容

(一九四八年)
  一、县领导下有区委一、总支委五、总工委二、支校29(内书记支六个),除10个机关支校之外,党员288人(内女44),女阶级成分富农占1/72(4),富裕中农占1/57强(5),中农1/3(87),贫农占2/3(184),雇农1/360。分布情形,照我们的行政区、现全县有七个乡,即海塘、黄孔、乐官、罗所、礼智、仁义、雅林(乐东),(敌的行政区是九个乡)107个保、219个村,但这七个行政乡107保219村内,有我组织的是六个乡,(敌人的即七个乡),23个保28个村,尚存一个乡(敌的即二个乡)即黄[孔]乡84个保191个村没有我组织(如海塘乡18保15村有我组织的六个保五个村,乐官乡17个保六十个村,有我组织的六个保六个村,礼智乡十四个保二十个村,我有组织的5个保6个村,罗所乡13个保30个村,有我组织的二个保六个村,仁义乡20个保20个村,有我组织的三个保三个村,雅林乡7个保54个村,有我组织的一保二村),这些的基础组织,只能在二个港口(莺海、望楼)建立组织之外,其他如县城、港门、九所、望楼等城市尚没有建立组织的。
  二、县级干部5名(包党政),区级干部六名,乡级干部26名。干部的党龄,三年以上者六人,五年以上者23名,十年以上者四名。其阶级成分富农2名,富裕中农4名,中农17名,贫农14名。
  三、支校生活及教育与群众中的作用
  甲、支校生活上
  1、全县有农村支校29个,能自动会议的占3/7(如自动会议发展党员动员武装,催促缴费,调查奸细特务密报情报)能自动缴费的占2/7。催促帮助而能够会议缴费的占6/7,催而不动的1/7强。
  2、能够发展党员的占3/7(多数是由上级派员帮助其讨论找出对象,指示其进行的)。
  3、能进行思想斗争的占3.5/7(在上级帮助召开会议之下进行的)。
  4、联系民众的占3/7。如在乡村中有了各种会的组织而支校都有派党员往参加各种会,以从中联系争取会中的民众,又如许些的支校都有具体讨论,分各党员去团结争取其较接近的青年民众。
  机关支校共10个,只能经常召开会议的仅有3/10个,能够发展党员的占4/10,进行思想斗争与缴费的整个都有执行。
  乙、在教育上
  教育的材料
  对于农村支校的教育工作,县委上原没有规定材料,只由各总支自作决定去执行,所以对于教育上是不一律的。如乐官总支除了每期都把政治形势时事进行教育之外,还另外把党员读本去进行教育。又如罗所总支除对政治形势时事教育外,还以阶级问题(取自怎样分析阶级)去进行教育,仁义总支则又从刘少奇同志修改党章内找比较适合教育支校的问题去进行教育。
  教育的方法大体分为集体与个别的教育二种
  (一)集体的教法
  1、决定出教的重心,支校每月进行二次,每次进行教法召集支校及各小组长来一处以口头教育,教后即提出问题让被考者发表意见了后,乃由教者重新作解积[释]。
  2、将支校内的党员分出识字的与文盲的二组,识字组即以阶级间问题进行口头的教育,文盲组的即以党员读本去按节按课教,首先教其识字个,然后教字意。
  3、首先交教材给被教者阅读(支校里同志全识字的)后由教者将一问题分段来讲解,教完一问题后,即提出问题来大家讨论,或作启发式的教育。
  (二)个别的教法,针对着各个同志的缺点错误进行个别教育。
  教育后的效果
  1、某支校多年来总未发展过一个新党员,惟经过以党员读本进行教育后,该支校在最近来仍能相继的发展得到新党员五名,对其他工作也比前动起来。
  2、另一个支校,以前每期总支发给报纸阅读后,即把去塞藏起来。不敢胆[大胆]发散给村中的青年同志阅读了,惟经教育后,这一缺点已转变过来了。
  3、一个支校对于保守党的秘密,迁移报告这二问题上极不注意,但教育后,现在保守秘密较前注意了,对迁移也有报告了。
  四、在群众中的作用
  1、在反抽丁抽粮的斗争上
  (1)在反抽丁抽粮的斗争上,3/7支校都能起得作用的,如某一支校在某一次进行领导村中民众进行反抽丁不起后,村中即购妥一个丁,准备就要送去给敌人当兵,这事被支校察觉后,即讨论利用关系去向那个丁进行活动,结果将那个丁发动送去充当我方的武装,而拖欠敌人的丁不得缴送。
  (2)另某一支校,接到敌人抽丁抽粮的消息后,支校上即进行讨论,一面布置同志去与敌保甲长商谈,取得敌保长的同意,带头发动村中父老民众起来向敌人要求减少抽丁的数额,另一方面又通过敌保长放出空气说这次的抽丁要从多丁者抽,但其若愿到解放军来则免,以威胁鼓舞各丁者来我方。而支校并从中利用关系去找向多丁者活动,结果有能发动得二个青年到我方来充当武装。而对敌人虽要求无效,但其丁亦拖延不得缴送。
  (3)某支校能领导发动民众起来反抽佃税斗争,结果都得到胜利。
  (4)一些的支校,他们都能去联络教示[教育引导]村中青年民众逃避敌人的抽丁,并能宣传群众不要当敌兵。
  (5)某支校又能领导民众起来反抽盐税,结果都得到胜利。
  2、在双减斗争上
  在减租工作过程[中],个别的支校都能起作用。如支校内的某同志有田租与[给]群众,而他都能首先起来进行减,以影响村中民众执行。
  3、在破春工作上,大多数的支校都能起带头领导民众去进行,惟有一支校不但不起作用,反且党员逃避,致影响民众。
  4、在参军工作上,十分之六的支校都能发动武装出来,惟动员党来参军上则未曾有过的(指一年内)。
  5、在劳军工作上,十分之八的支校都能起先锋模范作用如海塘乡的党员与群众竞赛,民众捐来最多的只有二石,惟我党成员则捐到二石五斗,礼智乡的民众捐最多的一石,但我党成员则捐到一石五斗。
  五、干部党员在斗争转变时的思想表现
  干部与党员在斗争过程的表现,可分为四个时期说明(四十六军、蔡劲军、韩汉英、土改),在四十六军的初期,这儿的组织成员,在敌军的摧残扫荡威胁下,整个向敌妥协(但不一破坏组织)而不敢接洽组织了,当时区乡的党政民干部(21人)同样受到了这威胁,于是坚决的(三分之二)即离开崖境到感方面,不坚决的(三分之二)即向敌妥协,可是到感方面后,又遭受了黎民的叛变(即五区事变)后又损失牺牲了三分之一的干部,这样,崖县的工作就沉没了一个时期,后到四十六军的中期,党乃重新建立起一区委来收拾与开展崖县的工作,到四十六军的未期,乃将所有支校组织,收拾起来进行点滴的工作,当时的干部(除个别干部因了家庭被摧残而灰心丧气脱离组织外),都能大胆肯干,惟党员还只敢做些点滴工作而已。
  至于蔡劲军时期,对于工作上因较前进展了,惟环境则仍是时转好时而恶劣,但当时已没有降风的发生了,且各干部都能在恶劣之环境平原地带下坚持原有的地区工作,并能向新的地区开展(如四五联区曾被敌军袭击几次各干部都不撕心丧气的表现),只少数的干部(约1/10)仍存在贪生怕死、害怕出发的表现。当时的支校党员在环境顺利下,仍与组织接洽关系,肯执行一些工作,但环境稍一变动了,大多数的支校党员(8/10),不但不能去执行工作,甚至与组织断绝关系,只存有(2/10)仍照能坚持的与组织关系。
  韩汉英时期,可分为两阶段,即在乐东城未解放之前,及在乐城解放与敌佛罗黄流乡公所被占之后。在此之前,许些干部(2/10)仍存在贪生怕死,对于新区外线工作,不敢行动的表现(如罗所的政、礼智乡的党政、海塘乡的党政等干部),惟在此之后,在形势日趋向我有利发展之下,尤其在党内进行思想斗争之后,这些害怕新区外线工作的表现已被克服了,支校党员在此之前,仍然存在重视环境而执行工作,惟在此之后,这些现象也逐渐转变了,不能因了环境稍恶劣而停止了工作或与组织断绝关系了。
  土改时期。各干部与党员都没有显著的事实表现,不过,一般看来,在执行清算斗争的初期,各干部对于领导这一斗争都不大注意,只认为在新地区内难于发动民众起来斗争,及在进行双减斗争上,各区乡干部在执行上都不够着力。如在执行时只着重于宣传,不能切实地去领导民众进行双减,在进行双减的地方也只局限于狭小的内线上,至于支校党员在在执行双减过程[是]有个别支校的党员都害怕斗争,不敢起来领导发动民众进行斗争的。
  六、培养与提拔干部工作
  1、一年来能够培养提拔的干部乡级14名。区级1名,其阶级成分,富裕二名,中农6名,贫农7名。培养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将刚出来的青年学生调到土改地区去参加土改工作,而从实际工作中锻炼改造其思想意识及培养其工作能力,经过了一个时期的考验后,乃将一些对工作积极肯干且有工作能力与前途的,提拔到一定的工作岗位(即乡府助理或总支干事),视其工作的表现,后再提拔到乡府委员或总支委来。二种是从各支干会上找选较积极工作又有些工作能力与前途的同志提拔来,暂时只指定其负责一二个支校(不脱离生产),逐渐从工作过程给予教育培养,经过了一个时期(因工作红色了),才调出参加总支委。三种是从原负责工作岗位上提拔。
  2、培养提拔的标准,主要的有三方面,一是工作积极肯于,二[是]有些工作能力与前途,三[是]识字。
  3、在培养与提拔干部过程所存在的缺陷,即是事前对于准备培养者,缺乏做有计划去进行教育,及帮助其改造克服缺点,到临提拔时对于被提拔者亦缺少做周密的研究分析,而适当的分配其工作。
  4、培养与提拔干部的方法,较好的即将初出来的青年学生调往土改区参加土改工作,从实际工作中给予教育锻炼改造,经过了一时期考验后,视其工作的表现而提拔。
  七、蒋管区组织与工作
  1、蒋管区内是没有区委总支委建立的,只仅有五个支校,党员共37名,阶级成分富农1人,富裕中农1人,中农8人,贫农27人。这些组织的分布情形,即全县有七个乡,除海塘乡是完全游击区及雅林乡是边沿区之外,其他五个乡都是游击区与蒋管区交错其间,该五个乡共有蒋管的保25个,村29个,其中8个保5个村有我组织(如仁义乡八保八村有我组织的三保三村,礼智的三保三村完全没有我组织,罗所乡四保四村亦没有我组织,黄孔乡二保二村亦没有我组织,乐官乡八保十二村有我组织的5保2村),这些组织完全是在农村的。
  2、其组织形式都与交错区的相同,如一村内有三个党员以上者即建立起书记支,六人以上者即建立起支干会,而支校领导下若干小组,支校之上即总支委(该总支是脱离生产的、红色的),至于在领导下原决定采取秘密的领导,但各总支委执行起来,多是半公开的。如经常总支与支校,支校与小组的关系上及经常召集会议活动工作上,都是不注意采取艺术,以遮掩民众的视线,而多给民众察觉的,尤其个别支校党员公开起来负责公开动员工作(如公开活动武装并常送武装或公开给民众寄介绍信)。
  3、斗争的方式,采用公开合法的,如领导民众反抽丁反抽粮上,都是通过支校,由支校党员以群众面目出现去活动与领导民众进行斗争的。
  八、刷污运动工作
  1、所进行刷污过的支校共有32个(内机关支9个),进行的方法有五种,一种是首先召集机关内的党员与非党群众来将刷污的重要意义解积(释]与政治动员之后,即将所有的非党群众编成若干小组(党员照原的小组)指定时间进行调查搜集材料,同时布置各个党小组进行酝酿后,就由支校去向非党群众的小组搜集材料来,然后开始召集小组的自刷与互刷。二、由县派员去召集区乡的党员来一处,将刷污的意义解积(释)与政治动员后,即把所有的党员与机关内的非党群众编成若干小组来进行酝酿,与群众小组进行调查搜集材料后才作集体的刷,(如四五区)后由各党员自己提出其保证克服污点的条件,并由县派员做总结。三、由县派员帮助进行,在未进行刷之前,首先由指定时间各党员准备酝酿,后即召集支校来进行刷,刷后各个党员都自己提出保证克服污点的条件,并由县派员将该支校所刷出来[的]污点作总结。四、由总支派员去召集支干或全支(完全相认识的)来将刷污的意义解积(释)并将刷污的大纲逐条讲解了后,即指定时间各党员准备,并即暗中布置个别较坦白的党员打先锋,后乃召集来由总支派员按刷污大纲逐条询问,进行自刷后才进行互刷,到支校刷结束后才按各个小组去刷。五、有些支校因农忙不能召集,只由总支派员去进行个别的刷。
  2、刷污过程的倾向,①犯着惩办的作法,如个别同志由于一时思想弄不通,对于自己的污点不肯坦白承认而在会议上各同志就一定要斗到肯承认为止;②刷党员不刷群众;③把刷污工作视为一帆顺风似的,一刷过后就算完结;④在搜集各同志的污点上不求真确只凭传说,而就要强制同志接受。
  3、这些倾(向)的影响,如搜集材料不真确而强制同志接受的,结果使到被刷污的同志对工作消极,又如惩办的作法,结果被刷污的同志都不注意去克服其污点,又如不继续的刷污,只一次的刷了后就完结的,结果,使刷污的同志对其污点不能克服下去。
  批判
  好的方法:
  1、一般看来,在党的阶级成分是相当好的(如288个党员中,贫农的占2/3,中农占1/3,雇农占1/36,富农只占四名,富裕中农占5名),同时在组织上都能注意在许些的重要港口内建立组织,使在斗争上给予相当的帮助。
  2、在干部上能够克服了害怕新地区外线工作及许些的支校在反抽丁抽粮,发动武装及劳军工作上都起作用,如某支校能领导民众起来反抽剥斗争,及许些支校能从反抽丁内发动武装上前线来,与在劳军上许些的支校党员都能起带头模范作用,并在捐助上能为全乡之冠,如海、(海塘乡)、礼(礼智乡)。
  坏的方面:
  1、全县107个保219个村179025人,有我组织只仅23个保28个村党员288人,在保上约占1/4强,在村的占1/7强,在人数上约占1/2430。
  这样看来,我们的组织地区狭小,力量极其微小了。
  2、我们的组织只放在农村,城市工作学生一点没有建立。
  3、一年来所发动出来的武装,党员一个都没有,这证明了党员在参军工作[中]不能起着先锋模范作用。
  4、一年来对于培养干部工作不大注意表现,如许些出来的小学生,不能利用去培养,而介去部队充当武装。
  5、一年来仅能发展得75(名)党员,不能随着形势的发展[到]民众斗争中去大量发展党员。
  崖县委

知识出处

崖县革命史资料汇编

《崖县革命史资料汇编》

本文介绍了《崖县革命史资料汇编》一书的编辑目的和处理原则。这本书保存了崖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个方面的史料,包括正式文献和个人回忆资料。为了保持史料的原貌,编者只对原作进行了某些文字和技术处理,但原文一律不改动,力求保持史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书中的回忆录内容只可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参考,不能作为正史用。在编排方面,先是分类,然后按类依时间先后排列。在删节方面,重复或与崖县革命斗争无关的内容都被删除。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