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人物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339
颗粒名称: 机智人物故事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3
页码: 115-1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机智人物的民间故事,内容主要介绍了妙对逗先生、训教先生、妙对喜主考、诳师傅下屋、念白字脱难、装贼扒篱看媳妇、请玉皇公捉鱼、报丧、小牛换大牛等。
关键词: 三亚市 民间故事 人物故事

内容

妙对逗先生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一)
  (汉族)
  谢德优是崖城水南村人,生于清代同治年间,是位读书仔,有廉生名份。他聪明过人,机灵乖巧,不拘礼俗。他的故事在崖城等地广泛流传。
  传说谢德优小时候又聪明又调皮,爱挑逗人,常常招惹是非。
  他九岁时,有一天正在菜园里摘芥菜,一阵咳嗽声把他吓了一跳,原来是位老先生路过这里。谢德优想:他吓我一跳,不能白白让他走。便故意长叹一声,拖声拖调地大声说:“摘芥菜,去黄叶,可怜先生!”
  老先生听见了,气得胡须翘了起来。暗骂道:“嘿呀!乜人狗眼长在头顶上,嘲笑我人老不中用,把我看低了?”他循声望去,菜园里只有一个约九岁的小孩,正在把一棵棵芥菜的老叶黄叶摘掉。“原来是这小仔无礼。”老先生正要狠狠地教训他一顿,忽转念一想;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能诗善对,以菜比人,随口而出,自然妥贴,又确实说出了一个道理,难得!难得!老先生的一肚子气顿时消了大半,只是回了一句下联,算是教导:
  “割葫芦,留青藤,孤念小儿!”
  老先生后来查知出对逗他的小孩是谢德优,便来到他家,对他祖父说:“谢德优聪明过人,以后可以做大事,但要严加管教。”谢德优见老先生能宽容人,便认了错,并拜老先生为师,跟着学诗作文。
  讲述者:杨世民 男 43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拱北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汉族 35岁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于拱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训教先生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二)
  (汉族)
  教书先生是个混饭吃的家伙,书教不好,脾气又很坏,经常无故打骂学生。谢德优也受够了他的气。大家都恨他,请谢德优想法子,为大家出出气。
  学校不远处有一口水塘,教书先生每天疴屎,总是跑到塘边,抓住一棵小树蹲下来。这天,谢德优来到塘边,把小树头的土挖出来,然后用小刀在树头割了道深口,重新用泥土埋好。
  教书先生又去疴屎了,谢德优把同学们叫到塘边躲起来看。只见教书先生急急忙忙来到塘边小树旁,拉掉裤子蹲下来,双手一抓小树,小树“啪”地折断,教书先生光着个屁股掉下水塘,“通”的一声把水炸飞了。看着教书先生的狼狈相,同学们都拍着手开心地笑起来。
  教书先生知道是学生们有意对付他,但又追查不出人来,只好忍气吞声。怕再吃亏,他以后不再随便打骂学生了。
  讲述者:杨世民 男 43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拱北村农民
  采录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于拱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妙对喜主考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三)
  (汉族)
  谢德优十六岁那年,崖州府考童生。考试这一一天,谢德优因事误了时间,赶到考场时,考官正在封场,不让他进去。谢德优对主考说了一车箩好话,主考才说:“我出个对子,在十声内你对不出来,就别啰嗦啦!”谢德优高兴地答应了。
  主考想了一会,才念出上联:
  “急流冲沙粗在后。”
  谢德优不等主考喊出第一声,便对出了下联:
  “狂风吹谷有为先。”
  主考非常吃惊,想不到对子对得又快又妙,真是位聪明仔,高兴地把谢德优领进考场。
  讲述者:黄生怀 男 55岁 汉族 高小 崖城镇水南三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于水南三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诳师傅下屋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四)
  (汉族)
  人们都说:谢德优身上的毛有几多根,肚里的窍仔①就有几多条;他的窍仔自然巧妙,不露一点痕号②。
  有一天,谢德优路过某人家,几个正在盖房子的师博便和他打赌:“德优,你能把我们骗下屋去,晚上杀鸡待你酒。”德优着急地说:“谁有工夫开玩笑,宁远河鱼群上水,下边村的人们都到河里捉鱼去了,我正急借一口鱼罩呢!”说完,不再搭理师博们,急急忙忙向别人家走去。不一会,他扛出一口鱼罩,挂着一个鱼篓,小跑着经过师博们面前,也不和他们搭话,头也不回地向村后的宁远河赶去。
  师博们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信以为真,都怕错过罩鱼的机会,便和家主说了一声,停工下屋,回家取鱼罩。
  师傅们赶到河边,一个人影也没有。这时,从一蓬芒草后传出一阵哈哈大笑声,谢德优高举着一口鱼罩走出来,冷不防把其中l小个子师博罩住了,笑着说:“罩人罩鸡不罩鱼,怎么样?回去喝酒吧!”
  师博们这时才醒悟过来,知是中了谢德优的小计,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晚,谢德优喝了一顿好酒。
  讲述者:裴赞魁 男 65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水南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日于崖城镇水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念白字脱难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五)
  谢德优跟人纠纷,被诬告到崖州府,州府派两个差役前去捉拿。谢德优慌忙出走躲避。
  差役经人指点,很快把谢德优跟踪上了。谢德优无路可走,急中生智,朝一户财主家走去。财主家门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泰山石敢挡”五个大字。谢德优等差役走近了,不慌不忙地打量着石碑,故意一字一板地大声念道:“秦—川—右—取—堂—。”然后说:“呵!找了老半天,原来家住这里!”说罢大摇大摆走进门楼去。差役快步赶上来,不禁楞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谢德优怎会连这儿个字也认不得?”一个差役说:“跟错人了,我们受骗了!”原来这俩位差役曾听说谢德优是识文断字的书生,却不曾见过他的面,另一位差役见他大模大样,以为是财主家的什么亲戚朋友。俩人走了。谢德优就这样躲过了一场灾难。
  讲述者:黄生怀 男55岁 汉族 高小 崖城镇水南三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水南三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装贼扒篱看媳妇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六)
  (汉族)
  谢德优不受封建礼教管束。他二十岁那年,父母托媒人在西关村给他说了一个媳妇。听说这个媳妇生得标致,知书识礼,性情温和,谢德优半信半疑。他对父母说:“媒婆一张嘴,泥团变金龟。媳妇好不好,还得自己去看看呢!”父母不准他胡来,一切由媒人说通,父母做主。
  谢德优不管这些。这天,他换上新衣,查问到媳妇家前,媳妇家是个小庭院,四边围了篱笆,篱门紧闭,里面有一块槟榔园。谢德优转了一圈还是进不去。谢德优想,看来要做一回假贼,才骗得媳妇出来见面。他把篱笆扒了一个大洞,钻进槟榔园,看见一只狗卧在檐前,他一个小石头掷过去,这只狗就窜了过来,“汪汪汪”地吠他不停。一会,一个看家人走过来,看见谢德优在园子里走来走去,便大喊捉贼,上前把他抓住绑在一棵槟榔树上。听说捉了个贼仔,那媳妇出来了,她瓜子脸,蜜蜂腰,谢德优一眼看见就喜欢。那媳妇见他长得白皮薄壳,是个斯文书生,便问看家人:“他真的偷了我家槟榔吗?”看家人说:“篱笆扒了个大洞,还不是贼吗?”谢德优见媳妇说话轻声慢气,不信自己是贼,知她心性好眼界高,心中暗暗高兴。便对媳妇说:“人有人相,贼有贼形,你看我会是那号人吗?”看家人喝问:“那你来做乜的①?”谢德优看了媳妇一眼,说:“我来看妹仔,妹仔是我的……”,话不说完,媳妇便羞得满面通红,退进屋去。这时媳妇的父亲回来了,一看见绑着的是未来女婿谢德优,忙叫看家人松绑,并向家人问明情由,一肚子不高兴。谢德优忙下跪认错,将来这里看媳妇的实话全说了出来。
  媳妇的父亲几天几夜不高兴,想断了这门亲事。女儿早闻谢德优名声,今见人品不错,就让母亲劝解父亲说:“德优行为失礼,也难得他一片真情,女儿嫁他,错不了!”
  媳妇的父亲回心转意了,这门亲事才又定了下来。
  讲述者:裴赞魁 男 65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水南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日于水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请玉皇公捉鱼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七)
  (汉族)
  谢德优不信鬼不信神,常常捉弄道公梦婆,戏弄菩萨观音。
  有一年,大蛋村盖起了一座玉皇庙,供奉着玉皇大帝的木头像。道公梦婆们到处讲:玉皇公显灵啦!能为人们捉鬼降妖、消灾解难。一时间,请公求婆的人们,踏凹了半个大蛋村。
  谢德优听不得这种鬼话,看不惯这种怪事。一天,他把儿位朋友招来,说:“大蛋村的玉皇公最有本事,看不见摸不着的鬼妖,他一伸手就捉着。我看呀,我们去请他捉些鱼虾来下酒!”这些朋友都是村里出名的调皮牛,一向来很佩服谢德优,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快活,知道又要有好戏看,都高兴地答应跟他去。
  第二天一早,谢德优带着朋友们来到了玉皇庙。他故意愁着脸,恭恭敬敬地请求庙里的两位道公梦婆说:“阿爸病重,让我来请阿公阿婆带玉皇公去捉鬼。”道公梦婆立刻穿上道袍,将玉皇公搬进一顶神龛轿子让他们抬出了庙门。一路上,朋友们扶轿抬公,敲锣打鼓,两位道公梦婆披头散发,手舞脚蹈,举旗摇幡,呜哩哇啦地乱喊乱叫。这个架势,就象州官巡城一样热闹,引得男女老幼一群人跟随而来。
  “捉鬼”的队伍来到了一个名叫海子田的大水塘,水塘约有百亩水面,里面长满腊草。朋友们按谢德优的预先嘱付,把轿子招到塘边放下来。谢德优对道公梦婆说:“阿公阿婆,我爸血气衰败,先请玉皇公到塘里捉些鱼虾给他补补身子。”
  道公和梦婆一听慌了神,连连摇头说:“做不得,玉皇公怎能捉鱼!”
  “捉得,捉得!玉皇公会捉鬼捉妖,捉鱼摸虾更这个!”谢德优竖起拇指说。
  道公板起脸孔教训道:“别乱说话,你们要知道,话辱神明,挑罪十担,事辱神明,天雷打头。”梦婆赶忙向玉皇公唱喏①,为谢德优们请求解脱,喃喃地说:“小男嫩仔,不懂规矩,请公莫怒,原谅饶恕。”
  “好啦好啦!”谢德优见他俩一唱一和,心里烦得耐不住,说:“玉皇公为百姓消灾解难,大事小事一手包,你们阻挠,就不怕雷击神庙!”
  谢德优示意朋友们将轿子倾斜,玉皇公从神龛里重重地滚落下地。朋友们大喊:“玉皇公不走了!”谢德优趁机对道公梦婆说:“看,玉皇公下轿,是受请捉鱼呀!”
  道公梦婆慌忙跑过去,把玉皇公扶起来,要搬进轿子去。
  谢德优拦住轿口,对道公梦婆说:“你们敬公不信公,一点好事不让做,还说什么捉鬼降妖。你们假心假意,不配服侍玉皇公,走开吧!”说罢双手抱起玉皇公,撞开道公梦婆,一声大喊:“请玉皇公捉鱼,锣鼓助威!”
  在吭吭锵锵的锣鼓声中,谢德优高高地托起玉皇公,“通”的一声抛下水塘,紧接着脱掉衣服跳下去。
  道公梦婆想不到会出现这种局面,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们跪地拜天,告罪求饶,忙乱了一会后,梦婆忽地双脚跳地,呼喊着谢德优爸妈的名字,大骂谢德优现世积孳,断子绝孙,鬼灭满门!道公也跳将起来,冲下去追逐谢德优。
  谢德优一点儿也不理他们,他把玉皇公一会儿按入水底,一会儿托出水面,一会儿拖入腊草丛,有时举起来砸下去,有时骑在身上游来游去,整个水塘被搅得水波动荡,浪花飞溅,站在岸上的人们嘻嘻哈哈地笑得前扑后仰。
  谢德优正玩得痛快,发现道公追到跟前,急忙把玉皇公推向塘中间。塘中间象个锅底,水有一丈多深,道公扑水追过去,一下子淹没了,挣扎着浮出水面,大呼救命。谢德优急忙游过去,把他拖到浅水的地方。道公喘过气来,忽然又向塘中间扑去,发疯似的呼叫:“我要玉皇公!我要玉皇公!”
  谢德优怕闹出人命来,忙喝住他,游过去把玉皇公推过来还给他。道公跌跌碰碰,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玉皇公拖上岸去。只见玉皇公一身污泥,一身水草,油漆也磨脱了,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道公巫婆哭丧着脸,满口脏话咒骂谢德优。谢德优笑着说:“你们说玉皇公能捉鬼降妖,可今日连一条鱼也捉不着,却差点要了你做水鬼。”
  事后,道公和梦婆纠集一伙人,联名把谢德优告到崖州府,州官们只觉得好笑。这件事后,水南大蛋村一带迷信之风大减。
  讲述者:裴阿贵 男 69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水南二村
  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于水南二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报丧
  (机智人物周玉元故事之一)
  (汉族)
  周玉元的母亲是个寡妇,嘴巴利害,经常和媳妇吵闹,媳妇受不了她的气,回娘家住。家庭许多事他母亲一人做不过来。要使婆媳重新和好,和睦生活,玉元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天,玉元故意大喊大哭来到外家,外家母和玉元老婆同声问:“出什么事了?”玉元越发哭得惨,边哭边说:“母亲在家死了。”顿时,玉元的老婆抱着外家母大哭起来,怨叹道:“我的好母亲呀!你死得太早了。”玉元乘她母女俩大哭之际,出门走了。
  玉元急忙回到家,又大哭起来。母亲问:“出什么事了?”玉元边哭边说:“你媳妇在外家死了!”母亲立刻放声大哭起来,怨声道:“我的媳妇呀!你死得惨呀!我害了你啊!”
  婆媳俩各自离家出门,在半路上相遇。双方泪流满面,相抱大哭,一个哭叹道:“媳妇呀!我的好媳妇!你不应死呀!回家去吧!”媳妇也接着哭叹道:“我的好母亲呀,你不要死,留命长长做吃穿!”婆媳俩知道谁也离不开谁,就拉手回家,从此相处得非常好。
  讲述者:王安子 男 60岁 汉族 高小 红沙镇居委工人
  搜集整理: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六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小牛换大牛
  (机智人物周玉元故事之二)
  (汉族)
  一天中午,玉元和一个村人先后套牛驾车,拉木柴过沙土坡。玉元赶的是一头瘦小的黄牛仔,力气小,根本无法把车拉过去。可是,玉元凭他有一身力气,两手托着车轮帮着推,牛仔很快就把一车木柴拉过了沙土坡。
  那村人是个吝啬鬼。他的牛,是一头又肥又壮的大水牛,拉起车来,出尽全身力拉拉停停,好不容易才把车拉过沙上坡。那村人问玉元:“你的牛这么小,为何力气这么大呀?”玉元说:“我的牛虽小,但骨大,力全在骨里。”村人见自己的肥牛不中用,便提出以大牛换玉元的小牛,玉元故意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后来,村人用玉元的小牛拉车,并不象玉元说的那样力气大,才知上了玉元的当,后悔莫及。
  讲述者:王安子 男 63岁 汉族 高小 红沙镇委民会工人
  搜集整理: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四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赢赌
  (机智人物周玉元故事之三)
  (汉族)
  一天早上,周玉元拉着牛车路过一地主家门口,刚好碰见地主。地主问:“玉元,今天你做乜工?”玉元说:“上山砍烧火柴。”地主说:“人讲你周玉元多窍门,今天我和你打赌:如果你能使窍让我同意把我家后院的那堆烧火柴放到你的车上,柴就给你。”
  中午时,只见周玉元忙着往家里走,他边走边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今日市上烧火柴涨价,每车四十万元①。”过了不久,又见周玉元拉着一车柴往集市方向去。一会儿,周玉元拉着空车往家里赶,地主问:“周玉元,你不是上山砍柴吗?为什么不去了?”周玉元说:“我早上从市上经过,见一客商出四十万元买一车烧火柴,刚才我已帮我大姐拉一车去了,现在准备回家拉自己的。”
  地主听后,信以为真,忙拉着玉元的牛绳说:“玉元,你就后拉你那一车,先帮我把这些柴拉上市上去卖,我给你每车2万元的运费。”周玉元想了一下,应道:“好吧,反正我也只有一车,迟些拉也不碍事,就先拉你的吧。”
  地主为了能多拉儿趟,忙叫家里人都出来帮玉元装车。装完后,周玉元赶起牛车往家里赶。地主拉着周玉元问:“周玉元,怎么把车拉往你家。”这时周玉元笑着说:“今天早上你不是说,如果我能把你家的柴放到我的车上,那这一车柴就是我的?”
  地主听完,知道又上周玉元的当,但又不好反悔,只好看着周玉元唱着山歌拉着柴走了。
  讲述者:陈光达 男 56岁 汉族 文盲 梅山镇角头村渔民
  搜集整理:桂万平 男 37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三十日于梅山镇角头村
  流传地区:梅山镇
  红米饭红到哪吃到哪
  (机智人物周玉元故事之四)
  (汉族)
  一天,玉元和村里几个朋友上山砍柴,每个人都交一升白米合伙煮饭。玉元有一个朋友很穷,玉元只让他交几把红米。大家问玉元说:“他只交几把红米,怎么够吃呀?”玉元应道:“他吃他的红米饭就行了。”
  吃饭的时候,只见玉元勺了一大碗饭给他那位朋友,并对大家说:“他的红米饭红到哪吃到哪。”朋友们一听,看看盆里尽是红米饭,知道是玉元出的窍。
  讲述者:占德光 男 63岁 汉族 高小 红沙镇居委会工人
  搜集整理: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五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文生智斗三贼
  (汉族)
  从前,有个叫文生的人,每次带钱上学,都被三个贼仔拦路抢去。
  文生见三个贼仔常抢钱,就想了一个窍门,把钱藏在马屁股和马耳朵里。这天,三个贼仔又来拦劫,他下马来,用手猛打马的屁股和耳朵,银子马上掉了下来。
  三个贼仔见文生能从马屁股和耳朵里打出银子来,高兴地嚷道:“文生,我们不要钱,只要马,”说完便牵过马,放走了文生。
  三个贼仔等文生走远了,就你一拳我一脚地打起马来。踢呀打呀,不但打不掉银子,反被马屎马尿飞溅全身。三个,贼仔气愤地将马打死,然后,怒气冲冲地找到文生家,叫他把钱交出来。
  文生慢条斯理地说:“好的,等我老婆拿钱出来给你们。”说完,他就进房叫老婆。老婆一出来,文生突然从她背后一棍打去,顿时,他的老婆倒下“死”去了。
  三个贼仔见状,连忙问:“我们只叫你要钱,你做乜把老婆打死了?”
  文生笑了笑,说:“我能把她弄活,你们看!”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球,在老婆身上滚了几下,他的老婆果然坐了起来。
  三个贼仔感到惊奇,二话不说便抢走了文生手中的“宝贝。”
  走到半路,贼头突然从背后打死了其中一个贼仔,把球放在死贼仔的身上滚来滚去,滚了半天还是不见他活过来。贼头又将第二个贼仔打死,照样把球在身上来回滚动,也一直不见他活过来。
  贼头气得火冒三丈,跑到文生家讨人命。文生埋怨贼头道:“哎呀!男人不能救男人,只有女人才能救活男人”。
  贼头半信半疑地跑回家,如此这般地告诉老婆,然后叫老婆打死他。
  贼头的老婆一棍打中了贼头的要害,贼头顿时倒下死去。尽管老婆怎样在他身上摆弄小球,贼头再也永远醒不过来了。
  讲述者:麦开华 男 50岁 黎族 高小 高峰乡抱前村农民
  搜集整理:孙建平 男 28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七日于抱前村
  流传地区:高峰乡
  聪明人巧驳知府大人
  (汉族)
  从前,有一个聪明人,到一个小酒店要了两只熟鸡蛋下酒。结账时,店老板要聪明人付二十个光洋。聪明人说:“才两只鸡蛋一碗酒呀,你弄错了。”“不错!”店老板说:“两只鸡蛋日后能孵出小鸡,小鸡长大又下蛋,蛋又孵鸡,鸡又下蛋,蛋又生鸡……,我收二十个光银算是便宜了你。”聪明人与老板辩理,可店老板财大气粗,私通知府,要聪明人第二天到府上评理。聪明人第二天不去,第三天不去,到了第四天才去。知府大人一拍公案喝问聪明人为何迟迟才来。聪明人不慌不忙:地说:“知府大人,现在是播种季节,我忙着炒谷种下秧,工:夫紧呀!”知府大人破口l大骂道:“贱民嘴硬!岂有谷种炒熟下种之理?”聪明人这时哈哈大笑问道:“既然谷种炒后不能下播,老板的熟鸡蛋又怎能孵出小鸡?”
  知府大人被聪明人问哑了,又羞又恼地把聪明人赶出知府。
  讲述者:兰开先 男 48岁 黎族 初小 荔枝沟镇儋州村农民
  搜集整理:符清文男 29岁 黎族 高中 荔枝沟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八日于儋州村
  流传地区:荔枝沟镇
  商人巧驳吹牛王
  (汉族)
  从前,某村有二个吹牛王,一个叫吹牛李,一个叫大炮黄。
  一天,两位吹牛王在村头大榕树相遇了。一位正在树下乘凉的商人对他们说:“这棵树真大啊!”吹牛李说:“这棵榕树不算大,我上山打猎时,见到一棵更大。”大炮黄忙问:“多大?”吹牛李说:“那棵树呀,一根树枝伸出去,把几个村子遮住了,一年四季都见不到太阳。”大炮黄说:“这不算什么。有一次,我捕鱼的时候,看见一条大鱼如同对面的高山,它一张口,整条江河水马下被它喝光。”商人说:“两位仁兄说的都不算大。”大炮黄吹牛李忙问:”还不算大吗?“商人道:“是的,还不算大。我是个商人,常在外面经商。有一次,我乘船到一个国家,看见一个巨人,你说的那条鱼还不够他吃一顿,他的腿象你们说的树杆那么粗,手臂象树枝一样长,叶子还不如他的指甲大呢!”二位吹牛王听罢伸出舌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吹不过这位商人,摇头走了。
  讲述者:陈琼乐 男 59岁 汉族 初中 藤桥镇合作商店退休职工
  搜集整理:符名禄 男 34岁 汉族 高中 藤桥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七日于藤桥中学
  流传地区:藤桥镇
  借尸还魂
  (汉族)
  从前,有个名叫刘全的后生哥,为人忠厚善良。因为家境贫困,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不幸相继病亡。他捶胸顿足,呼天唤地,哭得死去活来。一天,刘全来到一座破败的神庙,只见里外长着杂草,几尊菩萨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看着这冷冷清清的庙堂,刘全感到凄凉,不禁悲从中来。他拍掉菩萨身上的灰尘后,向菩萨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一直哭到傍晚时分。这时,菩萨忽然眨眨眼睛,开口说起话来:“可怜的年轻人,请不要悲伤,今晚你去皇宫后院取个带两片叶子的南瓜,就可以到玉帝那里见你的妻子和儿子啦!”
  刘全擦干了眼泪,连夜来到了皇宫后院,忽然从墙头伸下一根瓜藤,藤上结个金灿灿的大南瓜。刘全连藤带叶摘了下来,紧紧地抱在怀里。这时,南瓜的两片叶子扇动起来,从南瓜里传出一个清亮的声音:“可怜的年轻人,请闭上眼睛吧!一会就可以到玉帝那里见你的妻子和儿子啦!”刘全眼睛一闭,身子忽地飘飞起来,两耳呼呼生风。不一会,南瓜说:“天堂到了”。
  刘全静开眼睛,只见一片高楼大屋。一位神人走了过来,把刘全带进天宫,一直过了四进堂院,来到了富丽堂皇的天府。只见玉帝端坐着,刘全向玉帝献上了大南瓜。玉帝问:“年轻人,有什么话尽管说吧!”刘全哭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要求见见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玉帝吩咐一位神人说:“把他的妻子儿子带出来吧!:”夫妻儿子见面,又喜又悲,互相诉说了别后思念之情。约一个时晨,神人把妻子和儿子带走了。刘全哭着,哀求玉帝将妻子和儿子还给他带回人间,玉帝说:“可怜的年轻人,回去吧!八月中秋,姑娘们在野外游玩,有一位名叫唐玉妹的姑娘打千秋断绳摔地身亡,你可抱住她伤心痛哭,呼叫你妻子名字,这样你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了!”刘全把这些话一一记在心土,依依不舍地和妻子儿子分了手,由神人送他回地面。
  八月中秋到了。刘全早早来到野外,果然见七、八个美丽的姑娘在游玩。她们一个个轮流着打千秋,最后轮到唐玉妹,她上架荡了起来,荡了九九八十一回,绳子突然断了,唐玉妹从千秋架上摔了下来,立刻气绝身亡。刘全急忙奔跑过去,抱住姑娘放声哭喊:“妻呀!我的妻呀,你醒过来呀!”哭喊了九九八十一遍,唐玉妹突然长呼一口气,静开眼睛醒了过来说:“夫呀,我们回家去吧!”这声音竟是他妻子的声音。原来他妻子借尸还阳回来了。
  刘全和唐玉妹双双牵手回家,成了夫妇;他们生了两个孩子,竟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原来是他的两个儿子投胎还阳回来了。刘全夫妻白头皆老,两个儿子后来考中了状元。
  讲述者:潘家桃 女69岁 汉族 高小 崖城镇水南二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于水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知识出处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本书记录了三亚市不惟有海湾、沙滩、石岩、青山等丰富诱人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也蕴藏着神话、传说、故事等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在这仙鹿回头的旅游胜地,从丰腴、滋润、温暖的群众文化土壤里产生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三亚市资料本》,是三亚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第一套,也是三亚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本民间故事总集。它为三亚市的旅游事业增添了新的内客,为三亚市时至今日依然疏朗的文艺园地增添了一枝朴实芬芳的花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