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338
颗粒名称: 故事
分类号: I277.3
页数: 95
页码: 115-2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民间故事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机智人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等。
关键词: 三亚市 民间故事 人物故事

内容

机智人物故事
  妙对逗先生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一)
  (汉族)
  谢德优是崖城水南村人,生于清代同治年间,是位读书仔,有廉生名份。他聪明过人,机灵乖巧,不拘礼俗。他的故事在崖城等地广泛流传。
  传说谢德优小时候又聪明又调皮,爱挑逗人,常常招惹是非。
  他九岁时,有一天正在菜园里摘芥菜,一阵咳嗽声把他吓了一跳,原来是位老先生路过这里。谢德优想:他吓我一跳,不能白白让他走。便故意长叹一声,拖声拖调地大声说:“摘芥菜,去黄叶,可怜先生!”
  老先生听见了,气得胡须翘了起来。暗骂道:“嘿呀!乜人狗眼长在头顶上,嘲笑我人老不中用,把我看低了?”他循声望去,菜园里只有一个约九岁的小孩,正在把一棵棵芥菜的老叶黄叶摘掉。“原来是这小仔无礼。”老先生正要狠狠地教训他一顿,忽转念一想;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能诗善对,以菜比人,随口而出,自然妥贴,又确实说出了一个道理,难得!难得!老先生的一肚子气顿时消了大半,只是回了一句下联,算是教导:
  “割葫芦,留青藤,孤念小儿!”
  老先生后来查知出对逗他的小孩是谢德优,便来到他家,对他祖父说:“谢德优聪明过人,以后可以做大事,但要严加管教。”谢德优见老先生能宽容人,便认了错,并拜老先生为师,跟着学诗作文。
  讲述者:杨世民 男 43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拱北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汉族 35岁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于拱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训教先生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二)
  (汉族)
  教书先生是个混饭吃的家伙,书教不好,脾气又很坏,经常无故打骂学生。谢德优也受够了他的气。大家都恨他,请谢德优想法子,为大家出出气。
  学校不远处有一口水塘,教书先生每天疴屎,总是跑到塘边,抓住一棵小树蹲下来。这天,谢德优来到塘边,把小树头的土挖出来,然后用小刀在树头割了道深口,重新用泥土埋好。
  教书先生又去疴屎了,谢德优把同学们叫到塘边躲起来看。只见教书先生急急忙忙来到塘边小树旁,拉掉裤子蹲下来,双手一抓小树,小树“啪”地折断,教书先生光着个屁股掉下水塘,“通”的一声把水炸飞了。看着教书先生的狼狈相,同学们都拍着手开心地笑起来。
  教书先生知道是学生们有意对付他,但又追查不出人来,只好忍气吞声。怕再吃亏,他以后不再随便打骂学生了。
  讲述者:杨世民 男 43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拱北村农民
  采录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于拱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妙对喜主考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三)
  (汉族)
  谢德优十六岁那年,崖州府考童生。考试这一一天,谢德优因事误了时间,赶到考场时,考官正在封场,不让他进去。谢德优对主考说了一车箩好话,主考才说:“我出个对子,在十声内你对不出来,就别啰嗦啦!”谢德优高兴地答应了。
  主考想了一会,才念出上联:
  “急流冲沙粗在后。”
  谢德优不等主考喊出第一声,便对出了下联:
  “狂风吹谷有为先。”
  主考非常吃惊,想不到对子对得又快又妙,真是位聪明仔,高兴地把谢德优领进考场。
  讲述者:黄生怀 男 55岁 汉族 高小 崖城镇水南三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于水南三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诳师傅下屋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四)
  (汉族)
  人们都说:谢德优身上的毛有几多根,肚里的窍仔①就有几多条;他的窍仔自然巧妙,不露一点痕号②。
  有一天,谢德优路过某人家,几个正在盖房子的师博便和他打赌:“德优,你能把我们骗下屋去,晚上杀鸡待你酒。”德优着急地说:“谁有工夫开玩笑,宁远河鱼群上水,下边村的人们都到河里捉鱼去了,我正急借一口鱼罩呢!”说完,不再搭理师博们,急急忙忙向别人家走去。不一会,他扛出一口鱼罩,挂着一个鱼篓,小跑着经过师博们面前,也不和他们搭话,头也不回地向村后的宁远河赶去。
  师博们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信以为真,都怕错过罩鱼的机会,便和家主说了一声,停工下屋,回家取鱼罩。
  师傅们赶到河边,一个人影也没有。这时,从一蓬芒草后传出一阵哈哈大笑声,谢德优高举着一口鱼罩走出来,冷不防把其中l小个子师博罩住了,笑着说:“罩人罩鸡不罩鱼,怎么样?回去喝酒吧!”
  师博们这时才醒悟过来,知是中了谢德优的小计,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晚,谢德优喝了一顿好酒。
  讲述者:裴赞魁 男 65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水南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日于崖城镇水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念白字脱难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五)
  谢德优跟人纠纷,被诬告到崖州府,州府派两个差役前去捉拿。谢德优慌忙出走躲避。
  差役经人指点,很快把谢德优跟踪上了。谢德优无路可走,急中生智,朝一户财主家走去。财主家门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泰山石敢挡”五个大字。谢德优等差役走近了,不慌不忙地打量着石碑,故意一字一板地大声念道:“秦—川—右—取—堂—。”然后说:“呵!找了老半天,原来家住这里!”说罢大摇大摆走进门楼去。差役快步赶上来,不禁楞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谢德优怎会连这儿个字也认不得?”一个差役说:“跟错人了,我们受骗了!”原来这俩位差役曾听说谢德优是识文断字的书生,却不曾见过他的面,另一位差役见他大模大样,以为是财主家的什么亲戚朋友。俩人走了。谢德优就这样躲过了一场灾难。
  讲述者:黄生怀 男55岁 汉族 高小 崖城镇水南三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水南三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装贼扒篱看媳妇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六)
  (汉族)
  谢德优不受封建礼教管束。他二十岁那年,父母托媒人在西关村给他说了一个媳妇。听说这个媳妇生得标致,知书识礼,性情温和,谢德优半信半疑。他对父母说:“媒婆一张嘴,泥团变金龟。媳妇好不好,还得自己去看看呢!”父母不准他胡来,一切由媒人说通,父母做主。
  谢德优不管这些。这天,他换上新衣,查问到媳妇家前,媳妇家是个小庭院,四边围了篱笆,篱门紧闭,里面有一块槟榔园。谢德优转了一圈还是进不去。谢德优想,看来要做一回假贼,才骗得媳妇出来见面。他把篱笆扒了一个大洞,钻进槟榔园,看见一只狗卧在檐前,他一个小石头掷过去,这只狗就窜了过来,“汪汪汪”地吠他不停。一会,一个看家人走过来,看见谢德优在园子里走来走去,便大喊捉贼,上前把他抓住绑在一棵槟榔树上。听说捉了个贼仔,那媳妇出来了,她瓜子脸,蜜蜂腰,谢德优一眼看见就喜欢。那媳妇见他长得白皮薄壳,是个斯文书生,便问看家人:“他真的偷了我家槟榔吗?”看家人说:“篱笆扒了个大洞,还不是贼吗?”谢德优见媳妇说话轻声慢气,不信自己是贼,知她心性好眼界高,心中暗暗高兴。便对媳妇说:“人有人相,贼有贼形,你看我会是那号人吗?”看家人喝问:“那你来做乜的①?”谢德优看了媳妇一眼,说:“我来看妹仔,妹仔是我的……”,话不说完,媳妇便羞得满面通红,退进屋去。这时媳妇的父亲回来了,一看见绑着的是未来女婿谢德优,忙叫看家人松绑,并向家人问明情由,一肚子不高兴。谢德优忙下跪认错,将来这里看媳妇的实话全说了出来。
  媳妇的父亲几天几夜不高兴,想断了这门亲事。女儿早闻谢德优名声,今见人品不错,就让母亲劝解父亲说:“德优行为失礼,也难得他一片真情,女儿嫁他,错不了!”
  媳妇的父亲回心转意了,这门亲事才又定了下来。
  讲述者:裴赞魁 男 65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水南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日于水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请玉皇公捉鱼
  (机智人物谢德优故事之七)
  (汉族)
  谢德优不信鬼不信神,常常捉弄道公梦婆,戏弄菩萨观音。
  有一年,大蛋村盖起了一座玉皇庙,供奉着玉皇大帝的木头像。道公梦婆们到处讲:玉皇公显灵啦!能为人们捉鬼降妖、消灾解难。一时间,请公求婆的人们,踏凹了半个大蛋村。
  谢德优听不得这种鬼话,看不惯这种怪事。一天,他把儿位朋友招来,说:“大蛋村的玉皇公最有本事,看不见摸不着的鬼妖,他一伸手就捉着。我看呀,我们去请他捉些鱼虾来下酒!”这些朋友都是村里出名的调皮牛,一向来很佩服谢德优,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快活,知道又要有好戏看,都高兴地答应跟他去。
  第二天一早,谢德优带着朋友们来到了玉皇庙。他故意愁着脸,恭恭敬敬地请求庙里的两位道公梦婆说:“阿爸病重,让我来请阿公阿婆带玉皇公去捉鬼。”道公梦婆立刻穿上道袍,将玉皇公搬进一顶神龛轿子让他们抬出了庙门。一路上,朋友们扶轿抬公,敲锣打鼓,两位道公梦婆披头散发,手舞脚蹈,举旗摇幡,呜哩哇啦地乱喊乱叫。这个架势,就象州官巡城一样热闹,引得男女老幼一群人跟随而来。
  “捉鬼”的队伍来到了一个名叫海子田的大水塘,水塘约有百亩水面,里面长满腊草。朋友们按谢德优的预先嘱付,把轿子招到塘边放下来。谢德优对道公梦婆说:“阿公阿婆,我爸血气衰败,先请玉皇公到塘里捉些鱼虾给他补补身子。”
  道公和梦婆一听慌了神,连连摇头说:“做不得,玉皇公怎能捉鱼!”
  “捉得,捉得!玉皇公会捉鬼捉妖,捉鱼摸虾更这个!”谢德优竖起拇指说。
  道公板起脸孔教训道:“别乱说话,你们要知道,话辱神明,挑罪十担,事辱神明,天雷打头。”梦婆赶忙向玉皇公唱喏①,为谢德优们请求解脱,喃喃地说:“小男嫩仔,不懂规矩,请公莫怒,原谅饶恕。”
  “好啦好啦!”谢德优见他俩一唱一和,心里烦得耐不住,说:“玉皇公为百姓消灾解难,大事小事一手包,你们阻挠,就不怕雷击神庙!”
  谢德优示意朋友们将轿子倾斜,玉皇公从神龛里重重地滚落下地。朋友们大喊:“玉皇公不走了!”谢德优趁机对道公梦婆说:“看,玉皇公下轿,是受请捉鱼呀!”
  道公梦婆慌忙跑过去,把玉皇公扶起来,要搬进轿子去。
  谢德优拦住轿口,对道公梦婆说:“你们敬公不信公,一点好事不让做,还说什么捉鬼降妖。你们假心假意,不配服侍玉皇公,走开吧!”说罢双手抱起玉皇公,撞开道公梦婆,一声大喊:“请玉皇公捉鱼,锣鼓助威!”
  在吭吭锵锵的锣鼓声中,谢德优高高地托起玉皇公,“通”的一声抛下水塘,紧接着脱掉衣服跳下去。
  道公梦婆想不到会出现这种局面,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们跪地拜天,告罪求饶,忙乱了一会后,梦婆忽地双脚跳地,呼喊着谢德优爸妈的名字,大骂谢德优现世积孳,断子绝孙,鬼灭满门!道公也跳将起来,冲下去追逐谢德优。
  谢德优一点儿也不理他们,他把玉皇公一会儿按入水底,一会儿托出水面,一会儿拖入腊草丛,有时举起来砸下去,有时骑在身上游来游去,整个水塘被搅得水波动荡,浪花飞溅,站在岸上的人们嘻嘻哈哈地笑得前扑后仰。
  谢德优正玩得痛快,发现道公追到跟前,急忙把玉皇公推向塘中间。塘中间象个锅底,水有一丈多深,道公扑水追过去,一下子淹没了,挣扎着浮出水面,大呼救命。谢德优急忙游过去,把他拖到浅水的地方。道公喘过气来,忽然又向塘中间扑去,发疯似的呼叫:“我要玉皇公!我要玉皇公!”
  谢德优怕闹出人命来,忙喝住他,游过去把玉皇公推过来还给他。道公跌跌碰碰,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玉皇公拖上岸去。只见玉皇公一身污泥,一身水草,油漆也磨脱了,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道公巫婆哭丧着脸,满口脏话咒骂谢德优。谢德优笑着说:“你们说玉皇公能捉鬼降妖,可今日连一条鱼也捉不着,却差点要了你做水鬼。”
  事后,道公和梦婆纠集一伙人,联名把谢德优告到崖州府,州官们只觉得好笑。这件事后,水南大蛋村一带迷信之风大减。
  讲述者:裴阿贵 男 69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水南二村
  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于水南二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报丧
  (机智人物周玉元故事之一)
  (汉族)
  周玉元的母亲是个寡妇,嘴巴利害,经常和媳妇吵闹,媳妇受不了她的气,回娘家住。家庭许多事他母亲一人做不过来。要使婆媳重新和好,和睦生活,玉元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天,玉元故意大喊大哭来到外家,外家母和玉元老婆同声问:“出什么事了?”玉元越发哭得惨,边哭边说:“母亲在家死了。”顿时,玉元的老婆抱着外家母大哭起来,怨叹道:“我的好母亲呀!你死得太早了。”玉元乘她母女俩大哭之际,出门走了。
  玉元急忙回到家,又大哭起来。母亲问:“出什么事了?”玉元边哭边说:“你媳妇在外家死了!”母亲立刻放声大哭起来,怨声道:“我的媳妇呀!你死得惨呀!我害了你啊!”
  婆媳俩各自离家出门,在半路上相遇。双方泪流满面,相抱大哭,一个哭叹道:“媳妇呀!我的好媳妇!你不应死呀!回家去吧!”媳妇也接着哭叹道:“我的好母亲呀,你不要死,留命长长做吃穿!”婆媳俩知道谁也离不开谁,就拉手回家,从此相处得非常好。
  讲述者:王安子 男 60岁 汉族 高小 红沙镇居委工人
  搜集整理: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六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小牛换大牛
  (机智人物周玉元故事之二)
  (汉族)
  一天中午,玉元和一个村人先后套牛驾车,拉木柴过沙土坡。玉元赶的是一头瘦小的黄牛仔,力气小,根本无法把车拉过去。可是,玉元凭他有一身力气,两手托着车轮帮着推,牛仔很快就把一车木柴拉过了沙土坡。
  那村人是个吝啬鬼。他的牛,是一头又肥又壮的大水牛,拉起车来,出尽全身力拉拉停停,好不容易才把车拉过沙上坡。那村人问玉元:“你的牛这么小,为何力气这么大呀?”玉元说:“我的牛虽小,但骨大,力全在骨里。”村人见自己的肥牛不中用,便提出以大牛换玉元的小牛,玉元故意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后来,村人用玉元的小牛拉车,并不象玉元说的那样力气大,才知上了玉元的当,后悔莫及。
  讲述者:王安子 男 63岁 汉族 高小 红沙镇委民会工人
  搜集整理: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四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赢赌
  (机智人物周玉元故事之三)
  (汉族)
  一天早上,周玉元拉着牛车路过一地主家门口,刚好碰见地主。地主问:“玉元,今天你做乜工?”玉元说:“上山砍烧火柴。”地主说:“人讲你周玉元多窍门,今天我和你打赌:如果你能使窍让我同意把我家后院的那堆烧火柴放到你的车上,柴就给你。”
  中午时,只见周玉元忙着往家里走,他边走边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今日市上烧火柴涨价,每车四十万元①。”过了不久,又见周玉元拉着一车柴往集市方向去。一会儿,周玉元拉着空车往家里赶,地主问:“周玉元,你不是上山砍柴吗?为什么不去了?”周玉元说:“我早上从市上经过,见一客商出四十万元买一车烧火柴,刚才我已帮我大姐拉一车去了,现在准备回家拉自己的。”
  地主听后,信以为真,忙拉着玉元的牛绳说:“玉元,你就后拉你那一车,先帮我把这些柴拉上市上去卖,我给你每车2万元的运费。”周玉元想了一下,应道:“好吧,反正我也只有一车,迟些拉也不碍事,就先拉你的吧。”
  地主为了能多拉儿趟,忙叫家里人都出来帮玉元装车。装完后,周玉元赶起牛车往家里赶。地主拉着周玉元问:“周玉元,怎么把车拉往你家。”这时周玉元笑着说:“今天早上你不是说,如果我能把你家的柴放到我的车上,那这一车柴就是我的?”
  地主听完,知道又上周玉元的当,但又不好反悔,只好看着周玉元唱着山歌拉着柴走了。
  讲述者:陈光达 男 56岁 汉族 文盲 梅山镇角头村渔民
  搜集整理:桂万平 男 37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三十日于梅山镇角头村
  流传地区:梅山镇
  红米饭红到哪吃到哪
  (机智人物周玉元故事之四)
  (汉族)
  一天,玉元和村里几个朋友上山砍柴,每个人都交一升白米合伙煮饭。玉元有一个朋友很穷,玉元只让他交几把红米。大家问玉元说:“他只交几把红米,怎么够吃呀?”玉元应道:“他吃他的红米饭就行了。”
  吃饭的时候,只见玉元勺了一大碗饭给他那位朋友,并对大家说:“他的红米饭红到哪吃到哪。”朋友们一听,看看盆里尽是红米饭,知道是玉元出的窍。
  讲述者:占德光 男 63岁 汉族 高小 红沙镇居委会工人
  搜集整理: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五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文生智斗三贼
  (汉族)
  从前,有个叫文生的人,每次带钱上学,都被三个贼仔拦路抢去。
  文生见三个贼仔常抢钱,就想了一个窍门,把钱藏在马屁股和马耳朵里。这天,三个贼仔又来拦劫,他下马来,用手猛打马的屁股和耳朵,银子马上掉了下来。
  三个贼仔见文生能从马屁股和耳朵里打出银子来,高兴地嚷道:“文生,我们不要钱,只要马,”说完便牵过马,放走了文生。
  三个贼仔等文生走远了,就你一拳我一脚地打起马来。踢呀打呀,不但打不掉银子,反被马屎马尿飞溅全身。三个,贼仔气愤地将马打死,然后,怒气冲冲地找到文生家,叫他把钱交出来。
  文生慢条斯理地说:“好的,等我老婆拿钱出来给你们。”说完,他就进房叫老婆。老婆一出来,文生突然从她背后一棍打去,顿时,他的老婆倒下“死”去了。
  三个贼仔见状,连忙问:“我们只叫你要钱,你做乜把老婆打死了?”
  文生笑了笑,说:“我能把她弄活,你们看!”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球,在老婆身上滚了几下,他的老婆果然坐了起来。
  三个贼仔感到惊奇,二话不说便抢走了文生手中的“宝贝。”
  走到半路,贼头突然从背后打死了其中一个贼仔,把球放在死贼仔的身上滚来滚去,滚了半天还是不见他活过来。贼头又将第二个贼仔打死,照样把球在身上来回滚动,也一直不见他活过来。
  贼头气得火冒三丈,跑到文生家讨人命。文生埋怨贼头道:“哎呀!男人不能救男人,只有女人才能救活男人”。
  贼头半信半疑地跑回家,如此这般地告诉老婆,然后叫老婆打死他。
  贼头的老婆一棍打中了贼头的要害,贼头顿时倒下死去。尽管老婆怎样在他身上摆弄小球,贼头再也永远醒不过来了。
  讲述者:麦开华 男 50岁 黎族 高小 高峰乡抱前村农民
  搜集整理:孙建平 男 28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七日于抱前村
  流传地区:高峰乡
  聪明人巧驳知府大人
  (汉族)
  从前,有一个聪明人,到一个小酒店要了两只熟鸡蛋下酒。结账时,店老板要聪明人付二十个光洋。聪明人说:“才两只鸡蛋一碗酒呀,你弄错了。”“不错!”店老板说:“两只鸡蛋日后能孵出小鸡,小鸡长大又下蛋,蛋又孵鸡,鸡又下蛋,蛋又生鸡……,我收二十个光银算是便宜了你。”聪明人与老板辩理,可店老板财大气粗,私通知府,要聪明人第二天到府上评理。聪明人第二天不去,第三天不去,到了第四天才去。知府大人一拍公案喝问聪明人为何迟迟才来。聪明人不慌不忙:地说:“知府大人,现在是播种季节,我忙着炒谷种下秧,工:夫紧呀!”知府大人破口l大骂道:“贱民嘴硬!岂有谷种炒熟下种之理?”聪明人这时哈哈大笑问道:“既然谷种炒后不能下播,老板的熟鸡蛋又怎能孵出小鸡?”
  知府大人被聪明人问哑了,又羞又恼地把聪明人赶出知府。
  讲述者:兰开先 男 48岁 黎族 初小 荔枝沟镇儋州村农民
  搜集整理:符清文男 29岁 黎族 高中 荔枝沟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八日于儋州村
  流传地区:荔枝沟镇
  商人巧驳吹牛王
  (汉族)
  从前,某村有二个吹牛王,一个叫吹牛李,一个叫大炮黄。
  一天,两位吹牛王在村头大榕树相遇了。一位正在树下乘凉的商人对他们说:“这棵树真大啊!”吹牛李说:“这棵榕树不算大,我上山打猎时,见到一棵更大。”大炮黄忙问:“多大?”吹牛李说:“那棵树呀,一根树枝伸出去,把几个村子遮住了,一年四季都见不到太阳。”大炮黄说:“这不算什么。有一次,我捕鱼的时候,看见一条大鱼如同对面的高山,它一张口,整条江河水马下被它喝光。”商人说:“两位仁兄说的都不算大。”大炮黄吹牛李忙问:”还不算大吗?“商人道:“是的,还不算大。我是个商人,常在外面经商。有一次,我乘船到一个国家,看见一个巨人,你说的那条鱼还不够他吃一顿,他的腿象你们说的树杆那么粗,手臂象树枝一样长,叶子还不如他的指甲大呢!”二位吹牛王听罢伸出舌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吹不过这位商人,摇头走了。
  讲述者:陈琼乐 男 59岁 汉族 初中 藤桥镇合作商店退休职工
  搜集整理:符名禄 男 34岁 汉族 高中 藤桥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七日于藤桥中学
  流传地区:藤桥镇
  借尸还魂
  (汉族)
  从前,有个名叫刘全的后生哥,为人忠厚善良。因为家境贫困,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不幸相继病亡。他捶胸顿足,呼天唤地,哭得死去活来。一天,刘全来到一座破败的神庙,只见里外长着杂草,几尊菩萨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看着这冷冷清清的庙堂,刘全感到凄凉,不禁悲从中来。他拍掉菩萨身上的灰尘后,向菩萨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一直哭到傍晚时分。这时,菩萨忽然眨眨眼睛,开口说起话来:“可怜的年轻人,请不要悲伤,今晚你去皇宫后院取个带两片叶子的南瓜,就可以到玉帝那里见你的妻子和儿子啦!”
  刘全擦干了眼泪,连夜来到了皇宫后院,忽然从墙头伸下一根瓜藤,藤上结个金灿灿的大南瓜。刘全连藤带叶摘了下来,紧紧地抱在怀里。这时,南瓜的两片叶子扇动起来,从南瓜里传出一个清亮的声音:“可怜的年轻人,请闭上眼睛吧!一会就可以到玉帝那里见你的妻子和儿子啦!”刘全眼睛一闭,身子忽地飘飞起来,两耳呼呼生风。不一会,南瓜说:“天堂到了”。
  刘全静开眼睛,只见一片高楼大屋。一位神人走了过来,把刘全带进天宫,一直过了四进堂院,来到了富丽堂皇的天府。只见玉帝端坐着,刘全向玉帝献上了大南瓜。玉帝问:“年轻人,有什么话尽管说吧!”刘全哭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要求见见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玉帝吩咐一位神人说:“把他的妻子儿子带出来吧!:”夫妻儿子见面,又喜又悲,互相诉说了别后思念之情。约一个时晨,神人把妻子和儿子带走了。刘全哭着,哀求玉帝将妻子和儿子还给他带回人间,玉帝说:“可怜的年轻人,回去吧!八月中秋,姑娘们在野外游玩,有一位名叫唐玉妹的姑娘打千秋断绳摔地身亡,你可抱住她伤心痛哭,呼叫你妻子名字,这样你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了!”刘全把这些话一一记在心土,依依不舍地和妻子儿子分了手,由神人送他回地面。
  八月中秋到了。刘全早早来到野外,果然见七、八个美丽的姑娘在游玩。她们一个个轮流着打千秋,最后轮到唐玉妹,她上架荡了起来,荡了九九八十一回,绳子突然断了,唐玉妹从千秋架上摔了下来,立刻气绝身亡。刘全急忙奔跑过去,抱住姑娘放声哭喊:“妻呀!我的妻呀,你醒过来呀!”哭喊了九九八十一遍,唐玉妹突然长呼一口气,静开眼睛醒了过来说:“夫呀,我们回家去吧!”这声音竟是他妻子的声音。原来他妻子借尸还阳回来了。
  刘全和唐玉妹双双牵手回家,成了夫妇;他们生了两个孩子,竟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原来是他的两个儿子投胎还阳回来了。刘全夫妻白头皆老,两个儿子后来考中了状元。
  讲述者:潘家桃 女69岁 汉族 高小 崖城镇水南二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于水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幻想故事
  冤家转世结好友
  (汉族)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做贼,一个收光洋打手镯。
  有一天,两人在路上相遇,做贼的手里没有钱了,便把收光洋的打死,抢走了光洋手镯。后来,做贼的也得病死去了。
  到了另一个世纪,两个人同时复生,前世做贼的变为收光洋打手镯,前世收光洋打手镯的则变为做贼。一天,两人相遇,后世做贼的把后世收光洋的绑了起来,准备把他杀死。
  收光洋的说:“让我饱吃一顿,再杀吧!”
  做贼的良心不灭,他把收光洋的绑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就进村去买酒买肉。
  收光洋的被绑在树上,突然听到有人说话:“前世你杀他,那把尖刀就埋在树底下,到后世轮到他杀你”。
  过了一会儿,做贼的买酒买肉回来了。收光洋的喝足吃饱后说:“你应该杀我,前世你收光洋的时候我杀过你,现在我收光洋了,轮到你杀我。我刚才听到有人说,杀你的尖刀就埋在树底下”。
  做贼的马上去挖,果然挖出了一把尖刀,上面还染着血迹呢!
  做贼的拿起那把刀,割断了收光洋身上的绳子,说:“我不杀你了,光洋也还给你。”
  收光洋的连忙跪下说:“你应该杀我,报仇雪恨。”
  做贼的说:“要是我杀了你,到后世你又反回来杀我,杀来杀去,永远也杀不完。”
  收光洋很感动,从此跟做贼的成了好朋友。做贼的也改了恶习重新做人。
  讲述者:梁鸿镜 男 61岁 汉族 初中 三亚河西办事
  处金鸡岭农场工人
  搜集整理:李美玲 女 22岁 黎族 中专 三亚市文化馆
  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六日于金鸡岭农场
  流传地区:三亚河西
  白水牛
  (汉族)
  从前,有一个商人,妻子死后弃下一个五岁的女儿,名叫桂香。
  为了牵顾桂香,管好家业,商人娶了个后娘,不久也生下一个女儿。后娘对待桂香非常狼毒,经常打骂。桂香每天除了放牛外,还要拔一亩田的草,做不完,不给饭吃。
  有一天,桂香赶牛去草坡吃草,因为饥饿,就坐在坡上啼哭。白水牛看到桂香很可怜,就安慰说:“好姑娘,请不要难过,今后的活儿我帮你做!”
  从此以后,不管后娘给桂香安排多少重活,白水牛都帮她做完。后娘觉得奇怪,就问桂香:“你做得这样快呀?”桂香直肠直肚告诉她,是白水牛帮助做的。狠心的后娘听后又生恨心,将白水牛活活打死砍碎,肉用盐腌,骨头抛掉。桂香见心爱的白水牛被砍死,非常伤心。一天,有一位好心肠的过路人同情桂香,就教他说:“孩子,别伤心了,你捡回白水牛骨,拿到香蕉树下埋好,日后对你有好处。”桂香便一根根地捡起牛骨,拿到香蕉树下埋起来。
  有一天,路上传来一阵阵锣声,原来是一名州官路过这里,许多人都到路口观看。后娘见桂香也要去看热闹,就连忙将一升芝麻撒在地上,叫桂香一粒一粒捡起来。桂香只好忍气吞声地将芝麻一粒一粒捡起来。这时,有一只乌鸦站在一棵树上对桂香喊道:“嗷嗷嗷!呆喂呆,愚喂愚,扫帚扫来米筛筛,香蕉头下是你的。”桂香就到埋牛骨的那株香蕉头下挖了起来,果然有很多光银和新衣服。桂香怕后娘知道,就拿到别处藏起来,然后跑出去看热闹。桂香这时正是十七岁,长得靓。那位州官在此地视察民情,见到桂香,非常喜爱,就叫人打听并托媒讲亲。后娘害怕州官,不敢不答应,并选定了良辰吉日娶亲。州官走后,后娘暗起祸心。一天,桂香和后娘的女儿在井沿看井水倒影,后娘悄悄地从后面走来,猛地把桂香推下井去,淹死了。
  不久,娶亲的日子到来了。这天,锣鼓喧天,州官坐轿来到了桂香家,当红轿抬到井边时,从井里突然长出一枝青竹,弯下来拦住轿子。差人忙把青竹子拉往路旁,可是那枝青竹子弹力很大,它弹回路上一下子又拦住红轿。差人便拔出刀将青竹子砍断了。
  红轿来到桂香家,可恶的后娘就送他亲生女儿上轿当新娘。晚上,当州官高高兴兴地拉开新娘子的面纱时,发现新娘子不是桂香,而是一个相貌很丑的女子。州官一怒,当即命差人将这丑女送回家,並命令将此事查清楚,把桂香寻找回来。
  再说那株青竹子被砍断抛在路边,后来给一位老妇人捡回家去。老妇人见这枝竹子很直,竹节很长,就拿来做织布的惠骨子。当老妇人把惠骨子装上织布机上时,织布机竟自动地织起来,一会儿就织出了很多很多的好布。老妇人感到很奇怪,就问道公。道公说:“你把纱线装上纺机后,再拿一碗清水,一块竹片,一把梳子放在机旁,等纺机一响,往碗里看,里面有一个很靓很靓的姑娘织布,姑娘也就在这时还魂复生了。”
  那老妇人按照道公的教示去做,果然碗里有一个姑娘织布。一会儿,织布姑娘从碗里走了出来。
  老妇人喜出望外,忙问姑娘的死因。桂香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老妇人诉说。老妇人听后,大骂恶过毒蛇的后母娘。她拉起桂香说:“走,我带你去官府告状!”
  到了官府,那州官一眼认出前来告状的姑娘正是当初订婚的新娘子。桂香将一肚子的苦水吐了出来。州官一听,气得肺都炸了,命差人火速将那后娘捉拿归案。
  后娘被处死了。州官和桂香终于结了百年之好。
  讲述者:林花日 女 75岁 汉族 初中 红沙镇胜利西路居民
  搜集整理:杜海 男 40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藤桥镇崖城镇
  翠鸟衣换皇袍
  (黎族)
  从前,有个孝子叫阿舍。他自幼失父,跟母亲相依为命。
  有一天,阿舍上山砍柴,路过龙潭时发现坡上有一条刚被人打死的蛇。他很怜悯,砍了一根树枝盖住蛇,就上山砍柴去了。
  他挑柴下山时,发现蛇不见了。这时有一只乌龟爬到他跟前,说:“阿舍,你刚才用药树枝盖住的是龙王的独生女——龙妹,她已被你救活了。现在,龙王邀请你入龙宫作客。”
  路上,乌龟对阿舍说:“你入宫后,龙王若给多少金银你都不要,只要一只白金鸡。”
  阿舍随乌龟来到了龙宫,龙王立即大摆酒宴接待。宴席上,龙王感激地对阿舍说:“你是龙妹的救命恩人,要多少金银?随便说吧!”
  阿舍想起乌龟的话,便说:“我不要金银,只要一只白金鸡。”龙王无可奈何地答应了阿舍的要求。阿舍抱着白金鸡回家,把白金鸡放进缸里盖好,然后将这件事的经过告诉母亲。母亲又惊又喜。
  第二天一早,从缸里跳出了一个很靓的姑娘,这就是龙妹。龙妹生火做饭,她用一小手指甲米煮了一会儿,就把香喷喷的一锅米饭送到阿舍母子俩面前。母子俩都看傻了眼。
  母亲为儿子能找到这么贤惠、漂亮的媳妇,心里非常高兴。
  阿舍整天守着龙妹,柴也不肯砍了,田也懒得耕种了。龙妹想出一妙计,画了俩张俏像,叫阿舍分别放在田的两边。这样,阿舍犁田一来一去,都可以看到龙妹。
  有一天,一股狂风把龙妹的俏像卷到天宫,被一个管凡间的大王捡到了。他被龙妹的容貌弄得神魂颠倒,于是派天兵下凡寻找龙妹。
  天兵很快找到了龙妹,命令龙妹立刻进宫。临走时,龙妹对阿舍说:“你设法编织一件翠鸟衣,三年后你穿上就可以飞起来,你飞到天宫,‘哎罗哎罗’的喊。如果有回音,那就是我。”说罢,就被天兵带上天宫去了。
  龙妹走后,阿舍便天天到河边去射翠鸟。三年过后,阿舍终于织成了一件翠鸟衣。阿舍一穿上翠鸟衣,立刻飞了起来,一直飞到天宫。阿舍在天宫门口大声地喊:“哎罗,哎罗,哎罗——哎罗!”果然从天宫里传来了一阵阵甜美的笑声。
  天皇感到很奇怪:是谁在外面这样喊,才逗得龙妹如此开心大笑呢?三年来,我一直守着龙妹,无论怎样逗她,她从未笑过一声。天皇亲自跑出外面,看到一个身穿翠鸟衣的人,正在那里大喊“哎罗,哎罗!”就大声地问:“你是什么人?竟敢在这里叫喊!”
  阿舍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奉龙妹之命,穿翠鸟衣逗她开心的。”天皇要出高价买阿舍的翠鸟衣。阿舍说:“我不要你的金银,只与你交换衣服穿一下就行。”
  天皇高兴极了,忙脱下皇袍换翠鸟衣。当天皇穿着翠鸟衣去到龙妹面前,“哎罗、哎罗”地逗龙妹时,龙妹不看也不笑。
  这时,只见阿舍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指着身穿翠鸟衣的天皇喝道:“你是何人?竟敢大胆闯入宫房调戏我的夫人,来人啊!快把这个奸贼给我拉出去斩了。”
  宫兵听到皇令,不分青红皂白,把穿翠鸟衣的天皇推出去斩了。
  龙妹和阿舍终于团圆了。他俩回到人间,重返家园,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讲述者:兰开生 男 48岁 黎族 初小 荔枝沟镇儋州村农民
  搜集整理:符清文 男 29岁 黎族 高中 荔枝沟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五日于儋州村
  流传地区:荔枝沟镇
  亚韦和亚石
  (汉族)
  从前,某村里有一个叫亚韦的青年,心地善良,经常帮人做好事。他有一个朋友叫亚石,两人做妚童①.亚石为人奸滑,交人不交心。只有亚韦帮他,他从不帮亚韦。有一天,亚韦帮亚石挑米上市卖。卖完后,亚石东转转,西转转,见好吃的就买来吃,见好玩的就买来玩,也不给亚韦买一件。到铺里吃饭,亚石自己吃两碗,只给亚韦吃一碗。
  回家的路上,亚石口渴,叫亚韦找水喝。路旁有一口井,但井边没有桶。亚韦找来一条绳子和一个椰子壳,下井去舀水。亚石在上面拉水吃够后,不再理睬亚韦,自己回家去了。
  可怜的亚韦在井下等亚石拉他上去,等呀,等呀,一直等到黄昏时分,还不见亚石拉他。正当焦急之时,突然传来两个老人说话的声音。一位老人说:“凡人真傻,井边长着一株几百年的灵芝草,没有人懂。”另一位老人说:“是呀!村里人跑几里路挑水吃,太费工了。要是每家每户挑一担干柴放在村前的那块石头上,烧一天一夜,石头裂开,就有水流出来,不但有水吃,还有鱼虾做菜呢!另外,村前那丛竹中,最大的一杆的头起第三节有一个宝贝在里面,你要什么东西,只对它说一声就马上得到。说完再也听不见两位老人的声音了。
  亚韦在井下仔细一看,果然有一棵灵芝草长在井壁上,他立刻拔出藏进裤袋里。一会儿,有个水桶吊了下来,他喜出望外,双手抓住水桶,大喊:“救命啊,救命——”挑水的是个村姑,她听到井下有人喊救命,就急忙把他拉上来。这时天色已暗,村姑就叫亚韦跟她一起回家。亚韦认了这个村姑做阿姐。
  两人刚走过村子,听见一间屋里传来了“呜呜呜”的哭声,亚韦问:“阿姐,这家人做乜哭得这样悲伤?”。“他们家刚死了人。”“阿姐,看看去,也许我能救活他。”他向那户人家走去。
  他走进那户人家,来到死人身旁,从裤袋里掐了点灵芝草,放进死人的嘴里。一会儿,死人突然大喊一声坐起来。人们又惊又喜,全家人跪下来磕头谢恩。
  亚韦告别那家人,回到村姑家里,对村姑说:“阿姐,村里人挑水太辛苦了,你叫全村每家每户挑一担干柴,放在村前那块石头上,让我给你们开源引水。”村姑立刻告诉家家户户明天一早挑柴放到大石上。
  天一亮,阿韦就来到大石上,点燃了堆满的干柴,整整烧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大石果真裂开,冒出一股又甜又清的泉水,不一会就流成溪,溪里鱼游虾跳。溪水流到村里,全村人欢呼着,跳跃着,高兴极了。
  亚韦在村姑家住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亚韦对村姑说:“阿姐,我明天准备回家,想在村前的竹丛砍一枝带回去。”村姑说:”竹是〓家的,你砍就是了。”亚韦于是砍了最大的那枝竹,截了第三节,告别村姑和村里老老少少,回家去了。
  亚韦回家半年后,就靠勤劳的双手和竹筒的宝贝富了起来,买了田地和耕牛,盖起瓦房,成了村里的富户。
  再说亚石自从扔下亚韦,半年不见亚韦回家,以为亚韦已经死了。后来听说亚韦回家后发财了,就厚着脸皮来找阿韦,求亚韦原谅他的过错。他问亚韦怎样富起来,亚韦便将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亚石要求亚韦成全他,吊他下井。亚韦不肯,亚石就哭着央求,弄得亚韦没办法,只好和他到井边,把他吊下井去。亚石不要亚韦等他,亚韦只好离开他回家去。
  亚石在井下等到黄昏,果真来了两个老人,他非常高兴,静静地等待老人告诉他发财的秘密。可是老人却生气地说:“凡人真贪心,上次已告诉他,还不知足。”两位老人在井上面踏了三脚,整个井立刻塌下去,贪心的亚石被压死了。
  讲述者:孙庆莲 女 63岁 汉族 文盲 藤桥镇永宁居委会居民
  搜集整理:符名禄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于藤桥中学
  流传地区:藤桥镇
  呆哥发财
  (汉黎)
  从前,某村有一对夫妻,妻子聪明伶俐,但丈夫老实厚道,办事常吃亏,村里人都叫他“呆哥”。
  有一天,妻子见村里的男人都出外做生意,就对丈夫说:“你一个男子大丈夫,整天守在家里,也不学学人家到外面做点生意。”呆哥说:“做生意不难,只要有本钱。”妻子听他一说,便回娘家要了十两银子给他。
  呆哥带了银子便出门。半路上,他碰见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孩抬着一只狗。老人央求呆哥说:“行行好,买这只狗吧!!这个孩子的爸爸病重,急用钱回去医治。”呆哥听说,忙将十两银子买下这只狗。
  呆哥提着狗回到家里,对妻子讲了买狗的经过。妻子笑骂不得,如此这般嘱咐了一番后,又到娘家要十两银子交给呆哥。
  第二天一早,呆哥又出外做生意。走到大树下,碰见一位愁眉苦脸的老太婆提着一只大花猫,老太婆央求呆哥说:“行行好,买这只猫吧!我媳妇生了孩子,家里穷得没有什么东西可换钱,只有这只大花猫。”呆哥一听,又取出十两银子把大花猫买回家去。他将买猫的经过告诉妻子,妻子有口难说。
  妻子给他讲了儿天的生意经后,再从娘家要回十两银子给呆哥。呆哥这次走到海边,看到很多人在拉网捕鱼,网还没拉上来,他便走过去说:“别拉了”我出十两银子买你们网里的鱼。”渔民们都同意。呆哥把钱交给渔民,接过网就一个人拉起来。当他把网拉上岸时,看见网里有一条美丽的红鲤鱼。他心生怜爱,就把红鲤鱼放回海里。
  放回海里的红鲤鱼,是海龙王的女儿。她回到龙宫里,把地遇救的经过告诉海龙王。为了报答呆哥的救命之恩,海龙王的女儿把心爱的一对白鹅送到呆哥面前,嘱咐呆哥回去以后,把家里的衣柜洗干净,放白鹅进去,三天后再把白鹅送回海边。
  呆哥回到家里,和妻子搬出衣柜里的衣服,洗净衣柜,然后将两只白鹅锁在衣柜里。
  第二天早上,呆哥的妻子打开衣柜,衣柜里竟是白花花的银子。夫妻俩高兴极了,忙把衣柜里的白银搬出来,再把衣柜洗干净,装进白鹅,次日同样得了一柜白银。
  一个亲戚知道了这件事,就叫呆哥把白鹅借给他。呆哥答应了,嘱咐亲戚一早要把白鹅送回来。
  呆哥的亲戚把白鹅带回家后,为了让白鹅给他多下些银子,就煮了一锅糯米饭给白鹅吃,然后把白鹅锁在柜里。这位亲戚整夜守在衣柜的旁边,天刚亮就急忙打开衣柜,一看,满满的一柜鹅屎,一气之下,又重新把衣柜锁上。
  再说呆哥在家等候,还不见亲戚送回白鹅,又气又恨,就骂起狗猫来。狗和猫见主人骂他们,就说:“主人别生气,我们到你亲戚家要回白鹅。”呆哥叫它们快去快回。
  狗和猫就来到呆哥的亲戚家,只见大门锁着,没法进去。猫对狗说:“狗哥你在外面等着,我先进去看看。”说完就爬上屋顶,找来了几个老鼠问:“你们的主人把白鹅放在哪里?”老鼠头说:“我们的主人见白鹅不给他下银子,锁在衣柜里不放出。”猫对老鼠们说:“现在命令你们,马上把衣柜咬开,放出白鹅,要不我就把你们全部咬死。”老鼠们为了保住性命,便对着衣柜咬了起来,不多久就把衣柜咬了一个大洞,白鹅钻了出来。猫又叫老鼠在墙下挖了一个大洞,白鹅从土洞里钻了出来。狗和猫带着白鹅回到呆哥家,呆哥非常高兴,立即把鱼肉赏给狗和猫吃,然后对妻子说:“你骂我笨骂我呆,买狗买猫不中用。你看,如果没有狗和猫,谁替我要回白鹅。”说完便把两只白鹅送回海边。
  呆哥发了财,老婆不再骂他呆了,村里人也不再笑他呆了。
  讲述者:孙庆莲 女 63岁 汉族 文盲 藤桥镇永序居委会居民
  搜集整理:符名禄 男 34岁 汉族 高中 藤桥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四日于藤桥中学
  流传地区:藤桥镇
  丑女亚媸
  (黎族)
  古时候,有个心地善良的黎族姑娘,生得五官不正,头发稀短,皮肤粗黑,驼背窄股。人们厌恶她,给她起了个绰号叫亚媸。亚媸去给人家干活。姑娘们谁也不愿与她结伴,还取笑她,戏弄她。亚媸很伤心。
  一天,她受了委曲,哭着回家,路上遇到一位阿婆。“孩子,什么事使你哭得这么伤心?”阿婆问她。亚媸向阿婆哭诉后,阿婆安慰她说:“孩子,丑不要怕,别哭坏了身子。你愿意象天上的月亮一样洁白漂亮吗?”亚媸点点头。阿婆叫亚媸闭上眼睛,用双手在她的身上脸上抚摸揉擦,又喷一口酒在她的身上。不一会儿阿婆不声不响地走了。亚媸睁开眼睛,对着清得见底的河水照了照。天啊,她变得象仙女一样美丽。
  这一天,美丽的亚媸出现在田头,姑娘们瞪大眼睛盯着看她。“咦!是谁家的妹子呀?真是仙女下凡呢。”亚媸含笑地说:“我是亚媸!”姑娘们个个非常惊奇,拥上前来,围住亚媸问这问那。亚媸心地好,见姑娘们关心自已,也不管她们是真情还是假意,把遇到阿婆的经过照实说了。姑娘们听了,连忙赶回家里,装扮一番便啼啼哭哭上路了。阿婆听到哭声,问:“姑娘们,你们有什么伤心事啊?”姑娘们说:“有位漂亮的姑娘,说我们长得丑……”阿婆听了安慰她们说:“你们不要发愁,阿婆帮你们修整一下就好了,你们想比亚媸更漂亮,是吗?”姑娘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阿婆叫她们闭上眼睛,然后,用手一个个揉搓她们,并喷上一口水。不一会儿,阿婆悄悄隐去了。姑娘们睁开眼睛,你瞧我,我瞧你。天啊,有的歪嘴,有的凹鼻,有的跛脚,有的拐手,有的扁眼吊耳,个个变得难看死了。她们哭了,哭得非常伤心。
  后来,亚媸嫁给了一位英俊勇敢的后生哥,生活过得美满幸福。那些变丑了的姑娘们,一直嫁不出去。
  讲述者:李儒泉 男 27岁 黎族 高中 荔枝沟镇落笔乡农民
  搜集整理:梁进居 男 47岁 汉族 大学 三亚市文联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六年三月于荔枝沟落笔村
  流传地区:荔枝沟镇
  报善报恶的鹦哥鸟
  (汉族)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没爹没娘的小伙子,家中一无所有,只养一只鹦哥鸟。无论在生活上如何困苦,他每天都要找回二两肉喂养鹦哥鸟。
  半年以后,鹦哥会听话会说话了。它知道主人饿着肚子喂养它,心里非常感激。
  鹦哥开始报答主人,它每天悄悄地飞到一个财主家,衔回一块光洋给主人。一个夜里,鹦哥偷衔光洋被财主发现了,财主立即封门关窗,捉住了鹦哥鸟。
  主人到处找不见鹦哥,便到庙里求签拜佛,查问鹦哥的下落。庙里的道士告诉他:“鹦哥避难去了。请你放心,鹦哥会飞回来的。”
  过了不久,鹦哥果然飞回主人家,站在横木架上呼唤主人。主人喜出望外,问:“鹦哥哥,我找你好苦呀!你这段时间到哪里去了?”鹦哥说:“我最后一次衔光洋的时候,被财主抓住,他拔光了我全身的羽毛,我乘他不备,就逃上山,等羽毛长全后才回家来见你。”
  主人叫鹦哥鸟不要再去衔光洋。鹦哥鸟叫主人到庙前摆卖香烛过日子。
  主人摆出了小摊,求神拜佛买香烛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不到几个月,就赚了不少钱。鹦哥鸟又同主人商量说:“开一间看病铺,我教你诊病下药,我怎么讲你就怎么做。”
  病铺开张了,鹦哥鸟教主人治好了好多奇难杂症,前来看病的人不间断。
  有一天,财主患了身痒病,吃不香睡不稳,整天痒得嗷嗷叫,只好来病铺诊病。鹦哥认出这个人就是把它羽毛拔光的财主,就如此这般地暗暗告诉主人。主人给财主诊病后说:“你患的是痒身病,不需吃药,只要把你和你老婆全身的毛都拔光就自然会好。不然,再过几天,病情恶化,那就难救了。”财主听后,吓得全身起鸡皮疙瘩,为了活命,只好回家带来了老婆。主人立即把财主和他的老婆身上的毛全部拔光,财主和他老婆痛得大哭大叫。鹦哥终于惩罚了这个财主。
  
  讲述者:林花日 女 75岁 汉族 初中 红沙镇胜利街西
  路居民
  搜集整理: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贪心的哥哥
  (汉族)
  从前,某村里有兄弟俩,父母早亡。哥哥是个贪心又狠毒的人,他掌管家里的一切,常常毒打弟弟,有时一日三餐也不给弟弟吃饱。
  后来,他和老婆强迫弟弟分家。他们霸占所有田地和家产,只分给弟弟一块旱田和一头骨瘦如柴的老牛。他们怕弟弟分家后会富过他们,就把一粪箕谷种炒熟后分给弟弟。
  分家后,年幼的弟弟就靠唯一的一头老牛耕田,按季节播下种子。三天后,他到田里一看,一粪箕的豆种都烂在田里了,便伤心地哭了起来。哭着哭着,突然发现田角有一株小小的秧苗长出来,他转悲为喜,马上找来牛粪施给秧苗。他日夜守着秧苗,口里不断地念着:“秧苗,秧苗,快快长!”
  这天一早,秧苗忽然长高抽穗,他欢喜极了,不断地摸弄着。忽然身后传来了一阵“哈哈哈”的大笑声。他打了一跳,竟把稻棵拔了出来,他转过身来,见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便哭着说:“这棵稻子是我的命根,拔掉了我如何活下去?”老人指着前面的一座高山,笑着对他说:“不要伤心,大山脚下石洞里有好多谷种,你到里面去拿吧巴!记住,这些各种只能拿三把,就赶快出来。”说完,老人一下子就不见了。
  弟弟按老人的指点,缝了一个小布袋,来到山脚的石洞里拿了三把谷种。他把谷种撒在田里,很快就发芽长苗,秧苗长势很好,一造就打了好多粮食。
  哥哥见弟弟多打粮,怀疑弟弟暗中偷了他的谷种,就试探地查问,好心的弟弟将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他。
  哥哥马上跑回家,叫老婆炒了一粪箕谷种撒在田里,田角边同样长出一株秧苗来,哥哥也日夜守着秧苗,口里不断念着:“秧苗,秧苗,快快长!”第三天,果然白发老人大笑三声出现在他面前。他故作惊慌,拔了那株秧苗,接着放声大哭起来。老人劝他不要哭,教他到山脚的洞里拿三把谷种。
  他马上赶回家,带着一个大口袋和老婆一起赶到山脚下,钻进了山洞。洞里堆满了谷种,他们打开袋口,拼命地装,装了满满的一口袋,正想抬出洞口,突然,“哗啦”一声,洞口塌了下来。俩公婆出不来,闷死在石洞里。
  讲述者:孙庆莲 女 63岁 汉族 文育 藤桥镇永宁居
  委会居民
  搜集整理:符名禄 男 34岁汉族 高中 藤桥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五日于藤桥中学
  流传地点:藤桥镇
  阿凤
  (黎族)
  有一位寡妇,带着一男二女住在雅亮大鲸山下一个叫洋林的村子里。
  大女儿叫阿凤,长得脚大身圆;二女儿叫阿仙,长得很靓。因此,寡妇对阿仙格外宠爱,常在别人面前夸奖阿仙,鄙视阿凤,认为阿凤的相貌丢了她的脸,常常虐待阿凤。阿仙由于母亲的娇惯,变成了娇里娇气的姑娘,天天讲究衣着,涂脂抹粉,还对阿凤姐姐指手划脚。寡妇是村里有名的泼妇,心狠手辣,谁若是和她吵架,三天三夜被她骂个没完没了。因此,人们知道阿凤的处境,只有从心里同情她,敢怒不敢言。
  每天阿凤早早就起床挑水做饭、洗碗扫地,然后,到山坡上去捡猪菜。她回家时,母亲和阿仙早已吃饱饭,只给她留下一点用凉水泡开的锅巴。阿凤匆忙吃完饭,又得赶到田里干活。她家的田地在村的东边,要翻过一座大山才到。因此,阿凤每天总是独自一人爬过山顶去干活,晚上伴着星星,拖着疲倦的身体走下大山回家。
  有一天,阿仙假惺惺地跟阿凤去田里干活,走到半山腰,她就躲到山里去玩了。等到阿凤收工回来的时候,她就在半路上等着,还叫阿凤和她换衣裙穿,老实的阿风不知是计,同意她的要求。回到家里阿仙就在母亲面前大哭大闹地说:“阿姐不但不干活,还打我骂我,又换了我的衣裙穿。”母亲信以为真,当即把阿凤痛打一顿。阿凤想起每天起早摸黑地拼死拼活,累得腰酸腿痛,回家还要遭到母亲的虐待和妹妹的迫害,止不住的泪水流满脸腮。
  从那以后,寡妇对阿凤更加残忍,饭也不给吃,只给吃些野菜充饥。幸亏还有个心地善良的小弟弟,每天趁母亲和阿仙睡熟了时,就偷剩饭剩菜悄悄送给阿凤吃。二姐阿仙发现了,就告诉母亲,把阿凤捆起来放在灶台上,并且往灶里添柴加火,然后带阿仙和小弟弟回娘家串门去了。
  再说灶台渐渐加热,烤着阿凤,不一会儿阿凤就被烤得昏死过去了。
  阿凤在迷迷糊糊中,觉得有一团东西从空中徐徐飘落下来,起初象一团棉花,接着变成一簇簇白烟,在她的身边绕来绕去。一会儿,从白烟中冒出了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人,对她说:“孩子呀!你受苦了,我送给你一个荔枝核,你把它种在家门口,长高后你就爬上去。”说完就不见了。这时,小弟弟赶回家,急忙提水泼熄灶火,救下了阿凤姐姐。阿凤被救醒后,发现手中果然有一个荔枝核。
  阿凤照老人的指点,把荔枝核种在门前,用水一浇,立刻破土出芽,长出了一棵茁壮的小苗。小苗迅速长高,不一会,长成了一棵高大的荔枝树,树上结满了荔枝,香气四溢。阿凤想起老人的话,就对弟弟说:“好弟弟,阿姐上去摘荔枝给你吃。”小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左邻右舍的人们听说阿凤种了一棵奇怪的荔枝,都过来看。阿凤摘下荔枝果,送给人们吃。
  这时,寡妇和阿仙从娘家回来了。她们走到村边,突然,看到自己家的上空火红一片,还隐隐听到一阵阵嘈杂声,料是家里失火了。寡妇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拉开步子往家里跑。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吃屎,额头上长了个大包。她回到家门前,人们望着她那副狼狈相,禁不住哈哈大笑。寡妇睁大眼睛左瞧右看,屋子好好的。抬头一望,哎呀!只见那棵荔枝树的荔枝果,象一团团的火球,映照着坐在树上的一个美丽少女。她呆住了,定神一看,才认出是阿凤,知道这棵荔枝树是阿凤亲手种下的。
  寡妇看到人们品尝着荔枝果,口水直流。她走到儿子跟前,要了一个荔枝果往嘴里一塞,顿时,香味满口,便连皮带壳吞下肚里。大家厌恶寡妇,见她回来,陆续走开了。
  人们走散后,寡妇就假惺惺地对阿凤说:“好孩子,下来吧!,这棵荔枝树是〓家的了,以前都怪妈不好。”阿仙也装出一副可怜相,央求阿凤:“阿姐,你就下来吧!别让阿妈难过了。”阿凤心里明白,她们这是狐狸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就对她们说:“你们想我下来,除非把这棵荔枝树砍倒。”寡妇一听,气得火冒三丈,骂道:“不知好歹的东西,你等着瞧吧!”寡妇拿出一把砍刀,不由分说动手砍树。谁知砍刀不听使唤,一刀砍了自己的膝盖,疼得她在地上打滚。“阿仙,快!快把这棵鬼树砍倒,再把这个魔鬼砍死。”阿仙捡起砍刀用力地砍,砍刀忽地却又把她的肚脐削去了。顿时从肚脐里爬出许多山蚂蝗,滚出了不少的蛇蛋,掉下了许多鸟屎兽粪……
  荔枝树不断地摇晃着,眼看就要倒下,阿凤急忙摘下了一串荔枝果抛给小弟弟。这时,一阵旋风把阿凤和火红的荔枝树卷到了天上,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小弟弟吃了那串荔枝果,变成了天地间最善良的人。
  讲述者:韦永清 男 20岁 黎族 中专 雅亮乡干部
  搜集整理:蔡勃 男 28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图书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于雅林村
  流传地区:雅亮乡
  姆雅和哥弟俩
  (黎族)
  很久以前,有两个黎族哥弟,哥哥叫阿国,弟弟叫阿民。
  哥弟自幼父母双亡,他俩相依为命。长大后,阿国讨了媳妇,就想独占全部家产。阿民没法,只好和哥哥分了家。
  阿民在村边搭了一间茅屋住下。他唯一的家产只有一口水缸,生活非常艰苦。
  有一天,一个全身长满烂脓疮的姆雅①到阿国家讨饭吃,阿国不但不给饭吃,还臭骂了一顿,把姆雅赶走。
  姆雅讨到阿民家。阿民心地善良,给姆雅饭吃,还留姆雅过夜。姆雅说:“我又脏又臭,你不嫌弃?”阿民笑了笑,和气地说:“姆雅,你放心睡吧!”姆雅又说:“仔呀!姆雅的疮很痒,你去烧一大缸水给我洗洗。”阿民立刻给姆雅烧水洗疮。
  第二天一早,阿民醒来不见姆雅,却发现那口水缸里,满是白花花的银子。阿民心想:姆雅一定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接济穷人的。於是,阿民叫人把银子分给穷人。
  人们排队领取银子。第一次,银子从头分起,阿国来迟,排在后面没有分到。第二次,阿国怕分不到,早早就排在前面,但银子却从后面分起,分到他时,银子又完了。第三次,阿国又怕分不到,便插入中间。分银子的人却从两头分起,分到中间时,银子又分完了。
  后来,阿国才知道分银子的富翁是弟弟阿民。阿国找到阿民,问他怎得到这么多的银子。阿民把经过告诉了哥哥。
  事过不久,姆雅又到村子里讨饭,讨到阿国家时,阿国一反常态,满脸笑容,杀鸡宰鸭,热情接待姆雅,还留姆雅过夜。姆雅同样叫阿国烧一缸热水给她洗身子。
  阿国家里有十口大小水缸,他想得到更多的银子,就烧了十缸热水。
  第二天一早,阿国往缸里一看,十口缸里都装满令人作呕的疮脓。
  讲述者:李祥明 男 52岁 黎族 初中 荔枝沟镇委干部
  搜集整理:符清文 男 29岁 黎族 高中 荔枝沟镇文化
  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八日于荔枝沟镇委
  流传地区:荔枝沟镇
  白马的故事
  (回族)
  从前,在鹿回头山脚下,住着一户姓高的人家。这人家有一个天真伶俐的小姑娘,名叫艾玛。艾玛每天把羊群赶到村后的草地和溪水旁放牧。
  有一天,艾玛牧羊时躺在草地上,不觉睡着了。她做了一个好梦:一匹全身洁白的骏马来到她的身边,用舌头舔舔她的脚板,她好奇地骑上马背。骏马带着她穿过云层,冲上蓝天,在天空中转了九圈后,嘶叫一声。这时,艾玛从梦中惊醒,她用手轻轻搓着睡眼,睁眼一看,只见一匹白马在和她的羊群玩戏着,跟梦里的那匹骏马一模一样。她惊喜地跑去问白马,白马却转身跑到一棵酸梅树下站住了。艾玛再又向白马走去,白马发出一声嘶叫,便不见了。艾玛觉得奇怪,便绕着酸梅树找来找去,可这匹马的一点踪影也不见。第二天一早,艾玛又象往日一样把羊群赶到草地上。不一会,又见那匹白马出现在羊群中。羊羔用嘴亲亲白马的脚,白马用脖子擦着羊背。艾玛高兴地跳了起来,向着白马奔去。白马又跑到那棵酸梅树下嘶叫一声不见了。当天吃晚饭时,艾玛便把梦与见白马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家人。家人有的说她乱编造故事,有的骂她发神经病,唯有最疼爱她的爷爷抚摸着她的头说:“好孩子,若是明天还见那匹白马,你就在它消失的地方插下牧羊鞭,再回来告诉爷爷!”
  第三天一早,艾玛又高高兴兴地到原来的地方牧羊。突然,那白马又出现在她的羊群中,她记起爷爷的话,慢慢地向白马走去,白马站着不动。当她用手去抚摸白马时,白马转身向那棵酸梅树跑去,嘶叫一声就无影无踪了。艾玛遵照爷爷的嘱咐,在白马消失的地方把羊鞭插了进去。便急急忙忙跑回家告诉爷爷。爷爷领着家人带上锄头、铁锹来到那棵酸梅树下,照插鞭子的地方挖了下去。土一层一层地挖出来,当她们挖到第九层时,一大堆闪闪发光的银子便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兴奋地跳着叫着。在爷爷的带领下,她们把一箩筐一箩筐的银子往牛车里倒,装了一车又一车,整整装了九车半。
  
  从此,高家成了远近闻名的有钱有势的人家。他们盖起了宽房大厅几十间和一栋栋高楼大厦,前庭后院植树种花,养鱼饲鸟。老人小孩都有几十个仆人伺侯。他们还在院子里设赌堂、剧场,还买穷家少女来作填房……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高家的所作所为遭到了村里人的责骂,但他们置之不理。
  一天夜里,风狂雨暴,雷声轰轰,高家灯盏通明,公子哥儿们在庭院里观赏歌妓唱歌跳舞。蓦地,庭院的大门被撞开了,只见一匹白马窜到戏台下,朝着人们发出仰天长啸,便转身奔驶而去,吓呆了公子哥儿们。紧接着“轰轰……”几阵巨响,戏台塌了下来,压伤了所有在座的人。但这件事没有引起高家人的重视,他们继续挥金如土,吃喝玩乐,处处显耀自己,讥笑别人。
  有一天,高家的小公子把一大串银子挂在脖子上,手里还拿着九车半银子中最大的一块“银王”,准备上街闲游。路过自家的打谷场时,看见一群鸡在偷吃谷子,他就把手中的“银王”抛了过去。到了傍晚,正当高家人悠闲地坐在院子里乘凉时,忽然那匹白马又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有的被吓昏了,有的四处逃散。白马先是把头低下来,两眼泪水滚滚,然后昂起头来发出连续几声的哀叫,便慢慢地走出高家的院门,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到那棵酸梅树下,绕着酸梅树走了整整九圈,接着发出九声嘶叫就不见了。第二天一早,管家便发现仓库里的银子不翼而飞了。从此,高家的景况一天天地破败了。
  讲述者:赵洪儒 女 64岁 回族 文盲 羊栏镇回辉乡菜农
  搜集整理:马强 男 21岁 回族 大专 州中级法院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四年四月于羊栏镇回辉乡
  流传地区:羊栏镇
  生活故事
  厨夫与皇帝
  (汉族)
  从前,有一个皇帝,吃厌了山珍海味,对什么也感到不好吃,坐着闷闷不乐。
  这天,有一个老厨夫炒了一盘拿手好菜,亲自端到皇帝面前叫皇帝尝尝味。皇帝吃了两口,不觉得这菜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就摇摇手叫厨夫端走。厨夫收拾好准备走,皇帝忽然问道:“厨夫,天下什么东西最好吃,而且天天吃而不厌?”厨夫跪下答道:“照奴才看,天下最好吃的东西只有一件。”皇帝问:“哪一件?”厨夫说:“盐!”皇帝以为厨夫在戏弄他,便大声喝道:“大胆奴才,你竟敢戏弄本皇。来人,把他拉出去!”厨夫见皇帝大发雷霆,连连叩头谢罪说:“看在多年跟随皇上份上,就容奴才再侍候皇上三日吧!”皇帝见他求得可怜,又是跟随多年的老厨夫,点点头就走了。老厨夫见皇帝肯再留他三日,端起盘俱进厨房去了。
  厨夫回去后,想了想,就备了几样皇帝最爱吃的名菜。第一天炒了三盘不同的菜端了出去,一会儿又见原样端回来。
  第二天,又炒了三盘端出去,同样原封不动又端回来。
  第三天,老厨夫照样也炒了三盘,亲自端了出去。皇帝大口大口地吃着,边吃边称赞好吃,一会儿就把三盘菜吃得精光。皇帝问厨夫:“老厨夫,前两天炒的名菜,虽然色香俱全,却一点也不好吃,今天炒的为什么这样好吃呢?”
  厨夫对皇帝说:“奴才前三天已对皇上说过,天下盐最好吃,但皇上不信。前两天炒的菜虽然有色有香,但不放盐,所以不好吃。今天的菜好吃,是加了盐的缘故。”
  皇帝觉得老厨夫说的有理,,免了对老厨夫的处罚。
  讲述者:陈成山 男 汉族 54岁 初中 藤桥工商所退
  休干部
  搜集整理:符名禄 男 汉族 34岁 高中 藤桥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日于藤桥镇委
  流传地区:藤桥镇
  生活故事
  糕饼师中状元
  (汉族)
  古时候有一个皇帝,为了选拔状元,命主考官员拟出哑谜,让全国的秀才举人应考。
  主考官员叫来了宫里最有名的厨夫,做了一个大得出奇的糖糕,挂在京城大门之上,并布告全国。
  各地的秀才举人云集京城。他们看见挂在城门上的大糖糕,觉得又奇怪又好笑。一连三天,没有一个人能猜出来。
  第四天,有一个做糕饼的师傅路过,看到城门上的糖糕,惊奇地大声叫喊起来:“糖糕祖,糖糕祖!〓赤国出了糖糕祖!”主考官听见了,忙上前叫住他,说:“状元,请留步。你猜中了,唐高祖,唐高祖!中了,中了!”说完便拉着他的手,把他领入宫里见皇上。
  讲述者:苏凌 男 24岁 汉族 中专 藤桥镇委干部
  搜集整理:符名禄 男 34岁 汉族 高中 藤桥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点地: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于藤桥镇委
  流传地区:藤桥镇
  一箱石头子
  (汉族)
  很久很久以前,在三亚市崖城一带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为人忠厚老实的木工师傅。他有三个儿子,儿子长大后,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可是从此以后,兄弟三人谁都不肯抚养年迈的父亲,分家和老婆住到一块去了。父亲感到自己很凄惨,他想:现在我能走能做,生活勉强自理,要是病倒在床上,谁来给口粥口汤呀!自己四十岁上便做了寡公,好不容易牵顾这几个孩子成人;养子防老,谁知道这几个丧尽天良的东西,看我老身累赘,不理睬;此等人儿,真是禽畜不如呀!
  不久,老人背上工具箱出门了,人们都不知道他上哪儿去。半年之后,他回到了家,人却全变了:工具箱没了,身上新衣新裤,人也胖了些。村里人说,他肯定在外面赚了大钱啦!他还带回一个精制的木箱,不管是白天夜里,吃饮睡觉,在家出外什么时候都随身带着。使人感到惊奇的是:每逢孙儿女来找他玩,他总是买鸡买鸭,大鱼大肉地款待一番,还给每人几个铜钱。有一天,几个孙子依然到祖父家来玩。祖父出去大便,床上放着他的那个精制的木箱,他们都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便找来铁条,想把她撬开。恰巧这时祖父从外面回来,看见他们撬木箱,气愤地从马尾松树上折下一根丫枝,把每个人都抽了几鞭,然后将木箱抱进内房,锁在一个木柜里。
  孩子们因撬箱子遭了一顿打,各人回到家中都告诉了自己的父母,父母感到很蹊跷,详细地询问孩子在祖父家里的生活情况,孩子们告诉说,在祖父家顿顿鲜鱼鲜肉。儿子们暗暗地想:这个老不死,一向视个铜钱象簸箕那么大,哪来这么多钱买大鱼大肉?莫非这半年他在外面拾到财宝了,不然,为什么害怕孩子们撬木箱?
  第二天,大儿子杀了一只鸡,请父亲过去喝酒。他这样想:我把酒将他灌醉后,悄悄地过去偷看他那个木箱,如果真的有金银财宝,就当场拍板定案,要他今后跟我过活,等到他死后,嘿嘿,这箱东西不就全是我的了!
  谁知,父亲跟他刚走几步,就往地下一跺脚说:“嗨!我差点忘了锁木柜。”转身慌慌忙忙地跑回屋里。大儿子也急忙跟了进去,只见父亲赶紧掀开柜盖,见木箱还在里面,才放心地上了大锁。他暗暗自喜:这老骨头肯定有贵重的东西藏在里面了。
  在酒桌上,大儿子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地恳求父亲原谅他的过错,今后一起跟他过活。他说:“以后你有个病痛,让我给你端水送饭,尽尽孝心。”父亲听了这话,喉咙里象卡着一只死苍蝇,顿时五脏六腑翻滚,刚喝下去的两盅米酒,便翻肠倒肚地全吐了出来。
  二儿子和三儿子得知大哥接父亲过去抚养,真是坐立不安。原来他们听了自己孩子的话后,也都各自打着鬼主意,看如何才能把父亲的东西弄到手。这会儿见大哥把父亲领过去,真是又气又急,匆匆来到大哥家,生死要把父亲拉回自己的家里去。三兄弟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地大吵大闹起来,争得不可开交,坐在一旁气得脸色发白的父亲,捂着发痛的胸口来到三兄弟跟前,气愤道:“别争了!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儿子!我全领了,从今天起,你们就轮流每人抚养一个月吧!”
  从此,老人轮流在三个儿子家中过活,虽然时时对儿子和媳妇的假意殷勤感到十分厌恶,但和这些可爱的孙儿孙女在一起,心中也感到有点宽慰。
  三年以后,父亲突然常常吐血,生命危在旦夕。三个儿子见时机到了,更是孝上加孝:这个四处奔波求医,那个慷慨出钱抓药。父亲深知儿子们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那个木箱,不由病情日益添重,终于死去了。
  父亲死后,兄弟三人争相出钱办丧事:他们给父亲买了木质最坚硬的棺木,建造了高大堂皇的坟墓。出葬那天,棺罩是木制的琼楼仙阁,上面绘满奇花异草,挽联挽幛遮天盖日,锣鼓喧天,爆竹阵阵,震耳欲聋,真是热闹非凡。
  父亲的丧事刚刚办完,三兄弟就迫不及待地要私分遗产,因此又争吵起来。众乡亲个个摇头叹息:父亲尸骨未寒,就争分遗产,哪路子的孝子贤孙啊!邻居们见他三人越辩越凶,继而持棍抡斧,害怕又闹出悲事来,都慌忙地上前来劝解。最后三兄弟才协定:办桌酒,请全村的乡亲父老做证人,把箱子里面的财产分三份,每人各得一份。
  第二天,兄弟三人又捐钱宰猪杀羊,办了几十桌酒。被请的人吃得酒醉饭饱后,由几位年长一点的老爹当主证。他们走进房间,撬开木柜,用红纸将箱子封上,然后抬了出来。乡邻们蜂拥过来,围得水泄不通,个个睁大双眼,争相观望,看看里面究竟装的什么东西。当主证人用铁条慢慢地撬开锁头,打开箱子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愣住了:箱子里哪有什么金银宝贝,全是一块块的小石头。石头上面放着一张遗书,是老人留下的。一个老爹小心地拿起来,看了一遍,然后大声念道:“‘我生三个儿子,不比一箱石头子。石头子啊,石头子!你养了我三年命’。”
  讲述者:陈琼瑶 男 65岁 汉族 初小 崖城镇水南大蛋村离
  休干部
  搜集整理:何家贤 男 28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供销社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日于水南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吹牛大王”历险记
  (汉族)
  从前,有个叫巧哥的青年人,长得牛高马大,力气过人,犁田耙地,粗工细活样样精,是个好农人。可他有个坏脾气:爱吹牛皮抬高自己。平日里,他喜欢玩弓弄箭,因此逢人就吹道:“天上飞的鸟,地下跑的兽,我要射它的腿,就决不会中它的头。”村里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吹牛大王。”
  一年秋天,稻谷熟了,吹牛大王到稻田里赶麻雀。他闲着无事可做,就用箩筐设圈套逮麻雀,然后将捉到的小麻雀一只只用削尖了的小竹片从屁股里刺进去。傍晚,他拿回家来,在妻子灵妹面前夸道:“瞧:我每箭都射中屁股。”起初灵妹一点也不相信,可看见吹牛大王天天都拿回屁股扎洞的麻雀,后来半信半疑了。为了证实丈夫是否有这真本领,乘一回抓猪来杀的时候,灵妹故意将栏子里的猪放跑,叫巧哥用箭从屁股射死。巧哥知道灵妹有意试探他,就将计就计,装模作样带上弓箭,把猪一直追到村口外,看看四周无人,才将猪抓住,取出箭来朝猪肛门扎了进去,然后扛上肩膀背了回来。灵妹看见巧哥果真射中猪屁股,这回深信无疑了,并且逢人就称赞自己的丈夫好箭法。
  初冬的一天,灵妹到崖州城买猪苗,看见一伙人在城门口围拢着看布告。原来是知州的独生子爬树摔了重伤,需用熊胆调治。最近知州派人在鹧鸪岭围住了一只大黑熊,此熊受了伤,十分凶残,已有几个围猎人送了命。知州没法,便出了招榜,谁要是揭去招榜杀了大熊,金银财宝任他要。灵妹暗自欢喜,心想:真是天赐良机,这回巧哥可要发财发福啦!就上前揭了招榜。
  灵妹拿着招榜回到家,将事情告诉了巧哥。吹牛大王一眼看见她手中的招榜,顿如五雷打头,吓得魂魄都飞散了。他知道闯大祸了,可又不敢打骂妻子,谁叫自己总三番五次地欺骗灵妹呢。他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两天里,巧哥象丢了魂似的,吃不甜,睡不香。他自知此去有死无生,就暗为自己准备后事:叫灵妹给他缝了新衣新裤;尽管吃不下,每天还是叫灵妹煮些好饭好菜。出门那天,他悔痛地抱着自己的儿子哭了好久……
  吹牛大王到州府后,知州拿大鱼大肉款待他一番,便差人把他带到了鹧鸪岭。
  鹧鸪岭山势险恶,树高林密,阴森怕人。巧哥抖着双腿被人带到一个森林茂密的小山丘。他提心吊胆一步步地向林丛中搜索而去,刚到一片青竹中,忽地从里面闯出一只大黑熊来,张着血盆大口猛扑向他。巧哥吓得叫爸喊母,掉头就跑,屎尿流了一裤子。大熊吼叫着紧追不放,树枝被它压得必必剥剥断折。眼看就要追上,吹牛大王立刻爬上一棵大树。这棵大树长着两个大桠权,杆粗叶茂,大熊在树头转了几圈,暴怒地咬掉几块树皮,然后前爪扎进树皮,就往上爬。吹牛大王在树上筛糠似地直打哆嗦,不停地用双脚朝下猛踢大熊。大熊用爪撕得他双脚皮开肉裂,血肉模糊。当大熊想再往上爬的时候,前爪一滑,笨重的身子往下摔了下去,不偏不倚恰好卡在树桠叉上;它的大肚被紧紧地夹住了,大熊吼叫着,挣扎着,身子越夹越紧,象被大钳夹住一样。
  此物一直折腾到黄昏,慢慢地无力了,喘着大气,不一会儿突然周身猛烈抽搐几下,嘴里冒出白沫,就软绵绵地再也不动弹了。巧哥在树上观察好久,断定大熊死了,才从树上爬下来。他感到全身的骨头象散了架一样疲乏无力,双脚象火烫一样疼痛难受,真想大哭一场。可一想,立即找来一根木棍,把大熊从树上撬下来,朝它的肛门里一连扎了七八支利箭,才踉踉跄跄走下山去。
  等在山下的人们看见巧哥回来了,都围拢上来问长问短,巧哥只是摇摇头,用手指指岭上,就走开了。人们上岭一看,果然大熊已被射死。个个奔走相告,一时间巧哥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崖州城。
  吹牛大王拖着血淋淋的双腿回到家,紧紧地抱住儿子失声痛哭。夜里,他悔过地将自己弄虚作假差点送命的经过全部告诉了灵妹。他赏也不领了,连夜打点家当带着灵妹和儿子逃到外乡去了。
  从此以后,巧哥改变了坏脾气,为人忠厚老实,艰苦耕耘,勤俭持家,丰衣足食,日子过得很火红。他常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子:做人要诚实,讲真话,做实事,弄虚作假总会有一日要吃亏的。
  讲述者:姜世经 男 45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崖城村农民
  搜集整理:何家贤 男 28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供销社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五日于崖城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张老汉遗书
  (汉族)
  张老汉是一个有钱的商客,膝下有一男一女。女儿已长大成人,招了女婿;儿子才十四、五岁。张老汉身患重病,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长了,想把财产交给儿子,但担心儿子年幼,无法掌管家业;要把财产交给女婿代管,又怕女婿并吞。老汉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两块同样的丝布,写下了没有标点符号的遗书。
  张老汉临终前,叫儿女俩请来了村里的父老兄弟。张老汉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死后,女儿、女婿日后要好好携带小弟,要多方经营,扩大家业。”张老汉拿出遗书当众念道:“财产交给他姐夫外人不管。”读完后,并在当众面前将遗书交给姐弟二人,各人执一份。
  张老汉的女儿女婿是一对贪而不厌的夫妇,早就想吞占财产。他俩认为张老汉把全部财产交给他们,心里非常高兴。
  几年后,张老汉的儿子长大成人,姐姐、姐夫也不肯再扶养弟弟了,合谋赶弟弟出家门,独占财产。可是弟弟早已明白遗书的含意,就持着遗书去打官司,控告姐姐姐夫强占他的财产。知县看到两份遗书都同样写着“财产交给他姐夫外人不管”,起初也很为难,不知如何判决。后来,他向村里的父老兄弟查明当时实情,知县这才明白了遗书的本意:“财产交给他,姐夫外人不管。”按照封建习俗,女婿本属外人,知县据此,将全部财产判给了张老汉的儿子。
  讲述者:李达丰 男 41岁 回族初中羊栏镇回辉乡农民
  搜集整理:冯本运 男 32岁 汉族 初中 三亚市文化局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二日于回辉乡
  流传地区:羊栏镇
  穷女婿和财主
  (汉族)
  从前,有位财主的女儿嫁给了一个穷人,财主心里实在不满,老瞧不起女婿,家中有很多家产,但不肯施舍一点给他女婿。
  女婿有一口破锅,补得厚厚的,不好煮饭。他看见岳父家存有很多好锅,于是想了一计,把岳父请来,对他说:“您老人家来寒舍,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炒几个鸡蛋表表心意吧。”说完,就把鸡蛋打入事先烧得红红的破锅里煎了起来。财主觉得奇怪,不解地问:“你不烧火,怎能把鸡蛋煎熟呢?”女婿马上应道:“我的锅是火锅,不用火烧也能煮东西,最适于老人家用。”财主一听说,当即提出用新锅和女婿交换,女婿同意了。
  财主把破锅提到家里,用水刷洗下干净,然后洗米下锅,等了半天,还不见饭熟。于是跑去问女婿:“我用火锅煮饭,怎么不见熟呢?”女婿问:“你一定是用水洗过锅,是吗?”财主回答:“是的”。女婿故意着急地说:“坏了,洗坏了我的火锅。用水洗过,火锅不就凉了吗?饭怎么还能煮熟呢!”财主一听,后悔不及。
  财主有一匹好马,女婿一心想得到,就用木头刻了一匹假马,悄悄地扛到财主家,叫岳父和他赛马。他叫岳父先跑,然后就扛着木马抄小路跑到前面等着。过了好一会,财主才骑马到,财主吃惊地说:“你的马真快,跑到我的前面了”。女婿说:“我这匹马又快又稳,最适合老人骑。”财主信以为真,就求女婿跟他换马。
  女婿骑着财主的马,眨眼间就跑到家里。财主跳上女婿的木马,使劲地抽打,木马一动也不动,财主一气之下,一脚把木马踢到山沟底,惊动了一只正喝水的小鹿,鹿惊慌地逃跑了。财主以为是木马跑了,连忙跑去追赶,追了半天追不上。他到女婿家说:“你的那匹马真不好使唤,骑上它不动,不骑时它却跑得很快,追也追不上,让它给跑掉了。”他心里埋怨女婿,又不好意思叫女婿还马,不高兴地回家去了。
  冬天到了,北风吹得呼呼叫。女婿穿着一件单簿的破棉衣,到财主家,当着财主的面用力扇风。财主觉得奇怪,说:“大冷天你却扇风?”女婿指指身上的破棉衣说:“我这条大衣热烘烘的,不扇风就流汗。老人穿这种大衣能御寒防冷,还能……”财主不容女婿说完,就抱上厚厚的新棉衣央求女婿和他交换。女婿穿上财主的棉衣得意地回家了。
  再说财主穿上女婿的破棉衣,身子顿时觉得怪痒的。他赶忙脱下一看,全是虱子。财主忙把破棉衣放在热水里烫,扭干后再穿上,一时冷气钻心,全身冻得发紫,不一会,财主被冻僵死去了。
  女婿终于得到了财主的全部财产。
  讲述者:盘国兴 男 50岁 苗族 高小 高峰乡干部
  搜集整理:孙建平 男 28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于高峰乡政府
  流传地区:高峰乡
  姻缘
  (汉族)
  相传很久以前,某年农历十三日,崖州城有一户人家给儿子完婚。
  女主人叫亚彩,正忙个不停地接待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突然,她看见墙角蹲着个乞丐,衣服破烂,全身长满疥疮,觉得有点面熟,便走上前去。“啊!”亚彩突然叫起来:“你……你不是光才吗?”乞丐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把身子转向一边,低下头说:“不,不……我不是光才!”亚彩心里明白,一时不好相认,忍着眼泪,回厅中找丈夫商量安顿乞丐,亚彩叫人把光才带进一间横屋里,并端上饭给他吃。
  酒席过后,客人散去。亚彩和丈夫商量说:“这个乞丐是我同村的邻舍,二十五年前的学友·现在他落到这个地步,我的心很难过,最好就让他住到〓们的菜园地里,顺便替〓看管菜园。”丈夫同情乞丐,同意亚彩的主张,就叫二儿子带光才到菜园地的一间茅棚里,安好睡床,备好麻被。以后每天,亚彩的丈夫、大儿子、儿媳妇、二儿子轮流按时把饭菜送给光才,对光才照顾如同亲人。时间过了半年,光才心里非常感激,他做了二十年乞丐、走遍千家万户,从没见过这样好的人家。光才觉得奇怪:当初叫我名字的那位女主人为什么不再露面,莫非……?”
  一天晚上,光才躺在床上,突然看见一条全身发光的蛇爬在床边。他定神一看,是一条金甲蛇,他害怕极了,叫也叫不得,跑也跑不了,忙闭上眼睛,一动也不动,连气也不敢喘。
  这条蛇爬上床来,爬到他的身上滚来滚去,用舌舔光才全身的疥疮,光才怕得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光才才醒了过来,睁开眼,转动眼珠看看四周,蛇不见了。光才慢慢坐起来,忽然感到浑身轻松舒服,疥疮也不痒了。第二天,亚彩的二儿子送饭到菜园地时,不见光才,只见一个皮肉白净的书生躺在床上。“光才哥呢?”亚彩的二儿子问。“我就是光才哥呀!”男书生说。“你不是光才哥!”二儿子说着,大声呼喊着光才哥的名字,回家去了。
  二弟回到家里,将菜地里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亚彩感觉奇怪,就独自到菜地里,果然看见一个白皮书生坐在茅棚里。亚彩又惊又喜,想不到昔日红纸合命的郎君如今仍一表人才。不由叫起:“亚才郎君!”光才这时才认出这位站在他面前的人,竟是廿年前的妻子。“阿彩,原来是你啊!”光才也惊叫了起来。俩人抱头痛哭,百感交集。突然,光才推开亚彩,避到一旁,说:“你已经是人家的人了。”阿彩控制自已的感情,问:“一夜之间,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子?”光才把夜里的事一一说了出来,并感谢亚彩说:“没有你的关照,我亚才就没有今日。”俩人倾诉了分离后的苦楚,回顾往事……
  原来,光才和亚彩是对恩爱夫妻。后来光才患麻风病,不得不和亚彩分手,独自住在山里一间茅棚里,与世隔绝。开始的生活由亲戚供养,日子久后,亲戚们也厌烦了,不再照顾他的生。为了活命,光才不得不独自出外流浪,靠乞讨度过了廿个春秋。亚彩也诉说分手后的情况。她说,她走后改嫁在崖州城,现在的丈夫也是一个善良、厚道的人,他俩现在有二个男孩,老大刚办完婚事。全家和睦、安定。
  双方诉说间,亚彩的丈夫、老大、老二及儿媳也赶来菜园。亚彩说:“他就是光才哥!”大家都感到惊奇。光才把昨晚遇蛇的事说了,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把他带回家去。
  夜间,亚彩和丈夫在油灯下述谈心事。开头,亚彩心事重重,苦口难开。亚彩的丈夫理解她的心事,便说:“有话直谈吧!这么多年来,〓俩人分担忧喜,何必有话藏在心里呢?”亚彩支支吾吾地说:“〓夫妻相依为命二十年,恩恩爱爱,己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也已完婚,瓦房也盖了,生活过得安安稳稳。你为人忠厚,勤俭持家,我每时敬佩你。可是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事,叫我感到非常烦恼,做人难呀!”
  亚彩的丈夫说:“你这么多年来,也从没说过这样的话,必定是你现在心里有事难于开口,说出来吧,我不怪你,也好与你商量。”亚彩说:“光才是我廿年前的丈夫。我俩从小青梅竹马,同窗共读,可怜他父母早丧,我暗地支持他读书,俩人感情日日加深,立下海誓山盟,红纸合命成了婚。谁料到,学业未成,他就患了麻风病,被迫半途退学,回家治疗。经多方医治,希望不大,弄得家贫如洗。光才看到病情恶化,多次说服我,催促我改嫁,不要耽误青春。可是我不同意,发誓活着在一起,死要埋一穴。光才见我不依他,就说:“如果你不再找出路、我就在你的前面碰死。”我很怕他死去,只好和亲戚商量,到山里搭一间草屋给他住,生活上由亲戚供养。从此,我只好舍泪和他告别。谁料到,廿年后的今天又相逢。光才的病虽好了,但他还需要人来照顾,如今他单身一人,不知叫我如何是好?”说完,亚彩伤心地哭起来。
  亚彩的丈夫非常同情他俩的遭遇,但又觉得为难。几天以后的一个晚上,他主动提出说:“亚彩,别难过,我也想过了,你就跟光才重新生活吧!”亚彩哭着说:“我跟光才过,你怎么办?”亚彩的丈夫说:“你放心,大儿完婚,再办完二儿子婚事,我就没有什么可操心了,抱抱孙子过日子。光才他确实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庭。另外我们积存的钱财,你需要多少就拿去吧!”亚彩点了点头。
  这一夜,他俩说了很多话,难分难舍,亚彩哭成了泪人。就这样,他俩心甜意愿分了家,各自奔向新的生活道路。
  讲述者:林花日 女 汉族 75岁 初中 红沙镇胜利西路居民
  集搜整理: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阿福讨个妰〓当号靓
  (汉族)
  阿福因老婆不生男孩,决定离婚另娶邻村林家女为妻。林家女跛脚,走路一拐一瘸,一只手甩打前胸,一只手甩打身后,一只手必须向上伸高扯直才能坐下来。阿福求子心切,不计较林家女的缺陷。
  民歌手阿统伯和村里人都很反对阿福的反良行为。一天,人们在村头酸梅树下歇凉,正巧林家女路过。她见前面有人,便找个地方坐下。大家见她这副样子就想笑,因阿福在场,大家都忍住了。
  阿统伯爽直,他说:“今天治一治他俩。”随即大声编唱起一首民歌:
  阿福讨个妰〓当号靓①,
  排味打土排打胸②,
  行路如同车落帖③,
  坐下如同船起帆。
  人们哄然大笑,拍手称妙。此歌立刻全遍全村,成为笑料。阿福和林家女受到奚落,羞得找不到地洞躲起来。怕再惹人耻笑,一个不肯娶了,一个也不愿嫁了。
  阿福和老婆也重新和好了。
  讲述者:阿义伯 男 汉族 68岁 文盲 崖城镇水南三
  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汉族 35岁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
  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三日于水南大蛋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才女吟诗化凶兆
  (汉族)
  林秀梅是位才女,出口成章。有一年,她的丈夫要到广州参加考试,出门前,家里突然出了凶兆:一只母鸡飞上八仙桌乱啼乱叫;两条蟒蛇窜入中厅。按乡村旧俗,必须念动吉利之话和解,才能逢凶化吉,消灾解难。秀梅见后立刻吟了一首诗:
  我夫今年考科举,
  双龙入室来贺喜。
  人鸡困旦人鸡睡,
  我鸡欢乐我鸡啼.
  这年,林秀梅的丈夫合果然榜上有名。
  讲述者:潘家桃 女 69岁 汉族 高小 崖城镇水南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七日于水南二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村姑巧对羞秀才
  (汉族)
  从前,有个秀才,以为自己熟读孔圣人,很了不起,因此游手好闲,到处卖弄小聪明,占人家小便宜。
  有一天,秀才到集市上,看见一个美貌的村姑在卖竹筐,便走上前问道:“大竹筐卖多少钱一个?”村姑说:“五个铜板。”“小筐呢?”“三个铜板。”秀才眼珠一转,对村姑说:“我出个对,你若对得出,我一个光银买你两个筐,对不出,这两个筐归我。”说完就把小筐放进大筐里,然后出口吟道:
  “大筐也是筐,小筐也是筐;大筐装少筐,两筐变一筐,都是一个筐。”
  秀才吟完,拿起两个竹筐,很得意地歪着头看大。
  村姑说:“这有何难。”便开口对道:
  “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棺材装秀才,两材变一材都是一样材。”
  秀才听了,脸红得象烧熟了的螃蟹,打赌输的光银也不给村姑,丢下竹筐溜走了。
  讲述者:林尤清 男 25岁 汉族 中专 三亚市委办公室干部
  搜集整理:孙建平 男 28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于市委大院
  流传地区:三亚市
  彩莲解语谜
  (汉族)
  从前,有一位名叫彩莲的媳妇,非常聪明。可是她的丈夫亚来却是个蠢货。
  有一天,彩莲叫丈夫挑布去卖,嘱咐说:“谁买的,现钱八百,欠钱二千,”。亚来挑着布沿路喊卖,遇着一位村妇。这村妇也是个聪明女人,认得他是彩莲的呆丈夫,亚来却不认识她。亚来对她说:“好布好卖,现钱二千,欠数八百”。村妇说:“我卖,欠数八百。”说完拿布就走。亚来忙问:“嫂子慢走,你住在哪一个村,叫什么名字”?村妇说:“尾尖通天塘,蜜蜂窝的名七名八,姓霜姓雪”。亚来记住后便回家了。
  彩莲看见丈夫回来,高兴地询问买布情况。亚来说:“好布好卖,欠钱八百”。彩莲忙问丈夫说,“卖布人住什么村?”亚来说:“尾尖通天塘,蜜蜂村的名七名八,姓霜姓雪”。彩莲听后,反复琢磨,开始悟出了这个村谜名谜:“尾尖通天是竹,蜜蜂窝是读书堂,名七名八是十五,姓霜姓雪是冬……”。她又问亚来:“买布人是男是女”?亚来道:“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嫂子。”彩莲对丈夫说:“几天后,你去找她拿钱。你到竹林村,村头的水塘右边,有一间学堂,到那里,找人问冬十五嫂住在哪里?就有人带你去找她了。”
  几天以后,亚来按彩莲的指教,果然找到了买布冬十五嫂。冬十五嫂问亚来:“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和居住地方?”亚来说:“是我老婆教来的”。冬十五嫂听后,佩服亚来的老婆彩莲。如数拿出钱交给了亚来。
  讲述者:庞来妹 女 汉族 70岁 初中 红沙镇人民东
  路居民
  搜集整理:杜海 男 汉族 41岁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年三十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爱蓮楼
  (汉族)
  从前,有个姓周的人家,夫妻已经年过半百,膝下有女儿数人。有一年,他们盖起了一层楼房。落成后,请人根据周家先贤周敦儒“我独度出污泥而不染”名句①,为大楼取名“爱莲楼”,并书写制做一块匾额悬挂楼上。许多年过去了,并无什么事故发生。
  日本侵琼时,有一天,日本兵曹在村中巡视,看见“爱莲楼”三字,以为娼院,日夜到周家索取妓女。姓周的夫妻俩惊得发呆,语言不通,以手势示意也解释不清楚。日本兵曹动怒,眼看祸事要发生,幸得邻居代请保长解释讲情,经过许多波折,才平安无事。第二天赶紧将“爱莲楼”的匾额取下。
  讲述者:蔡勋 男 72岁 汉族 初中 保港镇港一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乃山 男 34岁 汉族 高中 保港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七日于保港镇蔡勋家
  流传地区:保港镇
  寓言
  牛屎乌①与火炭
  (汉族)
  牛屎乌从牛粪中钻出来,瞧见窑洞的火炭,就哈哈大笑地说:“喂,老弟,在这个世界上,我看没有谁比你更黑更苦的了。你看我,全副铁甲多威武,自由自在真快乐,哪里有牛屎,那里便是我的家。”
  “住嘴,你这又臭又黑的家伙!”火炭说:“我身体乌亮,是我送给人们光和热的缘故,即使我死后,留下的都是清白的骨灰,还可助长庄稼。我生活得很有意义,人们是永远忘不了我的。而你呢?是牛屎的寄生虫,是将病菌带给人们的瘟神,人们痛恨你,总有一天要打死你的。”
  牛屎乌听了木炭这一席话,羞愧地钻入牛屎堆里去。
  讲述者:林竹发 男 40岁 汉族 初中 保港镇港一村农民
  搜集整理:苏盛伟 男 45岁 汉族 高中 保港中学教师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三日于港一村
  流传地区:保港镇
  笑话
  阿厚用词(二则)
  (汉族)
  一、“还不动摇”
  阿厚说话爱用词。一天,他煮开水,阿爸问:“阿厚,水开了没有?”
  他揭开锅盖一看,大声应道:“还不动摇!”
  二、“我三心二意爱你”
  阿厚和一个姑娘恋爱。这晚,他俩约会,阿厚一见面就伸手过去,亲热地说:“我三心二意地爱你!”
  姑娘猛地把他推开,生气地走了,好长时间不理他。
  阿厚摸不着头脑,找朋友分析原因。
  朋友问他:“你和他说了些什么?”
  阿厚说:“我发誓三心二意爱她”
  朋友说:“怎么能这样说话,你三心二意把人家气跑了!”
  阿厚辩白说:“人家恋爱一心一意,我恋爱三心二意,多二个心一个意,难道还不够吗?”
  讲述者:钟大竹 男 32岁 汉族 高中 崖城镇头塘村农民
  搜集整理:王隆伟 男 35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于头塘村
  流传地区:崖城镇
  傻贵的故事(二则)
  一、傻贵养鸽
  一天,傻贵问一位养鸽大哥:“我的白鸽放出笼后做乜①总不回笼呢?”养鸽大哥说:“要想鸽飞回笼,就得将主人像片挂在鸽笼里。”
  次日,傻贵把他一张像片挂在鸽笼里,对鸽子说:“鸽子呀鸽子!我的像片挂在鸽笼里,你们一个个要认准我。现在放你们出去,要早点飞回来,”说完,打开笼门,几十只鸽子“咕噜咕噜”地飞出去了。
  傍晚,傻贵站在鸽笼下等鸽子飞回来。可是天全黑了,一只鸽子的影子也不见。
  二、傻贵问婚
  一天,傻贵在街上闲游,碰见村中一位名叫阿香的姑娘,就在她面前站:笑嘻嘻地说:“亚香,你真靓啊!昨夜梦见我与你结婚,〓俩人有缘份呀!”阿香一听面红耳赤,开口就骂:“谁嫁给你这个不要脸的傻鬼。”傻贵笑咪咪地说:“有话好说嘛!嫁不嫁是你的自由,想你、爱你也是我的自由。”傻贵嘻嘻地离去。
  讲述者:林葆葱
  搜集整理者:杜海 男 41岁 汉族 高中 红沙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于红沙镇
  流传地区:红沙镇
  三个女婿
  (汉族)
  一个老头子有三个女婿。大女婿不讲卫生,头上生了很多虱子,痒起来就用手抓;二女婿一天到晚都流鼻涕,鼻涕一流出来就用手擦;三女婿流眼屎,走到那里,都有一群苍蝇跟着,他只好用手扇着赶苍蝇。
  一天,老头子过生日,三个女儿和女婿都回来贺寿。吃饭时,大女婿的头皮被虱子咬得很痒,但当着大家的面不好意思用手去抓;二女婿的鼻涕流到了嘴边,眼看就要落到碗里,当着大家的面也不好意思用手去擦;三女婿的眼睛被一群苍蝇簇拥着,连盘子里的菜都看不清楚了,当着大家的面也不好意思用手去赶。三个女婿各有各的苦处。正在这个时候,大女婿突然想出一个妙计,说:“我老家山上有很多鹿,鹿的头顶上都长着一副角,非常威武。”边说边用手比作鹿角的模样,趁机用手抓一下头,头不痒了。二女婿见了,得到了启发,也接着说:“鹿肉很好吃,鹿茸更值钱。要捉山鹿就得用弓箭来射。”边说边用双手比起射箭的动作,趁机用右手把鼻涕擦干。三女婿也开了心窍,紧接着说:“这个办法不行,不行!”边说边用右手在眼前摆来摆去,苍蝇被赶走了,眼屎也趁机擦掉了。
  讲述者:董明礼 男 68岁 黎族 羊栏镇桶井冲会村农民
  搜集整理:兰开华 男 黎族 45岁 初中 羊栏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于桶井冲会村
  流传地区:羊栏镇
  水中藏盐
  (汉族)
  古时候,有个人叫王天聪,外号王老三。
  有一天,王老三上街买了两箩筐白花花的熟盐,在挑回家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一场大雨来。他不带雨具,盐要被雨淋溶。怎么办呢?
  王老三左看右看,突然发现路边有个水塘,就连忙把两箩筐盐放进水底下面藏起来。他认为雨珠只能打在水面上,打不到水底下。
  不久,雨停了。王老三小心地将盐筐捞起来。只见两只箩筐空空,盐不知到哪里去了?
  王老三莫名其妙,以为盐被什么东西吃掉了。他决心把水戽干看个究竞。
  王老三好不容易才把水塘里的水戽干,谁知一点盐影也没有,只有一条小泥鳅在蹦跳着。他捉住小泥鳅,紧捏在手里仔细端详,小泥鳅“咭咭”地叫着。王老三气冲冲地骂道:“他妈的,我两箩筐的盐都被你吃光了,还说吃一些些①”
  讲述者:文光煌 男 28岁 黎族 大学 三亚育手中学教师
  搜集整理:赵师发 男30岁 黎族 专中 育才乡委干部
  林能 男 29岁 高中 三亚市图书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七日于育才龙密小学
  流传地区:育才乡
  吊猄捕影
  (黎族)
  从前,有位叫帕拉旦的人,捕到了一只大黄猄。他把黄猄吊在一个水潭边的大树上,回家带刀取火,准备就地宰杀烤熟。
  帕拉旦回到潭边,忽然看见水潭里有只黄猄在游水,以为是他那只黄猄跑到水里去了。他连忙扔刀丢火,衣服也顾不上脱,跳进水潭里去捉黄猄。
  帕拉旦跳进水里,黄猄忽地不见了。他以为黄猄潜下水底,他也潜下水里,睁大眼睛搜寻,怎么也看不见黄猄的影子。他爬上岸来,又看见黄猄在水中游动。
  帕拉旦想到狗会赶黄猄就把带来的猎狗抛进潭里。可是猎狗却“汪!、汪!、汪!”几声就爬上岸来。
  帕拉旦认为猎狗太轻,沉不下去。他找来一块石头绑在猎狗的身上,再次把扔它进水潭里。这次可好了,猎狗很快就沉下去,水面上吐出了一串水泡来。
  等了好久,仍不见猎狗把黄猄赶上来,帕拉旦耐不住了,沿着水潭寻找,生怕黄猄从别处跑掉。他来回跑了几圈,还是看不到黄猄。他喘着大气,满身大汗,便倒身躺在岸边休息,忽然发现大树上还稳稳当当地吊着那只大黄猄。
  讲述者:蒸国定 男 37岁 黎族 高中 育才乡龙密小学教师
  搜集整理:林能 赵师发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三日于育才龙密小学
  流传地区:育才乡
  呆丈夫喝喜酒
  (汉族)
  从前有一对夫妻,妻子很聪明,丈夫却傻里傻气。
  有一天亲戚请他俩喝喜酒。妻子对丈夫说:“在酒席上举止要稳重,最好是将绳子绑着你的脚,别人挟一下菜,我就拉一下绳子,你就挟一下,别人挟两下,我拉两下,你就挟两下。你看怎么样?”丈夫说:“很好,这样办吧!”
  宴席开始了,妻子和丈夫同坐一张桌。别人挟菜了,妻子就拉一下绳子,他乖乖地挟一下菜,拉两下,他就挟两下,妻子见他动作文雅,心里很高兴。酒到半巡,两只狗跑到桌下抢骨头吃,互相咬了起来,绊了绳子,绳子时快时慢,丈夫以为妻子拉绳子,便随绳子的快慢挟着吃着,后来竟越挟越快,越快越乱,弄得满桌的菜肴乱七八糟,同桌的人看他越来越不像话,就批评他,但他却不理睬,反而挾得更快,吃得更乱。同桌的人给他弄得一身脏,个个气咻咻地只好各自走开。主人得知,赶走了狗。绳子不动了,他才停下手来。一看酒桌上已空无一人,酒菜弄脏了一桌,自己的衣服也弄脏得很,只好呆呆坐在那里。妻子看见他这副傻相,气得说不出话来。
  讲述者:苏定芳 男 38岁 汉族 初中 保港镇临高村农民
  搜集整理:苏一德 男 37岁 汉族 高中 保港镇临高村农民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五日于临高村
  流传地区:保港镇
  呆子认字
  (汉族)
  过去有个呆子,读了几本书,只认得一二三几个字,其他字总不认得。他父亲见怎么教都教不会,就对他说:“从明天起,你就到你大伯家里读书,每天回来把学到的字和义讲给我听。”
  第一天,他大伯教给他“你、我、他”三个字,并把字义讲给他听。傍晚回到家,他就把“你、我、他”三个字写给父亲看,并按大伯讲的字义说给父亲听。父亲听完很高兴。
  第二天,大伯又教他“父、母、儿、夫、妻”五个字,并解释了字义。
  晚上,他回家把这五个字写给父亲看,又给父亲讲字义。他用手指指自己和母亲父亲说:“父是我,母是他,儿是你,”父亲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抓起木棍就要打他,呆子说:“慢!慢!我还没有讲完。”又用手指他母亲,说:“夫是我,妻是他。”说完就跑了出去。他父亲顿时气得昏倒在地上。
  讲述者:陈光达 男 56岁 汉族 文盲 梅山镇角头村渔民
  搜集整理:挂万平 男 37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九日于角头村
  流传地区:梅山镇
  沙坑盛酒
  (黎族)
  张氏叫丈夫刘民到街上去买酒,并反复叮嘱他:“过河时一定要将两个坛子洗干净。”
  刘民从街上挑着满满的两坛酒,乐呵呵地往家走。回到河边,突然想起妻子叫他洗坛子之事。
  刘民在河边挖了个沙坑,把两坛酒都倒到沙坑里,然后拿起坛子到河里洗干净。
  刘民洗完坛子,回到沙坑边,酒却不见了,他自言自语道:“怪呀,酒到哪里去了?”
  他连忙跪下,拼命地往沙坑底下挖,挖来挖去,只嗅到酒味而看不见酒。
  刘民只好挑着洗得干干净净的空坛子回家去。
  讲述者:董国定 男 37岁 黎族 高中 育才乡那凸三
  村小学教师
  搜集整理:赵师发 男 30岁 黎族 中专 育才乡委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五日于育才乡
  流传地区:育才乡
  三个聋子告状
  (汉族)
  有个耳聋的放牧人不见了两只羊,他寻找到山坡上,遇到一个正在耕地的农夫,就大声问:“兄弟,看见我两只羊没有?”
  这位农夫也是聋人。只管向前挥鞭赶牛耕地。放牧人见农夫的手老是往前指,以为他说羊在前面。
  放牧人往前面的方向去找,正巧他的羊丢在那儿。为了感谢农夫,他把其中一只有点拐脚的羊送给农夫。
  农夫以为放牧人诬他打伤了羊,就骂了起来。俩人你说你的,我讲我的,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于是一起上官府求知县评理。
  途中,他俩碰到一个骑马的人,以为这就是知县,就拦路下跪,求他判理。
  这骑马人也耳聋,他看到放牧人指羊又指农夫又指他,农夫也指羊指牧人又指他,以为他们说他打伤了羊,便吵吵嚷嚷、拉拉扯扯来到知县府里。
  知县让他们一个个把话说完,才明白他们的意思,拍案叫人把他们拉下去各打十大板,然后放他们出府门。
  三个聋子莫名其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讲述者:梁鸿镜 男 61岁 汉族 初中 河西金鸡岭农场职工
  搜集整理:李美玲 女 22岁 黎族 中专 三亚市文化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于金鸡岭农场
  流传地区:三亚河西
  女婿写借据
  (汉族)
  从前,有个人斗大的字不识半个,但谁跟他借东西都要立据,就连亲人也不例外。
  有一次,出嫁的女儿回来借谷子,他照样要女儿立一张借据。女儿不识字,他叫女儿回去把女婿叫来写。
  女婿想了想,在纸上划了三条弯弯曲曲的线,交给他。
  他接过借据看来看去,怎么也看不懂。“你写的字做乜这样了了草草、弯弯曲曲呀!”他以教训的口气问女婿。
  女婿说:“弯弯曲曲,跟爹借谷;曲曲弯弯,有借有还。”
  听完女婿解释,他笑了,放心地把谷子借给了女儿。
  讲述者:苏运发 男 60岁 汉族 初小 荔枝沟镇东岸儋州
  村人
  搜集整理:符清文 男 29岁 黎族 高中荔枝沟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一日于荔枝沟儋州村
  流传地区:荔枝沟镇儋州村一带
  爬竹取饭包
  (黎族)
  从前,有个人带着六岁的儿子上山砍山竹。他砍够捆好,将带来的饭包绑在竹尾端扛下山去。
  走到一棵大树下,他把竹捆竖直放在地上。这时,儿子嚷着要吃饭。
  他抬头一看,饭包挂在竹顶上。他叫儿子站开,便爬上竹捆顶端取饭包,可是几次爬上去都滑下来。最后一次,竹捆带着他“哗”地倒了下来。
  儿子跑过去,取下饭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他看着儿子,突然拍拍脑袋,自言自语道:“唉!早知道这样就好了!”
  讲述者:董国定 男 37岁 黎族 高中 育才那凸村小学教师
  搜集整理:林能 男 29岁 汉族 高中 三亚市图书馆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于那凸三村
  流传地区:育才一带
  “毒过册上讲的蛇①”
  (汉族)
  从前,有一个古董的山村教书先生,。一天,他在竹丛下大便,手拇指被一条小青蛇咬了一口,痛得他呜呜地哭。
  几位位老人赶来看望他,问:“什么蛇蛟得这么厉害?”先生答:“毒蛇。”老人问:“是乜毒蛇?”先生呜呜呜地边哭边应道:“这种蛇我不认识,不过我知道它起码毒过册上讲的蛇,”。
  几位老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毒过册上讲的蛇到底是什么毒蛇?
  讲述者:朱允山 男 37岁 汉族 高中藤桥镇椰林村电影队
  搜集整理:符名禄 男 34岁 汉族 高中 藤桥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日于藤桥镇委
  流传地区:藤桥镇
  腰号和1痛病
  (汉族)
  黄医生到车站搭车,买了一张1号座位的车票。
  班车来了,黄医生和乘客们拥向车门。乘务员验票上车,大声喊着:“腰号,腰号!腰号上车……”喊了几次没人上车,就接喊2号、3号、4号……。
  黄医生见2、3等号已上车,忙交票给乘务员说:“我是1号,该先叫我上车!”乘务员看过票,对医生大发雷霆:“我刚才不是叫了几次腰号上车吗?腰号就是1号嘛,你真聋还是假聋?”黄医生不再说话,忍气上了车。
  时隔不久,黄医生一上班;一位病人“哎哟、哎哟”地走了进来。黄医生认出病人就是上次骂他的那位乘务员。他给乘务员按摩。乘务员问:“医生,这到底是什么病?”“1痛病,”“什么叫1痛病?”“1痛病就是1痛病嘛!难道你不懂?”乘务员见医生发了脾气,不敢再问。取药时才问了几位医生,都说没见过这种病。他紧张了,回病房再问黄医生。黄医生大声说:“腰号就是1号,1痛就是腰痛,难道你真的不明白吗?”说完脱下口罩。乘务员认出是上次被他骂过的乘客,脸红得说不出话来……。
  讲述者:林海 男 37岁 汉族 大专 三亚市一中教师
  搜集整理:符名禄 男 34岁 汉族 高中 藤桥镇文化站干部
  搜集时间、地点: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于藤桥镇
  流传地区:通什、三亚市

知识出处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本书记录了三亚市不惟有海湾、沙滩、石岩、青山等丰富诱人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也蕴藏着神话、传说、故事等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在这仙鹿回头的旅游胜地,从丰腴、滋润、温暖的群众文化土壤里产生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三亚市资料本》,是三亚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第一套,也是三亚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本民间故事总集。它为三亚市的旅游事业增添了新的内客,为三亚市时至今日依然疏朗的文艺园地增添了一枝朴实芬芳的花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