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熀与烧旗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327
颗粒名称: 王熀与烧旗沟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95-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人物王熀与烧旗沟的神话传说,内容主要介绍了王熀是崖州一位志士,他发动黎汉义民千余人,攻下崖州、儋州、昌化、感恩四城,被南明朝桂王授予总兵职务。但受到奸臣排斥,被降职为副总兵。最后,他带着印信、旗帜和兵器,回到天涯海角下马岭脚下,在烧旗沟旁焚烧旗帜,宣布归乡。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溪流命名为“烧旗沟”,沟上的木桥叫大兵桥,沟旁的田埇叫大兵田,附近的黎村改称大兵村。
关键词: 三亚市 人物 王熀

内容

在天涯海角游览区东边二里处,有一条从北山中流过海榆公路注入南海的溪流,名叫烧旗沟。这个名字的来历与崖州一位志士有关,这里有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
  明末清初,崖州北厢(现三亚市崖城镇城东村)有一个志士名叫王熀。他发动了崖州的黎汉义民千余人,举兵抗清,一举攻下了崖州、儋州、昌化、感恩四城,被南明朝桂王授予总兵职务。他又联络了海南各地的乡兵和李自成的余部,一连收复了十几个州县,王熀军功累累,却受到奸臣的排斥,被降职为副总兵。但他以反清复明的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和安危,跟随桂王转战于广东,广西等地。后来,清兵攻下了云南,桂王逃亡缅甸,王熀被逼返回崖州。
  王熀带着印信、旗帜和兵器,领着跟随他抗清的崖州义民,回到天涯海角下马岭脚下。这里是崖州东路的第二重关隘,再过去就接近崖州城了。他就地安营扎寨,到附近的汉村黎寨了解民情,视察时势,得知崖州已是大清天下,官吏如虎,清兵如蛇。他最后的一点信心也失去了,一些义民见大势已去,也开始思念家乡。王熀深知灭清复明已经不可能了。
  王熀非常忧伤痛苦,几天几夜吃不下,睡不眠。他突然象发疯一样,一会儿奔上岭头狂呼大喊:“我的大明天下啊!”一会儿又奔下海湾擂头捶胸:“我的大明江山啊!”众义兵见到此状,都流下悲愤的眼泪.
  这天山风呼呼,海浪哗哗。王熀恢复了常态,一早就把众兵召集起来,带到烧旗沟旁。在沉重的鼓角声中,只见他向着中原方向拜了三拜,义民们立刻也伏跪北方。半个时辰后,王熀才含着眼泪把一个个义民们扶起来,义民们失声痛哭,哭声和鼓角声回响在天涯海角。
  王熀掏出印信,脱下杆上的旗帜,捧在胸前,声音缓慢低沉地对众义民说:“乌云遮盖明月,大明江山已经落,大明人不成功便成仁。从今天起,大家就返乡归土,与亲人团圆吧!”说罢他一步一步走下沟底,将印信和旗帜迭放在一起,点火燃烧起来。烧旗的火焰,映红了天涯海角。
  为了纪念这位抗清志士,人们后来就称这条溪流为“烧旗沟”。烧旗沟出海处的禁港也改名为烧旗港,沟上的木桥叫大兵桥,沟旁的田埇叫大兵田,附近的黎村改称大兵村。

知识出处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三亚市资料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本书记录了三亚市不惟有海湾、沙滩、石岩、青山等丰富诱人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也蕴藏着神话、传说、故事等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在这仙鹿回头的旅游胜地,从丰腴、滋润、温暖的群众文化土壤里产生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三亚市资料本》,是三亚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第一套,也是三亚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本民间故事总集。它为三亚市的旅游事业增添了新的内客,为三亚市时至今日依然疏朗的文艺园地增添了一枝朴实芬芳的花朵。

阅读

相关人物

范景禄
责任者
王隆伟
责任者
王熀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