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树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英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088
颗粒名称: 廖树金
其他题名: (1923—1974)
分类号: K827
页数: 9
页码: 224-2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廖树金出生于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她勤奋好学,文化课本不离身,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发动广大妇女参加轰轰烈烈的“清匪反霸”、“八字”、“土改”运动和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文革”时期遭受迫害,身体备受摧残,1974年3月旧病复发离开人世,时年51岁。
关键词: 崖县 革命先烈 廖树金

内容

廖树金,女,1923年出生于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是一位勤劳俭朴,忠诚憨直的农民。有民族义气,对日本侵略者无比愤慨,对共产党极力拥护与支持。母亲是个务实的农妇。廖树金自幼跟随父母躬耕,入过小学堂。她赋性诚实,柔和温顺,聪明灵敏,深明大义,通情达理,甚受邻居和亲友的喜爱。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民族战争的烈火燃烧着祖国大地,崖县的崖城、港门、保平、水南等地的抗日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青年抗敌同志会”、“抗日后援会”以及各种抗日团体有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廖树金在抗日声波的震撼下再也坐不稳了,她跨出门闾,走上社会。她参加夜校学习文化、学习政治。她勤奋好学,文化课本不离身,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她还学会了唱歌,1938年广州沦陷,琼崖局势大动荡,廖树金毅然加入了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陈国风、陈秋芙、陈成尧、郑联云、黎秀基等组织的抗日宣传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她有一口好歌腔,唱起来声音清婉嘹亮。抗日宣传队曾用她在大庭广众的场所给群众唱《九一八》、《义勇军进行曲》、《大刀歌》、《大路歌》等革命歌曲,借以宣传发动群众,鼓舞群众的抗日热忱。
  1939年2月,日寇侵略海南,霎时间,海南大地荫云滚滚,恶浪滔滔,日寇铁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抢、杀、烧、奸,比比皆是。廖树金目睹惨状怒不可遏,随即同林庆墀、何赤等人退入抱善国民党游击指挥部参加抗日。她看到国民党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抗日旗号实行消极抗日,于是毅然离开国民党游击指挥部回到崖城周围的农村,偕同黎秀基、陈秋芙、郑联云、陈成尧等在崖城、水南等地冒着生命危险走村串户散发抗日传单,张贴抗日标语,宣传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廖树金由于思想进步、斗争性强,抗日热忱高,工作积极,1939年10月,经陈秋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底,廖树金跟随县委负责人叶云夫、黎茂萱、何赤等同志潜入梅山乡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运动。她在县委、区委的领导下,协同梅山乡党支部组织“青抗会”、“妇救会”、创办农民识字班、读报组等。以多种形式发动青年、妇女、儿童参加抗日。在农民识字班里她用“火、火、火,日本强盗放的火”,“血、血、血,中国人民流的血”等歌曲教妇女唱,以此启迪妇女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嘹亮的歌声,到处可听到,革命气氛甚浓。她还深入各自然村教育青年妇女唱歌跳舞,和妇女促膝谈心,参加梅山妇女种植棉花、纺纱织布支援抗日斗争事业。廖树金到梅山后,妇女抗日救国运动更加活跃,参加“妇救会”的妇女从原来的数十人迅速增加到一百多人。在她的培植与带动下,涌现了一批妇女抗日骨干,这些抗日妇女骨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廖树金虽然是一位文化知识不高的年轻妇女,但她有一个坚强的信念和一颗赤诚之心。她曾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跟着共产党革命不回头;只有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贫苦人民才能翻身解放”。1940年春,日敌汉奸黄鼎芬向日寇密告林庆墀、廖树金是男女“共匪头”,恨不得一下抓获杀头,可是敌人费了气力却达不到目的,竟索性把他们的房屋全部拆毁。然而廖树金怀有坚强的革命信念和一颗赤诚之心,不管敌人如何摧残,斗争环境如何恶劣,她始终不动摇,不颓废,坚定不移,奋斗不已。
  1941年春,琼崖抗日总队第三支队大队长陈永泰和陈嘉光,奉命从西线来崖县筹款筹粮和动员武装。廖树金踊跃上前线,开始了部队行军打仗的艰苦生活。在琼总第三支队里她是护理员,每次和敌人打仗,她总是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保护首长。部队行军到达宿营地,她总是抢先给首长和战士们烧水烫脚,给伤病员护理,帮炊事班淘米做饭。1941年秋,廖树金跟随三支队回到崖县崖城后岭,组织决定留她在地方工作,她无条件地服从组织需要。县委分派她去白超地区配合黎秀基、郑虹(郑联云)开展黎族妇女运动。她为了方便开展黎族妇女工作,学会了讲黎族语言,穿黎族妇女衩裙,和黎族妇女共同劳动建立感情。每到崖城镇了解敌情,侦察敌堡时,她打扮成黎族妇女,使敌人无法辨认。廖树金在白超地区开展黎族妇女抗日运动取得成效,县委曾多次表扬她。1942年冬,廖树金又重返部队,1945年又转到昌感崖联合县府,不久被派回崖县区委做民运工作,专门从事妇女运动。
  1945年秋,蒋介石派遣全套美国式装备的国民党四十六军到琼崖抢夺抗日胜利果实,吹嘘要在几个月里消灭琼崖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因此,敌人采取了强大的军事围剿和政治诱骗手段对付共产党。在土伦地区,敌人一方面派出奸细、特务对群众进行恫吓和诱惑;另一方面调动武装力量进行镇压。致使土伦地区的少数上层分子恐惧而投靠国民党,杀“共”邀功。从而制造了“土伦事件”。我驻土伦地区的崖县区委、区政府以及梅山乡、新英乡政府党政工作人员和武装战士数十人被杀害。廖树金在叛逆分子和敌人的围击中灵巧机智,勇敢沉着,躲过敌人逃出虎口,经过数天的辗转最后安全抵达昌感崖联合县委。1946年春,林庆墀从“琼府”到昌感崖联合县委传达“北撤”后,把孙惠公、何赤、廖树金、孙鹤林等同志带回“琼府”,后分配在定安县工作。一次,廖树金同几位同志下村工作,在途中遭遇敌人袭击,同行的一位战友被敌人击伤,她躲入路旁树丛中,敌人走后,她将这位受伤的战友背到附近村里抢救。她这种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深受领导的赞扬。为了发展新区和巩固五指山根据地,她又被调去中共白沙县阜龙乡任总支书记兼乡妇会主任。白沙是刚解放的新区,是五指山根据地的中心腹地。这里峰峦重叠,森林茂密,野兽繁多,瘴气浓郁。黎苗族同胞千百年来受尽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压迫,政治、经济、文化特别落后,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工作,别说是一个年轻妇女,就是一位老炼而又富有斗争经验的男子汉都会感到为难。然而廖树金坚定不移地以解放黎苗人民和发展建设山区为己任,发挥了她的聪明才智和毅力,紧紧地依靠党,依靠群众克服了生活、气候、水土不适等困难,深入黎村苗寨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发动妇女参加筹款筹粮支援前线,开展清敌建政、减租退押和发展党组织工作,为党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的骨干分子。
  解放战争时期,廖树金和林天生在斗争中结识,后来成了革命伴侣。1949年春,林天生所在的部队奉命参加春攻战斗,在进攻澄迈的一次战斗中,林天生同志不幸壮烈牺牲。噩耗传来,廖树金如雷击顶,悲痛万分。但她懂得革命就要流血牺牲。林天生同志为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光荣的。廖树金虽然失去了自己的伴侣,是痛苦、是难过、是孤寂,但她有坚强的党性,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她抹干了眼泪,振作起精神,又继续高举起革命旗帜,勇往直前,始终不懈地为消灭残敌,为支援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南解放后,廖树金调回崖县任县妇联会副主任,继续从事妇女工作,她发动广大妇女参加轰轰烈烈的“清匪反霸”、“八字”、“土改”运动和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1953年调任自治州妇联会副主任、州委委员;1955年任州民政科副科长;1958年后调回崖县任福利部长,后任副县长。“文革”时期遭受迫害,身体备受摧残,1974年3月旧病复发离开人世,时年51岁。
  廖树金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慷慨奉献的一生。她是崖县人民的好儿子,崖县妇女的一面旗帜。她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数十载岁月里,为党为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

知识出处

三亚英魂

《三亚英魂》

本书收录了民主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区乡以上骨干,还有一部分是从民主革命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五六十年如一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历尽千辛万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而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的人民公仆的英雄模范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作平
责任者
廖树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