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英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085
颗粒名称: 朱仁安
其他题名: (1927—1965)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190-1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仁安出生于1927年,是三亚市藤桥镇军田村人。他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家庭变故,依靠祖父母生活。1942年,他加入抗日救国会,次年参军。在解放海南的战争中,他担任武装班长和事务长等职务,为部队筹措粮食和物资。1950年,他调任保亭县西安乡副乡长,发动黎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奥雅”作斗争。同年,他调任榆三县桥北乡乡长,后调任藤桥乡乡长兼总支书记。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群众参军参战,为解放海南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崖县 革命先烈 朱仁安

内容

朱仁安原名兴石,1927年出生于三亚市藤桥镇军田村一个世代清贫的农民家庭。仁安出生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全靠祖父母辛勤劳动来维持他和一个双目失明的哥哥朱仁福的生活。然而天有无测之风云,不以人之想象,祖父母终因年事已高,操劳过度而仙逝。正当兄弟俩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时候,叔父念及骨肉之情,毫不犹豫地承当起养育朱家兄弟的任务,并且节衣缩食来供仁安上学。可是旧社会那里是穷人的天下,仁安上学不到五个月便因生活穷途潦倒而辍学。正当叔父一筹莫展的时候,堂兄朱树义主动把仁安领到家中精心照料。堂兄是个见义勇为的共产党员,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深恶痛绝。经常给小仁安讲贫人为什么贫,富人为什么富的道理?暗中指定共产党员李保邦帮助小仁安提高阶级斗争觉悟,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是骑在贫苦人头上作威作福的豺狼。要摆脱苦海,必须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为人民打天下。因而,1942年2月朱仁安加入抗日救国会,入夜校读书识字,唱革命歌曲和演唱琼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日益高涨,1944年6月朱仁安和许义光、刘亚四等人怀着为人民打天下求解放的满腔热情,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到仲田岭革命根据地参军,当一名武装战士。朱仁安虽然年轻,但从小经受痛苦磨练,工作积极,任劳任怨,深受领导的爱戴和好评。为了提高仁安的文化水平,1945年10月,党组织把他选送到陵崖保乐边区学习班学习。12月,全副美式武装的国民党四十六军频频派兵包围革命村庄,追捕共产党人。地方上的土豪劣绅、地主恶霸也乘四十六军的淫威作威作福,大举进攻解放区和游击区,肆意残害人民。为了调动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反击国民党的猖狂进攻,朱仁安愉快地服从党的安排出任藤桥乡副乡长。任职期间,朱仁安根据党的指示,组织民兵破坏敌人的交通桥梁、电线电杆,组织群众筹粮藏粮护粮,以确保部队和地方政权人员的需要。在革命的大风大浪中,朱仁安经受严峻斗争的考验,于1946年3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月转为正式党员。但是由于敌人采取参共者杀,投共者杀,见共不报者杀,济共者杀,藏共者杀的恶劣手段对付群众,控制群众同共产党的联系,加上严重干旱,粮食歉收,公粮筹派异常困难,大都以野菜充饿,生活难以维持。为避敌锋芒,保存力量,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朱仁安等政权人员及基干队四十多人转移到东区临委驻地陵水、万宁交界的山区去。当队伍撤退到陵水长兴乡尖岭的山兰园里时遭到化装了的敌人的袭击。县府指派去联络的卢鸿川、李其光与敌搏斗身负重伤而壮烈牺牲,朱仁安在同敌人拼搏中,冲破重围,胜利到达目的地。
  1946年10月,在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紧要关头,朱仁安毫不犹豫地服从党的安排担负起陵保县事务长的职务。他经常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到各个乡村去调集粮食,鱼、盐,确保县府工作人员的正常供给。
  1946年11月,朱仁安转任陵保县武装班长,担负着保卫县府和首长的生命安全。
  1947年2月,朱仁安调陵水县南桥乡任副乡长。尽管环境恶劣,人地生疏,但朱仁安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组织民兵查奸除奸,发动男女青年上前线参军参战,胜利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1948年1月,为了巩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琼崖纵队司令部根据琼崖区党委的指示,以三个支队十三个连的兵力,向保亭地区挺进,进一步肃清土顽,开展中心工作。朱仁安被安排在东区工作团当组长配合部队行动。经过二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共破获特务组织“清剿总团”一个,分团二个,特务总组12个,暗藏的伪乡公所一个。五月,朱仁安调任保亭县西安乡副乡长。他遵照党的民族政策,发动黎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奥雅”作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1948年10月,特委决定成立榆三县,朱仁安调榆三县任桥北乡乡长。1948年12月30日,琼府下令撤销榆三县,1949年初成立榆三特别区,朱仁安调榆三特别区任藤桥乡乡长兼总支书记。这时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横扫千军之势,击溃了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由是琼崖纵队从2月20日起奉命集结主力向敌人发起强大的春季攻势。春攻部队向崖县进发,计划解放崖县崖城进而解放榆林、三亚两港。七月,朱仁安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和同志们共同战斗,积极筹粮筹款,组织民兵,担架队,运输队配合五总四团行动,拔除了控制我仲田岭、大茅、田独、安由、六盘、六道、榆红的国民党廖练据点和林旺据点。我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人们的斗志。县委立即做出组织、军事、经济等工作决议,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共同斗争,把国民党反动派赶出琼州去!朱仁安坚决响应党的召唤,深入各村动员武装上前线参军参战,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组织队伍筹款筹粮,做好配合解放军解放海南的准备。
  1950年国民党十多万军队逃遁海南,妄图凭借琼州海峡之险,构筑所谓“伯陵防线”做最后挣扎。敌人一边以数万兵力布防沿海一线企图踞险顽抗,防御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一边出重兵追踪围剿共产党和琼崖纵队。敌人采取围村扫荡,搜山、沿途截击,化装侦察等行动捕杀、强奸、抢劫、拆屋等毒辣手段来摧残群众,镇压我基层党组织,同时派特务、奸细进行诱骗、挑拨、收买群众脱离革命队伍。朱仁安用各种活生生的事例及时地揭露敌人的阴谋诡计,教育群众认清形势认清敌我,组织群众除霸铲奸。1950年4月30日渡海大军横扫盘踞榆林三亚一线的顽固之敌,5月1日全岛宣告解放。六月,朱仁安升任崖三区区长。后到海南南方大学参加土改培训班,回来后任崖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兼崖县土改工作二团二队队长。他根据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清匪反霸,发动群众斗地主分田地,取得了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为了振兴我国的农垦事业,1952月3月,朱仁安调到保亭垦殖二场任场长兼垦殖所党总支委员。从此之后,他一直奋战在农垦战线上,先后于1954年4月调任南旦农场副场长兼党委委员,1957年月任南田农场场长,1958年9月场社合并任崖县海燕人民公社书记兼社长,1959年4月场社分开任南田农场场长兼党委付书记,1960年7月任南田农场党委第一书记。十几年来,他无论调到那里,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和工人们同甘苦共命运,一起开山劈岭,种植橡胶、油棕、椰子、咖啡、胡椒、香茅,为农垦事业突飞猛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长期的艰苦劳动,1962年朱仁安终于染病住院。经医生检查,他患了鼻咽癌,于1965年医治无效离开人间,享年38岁。
  朱仁安虽然过早地逝世了,但他艰苦扑素,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际。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知识出处

三亚英魂

《三亚英魂》

本书收录了民主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区乡以上骨干,还有一部分是从民主革命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五六十年如一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历尽千辛万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而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的人民公仆的英雄模范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运珩
责任者
朱仁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