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英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069
颗粒名称: 周克光
其他题名: (1912—1943)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111-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崖县四区乐罗村人周克光,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海南岛崖县(今乐东县)四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在乐罗村被日军包围,在脱围中身负重伤,经努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仅28岁。
关键词: 崖县 革命人物 周克光

内容

周克光,1912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今乐东县)四区乐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亲是勤劳俭朴的农民。他家仅靠一亩多水田耕作过活,且要缴纳官府的捐税。终年艰苦劳动到头来仍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家境一贫如洗。
  克光因家庭经济困窘,勉强读完小学就辍学在家当“牛官”,青少年时代几乎都是在牛背上度过的。父亲逝世后,家庭的农务活全落在母亲和克光身上。他和母亲长年累月躬耕在田园之中,整天与犁耙打交道,成了一名憨直的农民。
  抗日战争爆发,崖县沦陷前夕,陈国风、林吉进等人奉命回崖四区开展抗日运动,在乐罗村向广大青年宣传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后,克光深受启发与鼓舞,更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崖县。农历2月18日深夜,日寇突然出动重兵包围乐罗村,人们在熟睡中突然听到急剧的枪声,惊恐万状,纷纷往村外跑,日军疯狂地向涌出的人民群众开枪扫射,200多名无辜人民惨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
  敌人的残忍,激起周克光怒火中烧,他置家庭利益于不顾,毅然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他跟随陈明纲、颜斌奔波各地进行抗日宣传,组织少年儿童及学生宣传队在闹市或大庭广众场所,宣传发动群众起来抗日。1940年春,中共乐罗村党支部在中共崖四区工委的指导下,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热衷于日币,贬低国币的现象,进行维持国币宣传,周克光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周克光在抗日救国活动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斗争性强,有民族气节。1940年秋,他同陈昌盛、蔡一民等由陈明纲、颜斌先后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扩大党的抗日骨干力量。
  1941年7月,中共崖四区委正式成立,陈明纲、颜斌被任命为区委委员,党支部工作,主要由周克光、陈昌盛和蔡一民负责。他们几位在乐罗村坚决同陈恩绶(国民党崖四区区长)、潘在才(国民党区分部书记)等反共分子作针锋相对的斗争。还要不断地发展党员扩大党组织力量,又日夜奔忙着动员青年参加武装上前线杀敌。1942年7月,崖四区委班子调整,颜斌任区委书记,林吉进、周克光为委员。此间,正值日、伪、顽三位一体结成反共大联盟向我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进行最残酷的围剿和扫荡,是斗争环境最艰苦、最恶劣的时候。为了反击敌人的围剿和扫荡,县委发出开展“一人一弹”运动的指示,周克光积极响应。他家庭经济困窘,但他想方设法借欠50光洋献上,表现了他对抗日救国大业的一颗虔诚之心。在他的影响下乐罗村的捐献运动成绩甚为可观。家庭较为富裕的党员捐献光洋100元、200元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赞扬。
  1943年秋的一天,崖四区委约定在黑皮坝(球尾灶村移居点)召开区委会议,研究布置三项任务:一发动武装上前线,二继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力量,三继续发动群众捐钱捐物支援前线。区委书记颜斌和周克光在林志超家等待林吉进到齐才开会,不觉被汉奸带领驻九所的日军骑兵包围,在脱围中周克光身负重伤,经努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仅28岁。

知识出处

三亚英魂

《三亚英魂》

本书收录了民主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区乡以上骨干,还有一部分是从民主革命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五六十年如一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历尽千辛万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而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的人民公仆的英雄模范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作平
责任者
周克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