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联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英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065
颗粒名称: 郑联云
其他题名: (1919—1942)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96-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郑联云,1919年出生于海南岛三亚市崖城镇遵道村,是一位积极参加抗日活动的无产阶级战士。他于1937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跟随中共崖县委转移到梅山,开辟抗日根据地。1942年2月被委任为崖一区委委员,7月参加党员骨干学习班。他和黎秀基在白超村开展抗日活动时被汉奸告密,被日军包围,经多次突围未遂,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关键词: 崖县 革命人物 郑联云

内容

郑联云,别名郑虹,1919年出生于海南岛三亚市崖城镇遵道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位勤劳俭朴,忠实厚道的农民,因长年荷负繁重的农务而积劳成疾,不幸早早就离开人世。父亲逝世后,母亲坚贞守节,把联云抚养成人。他家贫如洗,只靠母亲做什工换来微薄钱或是拾稻谷艰辛度日。尽管家境清贫,吃不果腹,但母亲咬紧牙关,立志为人。联云八岁那年母亲省吃俭用把他送入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联云凭借崖县师范学校近家门口,就偷偷报名投考,结果竟被录取,这给他母亲犯了“大愁”,母亲迫不得己左拼右凑,并得到亲戚们的解囊相助,联云始得进入县师范学校读书。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全国的抗日声波震撼着祖国大地。崖县的知识青年,爱国志士组成一支支的抗日宣传队四出宣传,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激发人民群众起来筑起抵抗日寇的长城。崖城地区首先由陈英才、黎茂萱、林庆墀、郑望曾等发动成立“抗日救国后援会”,郑联云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后援会”的活动。联云和同学们还利用漫画、标语、戏剧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群众。陈英才、黎茂萱、林庆墀等在崖城周围的农村创办平民夜校、识字班,郑联云和陈国风、黎秀基等被派去当夜校教员。他们还创办刊物,以此宣传发动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赶走日本侵略者。由于郑联云积极投身抗日活动并表现出色,于1937年底,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夏,中共崖县委领导人民群众跟国民党崖县反动县长何定之、大土豪劣绅黄鼎芬、贪官污吏国民党法院县检察官韩灼华进行斗争。郑联云在这些斗争中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战士的坚定立场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1939年日寇侵略崖县后,郑联云奋然离开自己的家乡和日夜相依为命的老母亲,跟随中共崖县委领导人叶云夫、陈英才、黎茂萱转移到梅山,开辟抗日根据地。他迂迴在梅山和崖城周围的水南、大旦、西园以及保平、港门之间,宣传发动群众抗日救国,组织群众破坏敌人的交通设施,还发动群众捐钱献枪组织抗日武装。
  1942年2月,郑联云被委任为崖一区委委员。7月,县委在梅山光头岭举办党员骨干学习班,郑联云被派去参加学习。郑联云在学习班里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孜孜不倦地阅读革命理论。他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坚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讲话》。他把20多万字的《政治经济学讲话》这本书,从第一章到第十五章认真地手抄下来,随身携带有空就学。可见他对马列主义的坚信不疑,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可贵精神。
  1942年夏,郑联云和黎秀基在白超村开展抗日活动,发动青年参加部队上前线时,被汉奸告密。驻崖城的日军派兵包围白超村,郑联云和黎秀基经多次突围未遂,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4岁。

知识出处

三亚英魂

《三亚英魂》

本书收录了民主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区乡以上骨干,还有一部分是从民主革命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五六十年如一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历尽千辛万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而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的人民公仆的英雄模范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作平
责任者
郑联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