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英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059
颗粒名称: 陈世德
其他题名: (1908—1941)
分类号: K827
页数: 7
页码: 65-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世德是海南崖县莺歌海村一位贫苦渔民家庭的青年,曾与反动民团作不懈的斗争,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多次打击敌人,保护人民。在抗战期间,他率领游击队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政治主张,打击日军,配合梅山、莺歌海党组织和民兵不断地打击敌人。
关键词: 崖县 革命人物 陈世德

内容

陈世德是原崖县(今乐东县)莺歌海村人,190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7岁进入本村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他赋性憨直,意志刚毅,对国民党剥削和勒索渔民、盐民的罪恶行为,疾恶如仇,曾同村中肝胆相照的陈文光等青年联合起来同反动民团正副团长吴多堂、方永和等作不懈的斗争。故群众称他和陈文光、陈兴武、陈善福、陈吴惠为“陈家五虎”。
  1929年底,林克泽从西路来到莺歌海、佛罗地区以缝纫为职业做掩护进行革命活动。不久,克泽便与革命低潮时从琼山疏散到这些地区的共产党员陈忠、王国良、陈名楹等接上了联系。1930年春,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林克泽、陈忠等积极筹划成立中共莺歌海党支部,第一批发展了陈世德、陈文光等11名中国共产党员。
  党组织建立之后,以党员为骨干建立红军游击队,陈文光任队长,陈世德任副队长。1931年春节期间,国民党地方民团团长、大奸商周德辉到莺歌海收帐,莺歌海党支部策划陈文光、陈世德等利用国民党县长的公文纸写逮捕令,以周德辉走私漏税为由,把他抓起来,罚他交出八百光洋,买一批武器,武装了队伍。抓了周德辉,激怒了国民党崖县县长王鸣亚。一天夜里,王鸣亚派遣他的大队长冯增全带兵到莺歌海搜捕.把陈文光、陈世德、李祖生、李妚赤包围在陈文光家里。陈世德、陈文光在敌众我寡的困境下,临危不惧,在林克泽的组织指挥下,内外配合进行英勇反击,胜利突围。过后不久,王鸣亚为了报复便指使莺歌海反动民团团长吴多堂和副团长方永和纵火烧毁陈文光的家。为了镇压敌人的嚣张气焰,陈文光、陈世德多次带领红军游击队攻击吴多堂民团,使得吴多堂、方永和不敢轻举妄动。
  1931年初,陈文光、陈世德带领游击队在黄流、莺歌海、佛罗一带活动。一天,抱由恶霸王哪统窜来黄流,被游击队抓住,要他交出十万光洋,六支驳壳枪,可他拖了很久交不出来,王鸣亚闻讯,派遣大帮人马到黄流关公庙包围游击队。陈文光、陈世德率队奋力抵抗,冲出包围圈,把队伍撤到丹村、佛罗,以金鸡岭为据点,继续开展活动。
  1932年底,陵崖苏区仲田岭根据地遭受敌人严重摧残,县委主要领导不幸牺牲,县委机关和部分红军转移到崖西同陈文光、陈世德带领的红军游击队等武装组织编成“红军五连”。陈文光任连长,陈世德任副连长,林豪任指导员。红五连据点主要设在尖峰岭的金鸡峰。红五连组建后,先后打击丹村港吴多堂反动民团和偷袭王鸣亚在望楼港的走私船均取得胜利。
  1933年冬,形势极端恶化,为了保存力量,县委决定把队伍化整为零,寻找各种职业做掩护伺机再战。县委负责人张开泰等借来一些钱到新街租一块盐田,让部分人干起晒盐的活计。陈世德和他的老婆到板桥镇去做小贩,到此革命陷入低潮。
  1936年冬,中共西南临委派刘秋菊、林茂松来崖县恢复工作。他们在角头村召集吴秉明、陈英才、何绍尧、何赤、陈世德等再次传达“八一宣言”精神,指派陈世德、吴秉明、何绍尧着手恢复武装,开展武装游击战。从此,陈世德又在莺歌海地区合同陈俊士、符淑谦等组织起一支几十人的武装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俊士、符淑谦离开莺歌海。这支游击队全由陈世德和李大和领导,陈世德一边宣传发动青年参加游击队,扩大武装力量,一边和李大和、张开芳组建“莺歌海抗日后援会”不断地深入各乡村宣传党的抗日政治主张。
  陈世德带领的抗日游击队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至1939年秋止,已发展到一百多人,分成三个小队。日寇入侵崖县之后,这支抗日游击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处处打击敌人,保护人民。1939年6月20日,日军进驻黄流,陈世德和陈曼夫的抗日游击队,在黄流附近的木头园(新荣村)公路伏击,当场击毙日军小队长江波沪和数名士兵,震撼全崖县。日军进入黄流后,陈世德又偕同陈曼夫一起率领抗日武装在群众的配合下包围日军黄流据点三天三夜,使日寇受到一大震慑。
  1939年底,中共崖县委为了加强对武装队伍的领导,对陈世德中队进行调整充实,任陈世德为中队长,孙珠江为副中队长,陈国风为指导员,李大和为副指导员。
  1940年初,陈世德带领抗日游击队,一直游戈在莺歌海与梅山之间,配合梅山、莺歌海党组织和民兵不断地打击敌人。当时,驻在山脚村后的国民党崖四区区署,经常派兵窜入梅山地区进行扰乱,抢劫民财、民物,奸污妇女。一天,有数名国民党兵又窜入梅联扰乱,县委书记叶云夫获报立即通知陈世德率队前来歼之。当晚七时,陈世德、李大和带领武装队伍赶到梅联,大约十点钟左右,陈世德带队到海滩上,把喝得酩酊大醉酣睡的国民党兵一个个捆押上船,运到海里沉死。从此,王鸣亚、陈恩绶处处找借口与我们搞磨擦,破坏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活动。在陈世德部队里的国民党右派分子陈俄双、王良贤、邢贻炳等同王鸣亚暗中勾结策谋消灭陈世德领导的这支抗日队伍。1940年5月间,王鸣亚、李尚棻借整编部队发给枪支弹药、军饷为名,命令陈世德把队伍拉去抱善抗日指挥部。部队一到就通知陈世德、周关仁等几名骨干去开会,当即把陈世德、周关仁、陈秋仁、王良豪等四人扣押起来。此间,王鸣亚早已暗地里布置国民党兵到陈世德部队以帮助擦枪、喝水为由,从而收缴了陈世德部队的全部枪支,制造了“抱善事件”。
  “抱善事件”后,陈世德奋然带领一批人,去参加琼纵第三支队。不久部队派陈世德回崖县发动武装,他回到感恩县的双沟村,崖县委决定从望楼港派船去接他,但因驶船的同志误了开船时间,不能按预定时间接回陈世德,造成陈世德在双沟村被敌围捕。陈世德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时年33岁。
  陈世德是党的好儿子,他的勇敢坚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萦回在人们的心中。

知识出处

三亚英魂

《三亚英魂》

本书收录了民主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区乡以上骨干,还有一部分是从民主革命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五六十年如一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历尽千辛万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而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的人民公仆的英雄模范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作平
责任者
陈世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