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革命人物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035
颗粒名称: 七画
分类号: K820.866
页数: 107
页码: 78-184
摘要: 本文收录了三亚市七画姓氏的革命人物传略。
关键词: 三亚市 革命人物 人物传略

内容

麦才富(1909—1928) 海南崖县三区椰子园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3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7月在保亭县战斗中牺牲。
  麦元委(1900—1939) 曾用名麦文和。海南崖县三区椰子园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5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39年7月在崖县指排山战斗中牺牲。
  麦亚黎(1900—1928) 曾用名亚黎子。海南崖县三区下市头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6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4月在藤桥溪坡战斗中牺牲。
  麦宏恩(1899—1927) 字子佩,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父启哲,母陈氏。父母生下宏恩和妹福居,次弟宏辉、次妹爱居系继母曹氏所生。宏恩中学毕业后和尹二秀结婚,生下一男孩,仅几个月不幸夭折,没有后嗣。
  启哲先生读过崖县单级师范,有文化知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家庭的哺育下,宏恩自小爱好读书,秉性谦和,温文寡言,敬老爱幼,学习很勤奋,经常独自读书到深夜,学业成绩优秀。他先入保平初级小学读书,再到崖县立一高小学就读,接着考上琼崖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取广州国民大学。麦宏恩在国民大学读书期间,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参加了共产党,工作积极,被选当学生会主席。麦宏恩家庭经济困难,不能维持正常上学。他在国民大学读了一年后,就返回家乡港门五高小学任教一学期积蓄些钱,又返大学继读。第二次回崖城一高小学任教一学期,1927年春再返大学就读。就是将要毕业的那个学期。他返校不久,国民党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4月15日在广州进行大肆捕杀共产党员
  和革命分子。这时,麦宏恩也被捕入狱,经受三个多月(1927年4月至7月)的狱中折磨后不幸被害,牺牲时年二十八岁。
  麦宏恩是早期的共产党员,崖县第一个党支部——崖城东南支部的创建人之一。麦宏恩在广州读书期间,就同崖县去广州读书的陈英才(陈起贤、崖城人)、陈世训(崖城人)、黎茂萱(崖城人)等,分别在各个学校参加党组织。他接受党的任务,从1925年起,利用回乡任教员和假期回乡的机会,伴同陈英才、陈世训、黎茂萱等成立共产党小组,陈英才任组长,进行革命活动。他们在保平、港门、崖城等一带乡村举办平民学校,发动男女老幼进夜校学习文化知识;演白话剧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党组织。1926年7月,在党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在崖城一高小学秘密建立崖县第一个党支部——东南支部。同年秋,成为崖县农民协会的首任负责人。
  麦宏恩在保平、港门亲自培养何绍尧、李福崇、吴金琪、吴秉明、何赤等一批进步青年,发展了一些党员,组建了保平党支部和港门党支部。他
  在保平、港门办平民夜校,组织农会,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压迫剥削,反对苛捐杂税,反对高利贷和进行减租减息的斗争,声势甚为浩大。保平、港门在麦宏恩的直接领导和陈善县长(陈善是文昌人,国民党左派,思想进步,倾向革命,经常夜里独自到麦宏恩家和麦宏恩交谈组织农会,办夜校问题)的支持下,农会搞得有声有色。他们以保平书院(地址:石桥文昌庙)为集中点开展活动,发动群众抓了陈鸿策、麦上位等几个土豪劣绅戴高帽游街,震慑了反动势力。保平农会还发动农会会员在铁土塘左侧开垦一块古老墓山进行生产,收入几千斤谷子,作为农会活动经费。后来这块地被称为“保平农会革命公园”。
  麦宏恩被捕入狱后,得知国民党反动派一定对他下毒手。他在狱中写了最后一封家书,告慰父母亲人,并以铿锵的誓言“人生必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生有轻于鸿毛……以革命之血换得自由之花,死得其所”。阐明了一个共产主义者应有的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伟大的抱负、崇高的品德和献身精神。他无愧是一位受人崇敬的革命先驱。
  麦贵琼(1916—1946) 海南崖县三区龙江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2年3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独立纵队战士。1946年7月在琼海县石壁战斗中牺牲。
  麦家瑞(1922—1942) 海南崖县一区起元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0年3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1942年11月在崖城执行任务时被捕后遭杀害。
  麦鸿魁(1919—1942)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2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1942年10月在崖县黑眉岭战斗中牺牲。
  麦德兴(1929—1949)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44年6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独立纵队战士,1949年8月在保亭县加茂战斗中牺牲。
  苏木贵(1910—1942)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2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同年12月在那大战斗中牺牲。
  苏仁春(1914—1948) 曾用名苏亚昌。海南崖县三区坡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4年12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纵队。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琼崖纵队战士。1948年11月在东方县八所战斗中牺牲。
  苏亚文(1929—1949) 海南崖县三区南头岭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3年4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琼崖纵队第三支队班长。1949年10月在后海岭敌机轰炸中牺牲。
  苏亚石(1901—1944) 海南崖县三区南头岭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10月参加琼崖工农革命军。抗日战争时期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排长。1944年4月在藤桥战斗中牺牲。
  苏亚兴(1912—1946) 海南崖县三区坡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4年8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独立纵队战士。1946年6月在定安县战斗中牺牲。
  苏亚桑(1928—1950) 曾用名苏亚壮。海南
  崖县那受村(今属三亚市天涯镇)人。黎族。1949年3月参加解放军琼崖纵队第五团,后任五团班长。1950年1月在昌江县东号公路战斗中牺牲。
  苏亚福(1929—1948) 海南崖县二区槟榔村(今属三亚市凤凰镇)人。1948年4月参加解放军琼崖纵队。同年12月在乐东县九所战斗中牺牲。
  苏定贤(1922—1942) 海南崖县一区起晨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41年10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1942年12月在白沙县战斗中牺牲。
  苏其昌(1927—1946) 海南崖县三区顶未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3年4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独立纵队战士。1946年10月在昌江县战斗中牺牲。
  苏活民(1905—1942) 曾用名苏宣帮。海南崖县一区西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27年4月在广州参加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崖城区党支部书记。1942年6月在崖城被捕后遭杀害。
  苏宣兴(1925—1943)曾用名苏定兴。海南
  崖县一区港门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2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为第二支队战士。1943年3月在澄迈县六区新街墟战斗中牺牲。
  李川帮(1918—1948) 曾用名李老福。海南崖县三区龙楼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38年4月参加琼崖红军游击队。曾任琼崖纵队第三支队连长。1948年7月在陵水县被捕入狱,后遭杀害于崖城。
  李月白(1926—1949) 女。海南崖县一区城东起元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9年1月参加琼崖纵队。同年9月在乐东县战斗中牺牲。
  李正统(1902—1942)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39年4月参加地下工作,曾任中共崖城区总支组织委员。1942年11月在保港头灶村被捕后遭杀害。
  李世关(1899—1928) 海南崖县三区田尾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3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2月在仲田岭战斗中牺牲。
  李世昌(1899—1928) 海南崖县三区田尾村
  (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5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4月在保亭县被捕,后在林旺洪李村遭杀害。
  李世录(1900—1927) 曾用名李世泉。海南崖县三区田尾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6年5月参加农民自卫军。1927年7月加入琼崖讨逆革命军。同年在保亭县被捕,后在林旺洪李村遭杀害。
  李永俊(1907—1928) 曾用名李亚二。海南崖县三区旧市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10月参加琼崖工农革命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3月在藤桥赤田走马村被捕后遭杀害。
  李亚邦(1915—1927) 海南崖县三区新街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2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为琼崖工农革命军。1927年12月在保亭县战斗中牺牲。
  李亚明(1920—1946) 海南崖县三区上园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4年12月参加琼崖独立纵队。1946年11月在崖县田独大茅战斗
  中牺牲。
  李有才(1927—1950) 海南崖县三区田尾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8年1月参加崖县常备队,为保南中队战士。1950年3月在荔枝沟罗蓬村被捕后遭杀害。
  李光灿(1886—1928) 曾用名李光烂。海南崖县三区下市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7年10月参加琼崖工农革命军,后任崖县赤卫队第一排排长。1928年4月在藤桥被捕后遭杀害。
  李廷秀(1910—1943)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11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1943年10月在那大战斗中牺牲。
  李茂文(1898—1928) 海南崖县三区岭头坡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同胞兄弟3人,胞兄李茂秀,胞弟李茂松,李茂文排行第二,3人同时参加革命,后来同时被敌人杀害。李茂文9岁开始进龙楼小学读书。1917年与风塘村蒙玉娟结婚,第二年生下男孩李关诚。茂文1922年考入崖城县立一高小学就读,他个性
  坚强,作风严谨,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颇孚众望。
  “五四”运动像一声春雷,震撼了祖国大地,也促进了琼崖人民的新觉醒。李茂文在崖城读书期间曾受到进步教师的引导,阅读了许多革命刊物,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2年崖县爱国学生发动各阶层人民,反对日本商人勾结琼崖奸商以合营为名,设立“实业公司”,开挖我西沙群岛磷矿,窃取我资源的斗争,李茂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深恶痛绝。他在崖城一高小学校里因思想进步,革命性强,被选为学生会主席。他和袁岐松等领导一批进步青年学生宣传民主,破除迷信,树立新风。他们列队到神庙毁神像(打公),砸花桥,剪辫子,宣传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在进行反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他的右手被打伤曾回家治疗一段时间。
  1923年李茂文以优秀成绩考入省立十三中学读书。翌年,嘉积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课之后,他结识了该校领导雷永铨、符世梁,进一步受到马列主义的教育,明确了革命方向,坚定了走革命道路
  的信念。1925年10月,十三中学生联合会成立,李茂文当选为学生会主席。他经常带领同学们走出校门,奔向嘉积街头演讲宣传,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在雷永铨、符世梁的指导下,李茂文同十三中学的进步学生陈振亚、王铭业、符廷燕、姜国英、朱运勋等一道,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成为嘉积地区学生运动和工人的领袖之一。他积极带领同学们闹学潮,反对和驱逐反动校长张韬,结果获得胜利。他还组织和带领工人同反动派开展斗争,为此,嘉积工人组织每月支持他三、四十元生活费。1926年初,由雷永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李茂文在嘉积十三中学读书期间,崖县地区的农民运动在陈英才、麦宏恩、黎茂萱、陈世训的领导下已蓬勃发展起来,藤桥地区也相应掀起。李茂文常常利用假期回乡时间,同张开泰、陈保甲、占行城等在藤桥地区的风塘、洪李、军田村开展农民运动。为了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崖县农民协会把张开泰、占行城、陈保甲三人推荐去嘉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他们与李茂文同志在嘉积朝夕
  相处,共研国事。
  1927年4月22日,琼崖国民党反动派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在此危急之际,嘉积仲恺农工学校党组织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动员学员转移回农村坚持革命斗争。这时李茂文跟随琼崖党的组织撤到农村。6月,为了加强琼崖革命斗争的领导,省委派扬善集回琼崖,在乐会四区宝堆村祖祠召开地委紧急会议,李茂文列席了会议。会后不久,特委常委陈垂斌(崖县人)被特委指派为特派员回到陵水、崖县指导工作,李茂文作为党代表和张良栋奉命回藤桥进行革命活动。10月,成立中共崖县三区委员会,张良栋被选当区委书记,张开泰、陈保甲、占行城、王植三等为委员。一天,崖三区委在军田村外召开干部会议,会上张良栋做形势报告,李茂文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决定组织武装暴动,接着李茂文又到崖城向陈英才传达“八七”会议精神。
  11月,为准备藤桥地区暴动,李茂文指示张开泰利用与红土坎盐田实业团团长陈大裕的亲戚关系,派8名农会骨干分子潜入实业团当盐警,做内
  应夺取了敌人步枪12支。接着,李茂文与张良栋等领导农军100多人,兵分两路到椰子园和龙家坡村处决土豪恶霸、反动民团团长龙鸿标和朱仕拨,后挥兵回到藤桥市包围国民党警察署。警察署长闻风丧胆,于夜趁黑逃跑,反动商团团长也偷偷跑掉。不久他们配合南征天涯海角的东路工农革命军,消灭藤桥市商团,总共缴获50多支步枪,成立起一个90余人的工农革命军补充连。
  12月初,成立崖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崖县三区苏维埃政府,李茂文当选为主席。区苏维埃政府的金字招牌高高地挂在原国民党警察署门口。两侧贴着“忍不住双层压迫,不要紧一颗头颅”的对联。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区农会、区妇委会、区共青团、区赤卫队也相继成立。红色政权成立后,公开行政,没收藤桥市几家反动奸商的财物,把没收来的布料、百货廉价出售给贫苦农民,还及时办起消费合作社,供应人民生活日用品。藤桥地区的农民协会在苏维埃政府主席李茂文等的领导下,实行减租退押、烧田契、毁书约、平田界,抓土豪劣绅、地主恶霸挂牌游行,召开公审大
  会枪决大地主恶霸、反动民团头子陈鸿存。
  1928年1月,在特委常委、特派员陈垂斌的指导下,在藤桥建立中共崖县委,李茂文任县委书记,在县委的领导下,革命工作更加蓬勃发展。1928年1月中旬,李茂文、张良栋、张开泰等率领补充连和农民武装2000余人,在东路工农革命军总指挥徐成章的统领下,浩浩荡荡向三亚进发。王鸣亚的反动民团在我军的勇猛攻击下,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我军占领三亚后的第三天,正准备乘胜向西挺进,攻取国民党崖县城时,一连接到特委发来三封急信,令其回师东上,配合第二营进攻万宁县城。工农革命军东调时,仅留下两个班由张开泰带领,配合农军和赤卫队保卫崖三区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
  崖县反动头子王鸣亚趁我工农革命军东调、藤桥革命力量薄弱之机,纠集匪兵二、三千人向藤桥反扑,我们发动群众配合武装力量与敌同旋。3月初,特委成立攻崖指挥部,谢育才参谋长和王文源带领红军第一营一个连抵达藤桥。王鸣亚闻讯又调集人马从四面八方向藤桥进犯,以地主分子
  蒙燕章等领路,窜入我后方仲田岭、走马园夺取炮台,同时伪装10余只船突破我海上防线,断绝我海上交通,把藤桥市紧紧包围起来。李茂文、张良栋、谢育才等率领红军和民众奋起抵抗,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我军民同敌激战了12个昼夜,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撤出藤桥。
  李茂文、张育栋、陈可源带领100多名指战员向保亭山区撤退,于3月19日抵达保亭营(今保亭县城驻地)。在内无粮弹、外无救兵境遇下,只得向王昭夷求援(王系保亭黎族首领)。王昭夷伪装同情,满口答应马上送来粮食,但暗地里却和王鸣亚勾结并串通符学清(保亭黎头)狠狈为奸,共谋设计消灭我军的陷阱,诡称邀请我党政军领导同志赴宴,午宴返回营地,走到七弓河畔便被王昭夷、符学清布设伏兵突然袭击,李茂文、张良栋、陈可源等同志当即殉难,李茂文时年30岁。随后,李茂文全家被捕,房屋被烧,财产被劫。兄茂秀、弟茂松也相继牺牲。
  李茂松(1905—1928) 海南崖县三区岭头坡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是李茂文烈士的胞
  弟。他从小聪明好学,少年进入崖县龙楼小学读书。1927年春考进崖县中学(校址:崖城)。他有多种爱好和特长,对文艺很感兴趣,喜欢写作、演讲,善于搞宣传工作,并且为人正直善良,品德高尚,在青年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到崖县中学读书后,受崖城地下党组织的教育,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加上受到他的胞兄李茂文的影响,思想进步,在崖县中学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茂文的亲密战友张开泰、陈保甲、占行城等从仲恺农工学校转回崖县藤桥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成立党团组织、发展党团员、组织农会和农民自卫军;创办平民学校,宣传革命道理。此时,李茂松满腔热忱在军田村平民学校当教员(党支部书记曹必敬担任校长),一边进行识字教育,一边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向广大青年和农民灌输革命道理,教唱《国际歌》和其他革命歌曲,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反帝反封建打倒土豪劣绅,实行人人平等,男女平等,特别反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
  1927年10月,琼崖特委派李茂松的胞兄李茂文和张良栋回到藤桥,李茂文为党代表,指导建立崖三区委,张良栋为书记。接着在军田村外召开干部会议,张良栋作形势报告,李茂文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决定组织武装暴动。12月起义胜利,推翻国民党崖三区警察署,缴获商团武器,成立工农革命军补充连,成立区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区农会、区妇委会、共青团委、少锋童子团等组织。李茂松任共青团崖三区委书记。随着形势发展,1928年1月,在特委常委、特派员陈垂斌的指导下,在藤桥建立中共崖县委,李茂文当选为县委书记,张良栋当副书记,并建立共青团崖县委,杨善廷当书记,李茂松当委员。
  1928年3月中旬藤桥起义失利,“保亭营事件”发生,李茂松被捕押到崖城监狱禁闭。其母亲、爱人、嫂嫂等全家人同时落入虎口,在狱中受尽摧残。李茂松经受1个月的狱中折磨后,于4月26日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李茂松赴刑场时,冲到监狱窗口嘱咐亲人“要跟共产党走,坚持革命到底”。走上街头大义凛
  然,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就义前高唱《国际歌》,慷慨激昂,气贯乾坤。围观群众无不为我革命英雄的壮烈牺牲潸然泪下。崖城地下党组织为了悼念李茂松同志,连夜作诗张贴到城墙上:“为党捐躯赴刑场,怒目冷对敌刀枪,杀身成仁何足惜,丹心留与日争光”。
  李润福(1916—1941) 曾用名李引安。海南崖县一区遵道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36年7月参加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为崖城区民主政府办事员。1941年9月在雅亮大练村被捕后遭杀害。
  杨进丰(1909—1929) 海南崖县三区东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4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9年12月在仲田岭战斗中牺牲。
  杨炳奇(1879—1929) 海南崖县三区大灶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4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为崖县赤卫队战士。1929年12月在龙江村战斗中牺牲。
  杨桂开(1900—1928) 曾用名杨生发。海南
  崖县三区市头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4月参加藤桥区苏维埃政府工作,任藤桥区苏维埃政府委员。1928年12月在保亭县被捕后遭杀害于藤桥。
  甫文光(1887—1927) 曾用名甫文福。海南崖县三区新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6年12月参加农民自卫军。1927年5月在陵水县被捕后遭杀害。
  肖仁达(1901—1932) 海南崖县三区下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8年11月参加琼崖工农红军,曾任红军独立师班长。1932年7月在藤桥战斗中牺牲。
  肖仕达(1905—1928) 曾用名肖亚发。海南崖县三区分界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11月参加琼崖工农革命军,后转为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2月在藤桥赤田走马园村被捕后遭杀害。
  肖起秀(1925—1949) 女。海南崖县一区水南二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47年7月参加解放军琼崖纵队。1949年2月在乐东
  县战斗中牺牲。
  吴西(1915—1948) 曾用名吴什用。海南崖县一区梅东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40年4月到琼崖抗日公学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琼崖纵队南进队指导员。1948年6月在梅山石沟溪战斗中牺牲。
  吴运生(1897—1928) 海南崖县三区新街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5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任琼崖工农红军爆破队队长。1928年9月在万宁县大茂村被捕后遭杀害。
  吴时凤(1909—1930) 海南崖县三区港尾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8年4月参加琼崖工农红军。1930年在琼崖红军独立师当战士。同年在定安县战斗中牺牲。
  吴家佑(1907—1944)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1年4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1944年3月在儋县战斗中牺牲。
  吴家鹤(1908—1928) 海南崖县三区新街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5月参加农民
  自卫军。1928年3月在陵水县提蒙马村战斗中牺牲。
  吴乾光(1914—1945) 曾用名吴亚光。海南崖县一区城东起元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
  共青团员。1940年2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后任海南军械厂主任。1945年7月在那大战斗中牺牲。
  吴锡安(1915—1947) 海南崖县一区城东起元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40年3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后任琼崖纵队班长。1947年在白沙县战斗中牺牲。
  何庆光(1920—1943) 海南崖县一区梅西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42年4月参加崖县抗日武装常备队,为驳壳班战士。1943年5月在乐东县新丰村战斗中牺牲。
  何赤(1904—1990) 原名何应圣,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何赤赋性憨厚,待人虔诚,心地善良,勤奋好学,办事严谨。八岁进入本村私塾念书,1914年(民国三年)保平私塾改为国民初级小学,废除八股文章,教新文化,
  何赤进入国民初级小学又从头读起,1918年毕业
  于保平国民初级小学。1919年考入崖城一高小学
  就读,这时正值“五·四”运动时期,各个学校的学
  生都被“五·四”运动的波涛所推动,纷纷卷入“五·
  四”运动的洪流。1922年,何赤在学生会的带领
  下,积极参加破除迷信,毁神像、神庙和剪辫子的
  活动。1923年何赤高小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拮据
  不能进入中学,只好转进保平书院举办的“国文专
  修班”实习初中课程。1925年麦宏恩(保平人,在
  广州国民大学读书参加共产党)曾利用假期或休
  学回家的机会进行革命活动,他先后同共产党员
  陈英才、陈世训、黎茂萱等在左派县长陈善的支持
  下,筹办国民党崖县党部和县农民协会,并举办农
  运骨干学习班,大力培养乡村农运骨干,发展农民
  协会。1926年,保平村农民协会成立,何绍尧被选
  为主席,李福崇为副主席,何赤、李福海等为委员。
  在保平书院校长徐国魁和教员陈学熙的支持下,
  农民协会办起平民学校,让无钱上学的农民子弟
  免费入学读书,积极发动妇女进入识字班学习。
  把男子编成文化班,妇女编成识字班,分别授予政
  治理论及文化知识,教唱革命歌曲。何赤在识字班里担任教员。保平农民协会发动会员在铁土塘左侧开垦一快古老墓山进行生产收入,做为农会活动经费。在开发铁土塘荒山时,被村里的一名风水先生何应星阻止说:“砍何姓的墓山犯七煞,会使何姓损财败丁”,何绍尧、何赤等发动农民向神棍开展激烈的斗争取得胜利。在清理祠堂账目和开展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中,他们抓了土豪劣绅陈鸿策、麦上位等戴高帽游街。何赤等带领农民游行队伍沿途高呼“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等口号。由于何赤思想进步、斗争性强,1927年春,由麦宏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0月,何赤满怀革命豪情偕同村中青年周永章奔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分在叶挺领导的陆军教导团训练。12月11日,何赤参加了震撼中外的广州起义。起义军占领广州后受到国民党张发奎联合李福林、薛岳等勾结英、法、日帝国主义军队及英、美、德、日等帝国主义军舰大反扑,起义军英勇奋战,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起义军被
  迫撤退到海丰县,后在海丰县委的安排下,何赤等一批不懂粤语的外地学员被用帆船送过香港,后又由香港辗转回海南。1928年3月,何赤在组织的安排下,从香港安全返回崖县,继续他的革命生涯。何赤回到家乡,正值崖县反动分子王鸣亚大举进剿藤桥地区的共产党。他按照党的指示,暂时隐蔽下来,待机开展革命活动。
  在革命低潮时从琼山县疏散到崖县西部地区,寻找职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林克泽,1930年春同崖县东部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受其指示,在莺歌海建立党组织后,按照上级的指示到崖城、港门、保平恢复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斗争活动。他将港门的党员吴秉明、吴金琪、王毓桂,保平村的党员何绍尧、何赤、李福崇,临高的党员罗家仁等恢复为一个党支部(保港支部)吴秉明任书记。为了联结被国民党监禁在崖城监狱的共产党员李福海、吴鸿运以及林吉祥等进行狱中斗争。1931年党组织派何赤为秘密联络员,借探监为名经常到崖城监狱及时传达党的指示。1935年春,崖城东南党支部恢复后,崖县革命
  斗争形势有了好转,于是,党组织派何绍尧任港门五高小学校长,何赤任庶务。他们以五高小学校为阵地开展革命活动。何绍尧、何赤在小学里成立学生会和读报会,把郭沫若编写的《抗日周报》和各种进步的抗日宣传刊物给学生阅读,启发学生们的爱国心和民族义气。1936年冬,陈世德带领特委特派员刘秋菊、林茂松到保平找何赤、黎茂萱,经过大家研究决定以梅山角头为刘、林立足点,以酿酒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何赤等为其筹备酿酒工具、原料,有时将打没得来的物品维持他们的生活。从此何赤、黎茂萱等经常到梅山角头村同刘秋菊、林茂松联系,接受任务。他们以梅山女婿的身份在这里进行抗日活动,物色党员对象,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年底,何赤、黎茂萱吸收孙维青、黎光宗、孙毓鸿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初,成立中共梅东党支部,孙维青任支部书记。抗日战争爆发,中共崖县委书记叶云夫在琼崖局势严峻,榆林、三亚岌岌可危的时候来到保平村,向何绍尧等通报情况并召开港门、保平支部会议,组织党员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启发广大青年做好
  抗日斗争的思想准备。1939年2月14日午夜日军侵占榆林、三亚,15日占领崖县城,3月底,崖县全境沦陷。中共崖县委成员叶云夫、陈英才、黎茂萱和何赤、何绍尧都先后到梅山,以梅山为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活动。1940年开始,中共崖县委领导班子调整,何赤任宣传委员。何赤、何绍尧在保平地区利用回乡青年学生为骨干,在村东边租庙创办平民学校。挑选张运儒、张运定、苏盛豪等任教员。教政治、教文化、教革命歌曲,借此启迪农民群众增强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决心。还组织起农会、妇救会、青抗会和儿童团组织,挑选一批年青力壮、富有胆略的青年组织抗日破坏队,破坏日寇的公路、桥梁。这些青年后来都相争参加武装上前线,为民族的生存,为人民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1年,何赤改任县委组织部长,时值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成立,兵员缺乏,上级党组织派陈永泰、陈嘉光来崖县联系发动武装扩充三支队。叶云夫、何赤、何绍尧、林庆墀等发动了二十多名青年携带武器参加三支队。在三支队奉命向
  东转移时,何赤被派往三支队作为崖县委代表,配合部队完成转移任务。1942年,日寇、汉奸加紧勾结摧残共产党,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何赤的妻子被日寇残酷杀害。我党组织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派何赤、林庆墀带领驳壳班的林庆湖等人潜入崖城、保平,虎口拔牙,锄掉死心塌地为敌效劳、危害革命、践踏人民的崖城大汉奸黄鼎芬和保平村勾敌通奸的国民党区长周天章及地霸、汉奸周佩武等,给日寇很大的震慑。
  1943年5月,为了斗争的需要,在黑楣岭成立崖感办事处,在崖感办事处的经营下,黑楣岭成了抗日根据地。十月,崖县委改为崖县区委,何赤担任宣传部长,曾驻崖感办事处。一次,林庆墀和何赤率领崖感办事处的武装——震南队和西南团、西北团的武装民兵前往攻打老郑村的国民党第五区署。行动计划被奸细告密,当队伍行到感恩三区产后村时,便遭到日军伏击。林庆墀不幸左脚负伤,不能动弹。在这紧急关头,何赤当机立断,命令警卫员将林庆墀背走,他本人率领队伍向相反的方向撤退,边撤边打,把敌人吸引过来,林庆
  墀安全脱险,何赤也无恙。
  1944年6月,崖县区区委书记陶文光牺牲后,何赤任区委书记。为了坚持团结、持久抗战和反“蚕食”反“扫荡”的斗争,上级党组织决定建立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1月,成立崖县区署,何赤改任崖县区署区长。此间,何赤又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入在山区和沿海平原地区施行政令,筹款筹粮,支援前线,发动青年参军参战。1945年冬,土伦地区的黎族上层分子麦亚尚等人在敌人的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骗下,制造“土伦事件”,何赤在“土伦事件”中临危不惧,机智勇敢,逃出虎口回到昌感崖联合县委,后不久被调去琼山定安边区任区委书记兼区长。1946年8月,又服从党的需要回到昌感县第三区任副区长,1947年8月调回崖县任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在任期间,他不辞劳苦对崖县边区党组织的发展和政权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8年3月,林庆墀任崖县县委书记兼任县长,何赤继任县委委员兼财政科长。他经常同林庆墀、陈明纲走村串乡集款筹粮支援前线,并积极
  参与开展动武竟赛,发动青年参军。1948年5月,为营救被国民党监禁在崖城监狱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县委多次派他到崖城侦察地形,绘画地图,后又同林庆墀向导部队攻打崖城监狱,解救了一百多名被监禁的同志和家属。
  1949年农历五月初,琼纵部队发动九所战役,何赤肩负保障部队生活的重任,他废寝忘餐,深入各区乡集款筹粮,组织菜、肉物资及时供应。他还配合乡村党组织奔走各乡村,组织救护队、担架队、运输队,随时满足部队的需要。1949年7月,何赤回到保平村,当地党组织汇报保平村驻有一个国民党重机排,根据情况分析,消灭该排敌兵较为容易,他立即将情况报告县委,并亲自给琼纵五总五团送情报。五团接到情报后派出侦察员前往实地侦察。7月23日,五团团长刘英豪派出一个主力营前往保平村,经过一场激战,消灭了该敌重机排,缴获重机枪二挺,冲锋枪二支,步枪十多支。
  1949年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崖县委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党组织,大力动员武装上前线,发动群众购买解放公债,筹集粮食迎接解放海南。
  此时,何赤负责在兵戒森严的敌占区和艰苦困难
  的山区,协助乡村干部做好迎接大军解放海南的
  各项准备工作。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人们高
  唱凯歌。崖县委、县政府移驻崖城,发布命令,安
  抚民众,稳定社会秩序,施行政令,开展政治、经
  济、生活等各项工作。何赤在发展财政、经济、税
  务、银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50年7月后,
  成立崖县人民法院,何赤被调任法院院长。在清
  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分子和土地改革等运动中,他
  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徇私枉法,不姑息养奸,该
  杀的杀,该判的判。1954年11月,何赤被派去华
  南分局党校学习,结束后返回崖县任县委第三书
  记兼县长。1955年5月,调到自治州工业部任第
  一副部长,1958年12月,服从党组织安排,又重返
  崖县任副县长,1962年因患病在农村疗养,1967年
  办理退休,1984年改为离休,享受地专级待遇。
  1990年11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86岁。
  在何赤同志的悼念仪式上悬挂着:“党龄逾六十,
  黄花岗上留足迹,崖州唯一杰;奉献只一生,廉洁
  为民今辈最,中原垂丹青”的挽联。概括了何赤同
  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生,廉洁奉公不徇私利的一生。
  何绍尧(1908—1941) 又名何强,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父亲是位勤劳俭朴的农民。绍尧自幼赋性憨直,才思敏锐。七岁进入本村国民初级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港门五高小学。“五·四”运动后,外出广州、海口等地读书的崖县进步青年,如陈垂斌、陈英才等都通过各条渠道寄回“新青年”、“新琼崖评论”、“琼崖旬报”等进步刊物,何绍尧在学校里开始接触到这些刊物,受到了很大教益,懂得了许多真理。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豪绅的压迫剥削,贪官污吏的横惩暴敛,深为反感。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崖县籍的共产党员陈英才奉命从广州回崖县开展农民革命运动。次年秋,在广州读书的共产党员麦宏恩、陈世训、黎茂萱也继续回到崖城同陈英才一起进行活动。他们首先成立共产党小组,由陈英才任组长,组员:陈世训、麦宏恩、黎茂萱。分工麦宏恩负责港门、保平地区的农
  民运动和发展党组织。麦宏恩在开展活动中,发现何绍尧思想进步、有抱负、有胆识、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于是,把他当为苗子,多给他进步书刊阅读,多给他传授革命真谛,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秋,崖县农民协会成立后,在崖城开办农运骨干学习班和宣传讲习所,培养农运骨干。麦宏恩推荐何绍尧参加学习班学习。学习班结束,何绍尧回到村里立即串联发动农民成立保平农民协会。他被选为农会主席,李福崇为副主席。他们以“保平书院”为集中点开展活动。创办平民夜校,开设农民识字班,教农民学文化,学政治。他编写浅而易懂的诗歌,如“风也大,雨也大,海船飘在大海里,救人就是救自己……;一粒谷,农民吃尽多少苦,一匹布,工人吃尽多少苦,那里没有农民和工人来吃苦,那里就没有谷和布”。教授农民,启迪农民起来奋斗,同心协力推翻封建军阀和那些吸民脂,刮民膏的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港门、保平村的农民在何绍尧等人的组织发动下,开展清理公堂田、祠堂账,反对豪绅和反动官吏的敲诈勒索以及苛捐杂税的行为。他们抓了陈鸿策、
  麦上位等地主恶霸戴高帽游街,大扫地主豪绅的威风,大长农民的志气。
  保平村的农民协会为广泛团结农民,宣传农民和筹集创办平民夜校的经费,在铁土塘左侧开垦一块老墓山种植作物。这一革命行动惊动了保平村的地主豪绅。代表封建地主豪绅的风水先生何应星公然干扰农会开荒,说什么“砍何姓的墓山犯七煞,会使何姓损财败丁”。还跑到县衙向陈善县长告状。陈善县长回答说“农民开荒生产是天经地义的事,要是说有七煞绑来交我惩办”。风水先生见势不妙就偷偷溜了。保平农会在这快开出来的荒地上种上旱稻、什粮,收获几千斤粮食,既解决了民校的经费又赈济了一些困难的农会会员。后来这块地被称为“保平农会革命公园”。1927年初,何绍尧、李福崇、何赤、李福海等由麦宏恩先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中共保平支部,麦宏恩任党支部书记。不久,麦宏恩返回广州国民大学复学,中共保平支部书记由何绍尧接任。
  1927年“四·一二”以后,琼崖革命一时转向低潮,但由于中共琼崖地委及时地转移到农村并抓
  紧发展农民武装,因此,农民革命运动的形势很快就好转。1928年1月,何绍尧和吴秉明奉党组织的指示,前往球尾灶村找林吉祥一起去秦标村,策划王鸣亚民团中队长陈王裕哗变投靠我方,因奸细告密,哗变之事遭受失败。陈王裕被国民党抓捕牺牲,林吉祥被捕判处无期徒刑,何绍尧在崖县中学被涉嫌是共产党分子,以甄别之名开除出校。1929年9月,绍尧考入嘉积省立十三中学就读。在学校里继续努力于农民革命运动,暴露了身份后,1931年秋返回故乡隐蔽活动。这时正好是林克泽来崖城、港门恢复活动,绍尧经常受党组织指派到崖城监狱给狱中的共产党员李福海、吴鸿运以及林吉祥等递送情报和革命书刊,传达上级指示,开展狱中斗争。1931年冬,何绍尧又奉命随同吴秉明到崖城,向地下党组织传达崖西区委有关越狱的指示并配合林庆墀等购买工具送入狱中,给狱里同志挖墙洞越狱用。经过秘密的准备,几十名“政治犯”在一个夜里逃出了魔穴,回到党的怀抱。
  1932年夏,何绍尧在本村初级小学任教,他以
  教师身份做掩护,经常与琼山潜来的林克泽联系活动。这段时间里,绍尧频繁地奔波在莺歌海、望楼港、佛罗、崖城地区发动青年参加陈文光、陈世德的游击队。1936年秋,何绍尧受任港门五高小学校长。他事业心强,热心培养后代,亲自动手编教材,制教具,多方找来进步书刊供学生阅览。“西安事变”后,革命形势更加好转,西南临委派刘秋菊、林茂松来崖县恢复工作,绍尧在秋菊和茂松的直接指导下,工作更加出色。他以五高小学为阵地,组织学生抗日宣传队深入各村宣传“八一宣言”、“抗日救国十大纲要”,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国东北三省、践踏我河山、蹂躏我民族的罪行。学生们沿途高唱《九一八》、《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等革命歌曲,激发群众的抗日斗志。何绍尧还充当党的交通联络员,经常到梅山和四、五区去联络工作,递送情报,有时当夜往返,白天照常上课,他为抗日救国不辞劳苦,日夜奔忙。
  1938年夏,琼崖特委派叶云夫来崖县任县委书记,叶云夫经常来港门五高小学联系绍尧进行抗日活动。1938年秋,国民党当局派何定之来崖
  县任县长,何定之排除异已,安插亲信,何绍尧这个五高校长被撤换了。然而何绍尧在群众的支持下在保平村办起专修班,以此联系青年开展抗日活动。
  何定之登上县长宝座,闭口不谈抗日,只是不择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压迫剥削。田亩税、壮丁费增加十几倍,中饱私囊,农民叫苦连天。中共崖县委发动崖城、港门、保平、水南地区的党组织和群众,开展反贪官污吏何定之的斗争。何绍尧带领保平村的农民上城配合崖城群众上千人到反动县府衙门口坐斗,抗征地税,逼使何定之停止狂妄的剥削。
  1939年2月14日拂晓,日本强盗占领榆林、三亚,何定之闻风丧胆,慌忙如丧家之狗带着随从和家属骑马、坐轿逃离县城,向四、五区山区逃走。何绍尧配合保平党支部书记写标语到处张贴,痛斥何定之逃跑不抗日,呼唤群众起来抗日救国,保卫家乡。崖县城沦陷后,县委书记叶云夫和何绍尧等奔赴梅山,开辟抗日根据地。绍尧常驻在凤岭、沙埋黎村,迂回梅山、头灶、保平之间,秘密组
  织“青年抗日救国会”,以“青抗会”为核心成立“破坏队”,同梅山抗日游击队相配合,破坏日寇的公路、桥梁,砍断电杆、电线,给敌人极大的打击,搞得敌人寝食不安。
  1940年县委领导班子调整,何绍尧任县委委员、组织部长。党的委托,人民的信任,抗日重担挑在肩。何绍尧置生死于不顾,深入各村发动群众筹集武器,组织武装。在筹集活动中,他说服父亲把家里十多亩臭水田和几亩大井园变卖得200光洋,购买一支20响的驳壳枪和百多发了弹进行抗日。同时利用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从头灶、保平、临高收集一批民枪,建立起抗日武装。1941年春的一天,绍尧和叶云夫从梅山潜回保平活动,有汉奸报密,日本鬼子来围村捉人。情况十分危急,绍尧临危不惧,一把拉住叶云夫直奔家中,躲入暗室,他叫孩子从外面将门锁起来。日本鬼子挨家挨户搜查来到他家,看见大门锁住,心生疑惑,便撞开房门进去搜查。那知绍尧和老叶已藏到墙壁的夹层中去。夹层口堆放木柴,加上蜘蛛网、灰尘遍布,敌人见状便退了出去。敌人抓不到云夫和
  绍尧,怒气冲冲,纵火烧毁一些民房,并把全村群众抓来迫供何绍尧和云夫的去向。绍尧的父亲被打得遍体鳞伤。任凭敌人种种威迫和拷打,群众仍然守口如瓶。敌人达不到目的只得扫兴而去。不多久,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派陈永泰(三支队大队长)、陈嘉光从西路来崖县联系发展武装扩大“三支”队伍,绍尧亲自回到保平村秘密动员陈学如、周祥善、何绍典、周凤瑞、蔡林等一批青年去琼崖公学和参加部队。这些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到了部队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他们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先后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1年秋,张开泰奉命带领琼纵第三支队东调,从黑楣岭跋涉到达崖城附近的抱冲岭宿营,部队首长决定袭击日寇设在崖城“观音阁”的“三菱公司”仓库,以解决部队的衣食困难。组织决定何绍尧执行侦察任务。他带领两位同志潜入崖城住在苏活民(地下党员)家,由苏活民向导去侦察绘图。他们完成绘图任务后,返回水南村甘蔗园里隐蔽,后准备再去了解敌巡逻兵的行动情况,不巧
  碰上盗马贼曾国兴。此人曾偷到日本人一批布匹,正在宁远河边寻处藏匿,不料被日军巡逻队捉住行刑,经不住敌人的拷打,便暴露出何绍尧的住处。敌人欢喜若狂,立即出兵包围水南甘蔗园,妄图活促何绍尧。水南党支部书记黎足安闻讯飞奔甘蔗园报警,但为时已晚,敌人已对甘蔗园全面包围。何绍尧沉着应战,他凭着茂密的蔗林,以甘蔗畦做掩体与敌抵抗,击毙了日军一名少尉和两名士兵。后因弹尽,又身负重伤,他把手枪拆散扔掉,最后壮烈牺牲。绍尧牺牲后,家庭还遭受摧残,父母亲被抓去严刑拷打,其父身负重伤,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绍尧是崖县早期的共产党员,从一、二战到抗日战争时期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无愧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
  何绍伊(1920—1947) 曾用名何宏赞。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6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纵队战士。1947年7月在白沙县战斗中牺牲。
  何绍典(1919—1941)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0年4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1941年1月在儋县战斗中牺牲。
  张开泰(1905—1978)别名吴伯雅,海南崖县三区(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七岁时,父亲去世,他跟着母亲、哥哥和两位姐姐耕农度活。常常放牧爬山,挑柴出卖,下海捕鱼,幼年就能吃苦耐劳;还经常喜爱组织一群少年儿童一起玩耍,打群架、打竹枪,往往把村里的小童分成两排,上村和下村对阵打竹枪。这时张开泰很想读书,在他的迫切要求下,尽管家贫如洗,张母还是求人说情,让他读了二年级小学,再进高小读书一年。正在读书时期,有一次私塾先生偏信了村中地主劣绅谣言,给张开泰强加“莫须有”的罪名并打了他,反过来他把先生打了,从此辍学。正是张开泰十五岁那年,村中豪绅蒙燕书霸占他家的八亩田和公田六百亩,他对这种霸道行为十分愤慨,多次登门警告说:“有你蒙燕书就没有我们贫人,有张开泰就没有你蒙燕书……”。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刚毅倔强,胆量过人,敢于反抗的性格。
  张开泰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朝夕与贫苦农民一起生活的张开泰,最熟知农民的苦难。1925年底国民党右派经常勾结地方“劣绅”、“民团”、“县兵”在乡村鱼肉人民,为非作歹。地处海岛最南端的林旺、风塘、庄头等村庄,兵荒马乱、匪赋猖獗、打家劫舍、强奸民女的事常有发生,百姓惶惶终日。因国民党县长王鸣亚和土豪劣绅互相勾结狼狈为奸,蜂起霸占民田,侵吞公款,夺人妻子,强奸妇女等情况日益嚣张,人民怨恨连天。张开泰见此惨痛情形,激起了极大的义愤,于是把村中一批热血青年和劳动农民组织起来,于1925年11月把窜入村里的国民党县兵打得抱头鼠窜并夺下他们的二十支枪;接着领导广大青年在村中破除封建迷信,烧毁木偶神像约有1000余个。张开泰这种敢于反抗的革命行动,国民党县长王鸣亚闻迅后,怒不可遏,凶相毕露,四处通缉、追捕张开泰,但村里人民群众千方百计把他保藏起来。他的革命行为不胫而走,时值从广州回崖县家乡的共产党员陈世训,经常驻崖县农会,参与领导农会的活动,他委任张开泰为
  崖县农会委员兼本乡农会主任,并多次找张开泰谈话,鼓励他到加积琼崖仲恺农工学校学习。张开泰便于1926年8月和陈保甲、詹行城、陈绍恩一起到仲恺农工学校学习。这是一所琼崖早期共产党领导人创办的、培养革命骨干的学校。张开泰到这所学校后,接触了一批共产党人,学习了马列主义,眼界初开,胸襟益广,立场坚定,政治思想觉悟提高较快,于1926年12月9日经该校教务主任陈秋辅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不久大屠杀也扩展到琼崖,海口、府城、加积等地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为打击敌人的白色恐怖,决定派大批共产党员分赴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正在加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的张开泰、陈保甲、詹行城、王植三(文昌人)等四人被派到崖县藤桥发动群众,发展党组织,组织工农武装,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国民党的反革命武装。张开泰同志到藤桥后,一边发展党组织,一边建立农会和创办夜校。最初成立崖三区
  党支部,张开泰任支部书记,不久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军田、风塘、洪李三个党支部。在各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崖三区二十多个村庄的农会组织和农民夜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会会员发展到1000多人,平民夜校学员有3000多人。不久,发现藤桥地区有一个“维持公正会”组织,并且有一套宗旨,不分汉族、黎族,凡反对官府无理抽剥和欺负者,同情贫苦人,主持公正的,都可杀鸡饮血,盟誓入会。据此,张开泰便决定把这个群众自发的秘密组织,争取为党的领导下的革命群众组织。他和植三、保甲、行城等同志商量,先要深入群众,才能组织群众。于是他们开党的会议,决定几个人都参加到“维持公正会”中去。张开泰参加维持公正会后,便向这个会的首领蔡启明提出建议,要加强保密纪律,还要把会员武装起来。他说大家赤手空拳有什么力量在官府军警面前维持公正呢?蔡启明听说有理,不久便推荐他当了维持公正会的领导成员。就这样在张开泰领导下,这个维持公正会在原有人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到七八百人,同时秘密用火药枪、弓箭、长矛装备起一
  支近二百人的农民武装队伍。此时,张开泰还发现红土坎有盐田实业团(盐警队),团长陈大裕的老婆是自己胞姐的“同庚”,于是张开泰以这个缘分和陈大裕拉上关系,然后派出黎伯盖、陈世诚等八位立场坚定的青年,潜入盐田实业团当团丁,待机做内应。到11月,时机成熟了,张开泰遵照崖三区委决定,亲自带领10名武装同黎伯盖取得联系,突然在29日夜里11时冲入营房,枪口对准敌兵,一一缴械。共缴获步枪十二支,大大加强了农民自卫军。凌晨集中农军300多人包围藤桥警察署,俘警兵30多人,缴获步枪10余支。过了几天,起义队伍在张开泰指挥下,配合东路工农革命军围攻反动商团,缴获50多支长短枪,扩编为一个红军补充连,张开泰任副连长兼农军副指挥。建立了崖三区苏维埃政府,张开泰任委员兼区农会主席。藤桥起义成功后,张开泰还带领这个新编红军连,配合徐成章率领的琼崖东路工农革命军,于1928年1月中旬,攻占三亚,把国民党崖县县长王鸣亚的卫队打跑。
  1928年春,红军主力执行新任务,撤出三亚,张
  开泰奉命带领这个红军连的两个班留守藤桥。王鸣亚这时趁我兵力减少,多次率兵反扑藤桥均被击退。最后纠集陵水、崖县的县兵民团千余人,围攻藤桥。张开泰依靠当地黎族和汉族人民群众,以红军连两个班和藤桥的农军为主力,奋起杀敌。他同战士们一起踞壕抗击,凭屋御敌。激战12昼夜,弹尽粮绝,仍然岿然不动。没有粮食,吃木瓜、蕃薯叶和野菜坚持斗争;没有弹药,烧木炭、挖硝石、找硫磺自制火药;武器不足,持长矛大刀、弯弓飞箭依然战斗。他说上级命令留守藤桥,我在藤桥在。直到上级命令他撤退,他才带领部队随县、区党政群机关退出藤桥。3月19日撤退到保亭营,抵原任陵水县农军指挥王昭夷的驻地(王系保亭人,投机革命),不料王早已暗中同国民党王鸣亚勾结,于3月26日发动武装叛变,我主要领导人李茂文、张良栋、陈可源等二百人遇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保亭营事件”。张开泰、陈儒充、王文源等十几位同志英勇奋战,杀出血路而脱险。张开泰在弹雨中枪伤二处,带着伤体,忍着饥饿,在黑夜里、泥泞中、森林里长途跋涉十四天到陵水。张开泰到陵水北区找到
  红军三营,并向上级领导汇报了“保亭营事件”的全过程。他悲愤异常,更加增添了同国民党血战到底的决心。经两个月医治伤愈后,上级任命张开泰为第三营副营长兼第三连长。适时,军阀叶肇部队到海南岛大剿红军。上级指派张开泰连队驻守万宁北区过路岭。果然叶肇部队进攻北区过路岭,张开泰部队与敌激战了两天,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骄狂之敌步步进逼,疲惫的我军节节失利,队伍被打散了,张开泰负伤九处。我军队伍离开驻地时,张开泰被安置在五弓郑亚行的山寮里。他疗养了六个月,伤口未愈,时值环境更恶劣,生活极其困难,张开泰便于1928年底,化装长途跋涉回到藤桥仲田岭和在“保亭营事件”中脱险潜返在这里的同志会合。张开泰召集在岭上的共产党员,讨论如何跟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恢复和发展党组织问题。经过讨论研究,决定一方面收拾地方工作;一方面寻找上级组织。同志们推举张开泰前往寻找党组织,经过长途跋涉,在万宁县恰逢上级党委派员朱运泽同志。朱运泽传达上级党委的指示,要张开泰回藤桥以仲田岭为根据地,恢复崖三区委。张开泰带着上级指
  示回到仲田岭,恢复崖三区委,大家选举张开泰为区委书记。开始工作生活很艰苦,主要是没有粮食,有时上餐不接下餐,经常采野菜充饥,尤其是在武装方面,初时没有武器,张开泰就把兵运活动和农运活动互相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关系,潜入藤桥保甲团,争取了一些士兵,时机成熟后便外通内合消灭了保甲团一个连,缴获六十多支枪,便建立一支武装队伍,以武装配合地方开展工作。经过一年左右时间,才把崖县工作恢复和发展起来,使藤桥和陵水的工作打成一片。
  1930年春,张开泰奉命调往陵水县委工作,崖三区委书记由陈保辉接任。张开泰调往陵水不久,驻陵水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第五连,内部思想混乱,我党利用敌军内部矛盾之机,指派王伯伦、张开泰等负责敌军哗变工作。张开泰派员潜入敌军中,同五连排长陈平搭上关系,共同策划起义,陈平争取了副班长陈国霖的支持,将敌连长打死,率领全连九十多名士兵起义。8月10日张开泰随陈平挥戈南下,配合仲田岭的自卫队及农民自卫队、运输队进攻藤桥市,毙守敌二十多人,缴获步
  枪13支,子弹一千多发,使地方工作巩固和发展起来了。不久琼崖特委下令把起义的五连调到特委驻地,并指定张开泰同部队一起调到特委。张开泰到特委后,组织派往琼山县第二区恢复工作。琼山县二区是个荒芜地区,派这样一个人地生疏的同志到那里负责工作,确实困难不少。当时革命低潮,环境恶劣,大批党员被捕杀;在群众保护下幸存的也不多,有的改姓换名,逃亡外地;有的与党组织失去联络,转为灰色。要去一个一个找到这些同志,重建党的乡村基层组织不是容易的事情。张开泰被任命为琼山县第二区委书记后,用党给他的几块光洋,买来一付竹箩,一支扁担,一个手摇货郎鼓,一身守旧的粗衣,自己制了麦糖和姜糖、面炸果之类,便扮个卖糖果的货郎,下村去叫卖,打听地下党员的下落情况。为了打听塔市乡一个女的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他走遍十多个村子,叫卖中找小孩和老人打听几百次,才查知那位党员改名叫“三更妗”。她参加革命活动,敌人多次抓不到她,便把她的丈夫和孩子全部杀光,“三更妗”只好埋名逃到大林乡去潜伏起来。张开
  泰便又挑着货郎担,叫卖到大林乡去,又经过一番仔细的调查,好不容易才找到“三更妗”。他和她对上联络暗号,才告诉张开泰说:“要恢复大林、塔市一带的工作,得先清除掉凶神恶煞的林海豹,这个人是大林乡团董(即乡长),一向为非作歹,一听说谁是可疑的共产党人,就抓人罚款,杀人搜家。群众既恨他又怕他”。张开泰和“三更妗”商量,买了一斤牛肉捣烂,盛在野菜叶里,第二天,张开泰换了一身破烂衣裳,扮装成很可怜的样子,把捣烂的牛肉包扎在小脚腿骨上,象个烂脚的乞丐,来到大林团局大门的石阶上坐着,向过往行人乞讨。反动团丁赶他,他便装着走不动的样子,拄着竹拐杖,挪了个位置,又坐在团局近旁,专心等着林海豹,他一连等了三个市日,才见到那个头戴一顶灰毡帽、身穿黑绸面长衫的中年人出来。张开泰听见放哨的团丁向他敬礼,问林团董早安,才证实他是林海豹。于是他站起身装作要乞讨的姿势,顺手从草提袋里掏取手枪,只“呯”!“呯”两枪,那家伙便应声倒地。张开泰又向守门的哨兵开了一枪,顿时敌人全团里乱成一锅粥,只听得有人叫
  “共产党来了!”乒乒乓乓乱枪瞎放。张开泰乘着赶市的人紊乱,便跑出来,一路上他还散了事前写好的传单。警告敌人说:“反共者必杀!请看林海豹!”从此以后,大林、塔市一带的国民党乡团武装、白狗子再也不敢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了。党的组织很快恢复,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张开泰在琼山二区发展吴开华、林诗方、林诗碧等60多名共产党员,建立了青常、合山、高山、谭连、演村、北创、搪内、加炳、大同、大鼓、五教、尚导等12个党支部和溪头、地汕村两个党小组。同时还组织起了“少锋队”、“自卫队”、“农民协会”等组织,建立了“联防队”,配合琼崖特委派来的黄魂带领的红军战士,在演丰、塔市、大林一带伺机打击敌人,使党的活动在二区重新活跃起来,推动了革命斗争的深入。不久,张开泰被调任琼山县委巡视员。约半年后,1931年张开泰被调返陵崖县委任委员,后为县委主要负责人。回陵崖初期的形势是好的革命在不断发展,苏区也逐渐扩大,但斗争非常艰苦和残酷。1932年海南岛共产党在党内开展肃清“社会民主党”的斗争;继着是国民党反动派陈汉
  光到海南来围剿共产党。陵崖县委驻在仲田岭根据地与上级距离很远,在斗争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形下,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是不保证的,有时断绝联系。特别是陈汉光围剿期间,与上级失去联络,工作得不到上级批示,被陈汉光的摧残损失很大。县委书记王克礼在大里敌人围剿中牺牲,一部分红军被打散。王克礼牺牲后,张开泰主持陵崖县委工作。这时在仲田岭站不住脚了,于是经过县委讨论决定,派员与崖西区委书记林克泽联系,把县委和尚存的红军转移到崖西去。到崖西后把红军和当地的武装合编,成立崖西红五连,坚持武装斗争。但是不久,陈汉光部队追到这里,张开泰率部在崖西同敌人打仗周旋几个月,因为敌强我弱,形势恶劣,不断减员,张开泰迫着把剩下来的部队撤退到昌江感恩的交界地区去。这里是贫穷地区,人员到这里粮食日益发生困难,最后没办法支持了。张开泰、符山、林克泽、林诗耀等同志研究决定,化整为零。于是,各同志分散找职业做掩护,武装同志也暂时做盐田工,同时指定林诗耀上琼山找上级党组织。这时,由于长时间与上级失
  去联系,一些同志灰心丧气了,思想也动摇了,甚至有的擅自拿枪逃跑了。
  有一天,张开泰到新街打听林诗耀找组织的情况,林豪看家,几名武装人员突然闯入张开泰驻地,开箱取走三支驳壳枪,并威胁林豪说:“你不要动手,一动手就打死你”。从此以后,约有一个月时间,张开泰和林豪、林克泽、符山等讨论决定,收拾所有的枪支秘密返回仲田岭。张开泰回到仲田岭一时找不到群众,站不住脚,便率队到保亭县十八村的傲盆岭村驻下来。他把同志们安当以后,就到原有党组织和群众基础的村庄活动,找工作线索。可是到陵水县不久,因为革命低潮了,基层有个别人受敌人的谣言欺骗,上了敌人的勾当,与敌人勾结计划抓捕张开泰。居然在一次小会上动手,幸亏张开泰勇敢机智地挣脱了。后不久张开泰患病,在城坡村子一个农民家里疗养。大约有6个月病情才好转,这时有几位同志跟张开泰一道工作,叫张开泰教夜学以维持大家的生活和掩护工作。所以张开泰公开教学并指导他们工作。过了八九个月之久,有情报说:“敌人通缉你们了,在
  这里不能站脚了,快离开,否则,很危险的!”从此张开泰离开城坡村到干塘北风坡村教私塾一年余,后又在竹拉村教学二个月。1936年3月间张开泰被国民党联防队逮捕,开始关在陵水监狱5个月,后又转到崖县监狱8个月,最后送府城海南国民党最高公署监狱。张开泰是钢筋铁骨的共产党,在狱中,敌人对他的刑罚是非常残酷的,经常吊起来打得死去活来,有时用烙铁来焦烫,有时用辣椒水从鼻吼里灌,有时脱光衣服,裸体吊起来鞭打示众,有时用绳子勒颈迫供,可都得不到半点的共产党情况。敌人见硬的手段行不通又来软的,在晚间或夜里以美女用花言巧语拉拢诱惑张开泰,其结果也是在张开泰面前碰一鼻子灰。敌人见对张开泰采取软硬兼施的阴谋不得逞,又耍新的花招,利用叛徒诱骗张开泰的“堡垒户”供出张开泰的情况,可也是没有捞到什么“稻草”。敌人的卑鄙、残忍,更加激起张开泰的万分愤慨。张开泰坚贞不屈,暗地发誓,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誓死也不出卖组织、出卖同志,就是死也要以一命换几命。张开泰在狱中脚镣四双,手铐两对。有一
  次看守队长来侮辱张开泰,张开泰毅然地拿起枕头木向他打去,敌人倒在地上呼呼呻吟;另一次监狱官不许张开泰和别人说话,张开泰当即拿起砖头打在监狱官的胸膛上。从此张开泰的铁窗生活更残酷了。
  1937年10月26日,冯白驹同志也不幸被捕入狱。冯白驹很坚定,对革命事业满怀信心。他对狱中的同志说:“我们干革命就是与敌人斗,在狱中同样可以进行革命斗争”。冯白驹指示张开泰,把狱中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党支部。张开泰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下设五个党小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公开成立犯人“救济会”、“读报会”,用这些公开的组织来掩蔽党的秘密活动。张开泰不仅把党员组织起来与敌人斗争,而且把敌人的县兵队长和一些土兵也教育争取过来,同情支持我们工作。“西安事变”后,经上级党组织营救,冯白驹于1937年12月25日出狱,后不久张开泰也被党组织营救出狱了。
  张开泰出狱后,组织安排他任政工队长。他经常在敌后宣传组织民众,并发动青年参军扩编
  部队,收拾零落的共产党员。这一工作一直干了10个月。1939年3月,张开泰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大队三中队指导员,后任中队长。往后提任第二、第三、第四大队长。在部队打了许多胜仗,是有成绩的。如张开泰任第二大队长期间,1939年9月第二大队的西路仁兴市化装袭击日军据点,缴获了轻机关枪1挺和步枪5支,掷弹筒一具,敌人遭受打击,产生顾此失彼之忧,受到了牵制,从而配合我东路军作战,起到了重大作用。
  张开泰上任琼总第三大队长不久,于1939年11月上旬,在张开泰和政训员陈石指挥下,在西南临委和儋县党组织的支持和配合下,发动那大周围的陶江、清平、洛基、和庆、南丰、兰洋等乡的民兵1000多人,武装群众2000多人,发起了围攻那大的战斗。把日寇伪军围困了12昼夜,最后攻敌据点,击毙日军指挥官1名,毙伤日军多名,俘伪军中队长以下官兵80余人,缴获步枪60余支,子弹几千发,军用物资一批。那大战斗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全琼抗日战争夺得胜利的信心,推动了抗日工作的进展。
  1941年春,琼崖特委和“琼总”决定,将儋县潘江汉带领的海头镇特务中队与共产党员扬应时(后叛变)领导的一个游击中队,在白沙县七坊乡高石村同张开泰带领的琼崖独立总队直属四大队会合,编成“琼总”第三支队,由张开泰任支队长兼政委。
  第三支队组建后一个月,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决定命令第三支队向东转移,与兄弟部队汇合,进一步开展与日顽的斗争,建立和保卫琼(山)文(昌)抗日根据地。
  张开泰毫不犹豫地执行上级命令。起初,支队决定取道琼西北的儋县、澄迈,向琼文地区前进,并先后派员侦察东进的路线。但两个县的主要通道,都有日寇重兵把守,不易通过。这条路线难于实现了。怎么办?张开泰打开军事地图,长时间地看着、沉思着。之后,他找来大、中队指挥员共同商量,并征求昌感县委书记陈克文的意见,最后决定队伍先入昌感,再穿过乐东,南下崖县,然后东进。
  8月初的一天傍晚,全支队300多名指战员集
  中在白沙县七坊乡岭脚村外的草坪上,举行向东转移的进军誓师大会。
  张开泰昂然站立在队伍的前边,他简短地讲了一下全岛的抗日形势,然后说:“我们的队伍在特委和总部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了。同志们想一想,我们在1940年底奉命到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时,仅有100多人枪,如今已发展到300多。现在冯白驹总队长指示我们,要挥戈东进,建设和保卫琼文根据地。但是,从儋(县)临(高)进军,无法通过敌人封锁线,要达到我们的目的,只有南下昌感、乐东、崖县,然后再东进”。同时,他又讲了具体的行军路线和所应注意的事项。他号召全支队同志发扬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不怕流血牺牲,有敢于与日、伪、顽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完成战略转移的伟大使命。入夜,队伍悄悄地离开了岭脚村,向昌江县石碌方向挺进。这一被称为琼崖武装斗争史上的“小长征”开始了!进军的第一个目标是乐东县黑楣岭。张开泰率队跋涉了五天抵达黑楣岭。支队决定在黑楣岭做短期休整,同时,派人与地方党组织联系,了解
  敌情,寻找战机,并发动当地青年参军参战,扩大队伍。
  进驻黑楣岭不久,根据昌感县委游击中队长张应桓的敌情报告,掌握了日军在昌感与崖县接壤公路上的活动规律。三支队决定在岭头到佛罗的公路上伏击日军军车。张开泰派一中队长林天民和中队副队长梁居清(仲明)带领一中队伏击敌人军车,张开泰交代说:“一定要打个漂亮仗,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如果军车上有机关枪,要不惜代价夺过来!”林天民带队埋伏了二天未见敌人出动,第三天,终于出现敌人一辆军车从佛罗快速驰来。伏击部队把敌军车打瘫了,司机和押车的士兵当场被击毙。不一会车厢突然燃起熊熊烈火,原来是一辆油车。敌人的油车被击毁了,三支队的行踪也暴露了,敌人派出奸细,探知三支营地后,便出动大批日军,在伪军的配合下,对黑楣岭“清剿”来了。
  8月中旬的一天拂晓,敌人的前头部队30多人,在汉奸的带领下,悄悄地潜入三支营地附近的山岗被三支队哨兵发现,双方交战约半个小时,敌
  先头部队有10多人被杀伤,其余的不敢贸然前进。一会儿,张开泰调派一大队一中队突到前沿阵地迎击敌人,我军指战员,英勇奋战,打得敌人无法向前推进。
  仗越打越大。敌人调集了昌江、感恩、乐东、崖县的日伪军2000多人,由驻三亚的日军十六警备队少将司令官亲自出马指挥。敌军首先兵分三路向三支队阵地“分进合击”,后又采取“篦头发”式的战术,对黑楣岭进行包抄。张开泰指挥部队依据有利地形,层层阻击,敌人一次又一次被击退,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我军阵地前沿。日军十六警备队少将司令官也被击毙。为了与强敌周旋,张开泰决定把部队化整为零,与敌“捉迷藏”。艰苦的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支队的整体已被冲散,但敌人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他们知道,在这种山高林密的地带与抗日游击队打仗,是占不了便宜的,第八天,敌人不得不撤走。
  敌人一撤,张开泰立即分头寻找失散的同志。张开泰下到黑楣岭以南的山道地下交通站,收拢了100多位指战员在这里会合。几经征战而得以
  生还的战友相见了悲喜交集,湿红的眼头,泪水夺眶而出。张开泰对大家说:“我们付出较大的代价,但不要悲伤、难过,我们应该高兴,满怀信心。因为在七天七夜的激战中,我们挫败了敌人的阴谋计划,胜利地冲出来了,我们又重新走到一起来了”。他的话音刚落,同志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庄严、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继续向南进军,于9月初抵达崖县梅山北面的光头岭一带。部队休整补给军需之后,继续向东挺进,经只孟、洋林、抱头岭、罗葵、三弓、响水、吊罗等地抵达万宁县燕大村革命根据地同“总部”胜利会合。
  张开泰带领的三支队行军途中纪律严明,爱护群众,尊重群众,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如通过苗族山区时,部队来到苗区之前,张开泰反复向干部、战士们强调,一定要坚决执行纪律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苗胞的风俗习惯,维护他们的利益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三支队到三弓苗区一带,张开泰马上派人同苗族头人联系,申明我们党的抗日主张,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派出医务人员上山为苗胞治
  病。他们送来的东西以公平价格购买下来。三支队行动得到苗族同胞信任,他们把部队带到安全地带,安排了住宿,送来各种食物,再派人配合部队放哨警戒。部队在这里休息,发动苗胞参军参战,在党的民族政策影响和三支队的发动下,不少苗族青年参加了三支队。
  当时,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而逃到陵水县吊罗山区的苗族首领陈日光,知道三支队已到三弓村,星夜赶下山来,与张开泰支队长歃血结盟,拜为兄弟。在陈日光的号召下,各峒苗族头人大力帮助三支队解决了粮食、住宿和向导的问题。
  张开泰率领三支队“小长征”走过八个县份,驰骋大半个琼岛,历时3个月,行程2000多华里,走一路打一路,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向东转移的任务。这是琼崖特委领导的武装斗争历史上少有的曲折、艰难而又残酷的斗争历程。然而,张开泰带领的“小长征”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当时,琼崖西路的白沙、昌感和南路的乐东、崖县、保亭、陵水等县,我党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还未具备足以与日本
  侵略军正面开战的战斗力量,三支队像一股铁流,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堵截,多次同日军交战,杀出一条血路,打破了敌人妄图扑灭抗日烈火的阴谋。黑楣岭一战,毙敌警备队司令的消息,不胫而走,飘洋过海,传到东南亚各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琼崖华侨拍手称快,世界反侵略国家的人民欢欣鼓舞。“小长征”沿途的广大人民,从张开泰带领的三支队的战斗雄姿和艰苦历程中,看到了琼崖孤岛不但有与侵略者抗争到底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越战越强,看到了人民必胜,侵略者必败的前景,增强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信心。三支队在进军途中,张开泰还经常派出工作队,并留下伤病不能随军行动的指战员协助地方党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组织抗日武装。“小长征”途中播下的革命种子,后来遍地发芽、生长、结果。
  “琼总”第三支队东调任务完成之后,1941年11月,张开泰被派返陵崖保乐边区进行恢复工作。陵崖保乐边区的仲田岭是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建立的老革命根据地,1932年底,遭受国民党反动派陈汉光的摧残,这里的工作才崩溃。这次张开泰
  带回8位驳壳班同志,深入边区各个村庄宣传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于1943年5月在保亭大简村成立陵崖保乐边区办事处,张开泰任主任。张开泰回到仲田岭老根据地就找来老党员黎亚吉,交待了几项任务;一是找水源,二是盖房屋,三是发展武装。黎亚吉接受任务后,在仲田岭上找到了水源,并发动群众盖起许多幢草房。这是办事处的机关驻地。同时组织起一支32人的武装民兵中队。这支武装在执行党政任务,巡罗放哨,护粮送粮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年底,办事处迁移仲田岭老根据地并成立边区推销处(即党委),张开泰任组织委员、副书记。从此,恢复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建党建政工作蓬勃发展。办事处工作机构设立行政科、财经科和妇女小组;在基层恢复崖三区委和崖三区政府;恢复发展一批党支部,建立藤桥、岭南、镜云、赤峰、龙楼、道德、罗逢等乡抗日民主政府;妇女组织、青年民兵也恢复和发展。在抗日战争期间,单是崖三区就发动180多名青年参军参战。
  1945年夏,琼崖特委决定撤销陵崖保乐边区
  办事处,成立陵保县和崖乐县民主政府。张开泰任崖乐县长。1946年冬张开泰调任东区地委常委,1948年9月,任边海区地委(后改南区地委)副书记、副专员,全力以赴地进行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动员武装、扩大队伍、筹款筹粮迎接野战军渡海作战,为解放海南岛做了大量工作。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了,时局从战争环境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唯党的使命是从的张开泰同志,被派在华南分局党校任副教育长,为培养一批党政兼优、德才兼备的干部尽力尽职。1954年秋,他调任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努力钻研工会业务、全心全意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权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1957年,他调任琼山县委副书记,这时他又回到阔别27年的革命老区了。在此期间,他经常以琼山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激励全县人民继承先烈遗志,为振兴琼山,为搞好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做贡献。也就是在此期间,琼崖纵队和琼崖党内一些领导同志被诬为地方主义分子并在内部开展批判斗争,张开泰也受到株连,他的组织能力和
  工作才干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挥,不久又调任中共海口市委书记处书记。
  张开泰同志生活艰苦朴素,爱民如子,舍命爱兵。众所皆知,熟人提起他,谁都赞他是“粗做蛮吃”的人。在那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革命队伍里经常缺吃少穿,张开泰总是一身单薄破烂的衫裤,遇上缴获布匹衣服,便先给下级干部、战士添制衣裳。而他自己既不好添新的也不肯换下破的,补丁加上补丁依然穿。游击战争年代,琼纵部队时常日伏夜行,长途转移,炊事班多是女同志,常常要挑炊具和粮食赶队,每到一地,队伍休息,炊事班的同志还要架灶找柴做饭,很是疲劳,又得不到休息。张开泰非常关心炊事班同志的工作,为减轻炊事员的负担,他常常到炊事班去帮厨。遇上敌人扫荡和围剿,部队常常缺粮,粮食不够吃,部队只好分饭吃,有时开饭时,警卫员叫他吃饭,他说吃过了,叫膳食同志把分给他的那份饭,让给伤病员吃,其实管分饭的同志知道,他只吃了一点锅巴。他常常这样,遇上分饭时,便和通讯员,警卫员去采野菜当饭吃,把剩下的饭让给出差
  的同志吃。
  1958年,大炼钢铁时,张开泰身为中共琼山县委副书记兼任龙塘钢铁团长,一次有位记者采访时,见他一身破衣满泥,同钢铁团政委林豪一起,跟民工一样,吃着粗米饭,日日夜夜,熬得眼睛红肿,正在工地搬运泥沙砖头建高炉,指挥炼铁,有位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记者要拍照登报,这位记者见张开泰是主人想把他也拍进镜头,他却不肯。林豪劝他说:“陪陪领导嘛!”他说:“任务完成不够好,我没心思拍照,更不敢登报”。从这小事中看,他的精神境界是多么高尚!
  张开泰一向不以职位高低为荣辱,不谋私不为名,只顾埋头积极工作。就是这样一位忘我为党工作几十年的领导干部,尤其是经历二十多年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满身弹痕而幸存的共产党员,同样逃不脱“文化大革命”的厄运,同样被诬为党内的“叛徒”和“走资派”,同样被戴上高帽,挂着大纸牌游街。由于长期的凭空“审查”和批斗,他被迫无限期的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由于人格受辱,身遭摧残,人已苍老,病魔缠身,骨瘦如柴,步
  履不便,这时他感到痛心的是不能为党工作。他带着一种负疚的心情于1978年9月17日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了,终年73岁。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久经考验的好党员、好干部。张开泰铮铮铁骨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张六妹(1929—1950)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8年6月参加解放军琼崖纵队,为琼纵第五总队战士。1950年2月在乐东县黄流村战斗中牺牲。
  张光生(1890—1928) 海南崖县三区龙楼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5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4月在保亭县战斗中牺牲。
  张远超(1920—1949) 曾用名张天时。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6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琼崖纵队第五中队队长。1949年2月在乐东县九所战斗中牺牲。
  张树干(1950—1968)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68年2月参加解放
  军,为二四四五部队战士。1968年8月在临高县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
  张富孙(1908—1928) 曾用名张石林。海南崖县三区龙楼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6月参加龙楼乡农会工作,曾任龙楼乡农会主席。1928年9月在龙楼岭被捕受严刑致死。
  陈忠(1907—1950) 曾用名陈亚姑。女。海南崖县三区洪李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40年4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后为解放军琼崖纵队一营护士长。1950年10月执行任务时在陵水县大桥翻车牺牲。
  陈斌(1925— ) 又名陈作新,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琼崖纵队先遗队战士,第四支队传会、班长、第二支队驳壳排排长、政务员,琼崖公学学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琼崖纵队镇南队分队长,十五支队副中队长、中队长,五总队驳壳连长,六团参谋、副营长,司令部参谋等。1950年海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及43军召开的首届人民功臣战斗英雄庆功大会上,陈斌同志被授
  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解放后,先在海南军区28团当作战股长,军区教导队军干队长,后参加土改,当土改工作团中队长,海南区合作总社科长、代主任。1953年错划为地方主义分子被撤职,留党一年,同年调广东荣军学校学习,1955年调南海农民报当记者,1957年又重新错划为地方主义分子,接着又错划为右派,开除党职,送劳动教养。1961年脱帽,下放农场,1966年被关入牛栏,1973年监督工作。1978年右派平反,恢复党职,分配到五金公司,1981年地方主义平反,被调佛山地区任五交化总公司任经理,1982年离休。
  民主革命时期,陈斌同志在部队先后参加过海尾攻坚战,青岭伏击战,新州攻坚战,梅山阻击战,加积阻击战,万冲坚守战等多次战役,尤其善打突击、攻坚战,现摘录如下战例以飨读者。
  一、海尾攻坚战
  1946年,陈斌同志担任镇南队第一分队队长,当时,驻扎在儋县海尾镇的敌人有50多人,为了打击敌人,扬我军威,镇南队决定消灭海尾镇的守敌。经过侦察和周密布置,某日夜晚4时,总攻开
  始。当时,陈斌所带领的4小队负责正面攻击任务。他带领战士们猛攻猛打,一连攻克敌人5间炮楼,但余下2间屡攻不下,战士伤亡了十几人,情况十分紧急。这时队政委命令停止攻击,并传令陈斌到队部去,队长张应恒决定成立一个突击队,指定陈斌带领。陈斌于是带领着这支突击队,向敌人发起新的攻击,在火力的掩护下,他第一个冲上敌炮楼,但右手指不幸受伤,手枪被打飞了,这时,跟在他身后的一名班长中弹牺牲了,他不顾伤痛,抓起这位班长的日式手提机枪,向敌人猛扫,同时命令冲上来的突击队向炮楼内的敌人掷手榴弹,他趁着手榴弹爆炸时,冲入楼内,用手提机枪向敌人猛扫,当场就有十几个敌人毙命,其余的纷纷跳楼逃生,仅仅用了二十几分钟时间,我军消灭了海尾镇守敌。战后评比,陈斌立攻一次。
  二、原感恩县溪圯突出战
  1947年春夏之间,战军决定消灭溪圯据点的敌人,该据点驻有敌保安团一个分队,50多人,配备机枪二挺,溪圯据点是我党我军活动的拦路虎,于是,我军决定除掉这只栏路虎。战斗前,我后方党组织
  争取到了据点里的一名内应,陈斌同志也多次侦察敌情,并与内应接头,完全掌握了敌据点内的全部情况,据此,我军详细研究了作战方案;决定采取突击战术,消灭敌人。队部决定由陈斌带领15人组成的突击队,每人配有手电筒一支。陈斌布置:首先由他带领三名突击队员冲上楼,并由他解决敌分队长和缴敌两挺机枪;另三名队员冲上楼顶解决敌流动哨,其余队员解决楼房内的敌人。当夜4时左右,陈斌带领突击队员悄悄接近据点大门,看见暗号后,他第一个冲入据点并直冲楼上,当即踢开楼房门,用手电筒一照时,只见敌分队长正和老婆睡在床上,敌分队长于梦中惊醒,他是个老练而狡猾的家伙,忙将布被向陈斌扔盖过来,但陈斌动作比他更快,只听两声枪响,敌分队长已被击毙,他老婆大叫大喊,惊动了其他敌人,也被陈斌毙了。负责楼顶行动的三名突击队员也顺利地消灭了敌流动哨兵,其余楼里的敌兵,也全部被解决。整个战斗不到二十分钟,我突击队大获全胜,队员无一人伤亡,还缴获敌机枪二挺,步枪几十支,手枪一支,战后评比,陈斌立功一次。
  三、乐东青岭仔伏击战
  1948年,我军包围乐东县城,不久,敌要塞师200多人前来增援,我军决定伏击来援之敌,当敌军来到千家村时,我军选择青岭仔作为伏击地点,并派十四支队一部分,十三支队一部份在此埋伏,等候敌军,指挥部指定陈斌带领突击队。突击队50多人,组成两个排。陈斌带领突击排,埋伏在公路两边的树林内,他交代全体队员,要注意隐藏,等正面机枪射击后,大家才一齐向敌投手榴弹。当时,中午,敌增援部队从千家方向来了,当敌人的尖兵班进入突击队的埋伏阵地时,他们并没有攻击敌人,准备等大部敌人进入伏击阵地时再进行攻击。但敌人是狡猾的,他们把整个队伍拉开很长的距离,尖兵班过后,进入埋击阵地的敌人只有四、五十人,他们带有一挺机枪,突击队准备消灭这股敌人。看准时机,陈斌命令正面机枪射击,突击队员们齐向敌兵掷手榴弹,一阵猛打,敌人死伤不少,这时,敌机枪手正架机枪准备向我射击,陈斌眼明手快,举起手枪,将其击毙,接着他命令全体队员向敌人发起冲击,不到十分钟,就彻底消
  灭了进入我伏击阵地的敌人,其余残敌忙向千家方向逃窜。这一战,未能全歼敌人,但击毙了敌大队长和新派来的县长。突击队缴获了机枪一挺,步枪30多支。战后评比,陈斌被记功。
  四、新州攻坚战
  新州原是儋县县城,驻敌300余人,其一部份驻在伪县府里,另一部份驻在市上,驻在伪县府的有一个连,配有重机一挺轻机两挺,八一炮2门,重机枪就安置在县府门口的平台上,平时有敌兵看守。此敌兵一部份住在县府侧面的平房里,一部份住在县府对面的两行楼房和周围的四个据点里,敌人指挥就设在县府对面的楼房里。
  1949年,琼纵集中一总、三总、五总七个团进行春季攻势,战役开始进展顺利,横扫澄迈、临高、直迫儋县城,其时,前总决定攻打该敌。当日,陈斌被通知到总部报到,吴克之副司令员、陈武英、潘江汉总队长对他谈明战斗意图后,命令他负责突击队,并再三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敌人平台上的重机枪。接受任务后,阵斌立即带领从三总、五总抽调出来的由47名战士组成的突出队进
  行战斗布置:首先由他带3名队员负责夺取敌重机枪,其余队员负责消灭平房里的敌人。当夜4点左右,天下起毛毛细雨,突击队乘黑冒着细雨,悄悄接近敌人,当队伍靠近大门时,被敌哨兵发觉,陈斌不等他举枪,就把他击毙了。平台就在前面,重机枪安放在中间,陈斌立即指挥其他队员冲向平台,大约距平台2米多处时,有一个敌兵从房中冲出来,冲在前面的陈斌立即将他击毙,将接近重机枪时,又有两个敌兵冲出来,陈斌立即将前面这个击毙,后面这个见状就急忙往回跑,陈斌又将他击毙,机枪终于被夺到手。陈斌命令两名队员负责看守重机枪,他带着另一名队员赶去指挥攻击平房敌兵的突击队,当他俩达到时,平房的战斗已近尾声。原来平房的敌兵,听到枪声后,又突然遭到我突击队的攻击,乘黑夜逃走了。
  这次突击战,缴获了敌重机枪,为攻打县城战斗,扫除了一大障碍。
  陈虞(1917—1996) 海南崖县一区角头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36年冬,为刘秋菊当交通员进行秘密活动并兴办革命学校,教儿童读
  书识字和革命道理。
  “七七”事变后,陈虞奔走呼号、宣传抗日,1940年5月,经叶云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梅联党支部书记。1940年夏秋汉奸带日军包村,被逮三亚监禁,后决门逃脱。1941年出任崖一区民运部长兼宣传部长。1942年6月选为梅山乡抗日联合会主任。12月,调昌感崖联合县第二稽征处任主任。1944年4月调任崖一区总支书记。8月,调昌感崖联合县任民运干事。1946年1月,奉命回崖县恢复党组织任组织部长。1947年4月转任崖县四、五联区委书记。6月调崖县委当组织干事。12月任崖一区委书记。1948年12月调崖县罗所乡任总支书记兼乡长。
  1949年4月任崖县四、五联区委书记。1950年8月升任崖县税务局局长。1953年为崖县委委员。秋冬委任为崖县县长。因地方主义涉嫌,1954年春调石碌铁矿计划科任科长,8月调榆林港务办事处当主任、港务监督长、外轮公司经理、崖县委委员。1957年为九所区委书记、县委委员。1958年4月,任崖县工交部长。12月转榆亚盐场
  任场长。1963年下半年调韶关专区任盐业公司副经理,未就。1964年7月退休。1978年6月转为离休,享受地专待遇。1980年9月平反摘掉地方主义帽子。
  离休后,陈虞时刻记挂着老区人民的温饱,争取到150万元,建成茅棚水库一宗,梅山人民感激地称赞他是“为老区耕耘的老黄牛”。
  1996年陈老病逝。
  陈士富(1892—1928)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4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11月在藤桥溪头坡战斗中牺牲。
  陈上其(1915—1943)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4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1943年12月在那大战斗中牺牲。
  陈公兴(1902—1930) 曾用名陈公富。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4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为琼崖红军独立师战士。1930年12月在陵水县提蒙马村战斗中牺牲。
  陈文月(1920—1948) 女。海南崖县一区长
  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39年6月参加长山乡妇救会。解放战争时期任长山乡妇女主任。1948年3月在崖城被捕后遭杀害。
  陈文华(1897—1928) 曾用名陈亚宣。海南崖县三区下市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7年8月在藤桥区红塔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任红塔乡经济委员。1928年3月在藤桥下市被捕后遭杀害。
  陈文锦(1904—1928) 海南崖县三区下市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7年8月参加藤桥区红塔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任红塔乡委员。1928年3月在陵水县提蒙马村战斗中牺牲。
  陈引生(1905—1929) 海南崖县三区灶子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6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任琼崖工农红军三营通讯员。1929年4月在定安县战斗中牺牲。
  陈世成(1909—1930) 曾用名陈世伍。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3月参加农民自卫军。1930年为琼崖红军独立
  师第一团战士。同年10月在保亭县被捕,后被杀害于藤桥。
  陈石宝(1928—1946) 海南崖县三区新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共青团员。1944年4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独立纵队战士。1946年7月在琼海县石壁战斗中牺牲。
  陈生赖(1924—1949) 海南崖县一区港门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4年12月参加琼崖纵队。1949年7月在榆林战斗中牺牲。
  陈永富(1922— )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参加琼崖独立队。1943年到挺进支队部学习军事,结业后,分到第四支队第九中队当班长。1945年升任排长。194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到琼中县军政学校学习。之后,分到六团二营当连长。1948年春,部队转战乐东,和兄弟部队合围攻打造水之敌,毙敌200多人。所带连队缴获大炮一门,机枪13挺,本人缴获机关枪一挺,得到上级表彰,授予连队“集体奖”和“个人英雄模范”称号。同年
  秋,转战琼北地区,围打琼山县中原国民党据点,缴获步枪一支。1949年,在澄迈东西号公路伏击敌人,毙死数名,缴获自动枪一支。同年,部队向琼西地区推进,在抱班公路伏击顽敌,毙敌十多人,缴获步枪一支。1950年,调海南军区司令部任冯白驹警卫连连长。1961年调石碌铁矿。1962年因双亲患疾,离职照顾。回乡后,先后担任生产队、大队干部。1996年7月1日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五十年党龄荣誉证书。
  陈成尧(1915—1941) 海南崖县一区港门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35年3月参加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一连指导员。1941年5月在琼山县树德乡战斗中牺牲。
  陈亚伍(1903—1928)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3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10月在陵水县提蒙马村战斗中牺牲。
  陈亚次(1904—1928)海南崖县三区新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6月参加农民自
  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10月在仲田岭战斗中牺牲。
  陈亚胜(1923—1946) 海南崖县三区田尾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4年3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纵队战士。1946年7月在牙龙湾战斗中牺牲。
  陈亚铁(1895—1931)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8年3月参加琼崖工农红军,后任琼崖红军独立师班长。1931年6月在红沙被捕后遭杀害。
  陈亚海(1904—1946) 海南崖县三区市镇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8年参加琼崖工农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纵队战士。1946年在藤桥战斗中牺牲。
  陈亚路(1893—1927) 海南崖县三区大灶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2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革命军。同年12月在藤桥战斗中牺牲。
  陈光坚(1922— ) 又名必平,海南崖县一区角头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高小毕业。早
  年投身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梅联党支部书记。1945年3月,参加琼崖纵队第二支队,担任政治部文书。1946年4月—1947年1月,任政治部文化教员。1947年2月,转地方工作,任琼六区林加乡副乡长。1948年—1950年5月任松涛乡乡长。1950年6月—1952年7月,任中共屯昌县委组织部干事。1952年8月—1954年6月,任屯昌县委秘书。1954年7月—1956年6月,任屯昌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1956年9月调广东省委秘书处任秘书科长,因文化程度有限,不敢赴任。1957年2月,安排在屯昌县任工交部部长。1958年4月,撤区并乡,任新兴大队党委书记。1958年5月,任海南松涛水库定昌二团副团长兼后勤科长。1961年5月,任外贸局长,11月,任屯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71年2月,任屯昌县卫生局副局长兼人民医院院长。1980年2月,任屯昌县文教办主任。1984年6月离休。
  陈光保(1923—1949) 海南崖县三区大堆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5年10月参加琼崖纵队。1949年2月在陵水县战斗中牺牲。
  陈光程(1899—1930) 海南崖县三区田尾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6月参加琼崖讨逆革命军,1930年为琼崖红军独立师独立营战士。同年12月在白沙县战斗中牺牲。
  陈关南(1920—1945) 海南崖县一区梅联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39年参加地下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事务长。1945年5月在梅山青岭灶子田被日军围击牺牲。
  陈师育(1923—1947)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3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纵队战士。1947年4月在白沙县战斗中牺牲。
  陈师铁(1925—1947)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4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纵队战士。1947年7月在儋县战斗中牺牲。
  陈兴起( —1998) 海南崖县一区梅东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36年考入五高小学读书。“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受革命思想影响,积极
  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日军侵崖后,参加抗日后援会。1941年秋,第三支队血战黑楣岭后东进,发动群众辗米供应部队。1942年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响应政府号召,开荒种薯棉,工作出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9月任崖一区总支委员。1945年到阜龙乡琼崖公学学习。1946年10月,回崖县工作,任崖一区委委员。1947年5月任崖乐边区工作委员会委员,在温仁、立才、雅林清匪反霸,建立党组织和乡民主政府。1948年3月调礼智乡任总支书记兼乡长。1949年7月,调回栏乡工作。1950年3月10日,敌人策动黎族上层分子逮捕我回栏乡乡长刘城堂等4人,兴起和蔡大仁等人临危不惧,深入群众,分化瓦解,终于化险为夷。1950年5月,全岛解放,任回栏乡乡长。9月升任崖二区区长。1951年1月调崖县民政科任副科长。4月转崖县工商科任副科长。10月调乐东县任县委常委兼商业局局长。1958年划为右派。下放乐光农场劳动改造。1978年平反,恢复名誉级别,调九所粮所当农村干事。1998年4月逝世,享受县处级待遇。
  陈运辉(1922—1942) 曾用名陈二黎。海南崖县一区城东起元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
  中共党员。1939年8月参加崖城地方政府工作,曾任中共崖城区委通讯员。1942年5月在崖城被捕,后被杀害于三亚。
  陈志华(1914—1944)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0年12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1944年10月在儋县那大战斗中牺牲。
  陈志坚(1925—1947) 曾用名陈师广。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6月参加琼崖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纵队第三支队一分队战士。1947年7月在东方县感城战斗中牺牲。
  陈克光(1900—1928) 曾用名陈克元。海南崖县三区新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
  1927年5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9月在万宁县青梅山战斗中牺牲。
  陈芬傅(1919—1940) 海南崖县一区西关村
  (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崖城区党支部书记。1940年7月在崖城中学被捕后遭杀害。
  陈作辉(1917— )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6岁入长山小学读书四年。1938年到梅山秀春堂当店员。1939年2月日军侵崖,参加抗日救国会。创办平民学校教书识字,宣传抗日。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夏末,和李正统到头灶活动,被敌追击,死里逃生。10月继任长山党支部书记兼青抗会主任、民主保长和征收员。1944年5月调崖一区总支任组织委员。同月到阜化乡琼崖抗日公学学习。12月31日结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正值此时,国民党46军进剿,随区乡人员撤往尖峰土伦村。在那里遭46军和叛变分子包围,头部被砍十多刀,拼命挣扎,冲出重围。1946年2月,带伤随陈虞等回梅山恢复党组织,任长山党支部书记。4月到南区地委学习,结业后调琼崖行政公署当收发员。1948年回崖县任宣传队长。1949年为参军团主任,接收新兵,培训输送部队。解放
  后,调公安战线清匪反霸,巩固政权。1952年任公安局治安股股长。53年转到内保股当股长。1954年到海南公安处学习,1955年结业后,分回崖县公安局任治安股股长兼崖县肃反审干办公室主任。1956年任公安局、县法院党支部书记。1957年崖县呈报杜青雄为县检察院院长,自治州未批,反批陈作辉担任,但未予公布。1957年下半年反地方主义被划为地方主义分子,不服,后被罗列罪名,划成右派。撤销党籍职务,劳动改造。1961年安排到崖县供销社当售货员。1966年强迫退休。1967年恢复党籍级别。1982年办退休为离休。
  陈作麟(1903—1941) 曾用名陈光宏。海南崖县一区梅东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0年2月参加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工作,为乡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员。1941年7月在梅山尖岭战斗中牺牲。
  陈英才(1894—1940) 本名起贤,海南崖县一区遵道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里。同胞兄弟3人,英才是老三。家境清贫,自小由堂祖母抚养。初在崖城读县立一高小学,
  后去府城读琼崖中学。
  陈英才赋性聪颖,学习勤奋,知识广博,多才多艺。数理、诗文无一不能,特别是书画很出色,滴墨可画百几十只风姿不一的蜜蜂。他个性刚毅憨直,无私无畏,好打抱不平,急人之难,是一位善良的人。群众对他很爱戴,尊称“三哥”。
  1912年,袁世凯妄图改变共和恢复帝制,在讨袁护国的浪潮中,正在崖县县立一高小学堂读书的陈英才,联合学校中的进步师生参加了声讨袁世凯的余孽龙济光的斗争。讨袁护国军攻克三亚后,龙济光的爪牙崖县知事张吉琨畏罪潜逃,其部属全部溃败,崖县地区民主革命形势好转。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兴起,陈英才带领进步学生响应“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号召积极投身“五四”运动。
  1922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汉奸梁国之勾结琼崖奸商何瑞年、卫智青、何淑雅等以合营为名,组织200余日工在我西沙群岛(属崖县管辖)设立“实业公司”,开挖西沙群岛磷矿,窃我资源,“实行经济灭国之手段”。陈英才同崖县一批爱国青年
  学生,组织发动各阶层人民起来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沿途呼喊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并成立“崖县测勘西沙群岛委员会”,陈英才任主任,派其委员会成员陈明华前往西沙群岛实地测勘,将详情陈列上诉。陈英才等24名爱国青年学生联名发表《琼崖公民对西沙群岛沦亡宣言书》,以铁的证据揭露日寇侵略我国领土,掠夺我国资源的滔天罪行,向全琼崖人民和政府公告。经过斗争逼使日寇和奸商撤销其“实业公司”,从西沙群岛滚了出去。
  1922年秋,陈英才考入广东公路工程专科学校。他同杨善集在公路工程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受到了马列主义教育,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徐成章等人创办的《琼崖旬报》陈英才热心支援,积极招股赞助。不久,陈英才受聘去南洋育英学校教书,大约一年之后又返广州读书。
  1924年国共两党实行合作,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共广东区委派出一批党团员以农运特派员的身份奔赴各地组织农民协会,开
  展农民运动。1924年冬,陈英才接受党组织派遣,第一个从广州返回崖县城从事宣传和农运活动。他带回一本《什么叫马列主义》的小册子,向群众宣传马列主义。1925年,在广州读书的共产党员陈世训、麦宏恩、黎茂萱等受党组织的派遣相继回到崖县,他们会同陈英才一起,着手筹建革命的国民党崖县党部,并成立共产党小组,陈英才当组长,组员为陈世训、麦宏恩、黎茂萱。从此,他们在崖城、保平、港门地区开展革命活动。首先,创办平民夜校,印发进步刊物,传播革命思想,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政治主张;随后即筹建农民协会,培养发展共产党员对象,开展反对豪绅及反官吏的苛捐杂税和敲诈勒索行为。一天,反动的国民党崖县县长陈宗舜与财政科长陈力俄公然强夺崖城一高学生林庆墀家养的一匹骏马,林进行反抗,将马放跑,因而被扣押。陈英才鼓动城镇民众和学校师生起来罢市、罢课,游行示威,包围国民党县政府,切断其水粮供应,以示抗议,强烈要求释放人、马,并惩办凶手。在陈英才的领导下,各阶层人民还联名上省控告,结果陈宗舜、陈力俄等贪官
  污吏被撤职、赶跑。
  1926年初,陈善(文昌人)就任崖县县长,陈善思想进步,倾向革命,陈英才被任命为教育科长,他与陈世训、麦宏恩、黎茂萱等趁国共合作之机,以上层人物的身份在崖城、港门、保平教育界中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又不懈地同县长陈善商讨筹备成立国民党县党部和农民协会的事宜。在陈善的支持下,陈英才、陈世训等在崖城和五都地区(今保港)各村先后组织起农民协会。以农民协会为核心,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发动群众清理公田、祠堂账目,同贪污剥削的地主豪绅进行斗争。同时先后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1926年7月,在以陈英才为主的领导下,在崖城一高小学建立中共崖城东南支部,郑望曾任支部书记,郑如青(铁奴)、郑XX任委员。同年秋,成立县农会,(会址设在崖城四邑会馆)农会负责人麦宏恩,委员有陈世训、黎茂萱、张开泰等。党支部和农民协会建立后,农民运动搞得更加有声有色,反苛捐杂税,反高利贷和减租减息斗争声势甚为浩大。保平、港门的农民运
  动在陈善县长的大力支持和麦宏恩、陈英才的直接领导下,抓了陈鸿策、麦上位等几个贪污豪绅戴高帽游街。农民群众沿途高呼:“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唱着“打倒列强,打倒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的歌曲。
  1927年4月12日,独夫民贼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22日,大屠杀扩展到琼崖,崖县的反动头子王鸣亚也有恃无恐地对崖城、保港地区的共产党人实行搜捕、镇压。崖城、保港的党组织机警地转入农村进行秘密活动。1927年冬,党的崖县主要负责人李茂文,从崖县东区到崖城向陈英才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嗣后,陈英才在老师衙门召集林庆墀等地下党员进行传达贯彻,准备组织武装,迎接东路工农革命军进攻崖城,打击敌人。1928年春崖县东区(指藤桥地区)革命失利后,反动县长王鸣亚更加变本加厉地对崖城、保港的共产党员进行严密的搜查。为了保存我党的力量,这时陈英才指示崖城、保平、港门的共产党员暂停活动,寻
  找各种职业掩蔽。陈英才的同胞二哥陈起杰将其在三亚函丰泰盐业公司当财会的职业让给陈英才借以隐身。1935年秋,崖县反动县长王鸣亚被我地下党发动群众,联名向国民党旅长陈汉光告发其贪污罪行,正值陈汉光与王鸣亚狗咬狗的斗争之际,陈汉光一怒之下,把王鸣亚抓去海口警备司令部坐牢。自此,陈英才从三亚转回崖城恢复东南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肖尔炽任组织委员,林庆墀任宣传委员。1936年开始大力发展党组织,扩大党的力量。在城内、西关、北厢、水南、马站建立起5个党支部。1936年底,中共琼西南临委派刘秋菊、林茂松两位同志来崖县指导恢复工作,在崖城召集陈英才、吴秉明、何绍尧、何赤等再次传达“八一宣言”精神,准备大力发展武装,但由于客观条件不允许,不久,刘秋菊、林茂松奉命返回特委。
  1937年,“七七”事变,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正在崖县中学任教的陈英才同黎茂萱、林庆墀等以崖中党支部为核心,成立“抗日救国后援会”,由陈英才当主任。领导宣传抗日,组
  织抗日宣传队,书写救国口号,出漫画、墙报,编刊物以及演戏剧宣传发动群众,激发民族义愤,鼓舞爱国热情,使崖城、保平、港门地区迅速掀起抗日爱国宣传的热潮。陈英才还同林庆墀奔赴黄流会合从西路来的史丹,在黄流地区召开各种小型会议进行抗日宣传。
  1938年秋,重建中共崖县县委,中共琼崖特委派叶云夫(云鹤畴)任崖县委书记,委员:陈英才(组织部长)、黎茂萱(宣传部长)、肖尔炽(民运部长)。陈英才执行县委的决定,大力发展党组织,壮大党的队伍,发动武装,开展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和各族人民进行抗日斗争。他和黎茂萱等在崖城发动群众,向破坏团结抗日的老讼棍、大土豪劣绅黄鼎芬和贪官污吏国民党崖县法院检察官韩灼华开展斗争。结果,韩灼华被罢官,黄鼎芬被国民党当局扣到海口禁闭在琼崖守备司令部里,后被王鸣亚保释。
  陈英才肩负着党的重任日夜奔忙在城乡之间,他的足迹遍布在崖城、梅山、乐罗、望楼港、球尾灶、莺歌海这条红色交通线上,他曾冒着生命危
  险深入山区,迂回沿海平原发展抗日斗争力量,动员武装上前线。1940年8月他在乐东县志孟村执行任务,由于过度操劳,发病身亡,时年47岁。陈英才是崖县早期党的组织者和主要领导者,他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奋不顾身。他的光辉业绩永载青史。
  陈英秀(1914—1946) 女。海南崖县一区城西西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43年6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后为琼崖纵队护士。1946年7月在白沙县战斗中牺牲。
  陈贤德(1897—1931)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6年3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为琼崖红军独立师独立营司务长。1931年4月在洪李村筹粮时被捕后遭杀害。
  陈明兴(1923—1949) 海南崖县三区大堆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7年参加琼崖纵队。1949年2月在仲田岭战斗中牺牲。
  陈育奇(1904—1930) 海南崖县三区大灶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7年3
  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30年7月在英洲娥子村战斗中牺牲。
  陈学龙(1901—1928) 海南崖县三区下市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8月参加琼崖讨逆革命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3月在藤桥被捕后遭杀害。
  陈学金(1919—1941)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0年5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1941年6月在儋县战斗中牺牲。
  陈学衍(1920—1947) 海南崖县一区保平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2年4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纵队战士。1947年6月在感恩县战斗中牺牲。
  陈泽恩(1911—1929) 海南崖县三区番园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5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9年5月在军田村被捕后遭杀害。
  陈泽禄(1905—1933) 海南崖县三区番园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6年10
  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任琼崖红军独立师排长。1933年4月在陵水县太阳河战斗中牺牲。
  陈泽福(1900—1927) 海南崖县三区番园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6年8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任讨逆革命军连长。1927年10月在藤桥番园村被捕后遭杀害。
  陈治芬(1914—1941) 海南崖县一区梅联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39年4月参加琼崖独立抗日总队第三支队。1941年在黑眉岭战斗中牺牲。
  陈治蒸(1921— ) 又名任民,海南崖县一区角头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1年参加青年抗日救国会。1945年调崖县礼智乡任交通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升任崖县府前进队军需事务长。1947年,任崖县交通总站站长。1949年,调海南区党委机要科工作。1951年,参加土改因病返家治疗。1955年,由崖县委组织部分配到水产局工作。1958年,下放东海农场劳动。1959年,调崖县药材公司陵水药材站当站长。1961年5月,任陵水县药材公司经理。1963年,从陵水调回
  崖县药材公司任经理。1968年,下放五七干校。1971年强迫退休。1982年转办离休。
  陈显存(1898—1930)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3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为琼崖红军独立师战士。1930年6月在保亭县六弓战斗中牺牲。
  陈钟奇(1909—1945) 海南崖县三区新街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2年5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后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司务长。1945年4月在林旺港尾村战斗中牺牲。
  陈秋芙(1919—1945)海南崖县一区遵道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父亲陈英才(起贤)是崖县共产党的建树人,中共崖县委主要领导人之一。秋芙七岁进入崖城一高小学读书。1937年秋,考入崖县中学。他性格开朗,为人诚实。在学校里由于天资聪颖,且又勤奋好学,因而成绩屡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师的喜爱。
  1925年他父亲从广州带回一本《什么叫马列主义》的小册子,秋芙在小学期间就看到了这本
  书,爱不释手,百读不倦。他在其父亲的影响和“小册子”的启蒙下,思想开始趋向革命,并萌发起推翻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志向。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寇大肆屠杀我同胞,蹂躏我民族,残踏我河山的消息传来,陈秋芙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他在崖县中学里偕同陈国风、林吉进、郑联云、黎秀基等组织一支抗日宣传队,深入城乡开展宣传抗日救国活动。在崖城的日升坊、官塘、拱北、马站等村创办平民夜校,自编课本教农民学文化、学政治,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热忱。以《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大刀歌》等革命歌曲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热火朝天的抗日斗争中去。1937年冬,陈秋芙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日寇占领崖县城后,陈秋芙跟随父亲陈英才和黎茂萱等转移到梅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后又奉命辗转在水南、大旦和西园一带开展抗日斗争活动,发动青年男女参加抗日武装,上前线杀敌。1939年秋,陈秋芙介绍廖树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6月,崖一区委班子变动,陈秋芙被委
  任区委组织委员。从此之后,他担负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了。他没日没夜奔忙在崖城附近的南斗、白超等黎村以至梅山一带,不顾生命危险进行抗日斗争。他参与港门、保平组织的抗日“破坏队”。破坏日敌的交通设施,烧毁桥梁,砍掉电杆,剪断电线等,使敌人坐卧不安,忧心忡忡。1942年秋,陈秋芙被任为崖一区委书记,委员黎秀基、郑联云。1943年10月,中共崖县委改为区委后,陈秋芙调去昌感崖联委工作。1945年1月,被调任崖县区委书记,委员有徐成佳、林志超。区委设在梅山(国民党四十六军来琼后,对梅山进行严重摧残,区委被迫迁往土伦地区)。他曾穿梭在兵戒森严、岗哨林立的敌统区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45年10月,全套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四十六军来琼抢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并企图消灭琼崖共产党和琼崖纵队。正当国民党四十六军疯狂对我崖县地区进行镇压,党组织遭敌严重摧残之际,陈秋芙、林志超、徐成佳奉“联委”之命,不顾生命安危从“土伦地区”返回球尾灶、乐罗、望楼港以及梅山地区传达上级党委的指示,做好迎战国民党
  四十六军的准备工作。
  12月的一天,陈秋芙、林志超、徐成佳工作安排完后,来到望楼港正要准备乘船返回梅山,忽然,高俊德(税收员)来报告:望楼港的林庆川、林斗兴的船装货出港,不报关,企图逃税。陈秋芙、林志超、徐成佳立即随高俊德乘一叶小舟赶去查缉。小舟出港后直指大船靠拢,发现原来是一艘载运枪械的敌船,有敌兵护送。因情报不准确,他们同敌船遭遇,因敌众我寡,潜水战斗,陈秋芙和徐成佳不幸溺水牺牲,秋芙时年26岁。
  陈保乙(1904—1930)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6年12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30年3月在保亭县战斗中牺牲。
  陈保甲(1904—1928) 原名陈儒仲,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陈保甲七岁进风塘村初小,后入龙楼小学就读。他从小与李茂文、张开泰要好,在李茂文、张开泰的影响下,思想进步,痛恨土豪劣绅剥削贫苦农民的行为,同情贫苦农民,打抱不平。当时风塘村有公产田四
  亩多出租给贫苦农民耕种,种出来的稻谷全部被土豪劣绅蒙燕章等霸占,陈保甲返家组织贫苦农民边清算边喊口号:“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压迫剥削!”震动全村。陈保甲20岁高小毕业,进崖县单级师范学校读书。22岁时同张开泰、占行城等一起去加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1926年在仲恺农工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陈保甲与张开泰、占行城、王植三等接受任务,一起从加积仲恺农工学校返回崖县藤桥地区进行革命活动。他们建立崖三区党支部,张开泰任支部书记。不久,发展第一批党员,建立军田、风塘、洪李等党支部。在党支部领导下,军田、风塘、洪李等村创办平民夜校。陈保甲与张开泰、占行城在风塘村一边进行识字教学,一边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向广大农民和青年宣传马列主义,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反帝反封,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压迫剥削,实行人人平等;建立农会,组织武装。
  10月,特委派李茂文、张良栋回藤桥,李茂文为党代表,成立中共崖三区委员会,张良栋选任区
  委书记,陈保甲当选为区委委员。接着区委在军田村外召开会议,决定组织和扩大农民武装,进行暴动。
  11月,组织发动工作就绪,派到红土坎盐田实业团当兵做内应夺取武器的工作也成熟,区委决定派员接应夺取武器。11月底陈保甲与张开泰、陈亚铁等10名同志到盐田实业团与黎伯盖等接上联系,夜里12点行动夺枪,一共缴获12支步枪,归途又打灶子欧九兴(民团团长)民团,夺枪6支。第二天凌晨返到军田祖庙集合农军100多人,兵分两路到椰子园和龙家坡村处决土豪恶霸、反动民团团长龙鸿标和朱仕拔,早上6时到藤桥市包围国民党警察署,缴获警察署武器10余件,后又集中“维持公正会”500多名会员汇集藤桥市游行示威;过几天,东路工农革命军指挥部派兵增援围攻商团,缴获步枪50余支,从此就编成一个工农革命军补充连,90余人枪,陈保甲任连长。
  此时,成立崖三区苏维埃政府,选举李茂文为主席,张开泰、陈保甲、陈保卿、王植三、占行城、黎学位、曹必敬为委员。
  1928年1月中旬,在工农革命军和少数民族武装的配合下,进攻三亚赶跑王鸣亚。
  但由于工农革命军占领三亚后,执行上级的命令迅速东调,来不及把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肃清,给敌人以纠集力量进行反扑的机会。王鸣亚屡屡率兵反扑藤桥,一次企图从新村、田尾、洪李、风塘一带捣扰从而进攻藤桥,被陈保甲率领的补充连进行反击,在新村、龙江交界的大堆坡陈保甲同志脚部中弹负伤。虽然这一仗把敌击退了,但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不久王鸣亚又纠集全县各地反动武装进攻藤桥苏维埃,我党政军民奋战12昼夜,连炮竹药也用上了,终因弹尽粮绝,被迫于3月16日撤出藤桥,由县、区党政军领导李茂文、张良栋、陈可源、张开泰等同志带领100多名部队和家属群众六、七百人撤到保亭营。3月26日,王昭夷叛变,陈保甲顽强拒捕,与敌人搏击,力尽,自我开枪,英勇就义。
  陈保次(1920—1945) 曾用名陈保二。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1年5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后任琼崖抗日独
  立总队第三支队通讯班班长。1945年3月在北山村战斗中牺牲。
  陈保宏(1903—1930)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10月参加琼崖讨逆革命军,1930年为琼崖红军独立师战士,同年9月在万宁县四方山战斗中牺牲。
  陈保昌(1910—1931) 海南崖县三区下市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中共党员。1927年10月参加琼崖讨逆革命军,曾任琼崖红军独立师排长。1931年5月在林旺洪李村战斗中牺牲。
  陈保辉(1905—1930)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3月参加农民自卫军,1930年任红军独立师第一团班长,同年12月在万宁县战斗中牺牲。
  陈家奎(1924—1945) 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1943年5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后为琼崖纵队第二支队战士。1945年5月在昌江县战斗中牺牲。
  陈堂三(1920—1949) 海南崖县西岛村(今属三亚市河西区)人。1942年3月参加琼崖抗日独
  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琼崖纵队第五支队班长。1949年12月在乐东县九所战斗中牺牲。
  陈鸿基(1913—1946) 曾用名陈孙辉。海南崖县一区长山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39年6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任琼崖纵队第二支队后勤处主任。1946年7月在临高县战斗中牺牲。
  陈维能(1926—1946) 曾用名陈德坤。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4年4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解放战争时期为琼崖纵队战士。1946年7月在保亭县七弓战斗中牺牲。
  陈蒂龙(1906—1932) 海南崖县三区顶未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4月参加农民自卫军,曾任琼崖红军独立师班长。1932年6月在琼山县大水战斗中牺牲。
  陈瑞衍(1889—1928) 曾用名陈亚吉。海南崖县三区龙楼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11月参加琼崖工农革命军,后任藤桥区龙楼乡农会副会长。1928年5月在保亭县被捕后遭杀害。
  陈德山(1910—1948) 海南崖县三区下丈东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7年参加琼崖纵队,曾任琼纵第三支队排长。1948年9月在三亚飞机场战斗中牺牲。
  陈儒仁(1904—1928)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11月在保亭县战斗中牺牲。
  陈儒发(1905—1928) 海南崖县三区风塘村(今属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27年参加农民自卫军,后转入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3月在琼山县
  战斗中牺牲。
  邵天佑(1917—1943) 海南崖县一区梅西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中共党员。1942年3月参加昌、感、崖联县大队常备队,后任常备队驳壳班班长。1943年4月在梅联猫公山战斗中牺牲。
  八画
  范大存(1900—1928) 曾用名范亚存。海南

知识出处

三亚市革命人物录

《三亚市革命人物录》

本书收录的人物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解放军部队正式追认的革命烈士,或是民主革命时期,在地方上任乡长或中共总支书记,在部队任连 级以上职务的同志。本书收录的烈士共372人,其中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151人,抗日战争时期为95人,解放战争时期为114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12人(海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50年5月1日算起),其他人物为27人。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