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燈大法師——鑒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州历史文化展览图文集》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008
颗粒名称: 傳燈大法師——鑒真
分类号: K825
页数: 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代著名佛教律宗高僧鉴真的生平和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故事。鉴真自小立志弘扬佛法,究学三藏和律学,成为一位百科通的学问僧人。四次东渡日本失败后,他仍然坚定信念,最终在唐天宝七年(748年)策划并成功完成第五次东渡,与14名弟子前往日本弘扬佛教。
关键词: 唐代高僧 鉴真 人物事迹

内容

鉴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最大的唐代佛教律宗高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阴人,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圆寂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763年),春秋七十六岁。
  鉴真自小立志舍身,弘扬佛法。十四岁入扬州大云寺修佛,十八岁到浙江龙兴寺从道岸法师学戒律,二十岁游学长安和洛阳,究学三藏,专攻律学,兼学建筑、绘画、医学等学术文化,对佛经义理、戒坛讲律、梵声音乐、庙堂建筑、雕刻绘画、行医采药、书法镂刻等造诣精深,二十六岁便成为一位百科通的学问僧人。二十七岁回扬州大明寺,兴建佛寺、讲法诵经、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四十六岁继承律宗巨匠衣钵,成为一方宗首,声名远扬日本。
  唐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受日本天皇委派,前来扬州大明寺祈请鉴真「东游兴化』。鉴真欣然应允,曰:『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鉴真为实现赴日本国传法宏愿,自天宝元年(742年)冬始准备东渡。第一次将起航时,被官府诬为『造船入海,与海贼连』,没收所造船只及物品。第二次从扬州起航,途中遇恶风险浪袭击,众僧落海,船物俱损,未能成行。第三次出航又遭狂风,触礁搁浅,被困三日,幸得当地官民拯救脱险。第四次欲取道福州出海,途中被官兵拦截送回扬州,东渡再次失败。
  四次东渡失败,鉴真屡挫愈坚。唐天宝七年(748年)春,六十一岁的鉴真再次筹划第五次东渡。六月二十七日,自扬州崇福寺赴扬州新河启航。这次同行的有日僧荣睿、普照及中国僧人祥彦、思托等弟子十四人,连同水手、随同人员共三十五人。
  起航至东海突遇东北风,航船被吹向南海迷航。自此,鉴真一行在惊涛骇浪中经受了生死考验。漂流中,经黑海、蛇海、飞鱼海、飞鸟海,险象环生;上食人岛,逃过被杀食肉之劫;水尽粮绝,备受煎熬……经过十多天的海上折磨,于十一月抵海南岛南端振州(今三亚市),在宁远河入海口处泊岸,化险为夷。
  振州别驾冯崇债接到报讯后,遣兵四百余人来迎,将鉴真一行引入州城。别驾冯崇债亲自将鉴真迎入宅内,设斋养。于太守厅内设戒坛,让鉴真为振州官员授戒。
  鉴真受到振州士民盛情接待,安置大云寺内。鉴真见振州大云寺经年失修,佛殿坏落,便率众僧各舍衣服,筹资修缮。历时数月,新造了大雄宝殿佛殿堂,塑造了释迦牟尼等佛像。振州大云寺焕然一新,成为了当时海南岛上规模宏大的佛殿。鉴真住持大云寺,设坛授戒,布兴道场,传播佛教文化。振州因之佛事大盛,成为了海南岛上佛教中心。
  鉴真与中日僧人迷航漂流至海南岛海面时,在危急之中不断唱念南海观世音菩萨名号,终化险为夷泊岸脱险后,鉴真视振州为南海观音显灵之慈航善地。为报拯救之恩,鉴真携中日僧人在振州热心传播佛教文化,教造屋宇、坛庙,启迪民智,度人济世,留下了善行佛德。
  鉴真一行在振州传教一年多,蓄精养锐,砥砺了再次东渡壮志。天宝九年(750年)初,鉴真一行离开振州。临别时,将第五次东渡中携带的佛经典籍及佛品,留在了振州大云寺。
  振州别驾冯崇债亲率甲兵八百余人,护送四十余日抵万安州(万宁市)。万安州大首领冯若芳盛请鉴真入住其豪宅,供养三日。冯崇债再将鉴真护送到崖州(今海口市)界后,才与鉴真一行惜别。鉴真到崖州后,州游弈大使张云引入开元寺安置。因火灾焚毁寺院,鉴真主持建造。椽木不足,冯崇债自振州遣奴仆三日内将造寺椽木运到崖州,很快建好了佛殿、讲堂和砖塔,并用余下椽木造一尊高丈六的释迦佛像,随即登坛授戒,讲律度人。不久,鉴真一行在澄迈县令护送下,自澄迈乘船渡海离开海南岛。
  返回扬州途中,历程艰险。行至端州时,日僧荣睿不幸染疾逝世。途中,日僧普照又与鉴真辞别。鉴真悲泣万分,紧紧握着普照的手,发誓说:『为传戒律,发愿过海,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行至吉州,鉴真最器重的弟子祥彦气尽圆寂,这更令鉴真悲痛欲绝。由于长途跋涉,劳顿过度,加上内心忧伤,热毒入眼,鉴真终至双目失明。历经蹈海余生和艰苦跋涉,天宝十年(751年),鉴真终于回到扬州,入住龙兴寺,继续授戒讲律。
  天宝十二年(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再次密秘筹划,率弟子僧侣等三十五人,搭乘日本遣唐使船,作第六次越海赴日壮行,于日本天平胜宝五年(753年)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日本首都奈良,终于获得了东渡成功。鉴真为东渡弘法,六次蹈海,历经十一年艰苦磨难,终于在六十七岁实现了夙愿。
  鉴真抵日本国后,获天皇敕授日本国内的最高荣誉僧位——『传灯大法师』。天平宝字元年(757年,鉴真主持修建唐招提寺,致力传教弘法,还将中国建筑技艺、雕塑艺术、美术、医药和医术等介绍给日本,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获日本人民尊为『盲圣』、『日本律宗太祖』、『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唐广德元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763年)初,弟子思托为鉴真膜影立干漆夹造坐像。同年五月六日,鉴真结珈跌坐,面西圆寂。
  鉴真赴日本国弘传戒律,传播中华文化,缔结中日友谊,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鉴真具有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其舍身求法精神,垂范千古。第五次东渡,是鉴真六次东渡中最为艰难险阻的一次,也最体现鉴真『为传教弘法,何借身命』的坚毅壮志、『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的舍身求法献身精神。
  三亚,留下了鉴真佛光,嵌映日本僧人倩影,凝结了古振州人民与鉴真及日本使者的患难情谊。鉴真胜迹千秋史,慧灯无尽照天涯。

知识出处

崖州历史文化展览图文集

《崖州历史文化展览图文集》

《崖州历史文化展览图文集》,系三亚市崖城学宫内『崖州历史文化展览』作品实录汇编,所选入展览的内容,主要突出三亚历史文化特点,从重大历史名人、历代谪宦、历代名宦和历代名贤四个专题,筛选出三亚历史上的五十九名人物作重点简介,侧重从历史人物方面,让人们从中认识和了解三亚的历史人文概貌。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日霖
责任者
邓耀明
责任者
孙雅平
责任者
鉴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