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1011
颗粒名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其他题名: ——小记画家黄津荣
分类号: J203
摘要: 本文介绍了黄津荣的艺术成就及其与赵少昂的师生谊、忘年交,以及他的从艺方向和作品风格。
关键词: 黄津荣 艺术 画作

内容

津荣是我交往多年的艺友,我熟悉他就象他熟悉我一样。老友见面,用不着客套,用不着寒暄,自然随便。老远的见到,放开喉咙大声一句招呼,然后就是登堂入室,翻箱倒柜的要看新作。但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个粗嗓子,那就错了。当坐下来,慢慢地斟酌的时候,我总喜欢一边谈话一边用近乎欣赏的眼光,望着他那常常现于眉宇间的探究的神色,那种专注,有时似乎达到一种物我相忘的境界。但当有些什么新念头,好主意,他又是开怀大乐。脸笑成一朵花似的。 他对花也的确有研究。他爱画花,爱画鸟,间中也画山水。一树红棉,红艳艳,光灿灿的。春花秋菊,修竹苍松,几只小鸟活泼泼的在枝头鸣唱。他画了不少的《满园春色》,《百花齐放》,《天香富贵》。我常惊异他怎么画得这如此富丽堂皇而少脂粉气。 几年前,他在三水,画牡丹早就是画到名声鼎沸的。画牡丹时,笔肚笔尖很考究、很得体的蘸上几种颜色,一笔下去就是浑成活脱脱的一瓣花瓣。画竹子时,画竹枝,撇竹叶的遒劲的用笔,都是很到家的功夫。以前他住在三水中学的教工宿舍,划为书房的斗室,满满的挤着画案,堆着画具,摞着画框、参考书籍。以及各种可以触发灵感的小玩意,小摆设。数月前搬了新居,有了个很象样的画室,我进去一看,新簇簇靠墙摆了许多镜框。他告诉我,他的画展准备在十二月举行。这可以认为是他多年辛苦的心血结晶的展现吧。为这一天的到来,津荣自己辛勤创作自不待言,许多师友,许多社会贤达都给了他大力支持的。三水健力宝提供了经费的赞助,岭南画派的大师赵少昂为他题写了“黄津荣画展”,最近,赵少昂大师还给他写了展览的祝词“艺术之光”。 赵老与津荣的情谊弥笃,师生谊,忘年交令人赞叹。当初,津荣跟随赵少昂的女婿周志毅学画多年,已深得岭南画派、赵家花鸟的笔墨与意趣。然又得机缘,由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李冲先生介绍给赵少昂大师。大师在观看了他的画作之后,对这青年画家大为赞赏,勉励有加,赠与黄津荣两本《赵少昂画集》,还给他写信赠勉“仁弟所作颇见高境,但学无穷尽,望加努力,前途无量。”嘉许之情,溢于言表。 黄津荣是三水县金本镇人,今年三十有六,是三水县华侨中学专职美术教师,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学院国画系,是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佛山支会会员。他的作品能有此火候,和他从艺方向明确,见地独到关系颇大。他师承岭南,开拓自我,看他的作品可感到他的想法的渐显,他对岭南派的章法笔墨技巧以至设色,撞水撞粉都有较深造诣,但与此同时,他还努力钻研素描基本功,水彩水粉,油画多方涉猎,广征博取,抒发情怀,铸就自己的画作,从浓艳的《荷花》,酣畅的《梅花小鸟》,淡雅的《绣球花》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者个性、发展的雏形。 “莫谓前贤安可及,且观良骥跃千山”。“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祝愿津荣的画艺在经历铁砚研磨之后,有如神骏腾飞。相信这也是许多熟悉他的朋友,以及观赏到他的作品的人们所祝愿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冲
相关人物
赵少昂
相关人物
黄津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