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魅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9921
颗粒名称: 巨人的魅力
分类号: I25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毛泽东和萧瑜在天破晓时下山,并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患有布里达威里综合症的女孩、一位生活困难的老和尚,以及参观寺庙的情景。毛泽东在与老和尚交流时,谈到了劳动和生产等问题,提出了“劳动才是生活出路”,并且对寺庙里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示了呵护和欣赏。在参观完寺庙后,他还决定拨款修缮庙宇。文章通过毛泽东的言行展示了其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并体现出他具有人民情怀和为人民办实事的精神。
关键词: 巨人 魅力 毛泽东

内容

天破晓时,他送毛泽东和萧瑜下山,一直送出很远,洒泪而别。
  唉,可怜的法一!伤心的法一!
  毛泽东独自叹口气,转望老和尚,带了感情,轻声问:“你们,现在生活怎么样?”
  老和尚瞟一眼县长,陪出笑脸,小心翼翼说:“以前信神的多,出家人也多,布施的人多,收入也多,生活很好。后来……”他又去瞟县长。
  “出家人不打诳语,说么,说实话。”
  “是是,出家人不打诳语。”老和尚连连点头,不再看县长,“后来出家的人少了,布施的人也少了,遇到庙会也收不了几个钱,生活一时有些困难。庙里的僧人也散去不少。人民政府叫我们自力更生,种点地,搞些农业生产。开头不习惯,现在手脚灵便了,倒也能劳动。”
  “这不错呀,这是一大改变!”毛泽东脸上重新浮出愉快的微笑,“这些年一直打仗,就是政府和人民群众,生活也有很大困难。打倒了反动派,我们重新搞建设,生活会渐渐好起来。”
  “是的是的。这两年打的粮食够吃,其他穿衣、治病、修理寺院一概由政府包下来,再加上收布施香火,生活倒也满好的了。”
  “你觉得这种安排还妥当吗?”
  “托毛主席的福,安排得很周到。出家人也得随着社会进步啊!”
  毛泽东看看左右,笑着抬起手,一边掰指头一边说:“过去么,和尚是一不生产粮食,二不生产人口。现在呢,劳动才是生活出路。边区是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说话就要算数。但是,新社会里一切要靠自己劳动。参加劳动后,身体好了,也可以不剥削人。”毛泽东又看看左右,忽然笑出了声,“不生产人口可以,不劳动不行。自己生产粮食就好,今天我在你这里‘取经’了!”
  “不敢,不敢。”老和尚高兴起来。
  毛泽东又详细询问老和尚每人种几亩地,收多少粮食。谈了一会儿,便由老和尚引路去参观寺庙。
  寺庙很大,五十三座各种不同形式的殿、庑、亭、阁、楼、台等建筑,各有自己的佛祖菩萨和金刚力士。毛泽东特别注意那一千五百九十余幅彩色壁画,向老和尚详细询问壁画所描绘的佛教经变故事,不胜感慨地对他说:“这些东西都是历史文化遗产,要好好保存,不要把它毁坏了。”
  老和尚频频点头:“是的是的,这位首长有见识!”
  毛泽东已经立在一块碑石前。寺庙里有一百零八块碑石,多为修庙布施等功德碑。毛泽东弯腰仔细辨认了几名施主姓名及所施银两,若有所思。缓缓直起身,问老和尚:“老师傅,你听说过湖南省的微山寺吗?”
  “听说过。”老和尚回忆道,“早年听挂单和尚讲过,那里香火鼎盛,方丈向以说法著名。贫僧无缘,不曾去过那里听经传戒。”
  毛泽东慢慢地点一下头,仍然带着回忆的神色说:“我在长沙读书时,曾经步行五县搞社会调查。身上一文不名,靠帮工甚至乞讨果腹。那时我去过微山寺,和尚叫我施主,我说我不是施主,只是路过讨一顿斋……”他眨了眨眼,似乎从回忆中脱出,转身对县长指示:“县里要拨点经费,把庙修一修。”
  “是,主席。”县长脱口而出。
  老和尚听到了,小声问身边的李银桥:“谁?他是……毛主席?”
  李银桥笑而不答。
  “阿弥陀佛!”老和尚背转身,悄悄合掌念佛。
  “主席,晚上住什么地方?”李银桥在岔路口停步问。(四十一)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