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与我一见如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9486
颗粒名称: 柳州与我一见如故
其他题名: 广西纪行之一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柳州的所见所闻所感,包括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热情的人们和独特的习俗。作者通过游览龙潭公园、参观放生亭、了解柳州的发展历程等方式,感受到了柳州的魅力和活力,表达了对柳州的热爱和留恋。
关键词: 柳州 旅游 文化历史

内容

十月金秋,广西遍地桂花香,进入柳州,更是沾一身芬芳。
  纯净,柔情又缠绵的柳江,江风送来花果的清芬。她虽然不象我故乡的珠江那样喧闹奔忙,却流淌着一江悠然而去的热潮。虽然我们不曾相见,如今我却投入她一见如故的怀抱,你看,她低吟着,纵情地环抱着柳州城,将市区围成一个巨大的圆月状。夜来,柳州市万灯千盏照耀生辉,柳州市多象一轮地上的明月。
  我向身边作向导的柳州日报社李春雷主任与关纯辉说:“从前,人们都说食在广州,死在柳州。可是,我来到柳州却生龙活虎起来,不愿想到死字了!”李春雷他们笑着,答我:“因为柳州的木材特别靓,造出的棺材驰名中外,因此这里的棺木便身价百倍了。现在棺材成了袖珍小巧的工艺品,成了港澳同胞和海外人士喜见乐购的艺术欣赏珍品。你来了,要欣赏,自然不愿死了。”接着,柳州诸位新闻工作者又向我娓娓介绍,许多港澳人士及外宾喜欢棺材是因为有升官发财的好意头,都爱买这玩意儿作陈列品。好些人还作为装衣物,放贵重物品之用,国内朋友也喜欢用作装饰品。如今国内外的朋友喜欢它,欣赏它,说明了人们观念的更新,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可怕的东西变成可爱的了。
  正巧,这天盛情的柳州日报的同行,要带我们去参观这里的龙潭公园,在园内浏览当年柳宗元与乡民求雨除早的圣地。那是一间建在山中的古庙,未进庙门就被那“朝云暮雨,秋露春风”对联散发的润气所滋润。一阵阵山风水气迎面而来,那温和的气氛,格外使人精神。我体验了柳宗元的心愿,心头滴着雨露。我来到了龙潭畔,那深不可测的山洞潭水明净如镜。但见一座古朴玲珑的放生亭旁,荡漾着一汪深深的放生池。放生亭两旁的石柱上刻着一幅夺目的五言对联,上边写着秀气的楷书:
  今朝摇尾去,何日化龙来。
  说是大凡放生者,无论放鱼虾,放青蛙放蛇或放动物类,都是祈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美好的明天。希望都从绝境难处、从死亡线走向新生,盼他们成龙而来。愿意他们得到生的自由,不再受束缚,所以从前许多官民都来这儿放生。可真没想到,柳宗元求雨庙后边那个放生亭竟有如此美丽动情的故事。人在亭中,心在潭边,风清水冷,我真想一跃身跳进潭里去,抹一身尘埃,洗涤一颗新心。尽管不能造化成龙,也冀望接受这愉快的洗礼!
  如今,在这龙潭畔,一代又一代的成材成龙,创造出千秋基业。先不要说柳州的汽车制造业、轻工机械业和一些颇有名气的重工业的兴起,先不要说柳州从贫困走向日渐繁荣的美景。就拿我们住宿的30层柳州宾馆来说吧,这是广西服务业之最。柳州人从过去低矮破旧的平房登上了耸入云天,气宇轩昂的大厦,更上一层楼。开阔了视野,造就了千万文武才子。辟出了一个崭新的柳州来。这些年,她的发展,飞跃,她走过的艰辛坎坷的路途和柳州人的志气。多象柳州日报副总编辑、作家杨奔所抒写的七言律诗那样;
  弹指一挥路几重,乐哉苦矣笑谈中。
  东门静夜传飞镝,西堡长宵鼓大风。
  纵笔讴歌擔道义,磨针砭斥导迷濛。
  雕蟲未必屠龙术。寸管权当射虎弓。
  我想,他们工人手中的锤,农民手中的镰,知识分子手中的笔都是“寸管”,他们能够传飞镝,鼓大风,导迷濛,张开了射虎弓。因而,他们能够排万难,开创一个新柳州来。柳州象一条,飞起来了。是开放改革的大潮给他放生的。
  在告别柳州山水,离开放生亭与放生湖的时候,柳州日报的陈明贵总编辑,要送给我们每个人一本名叫《花与刺》的杂文集。他送了“花”又送了“刺”,我们十分愉快地接受了。我以为,有花又有刺,有笑又有泪,有讴歌又有抨击,有甜又有苦,有爱又有恨,有暖又有冷才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我流连在柳江畔,难舍难分。无论是新闻、文学界的朋友,还是宾馆的服务人员,无论是职工、个体户的朋友,还是陌生的相逢,无论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如此的盛情。我不愿离去,望多留一分一秒。因为我在柳州的金秋,得到了收获。
  哟,柳州。一见如故的柳州!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彭乐田
责任者
始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