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杂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682
颗粒名称: 「尊师重道」杂谈
分类号: G45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了官办的学校,并提出了“尊师重道”的要求。由于历代的提倡,这个道德规范成为中国社会特有的传统。文章列举了几个历史上尊师重道的例子,说明尊师的原因和重要性。在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关键词: 佛山报 尊师重道 杂谈

内容

当欧洲还处于蒙昧混沌的野蛮时代,中国的周朝已经有了官办的学校,而且明确提出了“尊师重道”的要求。“凡学之道,严(尊敬)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二千多年前的《礼记·学记》就是这样旗帜鲜明地作出论证的。
  由于历代的提倡,“尊师重道”成为中国社会特有的道德规范。孔子开私人办学的滥觞,他“诲人不倦”,以“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为乐,教出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历代王朝都一再给他追赠官爵,由公而王;子孙世袭,比之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位教书先生 的鼻祖就幸运得 多。历代都流传许多“尊师重道”的故事。宋朝杨时四十岁时拜著名的道学家程颐为师,一天,他和游酢一起去谒见程颐,刚好程颐午睡,他俩便恭恭敬敬地在门前侍立,这时天下大雪,待到程颐醒来让他俩进去时,雪已经下了成尺厚,这就是有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北宋陆佃曾从王安石学经书,王安石当了宰相,他不阿谀奉承;王安石后来罢相,许多人都讳言与王的关系,陆佃却声言自己是王的学生,在修史时坚持肯定王的功绩。陆佃“尊师无向背”的态度,一时传为美谈。在古代,师的地位仅次于天、地,君、亲,而居各行各业之首:民间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家境再贫穷,逢年过节总要给先生送点食物,以表示对先生的尊敬。由此可见,“尊师重道”在中国的确是源远流长,深入人心。
  师之所以应该尊敬,首先是因为他们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没有他们,人类知识的历史链条就会中断;同时也因为他们是下一代精神文明的哺育者,没有他们,人类社会就有可能在文明与野蛮之间反复徘徊。这些观点,在古代思想家的论著中常常可以看到。如韩愈在《师说》中给“师”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所说的“道”,指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既包含安邦治国之术,又包含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修养。传道授业解惑,用今天辞语去注释,就是既教书又育人。尊师,就是尊崇他们既传道又授业、解惑这种特殊的艰辛的劳动,并不仅仅希冀他们只教会孩子读《四书》、《五经》,将来能中秀才,举人。因此,古时对“为人师表”的要求很高,一言一行都要当好学生的楷模。
  “尊师重道”是我国优良历史传统,在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我们应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它发扬光大。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岐山丁
责任者
程颐
相关人物
陆佃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