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得名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152
颗粒名称: “黄花岗”得名由来
分类号: K928.76
摘要: 本文介绍了辛亥革命胜迹——七十二烈士墓位于广州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由同盟会会员潘达微改为黄花岗。1911年旧历3月29日,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虽攻入总督衙门但最终失败。死难烈士被抛街巷示众,直至4月3日才被收殓并葬于臭冈。潘达微不忍义骨与罪犯同穴,请求善堂另行择地安葬,最终选择了黄花岗。他公开报道了七十二烈士安葬的消息,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以赞美烈士们的品格和爱国精神。从此,“黄花岗”之名与民国历史永存。
关键词: 佛山市 黄花岗 革命胜迹

内容

辛亥革命胜迹——七十二烈士墓,在广州黄花岗。黄花岗原名红花岗,这是由同盟会会员潘达微改的,内中尚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1911年旧历3月29日,孙中山集同盟会之精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虽曾攻入两广总督衙门,终因力量悬殊归于失败。死难烈士被清朝官吏有意抛街巷示众,直至4月3日,才通知各善堂收殓,并指定埋葬在处决犯人的臭冈。
  未暴露身份的同盟会会员潘达微,不忍皓皓义骨与杀人放火的罪犯同穴,遂以《平民报》主编的身份,奔走于各善堂,请求善堂另行择地安葬,并请世交、豪绅江孔殷出面疏通。在他的再三恳求下,广仁善堂决定拨出东北郊三望岗附近的红花岗作墓地。潘达微亲往察看,甚为满意,便雇请仵工,将七十二位烈士遗骸在咨议局前旷地上盛入棺中,抬往红花岗安葬。
  潘达微本欲将此事保密,不料保皇党的《国事报》别具用心,将此事披露报端,这对潘达微十分不利,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潘达微思忖再三,索兴在《平民报》上公开报道了七十二烈士安葬的消息,以正视听。他平时爱吟“菊残犹有傲霜株”句,“以红花二字,不若黄花之优美”。诸烈士品格之高尚、行谊之磊落、爱国之赤诚、殉难之慷慨,恰似秋日黄花,于是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他报道七十二烈士安葬的消息,就题为:《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从此以后,各种报刊典籍均沿用之,“黄花岗之名,遂与民国历史而并永矣”,如“黄花岗之役”、“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等等。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潘达微
相关人物
江孔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