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忘在这“荒角”起步的艰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5511
颗粒名称: 他们不忘在这“荒角”起步的艰辛
其他题名: 佛山棉纺厂党委访问记之一
分类号: F273.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佛山棉纺厂(简称“佛棉”)党委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实践和经验。文章强调了党委领导班子在艰苦创业、同心育人、开拓前进等方面的精神引领和积极措施,以及在继承和发扬当年可贵的精神因素方面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党委 企业管理 佛山市

内容

我们不久前到佛山棉纺厂访问时,听到了一件颇可发人深思的事:
  八十年代初期,原在市区中山公园附近的该厂向澜石新址转移。尽管当时厂干部还都住在距新厂5公里左右的市区内,可厂党委却有一条严格的规定:领导干部不准坐厂车上下班,必须与广大职工一样踩单车往返。有一次,上了年纪的党委书记赵海峰由于路烂车滑摔倒致伤。送到医院检查:断了根肋骨!但往后,老赵并不“因噎废食”,而是继续自觉循遵制度,踩单车上下班和出去开会。
  在与厂党委领导成员座谈时,他们告诉我们说,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为了要把这小厂扩建成为中型纺织联合企业,他们到连一条象样的公路都没有的这个荒凉角落来创新业。扩建初期,往返上下班经常是一身泥尘,2000余人吃饭以及大小便都靠一个小膳堂和一个厕所,因而有的干部怨说“提升一级都唔抵”。在这种情况下,出身于解放军部队的厂党委主要负责人发挥了艰苦奋战的精神和作风,带领“一班人”身先士卒,与广大职工一起披荆斩棘、清理垃圾。有时为了解决基建工作或设备安装的困难问题,他们连续24小时扑在工地和车间。人给磨瘦了,皮肤给晒黑了,但他们依然坚持与职工“三同”。上下同心同德,栉风沐雨,终于在1983年促使新厂建成并顺利投产。
  创新业的实践,使党委“一班人”进一步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可贵性。因此,就是在这个原来只有一万纱锭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国产6万纱锭、引进西欧和日本先进设备,产品行销海内外且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型纺织联合企业之后,他们还继续采取许多积极措施,把当年可贵的精神因素继承和发扬起来,促使该厂成为中纺部“双文明建设优秀企业”、省先进企业和市的文明单位。党委因之也被评为市的先进党组织。
  ——1985年,他们总结了创新业以来的经验,明确提出了“艰苦创业、同心育人、开拓前进”的12字企业精神。在这个前提下通过厂里的各职能机构和组织,几年来一直坚持对职工开展“三给”(给理想、给本领、给温暖)的系列教育活动;还重视在“八小时以外”的政治思想疏导工作,关心职工生活。
  ——领导班子在继续深入生产第一线,并订立制度保证实施的同时,注意带头贯彻企业精神。除接待工作外,他们放着小车不坐,天天跟群众一起等候、乘搭厂里大客车上下班;到领导机关开会,仍然坚持踩单车;领导成员私人用车一律交费。即使是接待工作,也在厂里开饭,不到外面大吃大喝……。
  “佛棉”党委,正在带领3000多名职工继续前进!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倩林
责任者
伍思成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佛山棉纺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