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土成金”拓展致富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4746
颗粒名称: “点土成金”拓展致富路
其他题名: 三水县乐平镇发展陶瓷工业纪实
分类号: TQ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镇从依赖出售陶土资源到发展陶瓷工业的转变过程,以及该镇在资源利用、工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文章强调了资源开发、创新和开放的重要性,并展望了乐平陶瓷工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 陶瓷工业 资源开发 创新

内容

三水县乐平镇,这个过去靠卖陶土过日子的陶土之乡,如今却以“点土成金”盛产陶瓷而蜚声远近。变化之大,委实令人刮目相看。5月的一天,笔者慕名走访了这个镇。
  乐平镇有着丰富的制陶资源,素有陶土之乡的美誉,加上水陆交通方便,有着发展陶瓷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应是块富庶的地方。可是,有谁想象到这里竟曾与“贫困”二字结缘。过去的乐平是卖陶土而不制陶,偌大的一个镇没有一间陶瓷厂,他们只是靠向外地卖陶土糊日子。为别人的陶瓷工业出卖资源,结果,有丰富制陶资源的乐平每年还得向国家要救济。那阵子,外地人耻笑他们是“端着金饭碗要饭吃”,当地群众埋怨镇里是“败家子”。
  是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唤醒了沉睡的陶乡人,这里的领导者暗暗下决心:依托本镇制陶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的优势,发展自己的陶瓷工业,开拓一条通往富裕、幸福的“黄金之路”。1983年,他们投资60万元办起了第一间陶瓷厂——乐平陶瓷厂,生产花盆、水筒、防潮砖等低档、简单的产品。结果,第一年这间厂的产值就达一百多万元,轰动了全镇,使乐平人大开眼界,镇里领导思想来了个大解放,从此,乐平陶瓷工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1986年,他们投资430万元新上了一间年产彩釉墙地砖45万乎方米的建筑險瓷厂;紧接着,投资320万元兴建玻璃马赛克厂;去年,又与外商合资2000多万元引进全套意大利庄产线,办起了乐平最大的工业企业:乐平陶瓷有限公司。
  目前,乐平陶瓷工业已形成了年产2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近八成,产品也由初期的低档次发展到有高级彩釉砖、豪华玻璃马赛克、陶瓷工艺等高档产品。
  当笔者到乐平陶瓷广里采访时,听到这么一件事:去年的一天,湖南一位客商拿着一块“乐平牌”瓷片到陶都石湾求购,当那里的人告诉他,这是三水县乐平镇的产品时,他诧异地说:“真想不到,这个过去只是卖土的镇,如今竟能生产出如此高质量的产品。”他谢绝一些陶瓷经销商的挽留,急匆匆地登上了去乐平的班车
  更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乐平陶瓷已开始扬名海外。不久前,一位外商闻讯从海外赶到乐平,以每月供货3万套的批量在乐平订造了一批陶瓷工艺品。
  尝到了“点土成金”甜头的乐平人,“野心”种更大了。镇委书记麦绍波透露,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向工艺陶瓷发展,拓展出口,用乐平的陶土去做外国人的生意。
  看来,乐平陶瓷工业虽然起步晚了一些,但由于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上觉醒了的乐平人,可以预言,乐平陶瓷将会后来居上,前景无量。
  在离开乐平之时,笔者着到:墟镇上,新建的水泥马路宽敞整洁,各式楼宇、住宅、商店栉次鳞比,赶市的农民欢声笑语,一派文明富裕的景象;工业区里,一台合运载陶土、白瓷土、石英砂的手扶拖拉机往来穿梭,大型货车进迸出出,满载着各种陶瓷产晶运往外地。这一切向人们展示:昔日昏睡的陶土之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正沿着陶瓷工业这条“黄金大道”迈向富裕,幸福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宗令
责任者
麦绍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
乐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