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从这里走向新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4115
颗粒名称: 罪犯,从这里走向新生
其他题名: 一个劳改农场的见闻
分类号: F3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劳改农场是改造罪犯的特殊农场。在广东省西安农场,犯人从事生产加工工作,农场根据犯人的专长安排劳动任务。此外,农场还创办了“图新学校”,采用鼓励和强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犯人的素质。劳改农场旨在使罪犯通过劳动改过自身,效果显著。
关键词: 劳改农场 罪犯改造 生产工作

内容

劳改农场是一种特殊的农场,有的人称之为政法系统的
  “第四车间”,在社会上一向鲜为人知。不久前的一天,记者采访了座落在高明县的广东省西安农场。
  五十年代以前,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荡。现在这里已变成了稻米、塘鱼、蔬菜的生产基地。在社会上犯下各种罪行的犯人在这里接受改造,争取得到人民的宽大处理。
  近几年来,这里没有发生过重大案件,也极少发生服刑犯人打架、闹事之类的事,农场的同志介绍说,这首先是管教干部严格遵守党的劳改政策,坚持依法办事,基本杜绝了打骂、体罚犯人的现象,其次是犯人的生活卫生条件较好,住宿的地方整齐清洁,基本消灭了多发病、传染病。
  这里的犯人究竟是如何劳动改造的?
  记者参观了一些劳动工场,只见在隆隆的机器声中,很多犯人正专心地从事着服装、雨伞、地毯等的生产加工。一位犯贪污罪的犯人告诉记者说,农场依据犯人的专长来安排劳动任务,进场前当木工的安排干木工活,当过机修工的负责修理机器,当过电工的则去管电房。他说自己进农场前粗通电器维修,农场便安排他到广播室管理电视机、录像机和广播器材等物品,通过学习现在已能熟练地维修电视机等电器了。
  为了做好在押犯人的劳动改造工作,农场有针对性地采用教育感化,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亲属来农场配合教育等方法,教育挽救了无数罪犯。对一些思想较顽固的罪犯则进行个别帮教,并与他们的家属取得联系,要求家属定期来农场协助干警进行帮教。一位因盗窃罪被判十年徒刑的犯人,刚到农场时不安心服刑,干警们就详细了解他的情况,把他的家属多次请到农场。干警们还经常苦口婆心地和他促膝谈心,终于感动了他。现在这位犯人在农场表现较好,担任了统计员,还主动帮助管教人员做其他犯人的思想工作。
   在农场干警的陪同下,记者还参观了农场自办的“图新学校”。“图新学校”是鉴于犯罪人员文化知识普遍低下、法制意识淡薄的状况,于1984年创办的。该校采用鼓励和强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力求提高犯人的素质。设有政治、文化、技术三大类课程。政治课主要讲授法律知识、形势教育、人生观教育等课程,全部犯人都要参加学习;文化课设有扫盲班、高小班、初中班、高中班,按国家成人教育规定的课程进行讲授;技术班开设了家电、乡镇会计、木工、裁剪等班。“图新学校”开办几年来,在教育转变犯罪分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仅去年一年,参加学习的犯人获得各种文凭证书的占92%;学习技术的有115名犯人获得劳动部门认可的职业技术结业证书,有的犯人还获得4级车缝工证书。
  离开农场的时候,记者得出这样的印象,劳改农场旨在使罪犯通过劳动改过自身,效果是显著的,无数罪犯正是从这里走上了人生的新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尚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