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调部风云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3899
颗粒名称: 军调部风云人物
分类号: I24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恩来在军调部成立仪式上的讲话,以及记者们对问题的提问。周恩来的回答涉及军调部的组织、人数和任务等方面。郑介民作为国民党代表被派往军调部担任国方委员,但他对此感到不满和不安。文章还提到了共产党政策中的宗教信仰自由问题,以及郑介民利用这一政策进行特务活动的行为。
关键词: 军调部 历史 文学

内容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记者们埋头作着记录,只有摄影记者的镁光灯,偶尔闪亮一下,调节着室内的气氛。
  “我说这些就够了,留出时间给诸位提问题。”周恩来结束了他的讲话,微笑地看着记者们。
  记得快的人抬起头来,记得慢的人还低头写着,室内很静。
  在周恩来目光下的记者们,有的看着面前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有的眼睛朝向漆黑的窗外。沉默一会,有小记者提出一个问题,接着就有更多的记者提问题。周恩来一个个地给予了回答。
  记者问:军调部成立,中共打算派谁?政府方面派谁去?
  周恩来答:中共代表是叶剑英将军,政府方面的代表,据说是郑介民厅长.
  记者问:军调部的组织和人数是怎样的?
  周恩来答:军调部将设执行组,秘书处及联络人员。参加入数,每方都有同等数目。
  记者问.执行部何时开始工作?
  周恩来答:很快,希望能在3天至5天以内……
  公务难断思乡情
  C-54飞机穿过既不阴沉也不晴朗灰蒙蒙的天空,向着北平方向飞行,轰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在长空里回响.
  机舱内的15个人,刚开始放置东西,安排座位,有些忙乱,慢慢地就安静了下来。人们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谁都不愿说话。随行的记者们想从飞机上获得消息的想法,也落了空。他们绞尽脑汁的巧妙试探或提问,都遭到了有礼貌的婉言回绝。
  在这架飞机上,心情最复杂的要算郑介民了。别看他的面孔严肃庄重,心里却一刻也不能平静抗战胜利了,军政大员们被派到各地去接收.郑介民知道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他也巴不得老头子能给他这样一个差事。可是,老头子没给他“接收”的肥缺,反而派他兼任蒋梦麟主持的“赔偿委员会”的委员,这使他非常泄气,整天闷闷不乐.以为蒋介石把他给忘记了,心中大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滋味。正在这时,老头子点名派他任军调部的国方委员,这使他受宠若惊,为自己受到重用而沾沾自喜。他的心里也很明白,这是让他利用“和平谈判”机会,搞到更多关于共产党的情报。对此,他又感到惴惴不安。他多年来做情报工作,对共产党是了解的。深知要搞到共产党的情报,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其实,蒋介石派郑介民担任军调部的国方委员,可以说是“知人善任”的。这除了郑介民的忠诚以外,还因为他是一个肯学习、爱思考的人。他在当了参谋本部第二厅的中将副厅长后,仍积极要求进陆军大学的将官班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先后编写了《军事情报学》、《谍报勤务教范草案》、《游击战术之研究》等书。国民政府对他这种刻苦钻研和写作精神,曾给予表扬,并授给他一枚“积学勋章”。
  蒋介石选派郑介民当军调部国民党方面的委员,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他被认为是中共问题专家。从他当第二厅厅长兼军统局主任秘书时起,凡是有关八路军、新四军的情报,他都要看,而且看得仔细。他办公桌的抽屉里,总是装满从各地收集来的中共发行的书刊文件,以供随时阅读。电台收到的中共电讯,他不但看得认真细致,而且看完便带走,以便随时查用。
  郑介民还会从中共的政策中钻空子。他利用共产党“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指使特务中一些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到解放区进行特务活动。
  (五)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郑介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