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调部风云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3695
颗粒名称: 军调部风云人物
分类号: I247.5
摘要: 本文讲述了马歇尔将军在中国担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使期间,与周恩来和张群举行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的故事。马歇尔表现出了自信、坚定和智慧,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文章通过描写马歇尔在中国的经历,展示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呼吁人们珍惜和平、促进和谐发展。
关键词: 佛山市 小说 长篇小说

内容

解甲归田重受命
  1946年1月10日。午后的重庆,蒙蒙灰雾变得稀薄了,呈现出淡淡的乳白色。依着山势修筑的街道,象一条条曲折迂回的飘带,时而沿江驰骋,时而飞上山岭。崎峭的山顶上、山腰间的楼台房舍,随山坡起伏,层层密布,高低参差,显露着朦胧的立体感。其中,牛角坨的那幢小楼格外引人注目。
  这幢小楼名叫怡园,大概是取怡然自得之意,幽静的小院,有青松、黄槲环护,两扇铁门紧紧地关闭着。不过,引人注目的倒不是它的建筑,而是门前荷枪站立的美国士兵,是室内住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马歇尔。21天前,他飞越万里重洋来到中国,就住在院中的小楼内。从那时起,全中国和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这里,注视着这位“战时英雄”,看他怎样使中国两个信仰完全不同、敌对了18年之久的两大政党——共产党和国民党携起手来,平复战争留下的累累伤痕,建设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中国;看他怎样创造出令人震惊的奇迹;甚至有人猜测,他会不会成为这一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
  马歇尔迈着轻快的脚步从他的住室里走了出来,站到并不十分宽大的客厅中,他高高的个头,虽然已经66岁了,身板还挺得笔直,一身军装,胸前缀着五星上将的勋标。翘起的鼻子,浓重的眉毛,深深的一对眼窝里射出两道自信的目光,微闭的嘴角流露出只有成功者才有的那种笑容。这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出生的孩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了功勋卓著的英雄。战争结束后的第六天,他就请求退休。当他刚刚到达里斯堡自己新买的多多纳庄园,就接到杜鲁门总统的电话:“您愿意替我去趟中国吗?”“愿意,总统先生。”他是军人,习惯于根据总统的愿望到任何地点去工作。
  此刻,马歇尔的心里很得意。有人宣称我根本不应该承担来华的使命,有人断言我无法解决中国的问题,统统见鬼去吧!我这不是解决了吗?周恩来和张群很快就要来举行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虽然仅仅是开端,可毕竟是个良好的开端。
  他在充当签字仪式处的客厅内走了一圈,跟美国驻中国代办饶伯森和白鲁德上校说了几句话,便停下脚步,目光扫视着客厅内的布置。看着看着,他耸耸双肩,摊开双手笑了。那边墙上,挂着圣母玛丽亚怀抱天使的油画。下边摆放着一对中国的景泰蓝。而这边则是长长的条桌,座位后面的木台上,有一瓶黄色的鲜花,是圣诞节时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赠送的节日礼物。一边是甜美宁静,一边是庄严凝重,拥挤在同一间客厅里,显得有点儿不那么协调。
  这时,两辆黑色“雷弗莱”几乎同时驶到怡园门前停了下来,从车内走出张群和周恩来。下车之后,他们礼貌地伸出了手:“岳军先生好!”“周恩来先生好!”然后通过哨兵身旁,向院内走去。
  48岁的周思来。穿一身中山装,英姿潇洒,脚步轻捷,不卑不亢,完全是一位老练谈判家的风度。
  比周恩来大11岁的张群,虽然穿的是西装,但还是显得有点老气,皮鞋踩在石板地面上的声响,也没有周恩来的雄壮有力。这位蒋介石保定军校时的同班同室同学,按说并不姓张。他的母亲是一位姓邓的已收房的有身使女,因大妇不容,不得已配给姓张的,未几生下张群,其成长和考入保定军校的所有费用,均由邓家供给。在忠心耿耿追随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张群当过上海市长、湖北省主席、成都行营主任兼四川省主席,也可谓是久经风浪的“得意政客”。但不知为什么,对于和周恩来谈判,他总觉得胆怯。(一)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歇尔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张群
相关人物
饶伯森
相关人物
白鲁德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