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沉浮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3588
颗粒名称: 陈永贵沉浮录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详细叙述了陈永贵的生平事迹,包括他作为黄土高原的农民、“以农代干”的情况、不享受特殊待遇的原则、以及对家人的遗言等。
关键词: 陈永贵 人物 传记

内容

这个黄土高原的农民,却“代”了共和国一个挺大的干部——副总理!不论他在台上还是台下,生前还是死后,既没转干,也没定级。象他这样长时间的、破天荒的“以农代干”而终究未转干的大官儿,在我国恐怕还是第一个。
  因为是农村户口,每年他都从大寨领出45斤小麦,其余则是粗粮,在昔阳县兑换成粮票,再邮寄北京。1982年,他担任顾问的东郊农场的领导突然发现永贵同志户口还不在北京,口粮还得上大寨去领,既惊讶、又于心不忍,通过组织出面,使尽各种办法,终于把陈永贵一家户口、粮食关系落进了北京。
  一位中央办公厅的干部对笔者说,陈永贵辞职以后,国家仍然配给他一辆达特桑牌专用小轿车,但他从来不轻易用这辆专车,他到火车站买车票,自己乘地铁去,更不准家人坐。家乡来人,他就乘公共汽车陪着乡亲们去玩,从不动用专车。他常说,俺是个农民,摆什么洋谱儿!
  他有一个高干医疗本,可以到医术高明、设备高级的北京医院高干病房就诊。每当他身子不适时,孩子们就找出医疗本,催他赶快去住院。陈永贵不愿享受这种特殊待遇,不管家人怎样催促,就是不去。后来,他干脆把这个小本子锁起来,谁也不兴动。
  这次重病前,他又向办公厅提出要求,搬出部长楼,找两间离东郊农场近一点的民房。病重后又多次提出这个问题,并对妻子和孩子们说,你们都是普通的人,不该住在这儿。中央办公厅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弥留之际,陈永贵最后对守护在身边的老伴说,俺死后,你们把这一套楼房让出去,把家中借用公家的家具和东西,折价归还。不该你们享受的,不要享受,更不要向组织提出什么要求。接着,他又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今后家里的担子就落在你身上了,你要把孩子们管教好,让他们走正道。这时,又拉着儿子明亮的手说: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国家出力。
  常怨花国家的钱太多
  1985年还没开春,陈永贵突然发现右耳根长出一个疙瘩。后来又感到浑身无力。不时头昏咳嗽,消化不良,没有食欲。早晨只喝一碗鸡蛋汤,午餐吃一小碗面条,晚上喝点小米稀粥。饮食不多,抽烟不减。人们见了都说他瘦了。家人劝他到22号楼旁的复兴医院去检查一下,医生们查了一阵,诊断说他是患了感冒和肠炎。医院留他住了7天,却花了500多元。他很心疼,总是念念不忘地对人说:住了一周医院,花了500多元,什么病也没查出来,问医生是怎么回事,他就说你没问题,可实际上真难受啊。为此陈永贵经常埋怨自己,这次住院花国家的钱太多了,感到很不安。以后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家人只好劝他到北京医院去治一治。于是,1985年8月12日,陈永贵住进了北京医院。
  (十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永贵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