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1871
颗粒名称: 雷锋的故事
分类号: G216.2
摘要: 本文讲述了雷锋在支援人民公社和灾区人民方面的动人事迹。他曾将自己积存的200元钱捐赠给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后来又寄100元钱和慰问信给辽阳市委,为灾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雷锋生活十分简朴,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每月只留下一角钱交团费,其余的钱全部存入储蓄所。
关键词: 雷锋 支援 人民公社

内容

希望雷锋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斗争中做出新的贡献。随信把钱寄了回来。
  这两封信,对政治处的同志教育很大。大家认为,在连队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时候,出现雷锋支援人民公社、支援灾区人民的动人事迹,不是偶然的,应该大力宣传。于是,政治处派了一个干事,到运输连进一步了解雷锋的事迹。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在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日子里,运输连驻地附近的人民群众敲锣打鼓,放着鞭炮,热烈庆祝城市人民公社的成立。雷锋在街上看到这种情形,他想,作为一个人民战士,自己能为刚刚建立的公社做点什么呢?想着想着,他挤出人群,跑到储蓄所,把自己在工厂和部队积存的200元钱,全部取了出来,一阵风似地跑到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把钱往桌子上一放,说: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
  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很受感动,说:“同志,你的心意我们收下。可是,钱我们不能收,你留着自己用或寄回家里去吧。”
  “家……”雷锋恳切地说,“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呀!我这钱就是给家里用的。假如我的父母还活着,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拒绝一个儿子给的钱……”接着,他述说了自己在旧社会苦难的身世。最后说:我在苦里生,甜里长,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找要把一切都献给党,献给人民。这钱是人民给我的,现在就让它为人民的事业发挥一点作用吧!
  雷锋一再要求,公社仍不肯收下,直到他说得流下了眼泪,公社的同志才答应收下一半。这100元钱虽然不是很大的数字,但它却成了和平人民公社全体社员的一笔精神财富。
  事隔不久,报纸上发表了一条消息:辽阳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太子河沿岸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洪抢险斗争……
  对辽阳,雷锋有说不尽的深情厚意啊!他在那儿参军,在那儿住过,劳动过。他不由得怀念起那里的伙伴们,那里新建的焦化厂,还有那里的乡亲们……同时参军的战友小李,就是辽阳人。雷锋怕他因家乡遭了水灾,惦记家里,就不断找他谈心,要他相信群众,相信党,相信依靠集体力量,一定能够战胜洪水。
  当雷锋在报纸上看到党中央和毛主席派飞机给灾区人民送粮送衣的时候。心里想:党和毛主席这样关心灾区人民,我这个人民战士,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呢……他想到自己还有公社退回的那100元钱。便连忙写了封慰问信,又顶着大雨,跑到邮局,把100元钱和慰问信寄给了辽阳市委……
  雷锋支援灾区和人民公社,舍得献出自己的一切,可他自己从来舍不得随使花一分钱。
  雷锋遵照毛主席关于一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的教导,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生活十分简朴。他在日记中要求目己:“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参军后,他从每月的津贴费中,除了留下一角钱交团费,两角钱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不断充实他的“小图书馆”(战友们这样称呼他装书的挎包),其余的钱全部存入储蓄所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补了多少次了。最后已经补得完全改样了,还舍不得丢。他的搪瓷脸盆和漱口缸儿,已经用了多年,上面的瓷掉了许多,他也舍不得买个新的。他有一件夹衣,是从湖南家乡带来的,已经很破旧了,但他洗了又洗,补了又补,还穿在身上。
  天快暖了,连队发放夏装,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鞋。当司务长把这些东西发给雷锋的时候,他说:
  “我只领一套军装,一件衬衣,一双鞋就行了。”
  “为什么只要一套?”司务长奇怪地问道。
  (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雷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望花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