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岗与马鞍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1682
颗粒名称: 马头岗与马鞍岗
分类号: I267.1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陈子壮的故事。陈子壮是明末清初时期南海县沙贝村的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曾是一名优秀的文士和将领,反抗清朝入侵,但最终被擒杀。与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西樵山东西两部分地形的来源和名字秘密,并描述了关于石头化羊、化铃铛的传说。
关键词: 陈子壮 明末清初 文士

内容

西樵山东部有个马头岗,似马头高耸;西部有个马鞍岗,中陷似鞍。这当中有个故事。
  话说明代万历年间,南海县沙贝村有个伟丈夫叫陈子壮,性好读书,兼习弓马。十六岁乡试中了举人,二十七岁探花及第,在娘家九江建了一条探花桥,当时国君昏庸,宠幸阉党,子壮不畏权势,屡次上书直谏。后来被魏忠贤诬陷,关进了天牢。出狱后,被罢官回乡。
  明朝灭亡后,南明桂王的儿子永明王在肇庆即位,封子壮为东阁大学士兼兵,吏两部尚书。子壮在九江召集队伍,起兵抗清,把队伍领到西樵山上来。这一夜,四山篝火起,云里瀑声喧。第二天早上,忽见上空有无数白云悠悠降下。
  化为羊群,一个老人赶在羊后面,说要犒劳将士,出征前饱餐羊肉宴。子壮婉言辞谢了,并命将士把羊赶出山口,不料全化为石。后人便把这些石头,取名为“群羊出洞”。这
  一天,山上山下送子从军的不绝于途。山上有个老妇人,怀着一个铜铃铛来到军营前说:“我是寡妇,无子相送,谨备铜铃铛一枚,请系在军马上,以壮行色。”后来,陈子壮与清兵交战于羚羊峡中,兵败退至高明,不幸被擒,英勇就义。他的乌骓马逃脱渡过西江,回到西樵山下,钻进山腹里,从东部跃出,谁知刚露出马头,便化为石,这就是现在称的马头岗。
  马鞍失落在山的西部,现称马鞍岗。铜铃铛在鞍上也化为石,称马铃石。据说,每年十一月初六日,即陈子壮就义的那一天,还可以听到石马铃袱风吹动发出叮哨叮〓的响声来。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樵夫
责任者
陈子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西樵山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
沙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