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与内战的十字路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9705
颗粒名称: 在和平与内战的十字路口
分类号: K26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贺龙将军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他坚决执行共产党的决定和政策,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在和平与内战的十字路口,他表示愿意为共产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关键词: 佛山市 南昌起义 共产党事业

内容

我走下飞机,一片荒凉,阵阵寒气扑面而来,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真象韩愈描写的那样“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我仿佛到了古战场,忧虑集宁可能成为今战场。“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韩愈。《吊古战场文》)过去十年内战引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千千万万人死于非命,家已亡国已破,濒临亡国的边缘。内战教训还不够惨痛吗?我盼望把和平带给集宁和全国人民。
  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三位将军下了飞机,和欢迎人员一一握手,就到工作人员所乘的专机上开会,听取集宁小组美方代表克瑞格上校报告工作。三位将军简短训话,大意是要根据政治协商会议与整军方案原则,解决集宁小组的问题,非原则的无关小事,双方不要斤斤计较。马歇尔强调今天不研究谁是谁非的问题,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三位将军赞赏小组已取得成绩,鼓励他们继续前进。
  当他们在飞机上开会的时候,贺龙将军没有参加听取小组工作报告,他在机场上悠闲地踱来踱去,成为记者注意的目标,要我请贺龙将军到记者专机上来,好采访。
  贺龙将军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他当时还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北伐劲旅。汪精卫和蒋介石都想把这支劲旅抓到手里,等贺龙到武昌的时候,汪精卫给他派来陈裕新当参谋长,企图通过陈裕新控制劲旅。蒋介石办法不同,派人前来游说:只要他拥护蒋介石,马上委任他当江西省政府主席。贺龙对蒋、汪拉拢,十分厌恶,他认为封官许愿是花招,决不上当。他对第二十军政治部主任周逸群(共产党员,以后介绍贺龙参加中国共产党)说:“我坚决执行共产党的决定和政策,服从共产党的领导,所有派到我这里工作的共产党员,不要离开,继续做政治工作。”周逸群向周恩来同志报告了贺龙军长明朗的政治态度。周恩来亲自拜访贺龙,向他分析当前形势和党的政治主张,请他出任南昌起义的总指会。贺龙十分激动,立即向南昌起义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表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列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听共产党的话,永远跟共产党走,坚决和蒋介石、汪精卫这班王八蛋拚到底。”
  1939年冬,我在晋察冀军区和他相识,穿着一身灰布棉军服,留着“一”字胡须,勃勃英姿,高大的个儿,健壮的身体,真的浑身是胆,充满了力量和智慧。他率领一二〇师部分劲旅支援创造不久的晋察冀民主抗日根据地。他现在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
  我走过去,把中外记者的要求告诉他。他爽快答应了。我陪他上了记者专机,受到热烈的掌声欢迎,记者们争先恐后地向他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贺龙衔着那支烟斗,吸了一口,环视记者一眼,你们把我包围了,看来不回答你们问题,突不出包围圈了。他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坦率地回答中外记者问。
  晋绥军区现在有250万人口,7万正规部队,三人军事小组的命令,一定彻底实行;现在正着手准备复员,使战士解甲回家务农。如果战士回家没有土地,政府将给他钱,做为生产资金。老解放区人民生活,一般都提高了一些,自己生产,种棉花织布,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做到自给自足程度,即使没有外边的粮食支援,边区以内的军民也有饭吃。新解放区生活,也有所改善。过去敌人统治时,人民需要的粮食油盐和布匹等等都是配给的,经常不够吃不够穿。现在自由贸易,可以随便买卖了……
  贺龙将军还没有回答完,周恩来将军请他参加中共方面的会议去了,国民党方面又借用记者专机开会,我们只好走了。下了飞机,我看见马歇尔将军和罗伯森、伯荣德,克瑞格他们平行背风而走,边走边开会,别开生面。
  三方各自开会完毕,各人返回原来飞机里,张宗逊、甘泗淇他们摇手相送,飞机起飞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歇尔
相关人物
张治中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克瑞格
相关人物
贺龙
相关人物
汪精卫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周逸群
相关人物
罗伯森
相关人物
伯荣德
相关人物
张宗逊
相关人物
甘泗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