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局势多云间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9506
颗粒名称: 黎巴嫩局势多云间阴
分类号: D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黎巴嫩局势变化快,总统穆阿瓦德被炸身亡,新总统赫拉维当选,新内阁成立,解散临时军政府,局势复杂不稳定。
关键词: 黎巴嫩 总统 选举

内容

最近以来,黎巴嫩局势瞬息万变。11月22日当选仅17天的总统穆阿瓦德被炸身亡;24日傍晚黎议会动作迅速,又选出新一任总统;次日凌晨,新总统宣布解散奥恩3人临时军政府,同时以胡斯为首的新内阁也告诞生;26日,新总统称将以武力把奥恩赶出总统府。
  谋和平
  速选总统承大业
  穆阿瓦德遇害后,受命组阁的胡斯总理坚决表示要沿着穆阿瓦德烈士的道路走下去,以完成黎巴嫩和平大业。黎议长侯赛尼也决心尽快召集议会,选出新总统以填补穆阿瓦德身后空缺,使黎巴嫩和平进程顺利进行。24日,黎巴嫩议员不顾威逼阻挠,纷纷奉召从境内外前往贝卡谷地邻近叙利亚的什图拉市参加新总统选举。这次议会会址设在巴尔克奥泰拉饭店的一个大厅里,在黎巴嫩议会警察。治安部队、黎政府军第一旅和叙利亚部队的层层把守下,这里戒备森严,气氛非同寻常。参加这次选举的议员共有52名(议长除外),超过了法定的48人。沙特和阿尔及利亚驻叙利亚大使也作为三方调解委员会的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出现在这里。52名议员逐一将自己的选票投入一个特制的玻璃箱。经过两轮筛选,议长俟赛尼于当晚7时左右郑重公布了选举结果:基督教马龙派议员埃利亚斯·赫拉维以47票的绝对优势获选,成为黎巴嫩第十届总统。
  埃利亚斯·赫拉维1930年出生于贝卡地区扎哈莱县一个显赫家庭。中小学就读于官办学校。后在希克马农机学校学习并获学位。精通阿语和法语的赫拉维曾任扎哈莱县县政委员会委员,并于1968年首次代表扎哈莱县进入黎议会。他曾与5名议员共组“独立马龙派议员集团”,并在前总统萨尔基斯任期内于1980年5月出任公共工程及运输部长。同时赫拉维也是黎巴嫩农产品公司的理事长,在贝卡地区拥有大量田产,赫拉维出席过塔伊夫民族和解会议,并参加了穆阿瓦德总统的选举。
  赫拉维当选总统后,旋即进行了就职演说。他表示将恪守塔伊夫协议,保证遵循前总统倡导并为之献身的民族和解路线,要求执行联合国关于黎巴嫩问题的425号决议,使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南部。他决心努力在黎边境地区行使国家主权,不允许“一支外国枪皮留存在黎巴嫩”。
  求统一 罢免奥恩建新阁
  赫拉维于当选8小时后即颁布两项法令,解除黎巴嫩临时军政府领导人奥恩将军的职务,任命上届文官政府总理胡斯继续负责组织全国统一政府。胡斯紧接着公布了拟就的新内阁成员名单。至此,黎巴嫩第46届政府历尽艰难终告诞生。新内阁由14名部长组成,其中穆斯林教派和基督教派的人各占一半,包括了两大教派的7支主要力量的代表:逊尼派穆斯林总理胡斯兼任外交部长,希腊东正教负责人米歇尔·亚森任副总理兼劳动部长,基督教长枪党领导人乔治·萨阿德任电信部长,穆斯林什叶派领导人纳比·贝里任能源、电力及住房和合作部长,穆斯林德鲁兹派领导人琼卜拉特任公共事务部长。
  观未来 黎巴嫩局势难卜
  黎巴嫩议会选出新总统后,立刻在国际上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反响。阿盟秘书长及美、法,埃、约、叙和沙特等国的领导人对赫拉维的当选表示祝贺和欢迎,而且对其将黎巴嫩引出危机寄望颇高。胡斯在接受前总统之命组阁过程中即已就内阁人选问题同黎巴嫩各派力量进行了广泛接触和磋商。以最终公布的阁员名单来看,新的统一政府照顾到各方利益,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黎巴嫩和平在即,相反,目前黎巴嫩的形势却变得更让人心焦。参加新总统选举的议员频频收到恐吓电话,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赫拉维当选不过一小时,便受到一基督教恐怖组织的恐吓,声称他将有和前总统一样的结局。更为严重的是,长缨在手的奥恩将军依旧视这次“叙利亚占领下的选举“为非法无效而不予接受。赫拉维就职后立即宣布将奥恩免职,胡斯亦未在新政府中给他留下一席之地,这些都为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留下了令人担优的伏笔。而且新政府任命的长枪党领导人萨阿德虽表示不反对新内阁,但也未肯定自己是否最终走马上任,这又使新政府的权威性和团结受到挑战。对这一严峻形势,分析家们一致认为,黎巴嫩局势正处在一个可怕的十字路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