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细读「挨打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7782
颗粒名称: 劝君细读「挨打歌」
分类号: D6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有人赞扬体罚教育,相信打骂孩子能让他们顺从。然而,实际情况却相反。孩子被打后容易产生反感和隔膜心理,对父母失去威信。打骂还可能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导致心理创伤,对智力发展不利。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应当理解每个孩子的天赋和特点,不要逼迫他们追求刻板的成绩标准。我们应该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 体罚教育 孩子 挨打

内容

有一首《挨打歌》,描述了孩子被打之后的情景:“头次挨打战兢兢,二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皱,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酣然微笑入梦中。”你看,孩子对于挨打,起初是怕,后来是抗,最后变成“皮”,到这时,父母的威信恐怕是荡然无存了。
  用体罚来教育孩子,古已有之。汉代学者刘向有“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之论断,可见棍棒教育有其历史渊源。所以有“棍棒之下出好男”、“孩子不打不成才”等论调流传至今。有些家长信奉这些教条,动辄就打孩子,以为这样做才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叫孩子服服帖帖。其实,往往适得其反。孩子被打之后,容易对父母产生反感和隔膜心理,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以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离家出走者有,跟坏人走歪道者有,自寻短见者也有。至于孩子被打变得所谓“老实听话”,唯唯帖帖,并不意味内心服帖,一时的“沉默”,潜在着说谎、欺骗因素,不善思考,缺乏朝气,正是反映了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是无助于发挥聪明才智的。打骂孩子还能造成肉体痛苦,一旦失手,终身残疾,悔之晚矣!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做父母的应该懂得一点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据闻,家长打骂孩子大都出于“望子成龙”,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出众,等等。对此,笔者愿赠一言,孩子天赋不同智力有别,学校条件不一样,岂能强求划一?我们要真正为孩子着想,也不应当逼鸭子上架,成龙成虫,最终还决定于孩子自己。只要于国于民有用,将来做一个“四有”的劳动者,同样是栋梁之才。我们不该把l陈旧的历史枷锁套在下一代的脖颈上,应该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茁壮成长的活泼的快乐的金色童年。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均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