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村的带头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7531
颗粒名称: 亿元村的带头人
其他题名: 记全国劳动模范周伟根
分类号: K827
摘要: 1980年平西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仅为448.2万元,但到了1988年,却猛增至1.0072亿元,增长了21.5倍。平西村的经济突飞猛进,最初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村委主任周伟根带领团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确定了村办工业的发展方向。他们投资建厂房,引进了生产线,使平西村成为南海县的“皮鞋专业村”。同时,周伟根也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实施了“以工补农”的政策,并进行统一排灌、统一育秧、统一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周伟根对党有赤诚的心,通过多年的努力,平西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同样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乡亲们都对周伟根赞赏有加。
关键词: 南海县 周伟根 全国劳动模范

内容

平洲镇平西村是南海县第一个亿元村。1980年全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仅得448.2万元。而到了1988年,却猛增至1.0072亿元,八年增长了21.5倍!是什么力量使平西村的经济突飞猛进?这首先是改革开放方针带来的结果,而村委主任周伟根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周伟根带领村委一班人,没日没夜地深入调查研究,跑城市、走单位、串农户,掌握市场信息,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并深入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村办工业的发展方向。周伟根同志果断地提出:村办工业要实行“三个转变”,即产品从低档向高中档,初级产品向最终产品转变;生产手段从手工业作坊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生产转变;经济结构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他们淘汰了大部份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确立了以皮鞋和牛仔布两个外销产品为主的工业发展方向。
  看准了就干。周伟根与村委一班人,一方面搞好横向联合;另方面,投资1000万元新建厂房。接着又在联办单位的协作下,分别从日本、美国、香港、台湾、墨西哥等地引进了六条皮鞋生产线和浆染、后整理、塑料包装三条生产线,使平西这个小小的村庄,成为南海县的“皮鞋专业村”;而且名声远扬,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和欧美各国。全村工业总产值1986年为2400万元;1987年为4890万元,为国家创汇450万美元,1988年工业总产值增至8000多万元,创汇800万美元。
  周伟根在积极带领大家发展村办工业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忽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实行“以工补农”,增加农业的投入。实行统一排灌、统一育秧、统一犁耙田、统一农田水利建设、统一农业用电,每年从工业利润中投入30万元用于农业“五统一”所需资金和优良种子、肥料、农用薄膜等补贴,1988年还专门拨出15万元用于小型水利建设,因而多年来全村水稻产量稳步上升; 1986年全村水稻亩产800多公斤,1987年900多公斤,1988年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亩产仍有所增加。年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公购粮任务。1985年还投资90万元,开辟了一个以种植濒于绝迹的平西优质“丝线柚”为主,兼种名优花卉、放养水鱼等多项种养面积700亩的优质水果、水产出口生产基地,为平西村今后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伟根同志对党有一颗赤诚的心。他1950年便参加农会,参加土改。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岁月中,经受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但始终忠诚党的事业。他总结了几十年的经历,发出了腑肺之言:只有共产党才有我的生命;只有党的培养才有我为乡亲工作的本领;只有党才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有我今天的地位。他几十年一心为集体,一心为群众,唯独没有为自己。这几年,平西村的工农业生产发展了,集体经济连年壮大了,周伟根便在抓好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有计划地为村民办了兴建水厂;新建扩建了学校、校舍;新建托儿所、幼儿园;搞好道路建设;办好农村合作医疗五件实事。乡亲们看到平西村日新月异,安居乐业,都称赞周伟根是个有姿势,有实际的村民委员会好主任,是群众的贴心人,是亿元村中的好带头人。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源生
责任者
周伟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
平洲镇
相关地名
平西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