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下里巴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5328
颗粒名称: 他喜欢“下里巴人”
其他题名: 记广州方言歌曲作者陈勇新
分类号: J61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陈勇新在广州方言歌曲创作方面的经历和成就,包括他的创作理念、作品数量和质量以及在音乐门类的广泛兴趣和研究成果。
关键词: 陈勇新 创作 音乐艺术

内容

佛山市,真光荣,卫生评上特等标兵。
  街道园林化,市容好面貌。
  精神爽快,建设英雄城。
  ……
  虽然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但我相信,这首《佛山卫生歌》是不会轻易从人们的脑际消失的。因为一九五九年,佛山被评为全国卫生红旗城市时,这首优美动听而又琅琅上口的广州方言歌曲,便飘荡在禅城的街头巷尾,可以说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而它的歌曲作者,就是刚从中南音专附中毕业分配来佛山工作的陈勇新,那时,他还刚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呢。
  三十年后,当我向他问起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时,他竟然还能一字不漏地把这首歌的歌词背出来,单纯是记忆力特别好就能解释呢,还是那令人迷恋的七个音符巳深深渗入到他的血脉里去呢?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对象上,历来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分野。但普罗大众似乎更喜欢“下里巴人”之类通俗易懂的东西,可悲的是某些人向来对“下里巴人”有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认为它土里土气,登不得大雅之堂,殊不知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后,常常要先得到老嫲嫲的首肯哩。
  现代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来说文化水准不是很高,目前他们对文学艺术的要求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陈勇新认为,方言歌曲适合当地群众的口味,也是他们所能接受得了的,是一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把群众的这种渴望变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广州方言歌曲这块艺术园地里,他辛勤地耕耘了三十年,为了让这朵群众艺术之花开得更鲜艳妍丽,他耗费了近半生的心血,抛洒下无数的汗水。他单是编曲所用的稿纸,堆叠起来可以做得枕头。他说的话我信,成功的花朵,确实是浸透了奋斗者的血泪呵!
  这些年,他大约创作了一百五十多首广州方言歌曲,在报刊上发表的,在电台播放的有二十多首。其中由著名歌词作家郑南作词,他与丽嘉合作作曲的《花城赏花人心醉》荣获1981年省文艺作品评比一等奖。另外,《如今仙境人安排》多次为热情的听众所点唱,《问我为什么这样欢乐》、《春天的郊外多么美》等十多首方言歌曲也在电台播出。
  除了单首的广州方言歌曲创作,他还致力于广州方言歌剧的创作,并且成就颇丰。1961年,他与人合作移植了《刘三姐》,在佛山、番禺、广州、三水等地一连上演了一百多场。1965年,又移植了现代小戏《补锅》,不单在佛山、新会、广州等地演出,而且省电台还请省曲艺团的李丹红、广州乐团邝青等人为全剧录音,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李丹红还赞扬说“:方言歌旋律写得这样美,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古语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陈勇新不无感喟地对我说:“我的作品是改出来的。”艺术精品很少能一蹴而就,往往要经过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修改才能成功。老陈的写作习惯是先用一段较完整的时间搭好作品的骨架,然后利用上下班的余暇进行反复的修改、润色、磨炼!甚至在从佛山至石湾的上班路上,那跳动的旋律也始终萦绕在他的脑际。、
  他对舞蹈音乐的编撰颇有造诣。1990年创作的《造花伞》,参加了省及全国职工文艺汇演并获优秀奖;1985年与人合作的《舞十番》获广东省业余文艺创作评比一等奖,并参加了省第一届艺术节。在此基础上他单独搞了个《十番三人舞》,结果获1986年省民间舞蹈音乐评比一等奖,全国民间舞蹈音乐评比铜牌。
  另外,在粤剧音乐设计、广东音乐、民族音乐理论、粤剧史研究等音乐门类的创作和研究上,他都有浓厚的兴趣,丰盈的斩获。
  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学校。”老陈在人生的道路上尽管历尽坎坷和曲折,但始终没有泯灭他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他从靠刻苦自学到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广州方言歌作曲家。现在他担任了石湾区文化馆馆长,还加入了省音乐家协会,佛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美的彩霞在向他招手,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树芝
责任者
陈勇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