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借来风添春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3270
颗粒名称: 且借来风添春色
其他题名: 访三水「鞋城」大塘镇
分类号: F427.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水县大塘鞋城历经创业和发展,从落后小镇成为制鞋产业的重要基地,大塘人通过与外贸单位联营和与外商合资,实现了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三水县 大塘鞋城 发展状况

内容

巍巍北江大堤,蜿蜒远去;一些傲视着新绿原野的建筑物,由远而近的映入眼帘。县委办的同志说:「这就是三水鞋城了」。一看,只见「大华」、「新艺」、「颖达」、「建达」等等标记,高悬于建筑物之上。
  镇委莫书记和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的候经理,向我们说起了这「鞋城」的创业史。原来,过去该镇工业十分落后;在对外开放中,他们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制鞋这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已率先从海外「潜入」了中国内地。大塘人便采取与外贸单位联营的方式,于一九八五年三月建成了第一间鞋厂,仅四年,就发展到五间。去年,已投产的三间鞋厂产量达四百三十多万双,出口三百六十多万双,创汇五百多万美元。今年,与外商合资的「建达」投产之后,鞋的产量将达六百八十万双,出口创汇近千万美元。三万人的小镇,人均造鞋二百双,确是「鞋的世界」!
  我们来到最早开业的大塘鞋厂。厂房不算漂亮,但生产秩序井然,一双双款式新颖别致的鞋正在装箱待运。厂长对我们说,往年这时是淡季;今年却特别旺,日产万双仍供不应求。什么原因呢?质量好、交货准时、价格适宜嘛。我们又逐一参观了其他的几间鞋厂,只见一间比一间设备先进。尤其是刚投产不久的中外合资的颖达鞋厂,生产线全部是从欧美等地引进的,产品也从原来的低档硫化布鞋发展到中高档的运动鞋(出口售价也可提高两三倍)。莫书记对我们说,他们正在兴建一间人造革厂,逐步代替面料的进口。
  如果说,大塘人当初兴办鞋厂是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话,那么,他们当今已跳出小天地,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努力改变家乡的经济结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灿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