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西江河畔的瑰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423
颗粒名称: 昆都——西江河畔的瑰玉
分类号: K92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水县金本镇的昆都山的特点和景观。虽然昆都山海拔不高,但山形奇特,有三座笔架形的山峰,其中鹰枯顶最高,使得整座山状如雄鹰欲冲天。山上植被茂盛,有茂密的树木和竹林,还有终年常绿的特点。文章还描述了从昆都山鹰牯顶上可以俯瞰西江的壮丽景色,以及昆都山与两江汇流和鸳鸯河的景观。
关键词: 昆都山 三水县 名山

内容

屹立在西、北、绥三江汇流之滨的昆都山,位于三水县金本镇西北部,是三水县的一大名山。该山不算很高,海拔约150多米,但山形奇异,上有三座笔架形的山峰,从左到右依次增高,以右边的鹰枯顶为三峰之首,状如雄鹰,势欲冲天。山上树木参天,竹林成片,满布野草山花,远远望去如一座巨大的用碧玉雕成的笔架。昆都以终年常绿见称,成为三水古八景之一,命名为“昆都耸翠”。春时山花怒放,姹紫嫣红,为昆都增添几分秀色,更是迷人。
  昆都山地处三江汇流之滨,站在鹰牯顶上,可见浩瀚的西江水。它有时也会轻浪浅良信步走来,不过这仅是西江的春冬两季的闲情,如在夏秋,遇上汛期,则变为粗犷、混浊,气势汹汹,奔跑而至,挤进思贤滘口,直扑珠海磨刀门再入大海。在三水境内的北江,则包含着绥江水,合二为一,气量宏大,故北江河灵秀中有英气。天公造物总有巧合的安排,它为了不让西北这对姐妹江混流,两河之间有大沙洲相隔,但在昆都山下,老鸦洲前却又空出一河,让这对姐妹江相通,成为著名的清浊分流的鸳鸯河。汛期初泛,鸳鸯河内或清高浊低,或浊高清低,构成二水争雄之势,蔚为奇观。
  昆都景物又何止于水。它虽无怪石奇花,但却有山花群带,与山草自然分家,呈现出“花不入草,草不入花”的生态奇观。在西边的山崖上,长满松树,当风生水起之际,游人坐在鹰牯顶上,听松涛,赏三江,不失旅游之乐。
  昆都山有两条登山小径,可达鹰牯顶。一是从山下的村中上山,小径迂回曲折,隐现于草丛之中。走此小径,时而拨草辨踪,时而攀草而上,有惊无险,情趣盎然。另一条是从山北坡登山,此径以石为路,有惊有险,是青年人寻求刺激的登山佳径。昆都山以其别具一格的景物,古往今来吸引着不少的文人墨客。明朝嘉靖年间的福建巡按何维柏,少年时与自号兰坡老人的学友,远道来到昆都南麓结庐读书,因其以茅草结庐舍,每遇落雨,书籍被淋湿,待晴天捧到半山坡晾干。村民为纪念这位一代名臣,其读书处,命名为“何子读书处”,晾书的地方,命名为“晒书台”。慕名而来结庐读书的,还有明代贤臣陈勉,在这儿苦读三年,学业有成。据说其师陈白沙曾来探访陈勉不遇,留下一纸,上书“思贤”二字,后人将“思贤”为昆都附近滘口之名,即当今的思贤滘。昆都胜景不但备受凡人所爱,就连超凡脱俗的葛仙翁,云游到此,也舍不得离去,留下了“炼仙台’的遗迹。昆都山下还有节孝牌坊一座,据说是皇帝为表彰昆都山下安溪村的一位孝女,立此御笔亲书的牌坊,故以前凡过鸳鸯河的船只,见此牌坊不论官民人等,都要出船遥拜。游昆都,访古迹也是一大快事,未知诸君有此雅兴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昆都虽不高,却留下过仙家、名人的足迹,亦有大禹治水来到昆都山下,力斩九龙开二水的传说。昆都堪称西江河畔的瑰玉,亦可称得上是一座名山。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