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茶楼飘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2169
颗粒名称: 水乡茶楼飘香
分类号: C913.3
摘要: 这是一篇描绘珠江三角洲水乡生活和茶楼文化的文章。通过描述早晨到茶楼喝早茶的场景,以及茶楼在现代水乡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文章展现了水乡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和好客的品格。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水乡生活 茶楼文化

内容

到过珠江三角洲水乡的人,假若你问他除了水乡特有的景色外,还有什么难忘的印象,他定会笑着回答:早上到茶楼叹「一盅两件」。
  一点也不假。只有这种印象的人,才算了解水乡人的生活。正是水乡人这种生活和好客的品格,象一杯散发着淡淡余香的茶,久久留在每一个作客过水乡的人的心里……
  每天早晨,当繁星还在眨眼,大地还在沉睡着的时候,无论是设在圩镇或在乡村的茶楼都沸腾开了。大街小巷,村中小道,人们见了面互相道声:「早晨」,便笑着悠哉悠哉地走向茶楼,几个人坐在一起,或者叫伙计要上一壶香茶,来个「糯米鸡」或者一碟「凤爪」,再要上一碗鲜鱼片粥,慢慢地品尝着。
  水乡人沸腾的生活便在这晨曲中开始了……
  水乡人饮早茶,历史由来已久。但是,这段历史也曾经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删节过。那时,农民生活要靠「掏鸡屁股」过日子,天天被「阶级斗争」叫喊得晕头转向,况且就算手上有几个钱,也要担「暴发户」的风险,哪有闲致天天到茶楼去「叹」茶呢?如今在水乡,不用说镇上,就算在一个小小的村庄,也会有三四间茶楼以上。早上「叹」「一盅二件」,再也不是城里人独有的生活习俗了。乡村的茶楼建造更是别具一格。这些茶楼多建在河涌旁边,晨风吹拂,空气格外清新。
  在我们镇的一间「飘香茶楼」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住在茶楼附近年届七旬的老人,每天早上,风雨无阻,必定准时光顾。所以,他的茶位成了「专座」。无论茶楼多么「爆棚」,这个茶位都是空着等老人的。老人原本身体硬朗,只是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被摩托车撞伤了腿,从此,老人走路便多了个伙伴——拐杖,每天早晨这个时候,小巷深处就会传来「笃笃笃」的有节奏的响声,象是一首古老而悠扬的乐曲。只要他的身影一出现在茶楼大厅,许多人都会主动向他打招呼。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工厂做业务员,一个是自办厂的「老细」。一次,朋友请饮早茶,我刚好坐在老人邻桌,便问他年纪大了,为什么不让儿子买点东西在家里吃,他咧开没有多少牙齿的嘴,笑呵呵地说:「后生仔,不是我儿子没孝心,现在政策好,不愁吃不愁穿,我喜欢每天到这儿来跟大家聊天,这比闷在家里好多哩!」
  是啊,如今,在水乡饮早茶,再也不是单纯的为饮茶而饮茶了。茶楼,成了人们交流信息,倾谈生意,祝贺喜庆的场所。我一个当老板的朋友,他开了间五金加工厂,聘有三十多个工人,只要有「料到」加夜班,完成任务后,他必定请工人饮早茶。有人问他是否合算,他挺神秘地笑着说:「怎么不合算?一杯香茶暖人心,经济又大方!」说「经济大方」也好,暖人心也好,反正他的工人很少「跳槽」离厂。这,不能不说他管理有方。
  时下水乡许多青年男女举行订婚仪式,也都是邀请双方家属、知心朋友,在一杯香茶下举行的,文明而俭朴的春风正悄悄吹进水乡万户千家……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宗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珠江三角洲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