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翻作少年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0646
颗粒名称: 老夫翻作少年狂
其他题名: 小记江头村几位醉心文化的老人
分类号: C9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海县江头村是一个文明和睦村,被广东省命名为“文明和睦村”,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参观者。该村的几位老者醉心于村中的文明建设,如庞国唐老先生义务为乡亲做文字活,江慎思先生为家乡捐献一百万港元,江显镐先生义务浇灌绕村的时花和管理文化室、图书馆,江显泌先生义务赡养五保户等。村中心有文化室、图书馆、舞狮、扒龙舟等活动,学校举办数学、英语补习班。作家邓友梅参观后留言:“留得盛名神州颂,众志成城。”
关键词: 南海县 文明建设 老翁

内容

南海县有个江头村,六百来号人中有一半在港、澳、海外。1983年,它被广东省命名为“文明和睦村”。几年来,全国有二十七省市的代表人物以及欧、亚、非洲朋友,来此参观,人数近十万人次。十万人,可卷起一场风暴。
  在此。说说几位醉心于村中文明建设的老翁。
  穿过该村村口牌坊,有个“四美公园”,只见巍峨山石,绿影丛中设一“诗画廊”,内藏名家墨宝百数十帧。村中那如耙齿形布局,笔直的街巷,每隔几十步悬挂一块饰板,上书村民诗作,其中有这样一首:
  “行桥桥,食胡椒,胡椒辣,讲究卫生莫邋遢。绿化好家园,多种松和柏;咁靓个幅墙,唔好乱咁画;咁好嘅花木,唔好乱咁摘。环境清幽空气好,人人精神都焕发,胜过做菩萨!”
  此诗出自庞国唐老先生之手,他出身教师世家,七十多岁仍不辍劳作,每日必同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先生到圩场设档,义务为乡亲做些文字活,至今五年多,
  他集毕生精力编就一本收七千多单字的,全国都尚属首创的《粵语分韵字典》油印以赠友人、最近罗家祐等几个海外学生己为他筹了一笔款,正联系自费出版。庞先生说:“老来逢盛世,翻作少年E”。
  村里有几位老翁,组建“江头诗社”,五年来出版油印本《江头村韵》六集,凡五百多首。首首如绚丽的晚霞一缕,牵动得省、市、县的骚人墨客皆昶聚会。社长是古稀之年的江慎思先生,同时,又为县诗社名誉会长。1987年南海艺术节的诗歌大赛就由江先生赞助,在江头村举行。江慎思先生一家七十多人全在香港,三中全会以来,他奔波于两地之间,至今他已为家乡捐献一百万港元。他每天早起,亲自洒扫庭院,还扫街扫厕,为公益建设搬瓦搬灰,亲挽灰斗、抹灰水。他说;“我最赞赏‘五讲四美’”。
  再看江头诗社另几位老人吧。
  退休的江显镐先生,义务浇灌绕村的几百盆时花,管理文化室、图书馆;江显泌先生义务赡养无亲无故的五保户;还有庞樵、志刚、甘棠无一不是人老心红,尽自己力之所能的,可敬的前辈。
  在村中中蹓跶,但见树绿碧水,回廊水榭,相映成趣;房舍灿然,花香扑鼻。和睦相亲,一片乐融融。进入民居,可见摆着、挂着雕塑、绘画。摄影、书法珍品。其中多数出自本村人之手。
  村中心,还集资新建一座三层楼的文化室。也是集资而建的,有电视、乒乓球等活动;有数千册藏书的图书馆;节日这里还主办舞狮、扒龙舟活动;学校寒暑二假,举办初中数学、英语补习班。
  精神文明之风如此昌盛、醇浓,荡涤尘垢贫困。江头村人怎能忘怀那几位耋耄老者呢?难怪作家邓友梅参观了江头村后留言:曰“留得盛名神州颂,众志成城。”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邓济时
责任者
庞国唐
相关人物
江慎思
相关人物
江显镐
相关人物
江显泌
相关人物
庞樵
相关人物
志刚
相关人物
邓友梅
相关人物
甘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