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三水人长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0461
颗粒名称: 欣闻三水人长寿
分类号: C91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水县的平民百姓人均寿命达到69岁,死亡率下降到近千分之六以下。三水人长寿的原因在于丰裕的物质基础、敬老院的建立和改善饮水卫生等方面。特别是改造饮水卫生,使得绝大多数群众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使得各种传染病得到根治,河水中的有害物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相关领导表示,未来三水人均寿命将达到七十岁,这将是一个不稀奇的现象。
关键词: 三水县 长寿 饮水卫生

内容

古之帝王,为求不老,炼丹,寻仙,但年过花甲者如凤毛麟角。今日,三水县的平民百姓人均寿命达到69岁,死亡率则从六十年代最高峰的千分之十七点七下降到近十年的千分之六以下。
  三水人长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她引起了研究社会、生态、医疗、饮水卫生和地方病防治等部门和专家的兴趣。据历史资料表明,三水由于地处北江、西江、绥江三江夹击的中心地带,每逢下雨,多成泽国,民众赖以为生的田地,也十之四五为汪洋,在这样地域生活的人民,自然难得长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多年,三水生产发展了,社会安定了,但群众的物质生活仍十分匮乏,地方财政也难以拿出大笔的钱来改善群众福利事业。据了解,1978年前,三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不到二亿元,国民收入和农民人均分配分别为281元和不足200元。去年,全县工农业产值已经超过十六亿元,国民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超过1900元和1200元。较为丰裕的物质,使绝大部分三水人解除了衣、食、住的后顾之忧,长寿,也有了基础。县民政局局长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人寿,只要看看孤寡老人的生活便可知其十之八九。他说,从一九八三年起,三水县先后投资500万元,镇镇建起了园林式、别墅式的敬老院,全县70%以上的五保老人进了敬老院。入敬老院率为全省之最。如今,每间敬老院都有彩电、冰箱、自来水,老人家每年生活费超过600元,大米250公斤,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已从梦幻变成了现实,五保老人现在平均年龄81岁,个别还达到100岁,有的110岁,因而,连旅居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退休老人,也乐意回来度晚年。芦苞、金本、乐平、西南等敬老院,就有港澳侨胞的特别单间。
  行家反映,三水人长寿,“水”立了大功。过去的水害变成了如今的水利,尤其为害数代三水人的血吸虫病,1978年起得到了根治,1983年,经省多次复查后,确认三水的血吸虫病从此绝迹。为了消灭血吸虫病,三水人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二十多年来完成水利土方近1000万立方米,投资合计数千万元。此外,近十年先后根治或大大减少了白喉、麻疹、伤寒、疟疾等疾病。在采访中,三水农民欣喜地告诉我们,他们已经结束了世代喝江河水和不洁井水的历史。该县改水办公室负责人反映,从1983年起,三水县、镇以及群众、港澳同胞,共同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改造饮水卫生,完成自来水工程300余宗,占全县九成多的群众,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其中河口、青岐、范湖、三水农场等镇场,100%的群众不再挑水,从而使长期以水为媒为害人体的各种传染病得到根治,河水中的有害物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结束采访前,三水有关领导自豪地告诉我们,不用多久,三水人均寿命将可达到七十岁,那时,“人生七十古来稀”就应改为“人生七十不稀奇”了。话很朴实,但使人欣喜。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一个重要侧面。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文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