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妖」——张春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0384
颗粒名称: 「国妖」——张春桥
分类号: I24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春桥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他是中共九、十届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以及中共十届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他是四人帮成员,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他被永远开除党籍,并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关键词: 佛山市 长篇小说 张春桥

内容

十二月三十日,江青和姚文元来到清华大学,当众紧紧拉着“蒯司令”的手,讲了许许多多鼓励的话。顿时,如同火上加油,清华大学红卫兵“打倒刘、邓”的声调变得更高的。诚如蒯大富当时所言:
  “江青同志和姚文元同志这次亲自来清华看我们,大大提高了我们清华井冈山的威望和影响,说明我们打刘少奇对了,干得好,干得漂亮。”
  清华大学红卫兵沸沸扬扬,江青、姚文元发表演说叽哩哇啦,唯有张春桥象“隐身人”一般神不知,鬼不晓:他与蒯大富密谈时,再三关照,只是“随使聊聊,不安往外说”;江青去清华时,张春桥不去,却要姚文元替他去……他是一个擅长于摇鹅毛扇的人物。倘若借用毛泽东当年写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中的话来形容张春桥,倒是非常贴切:“或策划于密室,或点火于基层”。
  如果不是后来蒯大富成了阶下之囚,作了交代,那么谁也不知“打到刘、邓”之火,是张春桥点起的。
  张春桥的阴险,也就在此。
  一次密谈接着一次密谈。
  一九六七年一月三日夜,北京平安里三号,《解放军报》社的办公楼。
  一辆从西郊北京大学驶来的轿车,载着三男一女,驶入报社。他们刚刚在二楼小会议室坐定,张春桥、姚文元一身军装,踱了进来。
  “春桥同志!”为首的三十来岁的男子,亲热地跟张春桥握手。
  “这是文元同志!”张春桥介绍道:“这是王洪文同志!”
  王洪文介绍了同行者、二十五岁的陈阿大和十八岁的“小廖”。
  陈阿大是上海良工阀门厂的工人,此时已成为上海“工总司”常委,王洪文的小兄弟。至于那“小廖”,名叫廖祖康,上海国棉十七厂技工学校的学生,此时成了王洪文的“秘书”。“文革”前,王洪文担任技校民兵连指导员之际,廖祖康是他手下的民兵。“文革”中一起造厂党委的反。从此,廖祖康成为王洪文的心腹。“文革”十年中,廖祖康一直是他的“贴身秘书”。
  至于那位女宾,嘿嘿一笑,冲张、姚点点头。她,老熟人——聂元梓。王洪文、陈阿大、廖祖康是昨天乘飞机抵达北京的。他们直奔北京大学,聂元梓安排他们住在学校招待所,随即给张春桥挂了电话。
  “春桥同志,文元同志,上海群龙无首,只有你们出马,才能压住阵脚!”王洪文在汇报了上海发生的第三次风潮——康平路事件之后,说出了这句话。
  “是的,我们也准备马上去上海——《文汇报》明天就要夺权,这是整个上海夺权的先声。”张春桥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我和文元这时候不回上海,将来大权旁落,就很难挽回!”
  “你也马上回上海——现在上海到了关键时刻。”姚文元对王洪文说道。
  就这样,决定发动“一月革命”的密谈,在北京《解放军报》社二楼悄然进行着……
  翌日,出现在上海街头的《文汇报》,突然用整版篇幅重新刊登《人民日报》一九五七年七月一日社论——出自毛泽东手笔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文汇报》造反派以这样特殊的形式,宣告《文汇报》“新生”——再不成为原中共上海市委的喉舌。
  就在《文汇报》撒向四面八方之际,张春桥和姚文元正在九千米的高空,朝上海疾飞。十时,他们刚刚降落在上海机场,就钻进轿车,直奔兴国路上高墙围绕的兴国招待所。这家“招待所”“文革”中曾长期成为张、姚在沪的据点。
  张春桥行魂甫定,头一桩事情是打电话给几百公尺处的丁香花园旁的小楼,那是徐景贤的据点——武康路二号。为了免遭意外,徐景贤把“市委机关革命造反联络站”的牌子,挂到淮海中路最热闹的地段——六二二弄七号原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里,而把武康路二号的小楼作为秘密办公处。
  下午二时半,当张春桥、姚文元出现在这幢“丁学雷”小楼,徐景贤、郭仁杰、王承龙,朱永嘉等一班秀才早已到齐了。
  “一月,是关键性的一个月,我和文元这次回上海,目的就是推倒陈、曹,在上海建立崭新政权。而你们将是新政权的工作班子。……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春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