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妖」——张春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9608
颗粒名称: 「国妖」——张春桥
分类号: I247.5
摘要: 本文介绍纪实文学连载「国妖」——张春桥。
关键词: 佛山市 张春桥 纪实文学

内容

就在他念急动身之前,陈伯达已发急电到上海西北远郊沪宁线上的铁路小站——安亭站,告知在那里拦截火车的一千多上海「造反派」工人:「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派张春桥即日回上海会见你们,你们有意见可以和他当面商量。」……
  短短的一天多时间,安亭的知名度急剧上升。这个小站,一下子闻名全国,外电也纷纷报道:「上海爆发安亭事件。沪宁线交通被「造反派」工人在安亭切断」……
  事件的导火线,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九日下午,「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宣告成立,挂着崭新的红袖章、穿着劳动布工作服的工人们,涌向上海市中心的文化广场。
  中共上海市委根据中央关于工人要「坚守生产岗位,不要到厂外去串连」、「不要成立跨行业的组织」等文件精神,对上海「工总司」采取「三不」态度,即「不赞成,不支持,不参加」。为此,在成立大会结束之后,「工总司」举行规模宏大的游行,前往上海延安西路中共上海市委大楼、要求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曹荻秋接见,承认「工总司」。
  曹荻秋不予接见。于是,「工总司」的「司令」王洪文决定率队冲向上海北站,声言「到北京告上海市委的状」。
  子夜,北站大乱。「工总司」的「副司令」潘国平砸坏了检票口的栏杆,冲上月台,登上一趟北上列车,五时许,潘国平所率领的二百多「造反派」工人,随车驶出北站,于中午到达南京。王洪文率一千多「造反派」工人,登上原定开往郑州的「六〇二」次列车,于七时强令调度室发车。列车在八时十七分开抵安亭,上海铁路局下令阻留这趟列车。于是,一千多「造反派」工人滞留在安亭
  王洪文为了向上海市委施加压力,决定卧轨拦车。十日中午十二时,当十四次上海至北京的特别快车途经安亭车站时,铁轨上躺着、坐着许多戴红袖章的上海工人。特别快车不得不紧急刹车6
  十一日夜十时,在冷雨飘洒之中,张春桥的专机悄然降落在上海北郊的大场军用机场。
  这时。沪宁线已被切断二十小时零二十一分钟,刚恢复通车,铁轨上仍停着一长串一长串受阻的列车。
  肩负重任、身穿军装的张春桥,刚刚踏进上海,头一桩事情不是找中共土海市委,却是挂电话给「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驻沪联络站」。「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的「司令」,是二十一岁的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三年级学生蒯大富。蒯「司令」那时,已经与张春桥有了单线联系。张春桥把「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视为他可信赖的耳目。一个神秘的人物接到张春桥的电话,闪身上了张春桥的轿车,直奔安亭。
  这个神秘人物,几乎不为外人所知。在「四人帮」下台之后,人们追查过,也只知那在子夜与张春桥同车前往安亭的,是「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的一个红卫兵,不知其姓名。
  笔者在采访一位熟知当时内情的人,才获知那神秘人物的来历:此人名叫「包炮」,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他的真名叫包得福。他的父亲,倒是一位革命烈士;他的母亲,也正因为政治身份可靠,当时在北京某中央首长家当保姆。由于这么一层特殊关系,包炮的消息十分灵通。这位中央首长何人?据云,乃康生也。
  包炮来到上海,结认了三十一岁的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科千事王洪文。在筹备成立「工总司」的那些日子里,王洪文把包炮当成了自己的谋士。「工总司」最初的「筹备委员」三十多人中,只有两名党员——王洪文和耿金章。耿金章原名耿玉章,上海中泥造纸厂副工长,比王洪文整整大十岁,早在一九四九年入党。不过,耿金章只念过初小,文化水平远不如王洪文。正因为这样,王洪文当上了「工总司」的「司令」包炮成了王「司令」密友……
  (四)(下期续)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春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