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骨灰撒播内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9513
颗粒名称: 周恩来骨灰撒播内情
分类号: I207.67
摘要: 这篇文字讲述了周恩来逝世后,根据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中国的江河大地上的过程。文字描写了播撒骨灰任务的秘密性和紧张程度,以及执行任务的飞行机组成员和飞行航线的情况。同时,也描述了周恩来骨灰运送的细节,包括高级轿车和破旧吉普车的使用。最后,描述了胥从焕飞行员根据首长要求在密云水库、天津和北镇撒下骨灰的过程,完成了整个任务。
关键词: 周恩来 骨灰撒播 飞行任务

内容

周恩来逝世后,根据他的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中大地上。由于当时形势复杂,周恩来骨灰的播撒工作是在极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其过程一直鲜为人知。最近,笔者采访了十三年前驾驶飞机播撒骨灰的飞行员、现任空军某部副参谋长的胥从焕上校,得以了解其中的一些内情。
  一九七六年二月十五日上午,在北京东郊的通县机场上,Z首长和G首长在几个随从的陪同下,来到机场招待所的会议室,将空军某运输团一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胥从焕、飞行员唐学文召到会议室,向他们交待一项重要飞行任务。Z首长说:“我代表国务院、中央办公厅向你们直接下达播撒周总理骨灰的飞行任务,因为仟务的机密程度很高,所以,这是党对你们的信任。”接着由一位高级参谋把事先画好的飞行航线图铺在桌子上,讲解航线和飞行注意事项:起飞地点是通县机场,经汤河口、密云水库东十公里一千〇四十九米的山头、天津、北镇(黄河边),再回通县机场降落,高度二千米。
  执行任务的飞行机组成员包括:正驾驶、副中队长胥从焕,副驾驶、飞行员唐学文,领航员白海坤,通讯员李永顺空中机械师、机务副中队长陈宝森。使用的飞机是苏联制造的安一2,是执行农业飞行任务的专用飞机,装备有整套喷撒农药的机械设备。机组成员接受任务后,就被转移到机场内滑行道旁的一座独立小楼中。
  当天黄昏,胥从焕机组成员登上飞机,作了一次试飞,飞机和喷撒设备的运转情况都很正常。试飞之后,Z首长和那位高参都陪着机组成员守候在飞机旁,一步也不离开。
  与此同时,一辆高级轿车在几辆公安摩托的引导下,驶出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大门,经过天安门广场沿着长安大街向西开去。成群的记者们立刻驱车尾随而去在高级轿车西行之后不久,文化宫的大门再次打开,从里面又驶出几辆破旧的吉普车,出大门后沿长安街向东转弯驶去。这几辆吉普车自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谁知,就是这几辆很不起眼的破旧汽车,执行着运送周恩米骨灰的任务。
  十九点五十分,这几辆吉普车驶抵通县机场,直接开到“七二二五”号飞机旁。暮色中,从车上走下六个人,身着大衣,头戴皮帽,匆匆走向飞机。这六个人抱着四包大约三十厘米长、十五厘米宽的白布口袋,在Z首长的护送下上了飞机。二十点十五分,飞机从通县机场起飞。
  胥从焕根据乘机首长的要求,在飞经密云水库I-.空、,高度五百米时,第一次拉了播撒把手,将骨灰撒在湖泊中。在飞经天津市上空时,第二次拉了播撒把手,将骨灰撒在周恩来青年时代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黄河边的北镇,他第三次拉了播撒把手,将骨灰播撒在代表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摇篮的黄河沃土上。至此,撒骨灰的任务全部完成,整整飞行四个半小时。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