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中的小尼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9386
颗粒名称: 闹市中的小尼庵
其他题名: 广州无着庵访问记
分类号: K928.75
摘要: 这篇文字讲述了广州市德政中路旧称小东门的一个地方,以及其中的无着庵尼姑庵。文章描述了无着庵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庵院的建筑、住持释宽敬大师以及尼姑们的生活和修行情况。文章还提到了尼庵与外界的接触、尼姑们的日常作息和活动,以及庵内的宗教仪式和佛教信仰。
关键词: 广州 小东门 无着庵

内容

广州市德政中路旧称小东门,是市内一处十分热闹的地方。在一条小巷内,有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尼姑庵,名无着庵。
  一个秋日的早晨,记者来到这里。按响电铃,一位身披袈裟,手捻佛珠的该庵住持释宽敬大师迎出门来,她双手合十,引记者到新建的灰砖红木平房客堂就坐,此处也是二十多位尼姑平日研习经文聚会之所。一位长得眉清目秀的妙龄小尼从冰箱内取出瓜果,端上香茶待客。
  六十八岁的释宽敬大师,祖藉沈阳,举止雅静,能操一口纯正的北京话。她告诉记者,此庵是明末高僧天然和尚胞妹来机禅师创建的,始建于清康熙六年,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原名“无着地”,意为清净无贪。
  三百多年来,无着庵几经沉浮,鼎盛时期有僧房三十多间。文化大革命期间再遭浩劫,使正门、大殿,多处被毁,众尼被迁,有些已还俗。二年前,无着庵归回广州佛教协会,请回当年在无着庵的释宽敬大师从江苏回穗返庵任住持。释宽敬返庵时带来随身弟子十二名。
  “现在共有小尼二十七人,她们来自广东、海南、江西、湖北、江苏等地,年龄最小的十八岁。”大师继续介绍说。
  笔者环视四周,问:“何以不见小尼众?”“香港来了佛门善友,十多个小尼陪同他们游览莲花山去了,还有几个先后输送到厦门、武汉、福州市的佛学院攻读,以培养佛教人才”。
  “时常接触外界,她们能否保住禅心?”大师见我亦是女性,微笑着从容作答:“不会的,虽说这些小尼都在三十岁以下,但并非如世人所想象的那样,是因为受了刺激或失意而出家的,她们都是受佛学影响,心性与佛结缘。现在的二十多个弟子,常常与外界接触,也有居士来此谈心,她们平日都能坚持佛教戒律,至今没有一个要离庵的。”她停了片刻又说:“如发现有不净之念。定当不留。”
  “晚上她们看电视吗?”“不看,用收录机也只是收录听经文。”
  庵里的生活作息很有规律。据知,小尼众每天四时半早课,五时半早饭,之后各人干各的活,有缝衣服、搞卫生、司厨、抄习经文等。目前尚未公开作道场,只是接待来此供佛的各地善友。十一时许用午饭,这顿饭后就不再吃了。晚上则念经文,夜十时就寝。
  大师领我走上木楼参观佛殿,只见三尊三世佛已重塑金身,像前点着电器红烛,还摆着一个巨型的大菠萝蜜,这是一位小尼回海南探家后带回的供果。
  路经厨房,一位二十岁的小尼长得圆脸大眼,正在司厨,煤气炉上正煮着生根、木耳,炉边放着一碗煮熟了的南瓜。她法号文微,记者与之交谈,但问来问去,她只是笑而不语。大师见状告知,文微是海康县人,到此有年,但仍未懂得其他语言。大师告诉我,她父母都是居士,从小受佛教影响而抱志到此出家的。
  随大师来到园中,只见晾晒的众尼的衣衫,皆素色无花彩,惟有园内种植着多种时花,盆花有红、紫、白、黄各色,色彩纷呈,剑兰和小树郁郁葱葱,这是小尼众喜爱的花草,她们还别出心裁,在一株桔树上挂上了一条红绸布以示吉祥,也有在盆花中挂着“福袋”“吉祥物”,小树上还写上了端庄的毛笔字:“长春树”、“铁树开花”……
  记者在此方感觉到,闹市中的尼庵,也和外界一样生气盎然。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中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