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营是农业开发的有效途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8644
颗粒名称: 规模经营是农业开发的有效途径
其他题名: 南海县发展水果生产的调查
分类号: F3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海县在1986年作出《关于开发丘陵发展水果生产的决定》后,水果生产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该县采用规模经营的方式,适度推广四种水果开发经营形式,逐步形成基地化、企业化和体系化。其中,规模经营的果树面积达3万多亩,主要形式包括单位投资、集体开发、集体规划、中外合作经营等。南海县的水果开发生产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试验之一。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水果生产 南海县

内容

南海县委、县政府于1986年作出《关于开发丘陵发展水果生产的决定》之后,全县水果生产出现突破性的发展。水果种植面积从1985年底实存面积11500亩增加到1988年10月的76934亩,对比增加5.68倍,相当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78%。1987年,该县水果产量达到226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06.8%;水果产值的占经济作物产值的五分之一,预计几年后可占二分之一以上。
  南海县开发丘陵发展水果生产,突出的特点是实行规模经营。全县规模经营的果树面积达3万多亩,其中连片千亩以上的果园13个,150亩以上的果园43个,10亩以上的403个。如罗村镇,种植果树5589亩,其中1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果园占97%。南海县适度规模经营水果生产的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单位投资,联合开发,雇工经营。一般是单位与镇、村联办,也有单位与专业户联办。全县计有这类果场10个,面积2380亩。这些果场所在地多是县的扶贫点,办场宗旨是帮助困难村、社脱贫致富。第二种是集体开发,专业承包,分级经营。也就是镇、村、社集体办场,由集体投资开发经营,承包给专人管理,集体按每亩每年给承包者一定的生产费用,承包者按每亩每年上缴一定数量的水果,超产部分归己。有的集体果场还引进潮汕等地的劳力、技术实行承包。第三种是集体规划,私人投包(或租赁),开发经营。一般由集体作好规划,公开投包或物色对象协商有偿承包。这种形式较为普遍,家庭果场较多。第四种是中外合作经营。采用这种形式兴办的果场目前南海县只有一个,即由松岗镇与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总公司广东分公司同澳大利亚詹姆斯哈荻工业有限公司合作兴办的东岗哈荻热带果菜开发公司,投资300万元,开发坡地450亩,引进澳大利亚的全套现代化设备和10个优良水果品种。这是农业现代化的试验,目前仍在实践观察之中。南海县水果开发生产的另一特点,是逐步形成基地化、企业化、体系化。该县现有的各种果场,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水果商品生产基地,有的果场还成为单一品种的基地,如县园林局建在大沥镇黄祖岗的百田连片良种枇把园,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枇杷基地之一。从经济实体的角度看,具备一定规模的果场都以商品生产为目的,有一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已形成农业企业的雏形。随着规模经营的进步,南海县除了初步建立生产指挥体系、苗木及生产资料供应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之外,还准备建立水果批发市场和水果加工厂,以提高开发性农业的经济效益。
  南海县水果发展实行规模经营取得成功,主要抓了几项关键措施:一是资金上扶持,给予优惠。经调查,开发丘陵种果8万亩需要投资1500万元。为此,县里决定:这笔投入由县、镇、村三级负担,各占1/3,按开发进度分年支付。1986年以来,三级共投入1356.17万元,余下部分将在明后两年予以兑现。二是搞好水利、电力、道路等主要设施。近三年,全县为种果配套安装水泵230台、水管33200米,修筑三面不见土的水渠23790米,架设低压线187820米、高压线64750米;修路119450米,建桥梁8座。三是解决技术问题。县、镇配备专业技术干部,还成立县水果生产耆协会,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学者讲技术课,印发技术资料。使大批干部和农民掌握一定的种果技术。四是保证种苗供应,优化品种结构。县先后投资60万元,和镇、场、户联办29个水果良种繁育基地,镇一级也办起果苗场5个。除了繁育推广本地良种外,还积极引进巨峰葡萄、单西一号和紫花三号芒果,鸡心黄皮、椪柑,红江橙等27个国内外良种,使水果品种逐步向优化方面发展。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唐启洪
责任者
劳洪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