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6694
颗粒名称: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分类号: A75
摘要: 佛山市毛泽东在私人场合展现了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处理债务、赡养亲友、对待老人等方面均体现了他对信义的重视。他在个人关系中坚持原则,不偏袒亲友,并且在接待外宾时也以普通人的姿态待人。
关键词: 毛泽东 人物传记 亲友关系

内容

嗯?”毛泽东掀起眼皮,淡淡的眉毛开始收扰。
  “他们……又催呢。”
  “怎么也学会逼债了?不是讲好一个月吗?我是给他数着呢!”毛泽东将手中烟嘴摔到桌上。当时赫鲁晓夫正在逼债,黄炎培有凑热闹之嫌。
  “主席,他们,他们不是催要,是问问。就是问问主席还看不看。”
  “我看!”毛泽东喝口茶,重新拿起烟嘴,语气转缓和些,“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们失信。谁失信都不好。”
  可是,黄炎培又来电话了,电话一直打到毛泽东那里。先谈些别的事,末了还是问那本真迹。毛泽东问:“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
  那边的回答不得而知。
  小尹挖苦:“真有点小家子气。”
  我说:“跟主席讨债似的,没深浅。”
  毛泽东听了,却愠色全消,换上微笑。说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到了一个月,毛泽东将王羲之那本真迹用木板小心翼翼夹好,交卫士小尹:“送还吧,零点前必须送到。”
  尹荆山说:“黄老那边已经说过,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
  毛泽东摆摆手:“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重信义。”
  毛泽东对于亲属故旧,更是坚持“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的原则。
  那是建国不久,记得是1950年春,毛泽东对儿子说:“岸英,你回家一趟,代我给你母亲扫墓。带些东西,代我为老太太上寿。你妈妈是个很贤惠的人,又很有气魄,对我帮助很大。她的父亲杨老先生是个进步人士,对我资助不少……”毛泽东停了片刻,眼睛有些湿润,暗哑地喃喃一声:“我很怀念……”
  毛泽东长期地、经常地从自己工资和稿费中拿出钱来赡养杨老太太,资助生活困难的亲友。但是,又绝不恩赐任何亲友以金饭碗。建国之初,亲友们都是抱了很大奢望给他写信,有好几十封。他的回信是很感人的。他给杨开智的回信说:“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他给青少年时的同窗好友毛森品的信说:“吾兄出任工作极为赞成,其步骤似宜就群众利益方面有所赞助表现,为人所重,自然而然参加进去,不宜由弟推荐,反而有累清德。不知以为然否?”
  毛泽东所作诗词《蝶恋花》尽人皆知。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便将他与杨开慧、柳直荀及李淑一的特殊关系、深厚情谊全部表达了出来。江青曾为这首词大动肝火,毛泽东当我面说江青“小资产阶级尾巴没割尽”。江青为此一连几天不同毛泽东说一句话。毛泽东与李淑一从建国后未断通信,关系深厚,可是,李淑一请毛泽东为她说句话,让她到北京学习时,毛泽东却没有说。他对谁也不改“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的原则。公私一定要分明。
  我跟随毛泽东十五年,未见他替一位至亲故旧向公家要特殊,却不止一次见她对至亲故旧做出特殊举动:
  湖南农村一位老太太,是毛泽东家乡的老人,来向毛泽东反映村里的事情。毛泽东一改待客传统,亲自搀扶老太太上台阶,下台阶,搀扶老太太坐,挽扶老太太起。走台阶时,毛泽东像孝子一般双手扶着老太太嘱咐:“慢点,慢点,老人家慢慢走。”这位老太太倚靠着毛泽东,与毛泽东用同一样的节奏喃喃着:“慢点,慢点,我老了,腿脚不行了。”
  老太太对于所享受的这份殊荣,毫无受庞若惊,却是受之泰然,理所应当一般!那情景,我至今清晰在目。
  就我十几年观察而言,毛泽东还是在与我们这些“身边人”单独相处时,最能表现出普通人的一面。
  五十年代初,毛泽东有次准备接见外宾那时递交国书,大使要先宣读,国家主席毛泽东要站着听。
  (四十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