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农业作为战略重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6589
颗粒名称: 真正把农业作为战略重点
其他题名: 我市农村改革十年回顾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本文章记述了佛山市农村四个历史性转变推动经济发展,五个改革措施促进外向型经济。
关键词: 佛山市 农业发展 农村改革

内容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广大农村不断进行改革,发生了四个历史性的转变:一是农村各业总收入中,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二是在种养业总收入中,从粮食为主转变为以养殖业和经济作物为主;三是农村总劳动力中,从务农为主转变为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四是农民收入中,从以种养为主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这四个历史性的转变,是农村由穷变富的标志。1987年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2.88元,比1978年的10.33亿元增加8倍;农民人均年收入为1149,比1978年的227.4元增加4倍,比去年全国的463元高出1.48倍,比全省的645元高出56%,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绩,原因在于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进行了如下五项改革:
  (一)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当时的佛山地委,从统一思想认识到全面贯彻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足足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打破农业上“左的坚冰”。联产承包制的落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巨大发展,1987年的种养业收入达19.71亿元,比1978年的4.82亿元增加了3倍。
  (二)改革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开拓三个市场,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1980年,我市改革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把指令性的计划收购和计划定价的110种一、二类农副产品中的84种开放,1984年放开13种,到1985年只剩下粮、油、糖蔗等五种产品,同年,又有计划地推行“以钱代粮”的办法,有力地促进了作物布局调整。实践证明,凡是放开价格的农副产品,产量都大幅度增长。
  在放开农副产品价格的同时,我市积极开拓近地、埠际和国际市场,通过开拓三大市场,搞活流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改革单一经营状况,调整农业布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首先是调整农业布局,积极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种养业,近十年来,全市有计划地调减了水稻种植面积23万多亩,发展塘鱼、蔬菜等高值的养殖和经济作物,经济效益成倍增加。与此同时,对水稻精心培育,提高单产,故总产仍比1978年增加1.93亿斤。既提高了经济收益,又增产了粮食。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单一经营的落后经济格局。乡镇企业的飞跃发展,成为我市工业生产的重要力量。1987年乡镇工业总产值达52.13亿元,比1978年的4.38亿元增长10.9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15.61亿元的45%。
  (四)改革上层建筑,转变农业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这是当前农村深入进行第二步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业部门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并逐步在县、镇、村建立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组织,通过服务指导农户生产,并把“小生产”和“大市场”连结起来,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五)组织五个转变,发展外向型农村经济。为使农副产品和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规格、品种、包装,向国际市场的标准攀登,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组织如下五个方面转变:一、种养品种向名、优、特、新的方向转变。二、生产形式向专业化、集约经营转变。三、出口农副产品,向发展深加工产品、精包装转变。四、乡镇企业向发展外向型经济转变。五、体制上向贸工农三结合的方向转变。
  由于各地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去年整个农村经济的出口收入达2.2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收汇的40%,其中乡镇企业收汇1.33亿美元,农副产品收汇9200万美,这说明我市发展外向型农村经济,已迈出较大的步伐。
  通过十年改革,为我市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振兴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并不等于农村改革已经完成,前程仍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坚持贯彻党中央制定的有关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继续发扬求实、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围绕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加速“两个转变”进程,深化农村改革,使农村经济攀登新台阶,夺取新胜利。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兆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