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坤」传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6210
颗粒名称: 「胡须坤」传奇
其他题名: 访省优秀农民企业家卢永坤
分类号: K8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佛山市工业界的著名人物卢永坤,他通过领导顺德电缆厂的改革和创新,将一间默默无闻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国家二级企业。卢永坤实施了果断的经营方式,引入计件工资和人员评定制度,推行“一长制”和党政分开、民主参与管理,使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他注重激励员工,鼓励竞争,并不断学习国内外的经营管理知识。
关键词: 佛山市 工业界 卢永坤

内容

一提起“胡须坤”,在佛山市的工业界,几乎无人不识,无人不晓。他的用人之道及他已实行的“一长制”,象冲击波一样,震撼着僵化的人事劳动制度。
  “胡须坤”的真名叫卢永坤,一个曾有争议而又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
  十多年来,他把一间默默无闻的乡镇企业——顺德电缆厂,办得风生水起,令国内同行业瞩目,成为省内乡镇企业中第一个国家二级企业。去年这间仅370人的小厂,年销售收入达3200多万元,实现税利400多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9万多元,为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卢永坤于1986、1987年连续荣获广东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
  笔者很早以前就知道桂洲有个“胡须坤”,但真正与之谋面才是上月。起初,我心目中的“胡须坤”,与梁山好汉中的李逵一样,两脸刚须,虎背熊腰,声若炸雷。岂知见面之后,才发觉相去甚远。“胡须坤”,中等身材,刮净胡须的脸呈乌青色,粗眉细眼,说话慢条斯理,颇有大企业家的风度。由于与原先的想象反差太大,因而勾起了我探究他经营企业秘诀的兴趣。
  “企业经营无他,最重要一条,就是要处事果断,看准了的事情,敢于力排众议,大胆改革。要使企业有活力,首先要人有活力。”他说,我是1975年退伍到电缆厂工作的。当时企业的景况确实可怜,全部家产才6万多元,与今天3100多万元的资产根本无法相比。工厂的管理也乱,职工劳动纪律涣散,出工不出力,年产值仅3万元。1976年,我着手对企业进行整顿,精简科室,充实生产第一线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定科室人员工作标准,每月评比,按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评定报酬,决定升降。在我厂,工人甚至临时工都可以当科长,同样科长也可以当职员或生产工人,谁有本事就给谁干。今年七月,我就免了两个不称职的科长。大家对升职与免职都司空见惯,升职的人并不感到有什么了不起,被免职的也不觉得灰溜溜。现在职的科长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被免职的历史,最多的曾“三起三落”。由于干部能上能下,形成了一个人才竞争的环境,各人都奋发进取,勇于开拓。
  “当我问及“一长制”和党政分开、民主参与管理的问题时,卢永坤说,记得刚开始我一身兼厂长、支书、业务科长三职,推行计件工资时,社会上反映强烈,认为我是搞独裁,搞劳改监狱。面对各种非议,我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当然还得到上级的支持。一个企业,没有权威就没有规范的管理,也就不可能有速度,有效益。实践证明,“一长制”实行十一年来,使生产指挥灵便,经营决策迅速,纠正失误快捷。
  “名与利,人人都需要,当厂长的要正视这个现实。要人家拼命干,就要给人家代价。”访问中,卢永坤侃侃而谈。去年我们厂人均收入5000多元,厂长高于工人的两倍。一个科长被免职,就意味着减少一百多元的月收入。因此,大家都拚命工作,都希望超过别人,这就是竞争。当然,一个厂长要求别人拚命干,自己也要拚命干,也要拿出真本事。我针对自己文化水平低,对企业管理一无所知的状况,比较注意学习国内外的经营管理知识,现在制定出的50多个工作标准规范,皆得益于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
  卢永坤,这个叱咤风云的企业强人,也有如常人一样感情细腻的一面。在厂内,他是个铁汉称职的厂长,在家里,是个标准的丈夫,这也是访问中笔者无意中发现的。那天傍晚,我与他一起到镇府食堂吃晚饭。路上,刚好碰到其妻子下班到市场买菜,他没有忘记停车,向贤内助“请假”。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灿荣
责任者
卢永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