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厂谱写志气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825
颗粒名称: 小厂谱写志气篇
其他题名: 记南海水运黄歧船舶修造厂
分类号: U67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海县水运黄歧船舶修造厂成功承建了佛山市第一艘自行建造的大型拖轮「佛山一号」。过去该厂只能修建木船和水泥船,年产值有限。但通过改革开放,该厂积极寻求出路,发展对外船舶修理业务,并成功转型为造钢壳船。该厂为了接受三艘六百马力拖轮的造船任务,克服了技术难题,严格把好质量关,取得了良好的服务口碑。目前,该厂已扩展厂房,拥有先进设备,所承建的各种船舶备受好评。
关键词: 南海县 大型拖轮 造船 转型 质量把关

内容

在南海县黄歧开发区之北的珠江岸边,一艘由市长卢瑞华题字、命名为「佛山一号」的六百马力钢壳拖轮即将竣工,这是我市第一艘自行建造的大型拖轮。但是,使人难以想象的是,承建这艘船的,却是一间不见经传的小厂——南海县水运黄歧船舶修造厂。最近,记者慕名前往该厂进行了采访。
  这个厂原是南海黄歧水运公司属下的一个船舶维修场。过去,由于厂房简陋,技术设备落后,只能为本公司修建木船和水泥船,年产值不过几十万元。在改革开放中,该厂积极寻求出路。与公司签订承包合同,并向银行贷款二十万元,拓展对外船舶修理业务。一九八五年承包第一年,产值就增至近二百万元,去年更上一层楼,高达五百万元。造船能力也由造木船、水泥船发展为造钢壳船。
  今年二月,该厂接受了佛山外运船队订造的三艘六百马力拖轮的任务。为此,厂领导马上开会研究,大家认为:本厂以前只造过二百五十马力的拖轮,现在要造六百马力的大拖轮,肯定要冒风险;但从工厂设备、技术力量来看,只要全厂职工团结一致,同心协力,那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在造船过程中,他们虚心向一些退休老师傅和兄弟船厂请教,克服了技术上存在的困难。同时,还严格把好质量关,对质量问题一丝不苟。一次,他们发现建造中的拖轮上一块二米多长、一米多宽的钢板接口不怎么好,船主派来的监造人员也认为问题不大,但该厂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把这块钢板拆下来重新安装。经过全体人员半年多的奋战,这艘拖轮终于提前竣工,并决定在本月二十二日试航。他们按合同依时交船的良好服务,获得了船上的好评。
  目前,该厂的厂房已扩展到一万三千多平方米,职工二百多人;并拥有浮重三百吨级、四百吨级浮坞各一个,五百吨早坞两个,以及各种车床、剪板机等先进设备。近年来,他们所承建的射流船、绞刀船、交通船深受用户好评,被市、县有关部门誉为信得过单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铭培
责任者
杨桂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