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笋旺季訪「竹笋之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780
颗粒名称: 摇笋旺季訪「竹笋之鄉」
分类号: S64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海县罗村镇的竹笋生产情况,包括种植特点、佛山市场销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梁副镇长分享了发展竹笋生产的经验和心得,并介绍了笋竹的栽培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 竹笋种植 特点 发展市场 产值 农民收入

内容

在竹笋收获旺季,我们走访了南海县著名的“竹笋之乡”——罗村镇。在镇政府办公室里,梁润帮副镇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种竹笋的情况。
  罗村镇地处北江支流东平水道河段,沙质土壤,很适宜种植竹笋。罗村镇种植的竹笋,当地人称为“大头典”。罗村人一向有种植竹笋的习惯。罗村竹笋的特点是:个体大,鲜甜爽脆,无渣,是烹调的最佳佐料,饮誉省、港、澳市场。近些年来,罗村竹笋这一传统产品有了很大发展。今年全镇种植竹笋达1200亩,能收笋的面积约1000亩左右。正常年景,一亩竹笋的产量是1750公斤左右。今年竹笋市价好,每亩产值可达2500多元。产品有销往广州、佛山等城市,有加工成罐头出口。种竹笋已成为罗村人的一条致富之道。
  梁副镇长对发展竹笋生产很有心得体会。他认为,发展竹笋生产大有可为,其好处一是竹笋适应性广,易种、易管,粗生,抗灾能力强,病虫害少;二是竹笋既是经济林,又是绿化林,竹笋全身是宝,可以综合利用;三是种植竹笋成本低,花工少,经济效益高,可以办成创汇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四是竹笋食品不仅有本地市场,而且有埠际市场和海外市场。
  我们特地去参观访问了盛产竹笋的塱沙村。塱沙村种植竹笋700多亩,几乎是家家种竹,户户有笋。进入塱沙村,只见竹林遍布,绿荫婆娑,竹林里,勤劳的村民正忙着采笋。满载竹笋的自行车、手推车,源源开往收购点。外地客户在该村设了15个收购点,农户出售竹笋十分方便。该村一位负责人说,今年全村有600亩竹笋收成,在收获旺季,每天约有7500公斤竹笋上市,今年全村可产竹笋105万公斤左右,预计收入可达147万元,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笋竹是怎样栽培的呢?梁副镇长说,每年早春二月是种植笋竹季节。首先是取苗,在母竹身上砍下带节头的枝丫,截成长34—50厘米,就可以作竹苗用。笋竹是穴植的,每亩约60个穴,要选择近水边的沙质疏松土壤,挖穴宽约34厘米见方。穴挖好后,把竹苗放下,盖上土,淋足水,然后加盖一些杂草或稻草保湿,以后每隔4—5天淋水一次。约一个月后,竹苗就会长出新叶,待新叶长老后,就可施肥,、以后每隔10天施肥一次。过一段时间,竹苗就会长出新笋,称为第二代笋。这代笋不能采挖,要让它长成母竹,等第三代笋长出才能收获。从竹苗到收获竹笋大约需一年多些时间。关于竹林管理,是比较简单的。每年一月份开始,就要进行竹园更新工作,即砍去前年的老母竹,让当年的新笋更快长大。接着是“开竹眼”。这是竹林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所谓开竹眼,就是将竹头周围的泥土挖开,让“竹鸡”(笋眼)露出见太阳,这个方法叫晒竹头。约在农历正月尾进行,时间约15天左右。然后回土,土深最少要26厘米,“竹鸡”周围的护土最少33厘米厚。回土后,就要施肥育笋。在竹头周围挖一小穴,施上肥料,每棵竹施化肥1.5公斤,年施2—3次。肥足水足,竹笋就会长得又肥又大。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麦松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罗村镇
相关地名